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课堂实施生成性教学要求课堂教学构建探究性、发展性、生成性的活动过程。本文基于生成性体育教学的预设性,生成性,多元化等特点,提出生成性体育教学资源开发三大对策,成为有效落实生成性体育教学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71-02
1 引言
新课程改革思潮已经逐渐被广大教学工作者所接受,生成性教学理念已经被许多教师认识与应用,原有的教学模式与课堂形态逐渐被这种生成性教学形式所取代[1-2]。但对于生成性体育教学的意蕴及特征的理解还不够[3],尤其是体育教师对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开发生成性体育教学资源,从而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这一课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从生成性体育教学的预设、生成、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结合生成性体育教学的基本特征,提出生成性体育教学资源三条关键性开发对策。
2 对策分析
2.1 随机生成资源,弹性预设教学
1)预设各项活动,把握学生生成教学资源的契机。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教师课前无法预料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的爱好、感兴趣的事物及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潜在的教学价值,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任何一个突发事件总会在不同程度影响或者左右教师原先的预设方案,教师应该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如跳绳这个活动,学生在平时很喜欢单人跳。对于这个情况,教师应把原来单人跳绳这个教学计划改成小组比赛,并设置一定的场地,学生一般比较热衷于这种团体对抗性活动。再如教师原先计划的篮球全场赛,由于大部分学生喜欢篮球半场赛,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自身分组的前提下划分半场篮球场,给其创造活动条件。
2)把握课外体育活动的预设与生成。一般学生较感兴趣的是课外体育活动,课外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身体,而且能够扩大交际面,培养情操。所以,教师须根据学生个性及活动内容预设一个合适的活动环境。在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能够从他们的语言与行动中表现出来,并且会伴随许多与活动内容相关的问题与疑虑,学生的这些疑问本质上就是探索真理,求取自身发展的需求,它是一种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对有价值的生成性素材把握时机,时刻关注着,并且酌情进行删减与加工,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发挥它的真正价值。
2.2 加强课堂互动,重视教学过程
1)互动性教学。生成性教学资源是一种动态性资源[4]。动态性,说明它较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更具生命力,在这样动态的课堂上,不仅是教师进行知识传输、方法生成的过程,更是学生疑问产生、心灵感动的过程。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产生于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以课堂为纽带,互生互成,将各种生成性教学资源充盈其中,并且进行智慧的碰撞、思维的互动过程。全新的理念告诉教育者,“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创造的一种新型活力关系,改变了以往师生关系沉闷的教学气氛。互动教学中,由于学生主体地位得到重视,师生关系平等,自然而然,新的话题也会频繁出现。在生成性教学中,师生不再是因为规章而教与学,而是真正以和谐的局面讨论所学。因为它以尊重学生主体为前提,以理解学生主观思想为目的,开放的课堂才会产生自由新颖独特的、独立多元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2)强调体育教学过程,重视偶发事件。传统教学关注的是教学结果,成效如何可以通过考试成绩来验收,成绩高则说明教学目标实现了或者说达标了。对于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往往只追求学生的体育成绩是否达标,技能动作是否符合规范等,这样的教学过程直接抛弃了生成性教学资源,课堂缺少互动与活力,学生无法从中获取学习过程的乐趣,反而会产生某种不良心理情绪,甚至厌恶某项体育活动,这与现代教育的宗旨是违背的。在新课堂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生成性教学需要重视实际的教学过程而非最终的教学结果,核心是生成性教学过程的发展。结果受教学过程影响,给学生所需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关怀与培养。
教学偶发事件是生成性教学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5]。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不是部分学生全部错误的线性组合,对于实际的课堂生成性教学,这些偶发事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析:一方面,这些意外可以作为生成性教学素材,为实际课堂教学服务,可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开类似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于意外事件,教师不能一味追究责任或者斥责学生,应该帮助学生尽快克服这些困难或不好的一面,使得学生在意外事件中得到教育,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就像导演一样不断捕捉演员的情感,不过教师是发现学生偶发的教育契机与智慧火花,并对学生的种种表现作出积极的回应。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或许连教师自身也觉察不到这些深层变化。
2.3 增长教学智慧,汲取多元文化
