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音乐美学范畴,对于我 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能起到 一定的械理作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特的理论形态 , 它不同于西方音乐美学 , 也不同于中国现代音乐美学 , 甚至也与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有着不小的差别。本文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做出了具体的阐释。
【关键词】:美学思想;先秦;魏晋南北朝;唐朝
一、先秦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和”是先秦两汉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与主脉。它历史地体现在对音乐本质与功能的理解与规定、对音乐内涵及其审美形式的认定与要求中。
1、音乐因和而生。
原始图腾观念的核心即是以一个共同起源来造成族群的和合,原始图腾歌舞以其特有的情感功能现实地实现着这个目的。原始歌舞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图腾)合一的形态特征、“神人以和”的功能目的、众志成诚的情感意志、感性与理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的文化效用成为了华夏音乐“和”之魂的最早源头。农耕自然经济与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使得原始歌舞中的“和”意识在华夏大地落地生根。
2、音乐体和而立。
情为乐之本,这是中国古人对音乐本质的根本性理解。以此为根基,生发出本真性命之情与合度中节之情两种音乐本质论。儒家认为,音乐应该体现血缘宗法社会的伦理规定,所以适度平和之情为乐之本;道家认为,音乐应该体现人的本真性命规定,所以自然和谐之情为乐之本。两种学说都主张音乐体和而立,但内涵相异。两种思想均不是根源于音乐艺术内部规律的自觉探索,而主要是从音乐艺术外部的社会人伦、宇宙自然的法则中建立根据。
3、音乐致和而用。
以音乐为手段与途径实现人伦社会的有序和谐是先秦两汉音乐美学思想争鸣的焦点。儒家以礼乐求和,欲以音乐的情感功能完成伦理道德的扩充、培育,使人致礼达善,实现社会人伦的有序和谐。道家以自然求和,阐扬自然之性与自然之乐,欲以自然之乐求自然之和。墨家以利求和,主张依靠统一思想、加强物质生产与勤俭持国,来维护封建社会的安定团结,其非乐主张即是从反向求和。法家以法求和,认为儒家的礼乐教化思想不切实际,主张以严刑峻法得天下之和。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美学思想的整体特征有二:一是独立,它从社会伦理道德的领域中独立出来,侧重从音乐自身出发去探讨音乐的审美规律;二是突破,它以道家思想、玄学人本精神和佛学主体心性哲学为依托,实现了对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主流音乐美学思想的超越。
“源起篇”追根溯源,探寻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突破前代获得独立的思想根源;其余四篇“和声”、“乐象”、“雅俗”、“乐教”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全面而深入地揭示魏晋南北朝時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特质。“源起篇”立足于时代的政治局势、社会思潮和音乐艺术自身,揭示这一时期音乐美学繁荣的深层原因。时政作为时代风气发生变化的风向标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玄学和佛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增强逻辑思辨力和提供理论支持的作用;音乐实践是音乐美学的基础。它们共同促成了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的独立和突破。
魏晋南北朝时代和声问题已经基本形成体系,自然之和、音声之和与主体之和是音乐和谐论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自然之和”与玄学核心范畴“自然”紧密相关,理论家们认为音乐来自自然之和,体现了宇宙万物和谐的自然属性,是人们师法自然的产物。阮籍的《乐论》充分展现了玄学“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嵇康以“平和”为音乐的根本,提倡无哀无乐,平和淡泊的音乐,肯定超越情感的主体生命之和谐状态。乐象是中国音乐美学的固有范畴,它有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心与声。在玄佛思想影响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象论立足音乐自身,反对以德心驾驭音声,主张在音声与心的和谐共振中去领略音乐的美;强调音乐欣赏中主体“心”的重要作用,心驰骋万象,妙在象外,形成了有时代特色的审美理论。这一理论追求具体有声之外的空灵之境,注重超越有声、在欣赏者心中完成弦外之音、象外之象的再创造,这些观点实乃意境论的先声,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意境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和声无象”的观点,批判了儒家功利主义的乐象观,为人们驰骋心象,感知音声之美,获得审美愉悦开启了心灵自由之门,他认为“音声无常”,主张在音心对映中完成审美欣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象论剥离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乐象论中的道德教化内容,完成了音乐欣赏理论由功利到审美的转换,开启了后世音乐审美理论的先声。
三、唐朝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唐代经济富裕政治相对清明同时唐人普遍爱好音乐思想开放文化多元这些都使唐代音乐美学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唐代音乐美学思想既是对先秦儒道魏晋音乐美学思想的继承又有了新的发展而这种继承和发展以儒道玄学相互融合为特征从而使唐代音乐美学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唐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多元特征是唐代宗教文化思想艺术多种派别类型并存合流的典型反映。
对声无哀乐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嵇康所著《声无哀乐论》, 是我国古代在儒道音乐美学思想之外、另成独立体系的音乐美学思想。魏晋时期,文人崇尚玄学和思辩、崇尚“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反传统思想,嵇康在这一时代潮流影响之下,提出了“声无哀乐,乐本在心”的著名命题。这一命题与儒家物动心感乐与政通的命题直接对立,是被现代美学家称为“自律论”的中国古代美学代表。
唐代文人当中,对音乐与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论述得最多的是白居易。 白居易是个音乐爱好者,他的大量诗作策论文章当中,有不少内容涉到对音乐的描绘、抒发或见解,许多观念也直接从音乐实践或评论中来。 将这些文论集中在一起分析可以发现,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存有矛盾而他的矛盾也正体现了当时的音乐文化及美学观念的多元性。
