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那么,什么是兴趣呢?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事物力求于某种活动,并且有积极的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是过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的,即使困难重重也会去想办法百折不挠的去克服它。兴趣是人们探求事物和进行活动的动力。怎样培养孩子的兴趣呢?
首先,鼓励孩子多动手。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这就充分说明了,在不断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还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孩子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常见的动物,植物的外形特征,通过手工制作,让孩子画一画、折一折、拆一拆、撕一撕、拼一拼、捏一捏等等。从而对孩子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造型美、表现美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说培养幼儿的手工制作的兴趣及能力是很重要的。
幼儿的手工制作有很多:主要有折纸、粘贴、拼图、撕纸等形式,这些都是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启发幼儿创造性思考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将抽象思维与具体环境相结合,进行积极的手工制作。例如,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喜欢拆这拆那。碰到这种情况,老师首先不应立即加以制止,这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愿望,老师要加以引导,要向孩子说明哪些东西可以拆,哪些东西不可以拆。同时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可拆装的物品,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思考,进一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除了让孩子拆装一些东西外,还可以让孩子动手进行一些小制作。如,運用橡皮泥捏小动物,纸张折一些小船、小飞机等。老师还可以用废旧材料和孩子一起自制玩具。如:用废布料做的小娃娃,用各种纸盒做的汽车、家用电器等等。孩子通过制作的整个过程,培养了注意力、动手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美的响受。这些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兴趣是大有益处的。
有一次,在折纸活动前,我先把教室布置成与其相应的环境,如不同颜色的小花、纸飞机、千纸鹤等‘飞’在空中。这样,才会使幼儿乐于参与活动,激发幼儿的动手兴趣。还要让幼儿与操作材料多接触,幼儿的手工制作兴趣、意图,很多时候是在不断接触材料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的。因此,在活动中要多增加幼儿与材料接触的机会,或让幼儿在手工制作前看一看,摸一摸,让幼儿感受它们的不同之处,从而培养幼儿手工制作的兴趣,使幼儿产生创作灵感的火花。
手工创作不是在说教中让幼儿明确创作意图,而是在玩耍与欣赏中明确制作意图。需要由教师的引导,在游戏或作品欣赏的过程中使幼儿明白制作的意图。例如,利用树叶拼贴小动物时,可以和《秋天》一文相结合,让幼儿说说秋天的景色,特别是落叶的情景,说说叶子的形状、颜色;也可以与生活相结合,让幼儿在秋天的野外捡树叶,让幼儿的触觉、嗅觉结合到手工制作中,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使其养成浓厚的兴趣。
孩子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幼儿进行手工操作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老师先引导幼儿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然后提供练习的机会,训练手的灵活性。对于幼儿来说,手还不是很灵活。教师就要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在练习时不要操之过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部分到整体,由分到合的过程。帮助幼儿正确地掌握每一种动作的要领。让幼儿先分部掌握再进行整体练习,幼儿就可以掌握系列动作之间的关联与协调。如剪纸时,需要分别指导剪直线、曲线、折线等不同练习,还要引导幼儿目测沿轮廓剪和折纸剪。练习时先密后疏,分散时间短,集中时间长等进行指导。
同时,还要引导幼儿将手工与绘画相结合,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引导幼儿尝试新的绘画材料,更能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如水画墨、蜡笔画、粉笔画、手指画、印章画、吹画等等,这些作画形式幼儿很容易学会,在色彩上比较鲜艳,效果特别好,这样能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绘画的兴趣。在手工制做中添加绘画,就会大大激发幼儿对于手工制作的兴趣,更好的发挥幼儿的创作能力。幼儿用纸盒制作了“电视机”后,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幼儿用彩笔画上荧光屏及各种功能开关,为作品装饰、增色,这样就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手工制作水平。
最后,还要将幼儿的手工制作与游戏相结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把手工制作富于趣味教育与游戏之中,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从而达到游戏与教育的双重目的。
我们幼儿园的特色就是民间游戏。例如,在同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我启发幼儿,问:“谁见过老鹰和小鸡?”因为农村孩子都见过老鹰、小鸡。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得很起劲,有的说:“我在空中看见过飞的老鹰”“在我家门前大树上还见过老鹰”;有的说:“我家邻居家里有很多小鸡呢,毛乎乎的可好看了”-----做完游戏后,让孩子们先画出老鹰和小鸡的样子,再用纸折小鸡和老鹰。孩子们创作激情很高,于是积极投入到自己手工制作活动中,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通过幼儿亲自参加手工制作,既培养了幼儿的技能、技巧和眼、脑、手的协调能力,又激发了幼儿观察、想象、创造思维的能力。幼儿为了玩得好,会动脑筋,想方设法地尝试着,把许多看来毫不相关或者没有用处的东西,制作或改变为新奇的玩具。曾记得,我们小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玩具,都是我们找没有用的东西自己做的。找一根竹筷子,用刀在筷子刻上称一样的刻度,找个勾的小树叉做秤钩,找个长方形的石头用绳子一绑做称的秤砣,然后会摘各种各样的草,来学大人卖菜,过家家。我们会用毛线编织小钱包。踢毽子学会了制作毽子……我们不仅学会了玩,还学会了做。更多的是对每件事情的摸索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乐趣。所以,在制作玩具的过程中,手、脑各感觉器官协同活动,这对于发展幼儿手的操作,双手的协调性,手与脑、手与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协调功能都有很大好处。
由此可见,幼儿多方面兴趣的培养尤其重要!