1)适时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须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中心,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通过体育教学问题的提出来引起学生的认知。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学习、探索活动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及一般规律。在知识的累积和使用上,教师除去教材及个人所学知识之外,更多的是要准备课堂上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新知识以及大量的课外拓展;在对课堂的管理方式上,教师要从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和教材内容记忆的“制度化”“闭锁式”“阶级型”转变为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和知识的创新品质的“自然化”“开放式”“平等型”。在文化课堂教学方面,多数教师强调以延伸课堂教学内容为契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时机,安插与当前教学内容相关的延伸性的教学内容。
2)注重文化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呈现上,以学生感兴趣并容易使学生接受的方式为主,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才是明智的选择。传统教育单一教学的特点使学生厌倦,生成性教学弥补了这一缺陷,加入了丰富的色彩。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仔细观察一下,其实民族传统文化中就蕴藏着丰富的体育资源[6]。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具特色,往往更贴近人们生活周围的人文环境与生活水平,至今以来仍是人们修身养性、休闲娱乐的重要手段,有着较强的体育锻炼价值和人文教育功能。由于其在民间或当地已经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如果教师可以将这些民间民族体育资源引进课堂,会大大增添课堂的多样性。学生对于新鲜的体育活动总是充满好奇心,有了兴趣作为基础,一切的课堂教学也会容易起来。
3 结语
生成性体育教学资源是个宝库,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掘,不断地捕捉,不断地升华;它是瞬息万变的,不可预见的,不显式的,融合于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认真分析、正确运用生成性资源的开发方法,不断深入、总结,并且应用于实际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体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孟凡丽,程良宏.生成性教学:含义与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9(1):22.
[2]李帏,涂荣豹.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J].教育研究,2007(1):43.
[3]唐军良.浅析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学校体育学,2012(2):45-46.
[4]芦新疆.谈体育教学中“生成性”课堂教学实践策略[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5):80.
[5]陈志刚,姜芳芳.处理历史学习中认知冲突的原则[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8):32-35.
[6]邱志钊,柳士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2):15-16.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71-02
1 引言
新课程改革思潮已经逐渐被广大教学工作者所接受,生成性教学理念已经被许多教师认识与应用,原有的教学模式与课堂形态逐渐被这种生成性教学形式所取代[1-2]。但对于生成性体育教学的意蕴及特征的理解还不够[3],尤其是体育教师对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开发生成性体育教学资源,从而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这一课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从生成性体育教学的预设、生成、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结合生成性体育教学的基本特征,提出生成性体育教学资源三条关键性开发对策。
2 对策分析
2.1 随机生成资源,弹性预设教学
1)预设各项活动,把握学生生成教学资源的契机。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教师课前无法预料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的爱好、感兴趣的事物及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潜在的教学价值,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任何一个突发事件总会在不同程度影响或者左右教师原先的预设方案,教师应该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如跳绳这个活动,学生在平时很喜欢单人跳。对于这个情况,教师应把原来单人跳绳这个教学计划改成小组比赛,并设置一定的场地,学生一般比较热衷于这种团体对抗性活动。再如教师原先计划的篮球全场赛,由于大部分学生喜欢篮球半场赛,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自身分组的前提下划分半场篮球场,给其创造活动条件。
2)把握课外体育活动的预设与生成。一般学生较感兴趣的是课外体育活动,课外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身体,而且能够扩大交际面,培养情操。所以,教师须根据学生个性及活动内容预设一个合适的活动环境。在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能够从他们的语言与行动中表现出来,并且会伴随许多与活动内容相关的问题与疑虑,学生的这些疑问本质上就是探索真理,求取自身发展的需求,它是一种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对有价值的生成性素材把握时机,时刻关注着,并且酌情进行删减与加工,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发挥它的真正价值。
2.2 加强课堂互动,重视教学过程