参考文献:
[1]袁行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3版。
[2]曾祖荫: 中国古典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关键词】:美学思想;先秦;魏晋南北朝;唐朝
一、先秦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和”是先秦两汉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与主脉。它历史地体现在对音乐本质与功能的理解与规定、对音乐内涵及其审美形式的认定与要求中。
1、音乐因和而生。
原始图腾观念的核心即是以一个共同起源来造成族群的和合,原始图腾歌舞以其特有的情感功能现实地实现着这个目的。原始歌舞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图腾)合一的形态特征、“神人以和”的功能目的、众志成诚的情感意志、感性与理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的文化效用成为了华夏音乐“和”之魂的最早源头。农耕自然经济与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使得原始歌舞中的“和”意识在华夏大地落地生根。
2、音乐体和而立。
情为乐之本,这是中国古人对音乐本质的根本性理解。以此为根基,生发出本真性命之情与合度中节之情两种音乐本质论。儒家认为,音乐应该体现血缘宗法社会的伦理规定,所以适度平和之情为乐之本;道家认为,音乐应该体现人的本真性命规定,所以自然和谐之情为乐之本。两种学说都主张音乐体和而立,但内涵相异。两种思想均不是根源于音乐艺术内部规律的自觉探索,而主要是从音乐艺术外部的社会人伦、宇宙自然的法则中建立根据。
3、音乐致和而用。
以音乐为手段与途径实现人伦社会的有序和谐是先秦两汉音乐美学思想争鸣的焦点。儒家以礼乐求和,欲以音乐的情感功能完成伦理道德的扩充、培育,使人致礼达善,实现社会人伦的有序和谐。道家以自然求和,阐扬自然之性与自然之乐,欲以自然之乐求自然之和。墨家以利求和,主张依靠统一思想、加强物质生产与勤俭持国,来维护封建社会的安定团结,其非乐主张即是从反向求和。法家以法求和,认为儒家的礼乐教化思想不切实际,主张以严刑峻法得天下之和。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美学思想的整体特征有二:一是独立,它从社会伦理道德的领域中独立出来,侧重从音乐自身出发去探讨音乐的审美规律;二是突破,它以道家思想、玄学人本精神和佛学主体心性哲学为依托,实现了对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主流音乐美学思想的超越。
“源起篇”追根溯源,探寻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突破前代获得独立的思想根源;其余四篇“和声”、“乐象”、“雅俗”、“乐教”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全面而深入地揭示魏晋南北朝時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特质。“源起篇”立足于时代的政治局势、社会思潮和音乐艺术自身,揭示这一时期音乐美学繁荣的深层原因。时政作为时代风气发生变化的风向标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玄学和佛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增强逻辑思辨力和提供理论支持的作用;音乐实践是音乐美学的基础。它们共同促成了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的独立和突破。
魏晋南北朝时代和声问题已经基本形成体系,自然之和、音声之和与主体之和是音乐和谐论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自然之和”与玄学核心范畴“自然”紧密相关,理论家们认为音乐来自自然之和,体现了宇宙万物和谐的自然属性,是人们师法自然的产物。阮籍的《乐论》充分展现了玄学“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嵇康以“平和”为音乐的根本,提倡无哀无乐,平和淡泊的音乐,肯定超越情感的主体生命之和谐状态。乐象是中国音乐美学的固有范畴,它有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心与声。在玄佛思想影响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象论立足音乐自身,反对以德心驾驭音声,主张在音声与心的和谐共振中去领略音乐的美;强调音乐欣赏中主体“心”的重要作用,心驰骋万象,妙在象外,形成了有时代特色的审美理论。这一理论追求具体有声之外的空灵之境,注重超越有声、在欣赏者心中完成弦外之音、象外之象的再创造,这些观点实乃意境论的先声,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意境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和声无象”的观点,批判了儒家功利主义的乐象观,为人们驰骋心象,感知音声之美,获得审美愉悦开启了心灵自由之门,他认为“音声无常”,主张在音心对映中完成审美欣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象论剥离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乐象论中的道德教化内容,完成了音乐欣赏理论由功利到审美的转换,开启了后世音乐审美理论的先声。
三、唐朝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唐代经济富裕政治相对清明同时唐人普遍爱好音乐思想开放文化多元这些都使唐代音乐美学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唐代音乐美学思想既是对先秦儒道魏晋音乐美学思想的继承又有了新的发展而这种继承和发展以儒道玄学相互融合为特征从而使唐代音乐美学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唐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多元特征是唐代宗教文化思想艺术多种派别类型并存合流的典型反映。
对声无哀乐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嵇康所著《声无哀乐论》, 是我国古代在儒道音乐美学思想之外、另成独立体系的音乐美学思想。魏晋时期,文人崇尚玄学和思辩、崇尚“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反传统思想,嵇康在这一时代潮流影响之下,提出了“声无哀乐,乐本在心”的著名命题。这一命题与儒家物动心感乐与政通的命题直接对立,是被现代美学家称为“自律论”的中国古代美学代表。
唐代文人当中,对音乐与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论述得最多的是白居易。 白居易是个音乐爱好者,他的大量诗作策论文章当中,有不少内容涉到对音乐的描绘、抒发或见解,许多观念也直接从音乐实践或评论中来。 将这些文论集中在一起分析可以发现,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存有矛盾而他的矛盾也正体现了当时的音乐文化及美学观念的多元性。
参考文献:
[1]袁行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3版。
[2]曾祖荫: 中国古典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