首先,鼓励孩子多动手。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这就充分说明了,在不断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还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孩子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常见的动物,植物的外形特征,通过手工制作,让孩子画一画、折一折、拆一拆、撕一撕、拼一拼、捏一捏等等。从而对孩子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造型美、表现美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说培养幼儿的手工制作的兴趣及能力是很重要的。
幼儿的手工制作有很多:主要有折纸、粘贴、拼图、撕纸等形式,这些都是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启发幼儿创造性思考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将抽象思维与具体环境相结合,进行积极的手工制作。例如,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喜欢拆这拆那。碰到这种情况,老师首先不应立即加以制止,这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愿望,老师要加以引导,要向孩子说明哪些东西可以拆,哪些东西不可以拆。同时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可拆装的物品,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思考,进一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除了让孩子拆装一些东西外,还可以让孩子动手进行一些小制作。如,運用橡皮泥捏小动物,纸张折一些小船、小飞机等。老师还可以用废旧材料和孩子一起自制玩具。如:用废布料做的小娃娃,用各种纸盒做的汽车、家用电器等等。孩子通过制作的整个过程,培养了注意力、动手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美的响受。这些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兴趣是大有益处的。
有一次,在折纸活动前,我先把教室布置成与其相应的环境,如不同颜色的小花、纸飞机、千纸鹤等‘飞’在空中。这样,才会使幼儿乐于参与活动,激发幼儿的动手兴趣。还要让幼儿与操作材料多接触,幼儿的手工制作兴趣、意图,很多时候是在不断接触材料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的。因此,在活动中要多增加幼儿与材料接触的机会,或让幼儿在手工制作前看一看,摸一摸,让幼儿感受它们的不同之处,从而培养幼儿手工制作的兴趣,使幼儿产生创作灵感的火花。
手工创作不是在说教中让幼儿明确创作意图,而是在玩耍与欣赏中明确制作意图。需要由教师的引导,在游戏或作品欣赏的过程中使幼儿明白制作的意图。例如,利用树叶拼贴小动物时,可以和《秋天》一文相结合,让幼儿说说秋天的景色,特别是落叶的情景,说说叶子的形状、颜色;也可以与生活相结合,让幼儿在秋天的野外捡树叶,让幼儿的触觉、嗅觉结合到手工制作中,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使其养成浓厚的兴趣。
孩子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幼儿进行手工操作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老师先引导幼儿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然后提供练习的机会,训练手的灵活性。对于幼儿来说,手还不是很灵活。教师就要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在练习时不要操之过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部分到整体,由分到合的过程。帮助幼儿正确地掌握每一种动作的要领。让幼儿先分部掌握再进行整体练习,幼儿就可以掌握系列动作之间的关联与协调。如剪纸时,需要分别指导剪直线、曲线、折线等不同练习,还要引导幼儿目测沿轮廓剪和折纸剪。练习时先密后疏,分散时间短,集中时间长等进行指导。
同时,还要引导幼儿将手工与绘画相结合,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引导幼儿尝试新的绘画材料,更能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如水画墨、蜡笔画、粉笔画、手指画、印章画、吹画等等,这些作画形式幼儿很容易学会,在色彩上比较鲜艳,效果特别好,这样能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绘画的兴趣。在手工制做中添加绘画,就会大大激发幼儿对于手工制作的兴趣,更好的发挥幼儿的创作能力。幼儿用纸盒制作了“电视机”后,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幼儿用彩笔画上荧光屏及各种功能开关,为作品装饰、增色,这样就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手工制作水平。
最后,还要将幼儿的手工制作与游戏相结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把手工制作富于趣味教育与游戏之中,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从而达到游戏与教育的双重目的。
我们幼儿园的特色就是民间游戏。例如,在同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我启发幼儿,问:“谁见过老鹰和小鸡?”因为农村孩子都见过老鹰、小鸡。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得很起劲,有的说:“我在空中看见过飞的老鹰”“在我家门前大树上还见过老鹰”;有的说:“我家邻居家里有很多小鸡呢,毛乎乎的可好看了”-----做完游戏后,让孩子们先画出老鹰和小鸡的样子,再用纸折小鸡和老鹰。孩子们创作激情很高,于是积极投入到自己手工制作活动中,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通过幼儿亲自参加手工制作,既培养了幼儿的技能、技巧和眼、脑、手的协调能力,又激发了幼儿观察、想象、创造思维的能力。幼儿为了玩得好,会动脑筋,想方设法地尝试着,把许多看来毫不相关或者没有用处的东西,制作或改变为新奇的玩具。曾记得,我们小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玩具,都是我们找没有用的东西自己做的。找一根竹筷子,用刀在筷子刻上称一样的刻度,找个勾的小树叉做秤钩,找个长方形的石头用绳子一绑做称的秤砣,然后会摘各种各样的草,来学大人卖菜,过家家。我们会用毛线编织小钱包。踢毽子学会了制作毽子……我们不仅学会了玩,还学会了做。更多的是对每件事情的摸索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乐趣。所以,在制作玩具的过程中,手、脑各感觉器官协同活动,这对于发展幼儿手的操作,双手的协调性,手与脑、手与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协调功能都有很大好处。
由此可见,幼儿多方面兴趣的培养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