1)互动性教学。生成性教学资源是一种动态性资源[4]。动态性,说明它较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更具生命力,在这样动态的课堂上,不仅是教师进行知识传输、方法生成的过程,更是学生疑问产生、心灵感动的过程。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产生于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以课堂为纽带,互生互成,将各种生成性教学资源充盈其中,并且进行智慧的碰撞、思维的互动过程。全新的理念告诉教育者,“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创造的一种新型活力关系,改变了以往师生关系沉闷的教学气氛。互动教学中,由于学生主体地位得到重视,师生关系平等,自然而然,新的话题也会频繁出现。在生成性教学中,师生不再是因为规章而教与学,而是真正以和谐的局面讨论所学。因为它以尊重学生主体为前提,以理解学生主观思想为目的,开放的课堂才会产生自由新颖独特的、独立多元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2)强调体育教学过程,重视偶发事件。传统教学关注的是教学结果,成效如何可以通过考试成绩来验收,成绩高则说明教学目标实现了或者说达标了。对于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往往只追求学生的体育成绩是否达标,技能动作是否符合规范等,这样的教学过程直接抛弃了生成性教学资源,课堂缺少互动与活力,学生无法从中获取学习过程的乐趣,反而会产生某种不良心理情绪,甚至厌恶某项体育活动,这与现代教育的宗旨是违背的。在新课堂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生成性教学需要重视实际的教学过程而非最终的教学结果,核心是生成性教学过程的发展。结果受教学过程影响,给学生所需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关怀与培养。
教学偶发事件是生成性教学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5]。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不是部分学生全部错误的线性组合,对于实际的课堂生成性教学,这些偶发事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析:一方面,这些意外可以作为生成性教学素材,为实际课堂教学服务,可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开类似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于意外事件,教师不能一味追究责任或者斥责学生,应该帮助学生尽快克服这些困难或不好的一面,使得学生在意外事件中得到教育,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就像导演一样不断捕捉演员的情感,不过教师是发现学生偶发的教育契机与智慧火花,并对学生的种种表现作出积极的回应。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或许连教师自身也觉察不到这些深层变化。
2.3 增长教学智慧,汲取多元文化
1)适时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须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中心,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通过体育教学问题的提出来引起学生的认知。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学习、探索活动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及一般规律。在知识的累积和使用上,教师除去教材及个人所学知识之外,更多的是要准备课堂上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新知识以及大量的课外拓展;在对课堂的管理方式上,教师要从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和教材内容记忆的“制度化”“闭锁式”“阶级型”转变为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和知识的创新品质的“自然化”“开放式”“平等型”。在文化课堂教学方面,多数教师强调以延伸课堂教学内容为契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时机,安插与当前教学内容相关的延伸性的教学内容。
2)注重文化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呈现上,以学生感兴趣并容易使学生接受的方式为主,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才是明智的选择。传统教育单一教学的特点使学生厌倦,生成性教学弥补了这一缺陷,加入了丰富的色彩。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仔细观察一下,其实民族传统文化中就蕴藏着丰富的体育资源[6]。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具特色,往往更贴近人们生活周围的人文环境与生活水平,至今以来仍是人们修身养性、休闲娱乐的重要手段,有着较强的体育锻炼价值和人文教育功能。由于其在民间或当地已经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如果教师可以将这些民间民族体育资源引进课堂,会大大增添课堂的多样性。学生对于新鲜的体育活动总是充满好奇心,有了兴趣作为基础,一切的课堂教学也会容易起来。
3 结语
生成性体育教学资源是个宝库,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掘,不断地捕捉,不断地升华;它是瞬息万变的,不可预见的,不显式的,融合于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认真分析、正确运用生成性资源的开发方法,不断深入、总结,并且应用于实际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体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孟凡丽,程良宏.生成性教学:含义与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9(1):22.
[2]李帏,涂荣豹.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J].教育研究,2007(1):43.
[3]唐军良.浅析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学校体育学,2012(2):45-46.
[4]芦新疆.谈体育教学中“生成性”课堂教学实践策略[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5):80.
[5]陈志刚,姜芳芳.处理历史学习中认知冲突的原则[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8):32-35.
[6]邱志钊,柳士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