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正军,一个天生的演戏狂,演什么像什么,演活每一个角色,人们常把剧中的角色当作他本人,以角色的名字称呼他,在他看来,最好的排忧、减压之道是演戏,最大的幸福是获得观众的认可
专访
警察局局长、黑帮老大、商会会长、开国元勋、特务头目……王正军饰演的角色多是“老大”,这与他骨子里的大气、霸气不无关系,他以一个眼神、一个神情、一个手势就可以镇住全场、征服众人,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演出很多人心目中“老大”的“老戏骨”,生活中却是一个温和、低调的人,正气仍在,但多了几分柔情。他鲜在媒体上露面,坦言年岁越长,越是能明白,作为演员,应该凭借实力与演技,赢得观众的心,而不是倚重浮于表面的媒体曝光。
痴迷于演戏的演员有很多,但像王正军这样如此沉迷的却不多见,凡是与演戏相关的话题,一谈起,他就流露出大孩子般的兴奋与陶醉。他很早就对演艺界心向往之,尽管一路走来,不无坎坷。最初因为时代原因,他在工厂工作了五年,但他心中的演艺梦从未断过,期间他利用业余时、司参加文化宫的表演,并最终在1980年成功进入戏剧学院学习。在他的演艺路上,他的闯劲与刻苦,使他得到多个贵人襄助。毕业后刚进话剧团,就被委以重任,在《放鸽子的少女》《初恋时不懂爱情》等话剧中独挑大梁,并获得了《大上海1937》《在他们的青春岁月里》等影视剧的参演机会,对角色出神入化的演绎,使他在演艺界崭露头角、声名鹊起。
在表演时,他最看重的是人物的塑造,他认为作为演员必须先把人物吃透了,在心里把握住这个人物,再通过肢体和思想情感去表达这个人物。只有演员心里有感觉了,观众才能感觉到。正反派对他而言,并无泾渭分明的区别,他从不模式化地去定义正反派,这等同于回避人性的复杂性,扼杀角色的生命力,他只是忠实呈现角色的思维逻辑、行为动作,让观众去判断角色的正邪。
对于表演,他有着股力求完美、苦求突破的狠劲。他不喜欢重复自己,跟自己反差越大的角色,他越是喜欢,饰演乞丐、打手等小人物的经历,让他念念不忘,因为这些角色让所有熟知他的人都惊叹:“这居然是你”,“没想到你可以演到这程度”,颠覆自我何尝不是表演的魅力所在?演完话剧,他会静静地坐在后台,回想一遍,发现哪一场哪一幕还不够出色,下一次演出时及时更正;演影视剧,即便导演说OK了,只要他自己觉得还没做到最佳,他就会要求重演一遍。他在拍戏时什么都尽可能亲身尝试,而不愿交给替身完成,最夸张的一次是从三楼跳下来,空中转体180度,过程中还要开上一枪,他之所以以身犯险,就是为了让表演更具真实感。他说,表演不只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观众负责,演员就是要让观众看得过瘾。
他认为,作为演员最幸福的事情是得到观众的认可,而最大的认可就是以角色的名字来称呼他。他在《在他们的青春岁月里》一片中扮演了叶挺,并为塑造这一丰厚的角色投注巨大心力,演完后整整病了一个月。病愈之后,他去干休所看望曾是新四军的父亲,那些老首长们见到他不再叫他小王,而是敬起了军礼,并称之为叶将军。在电影《大上海1937》中,他扮演的是特务头目吴四宝,结果每次外出吃饭,各个区的地头老大见着他都过来敬酒,直喊他老大。在《张小五的春天》中,他演活了一个人见人恨的财务总监,播出后,他朋友的母亲甚至打电话给朋友,让他别再认王正军作大哥。由此可见,王正军所饰角色有多么深入人心,无怪乎所有与他合作过的导演与演员都对他的可塑性与高演技交口称赞。
作为老一辈演员,王正军对于新人们在这个人心困顿、戾气深重的时代,沉潜不下去、价值观失当的现状,深表忧虑。他深知演员能否成名,存在太多无法掌控的因素,与其在焦灼中迷失自己,不如在等待中磨练自己,总有机会会垂青准备好的人,也只有积淀充足了,才能在机会来临之时牢牢抓住它。作为对革命岁月抱有特殊情结、对年轻一代怀有深刻关切的有心人,他转型当制作人后,花了两年的时间制作了一部正剧《领袖》,讲述的是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时候,毛泽东等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如何坚守信念,挺过千难万阻。他说他制作该剧的目的一是真实再现历史上的每一个活生生的人;二是让年轻人感受这些领袖们在困苦的岁月中是怎么熬过来的,借此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接下来,他还将涉猎军旅题材电视剧,原因也是有感于时代的困惑与迷茫,希望通过这类剧集建立人民对政治、体制、军队、执政党的信任。
有些事,只有他们这一代人才能担当得起来;有些事,默默耕耘才更显格调与光彩。一个演员能有如此的胸怀与眼界,实属难得。他对于演艺这条路的态度,就如同他对待自驾游的态度,从从容容地走,以最舒适的步调,不急躁,不赶超,尽享旅途的精彩与愉悦,再多困难,一步步扎扎实实地走,总能走出个海阔天空。
专访
警察局局长、黑帮老大、商会会长、开国元勋、特务头目……王正军饰演的角色多是“老大”,这与他骨子里的大气、霸气不无关系,他以一个眼神、一个神情、一个手势就可以镇住全场、征服众人,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演出很多人心目中“老大”的“老戏骨”,生活中却是一个温和、低调的人,正气仍在,但多了几分柔情。他鲜在媒体上露面,坦言年岁越长,越是能明白,作为演员,应该凭借实力与演技,赢得观众的心,而不是倚重浮于表面的媒体曝光。
痴迷于演戏的演员有很多,但像王正军这样如此沉迷的却不多见,凡是与演戏相关的话题,一谈起,他就流露出大孩子般的兴奋与陶醉。他很早就对演艺界心向往之,尽管一路走来,不无坎坷。最初因为时代原因,他在工厂工作了五年,但他心中的演艺梦从未断过,期间他利用业余时、司参加文化宫的表演,并最终在1980年成功进入戏剧学院学习。在他的演艺路上,他的闯劲与刻苦,使他得到多个贵人襄助。毕业后刚进话剧团,就被委以重任,在《放鸽子的少女》《初恋时不懂爱情》等话剧中独挑大梁,并获得了《大上海1937》《在他们的青春岁月里》等影视剧的参演机会,对角色出神入化的演绎,使他在演艺界崭露头角、声名鹊起。
在表演时,他最看重的是人物的塑造,他认为作为演员必须先把人物吃透了,在心里把握住这个人物,再通过肢体和思想情感去表达这个人物。只有演员心里有感觉了,观众才能感觉到。正反派对他而言,并无泾渭分明的区别,他从不模式化地去定义正反派,这等同于回避人性的复杂性,扼杀角色的生命力,他只是忠实呈现角色的思维逻辑、行为动作,让观众去判断角色的正邪。
对于表演,他有着股力求完美、苦求突破的狠劲。他不喜欢重复自己,跟自己反差越大的角色,他越是喜欢,饰演乞丐、打手等小人物的经历,让他念念不忘,因为这些角色让所有熟知他的人都惊叹:“这居然是你”,“没想到你可以演到这程度”,颠覆自我何尝不是表演的魅力所在?演完话剧,他会静静地坐在后台,回想一遍,发现哪一场哪一幕还不够出色,下一次演出时及时更正;演影视剧,即便导演说OK了,只要他自己觉得还没做到最佳,他就会要求重演一遍。他在拍戏时什么都尽可能亲身尝试,而不愿交给替身完成,最夸张的一次是从三楼跳下来,空中转体180度,过程中还要开上一枪,他之所以以身犯险,就是为了让表演更具真实感。他说,表演不只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观众负责,演员就是要让观众看得过瘾。
他认为,作为演员最幸福的事情是得到观众的认可,而最大的认可就是以角色的名字来称呼他。他在《在他们的青春岁月里》一片中扮演了叶挺,并为塑造这一丰厚的角色投注巨大心力,演完后整整病了一个月。病愈之后,他去干休所看望曾是新四军的父亲,那些老首长们见到他不再叫他小王,而是敬起了军礼,并称之为叶将军。在电影《大上海1937》中,他扮演的是特务头目吴四宝,结果每次外出吃饭,各个区的地头老大见着他都过来敬酒,直喊他老大。在《张小五的春天》中,他演活了一个人见人恨的财务总监,播出后,他朋友的母亲甚至打电话给朋友,让他别再认王正军作大哥。由此可见,王正军所饰角色有多么深入人心,无怪乎所有与他合作过的导演与演员都对他的可塑性与高演技交口称赞。
作为老一辈演员,王正军对于新人们在这个人心困顿、戾气深重的时代,沉潜不下去、价值观失当的现状,深表忧虑。他深知演员能否成名,存在太多无法掌控的因素,与其在焦灼中迷失自己,不如在等待中磨练自己,总有机会会垂青准备好的人,也只有积淀充足了,才能在机会来临之时牢牢抓住它。作为对革命岁月抱有特殊情结、对年轻一代怀有深刻关切的有心人,他转型当制作人后,花了两年的时间制作了一部正剧《领袖》,讲述的是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时候,毛泽东等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如何坚守信念,挺过千难万阻。他说他制作该剧的目的一是真实再现历史上的每一个活生生的人;二是让年轻人感受这些领袖们在困苦的岁月中是怎么熬过来的,借此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接下来,他还将涉猎军旅题材电视剧,原因也是有感于时代的困惑与迷茫,希望通过这类剧集建立人民对政治、体制、军队、执政党的信任。
有些事,只有他们这一代人才能担当得起来;有些事,默默耕耘才更显格调与光彩。一个演员能有如此的胸怀与眼界,实属难得。他对于演艺这条路的态度,就如同他对待自驾游的态度,从从容容地走,以最舒适的步调,不急躁,不赶超,尽享旅途的精彩与愉悦,再多困难,一步步扎扎实实地走,总能走出个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