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迁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k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任务
  热爱家乡是人类天然的情感。青少年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时代巨变,社会高速发展,每一个人所在的社区(乡村)都是这个时代发展的缩影,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精神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理应理解家乡文化图景及特点,研讨文化变迁的原因,认同、解释和传播乡土文化。
  教学实录
  1.价值讲述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有关预习作业,我们的主题是“家乡的变迁”,要求我们学习它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因子,做合理的解释。我们知道中国在高速地发展,从时空上来看,这个社会发生了巨变,我们经常说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我们儿时和现在,其实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和长辈进行交流的时候,肯定有这样和那样的一些认知。我首先想让同学讲一讲自己的故事,从家乡的变迁当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现象?
  生:我这次回去,没有依靠网络工具,就是和爷爷奶奶聊天,通过他们的眼睛,来感受我们家乡的变迁。我的爷爷奶奶跟我讲他们过去的故事,我又问了我的爸爸妈妈。那时候,爷爷奶奶他们喝粥,以吃青菜为主。我爷爷用两个字来形容——“艰苦”。爷爷是家里的第二个儿子,一家总共有八口人,而且那时候粮食很稀缺,“因为饥饿,都有寻死的念头”。爸爸妈妈那时候就可以吃到一点带荤腥的东西,像鸡蛋,一些肉类,但是那时候还是很少的。现在家家户户桌上有红烧肉、红烧鱼,有些同学还不屑一顾的。我当时还问了一下他们的婚姻观念。
  师:这个问题你可以讲一讲。刚才,你是从饮食角度来讲的。餐桌上的变化其实折射出了这个社会的变化。
  生:爷爷奶奶那时候对双方的一些要求比较务实。那时对男性的要求是要当兵的,或者是有稳定工作的。爷爷当时就是当兵的,他有稳定的工作,所以我奶奶能看得上。对女方的要求是不一定要好看,一定要勤劳,会操持家务。在爸爸妈妈那一辈比较注重家庭条件,会经过媒人介绍。而到了我们现在,双方个性上的契合就比较重要一些。
  师:她讲了两个方面,一个是饮食,一个是婚姻。三代人的变化,反映了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物质变化。
  师:你关注的是什么?
  生:家具的变化,以前煮饭用那种烧柴的锅,以前厕所里没有马桶,只有一个红色的木桶。
  师:那个叫什么?你们太小了,不知道,过去那是嫁妆,叫子孙桶。你关注的是生活用具方面。
  生:以前,我妈妈做完家务后,要骑着自行车去很远的地方上学。现在,我们上学基本上是汽车接送,而且基本上不要干什么家务活了。
  师:关注的是出行。还有没有?
  生:我关注的是服饰方面的。我爷爷奶奶一辈子的服饰都很简朴,没有什么花色。我们父母那一辈,开始有裙子,还有点碎花的图案。现在,衣服色彩比较鲜艳,款式多样。
  生:以前,对节日比较注重,像春节有比较多的活动,小孩子比较期盼着过年。现在,年味不那么浓了。
  2.文化探寻
  师:家乡的变迁,其实背后就是一种文化的变迁。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变化的产生形成了不同的色彩呢?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地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刚才同学们讲述了家乡的变迁,相信我们同学进一步在原因上做了探讨。我们就从黑板上的几个方面做探究。这背后包含了怎样的原因呢?为什么变迁呢?大家不妨做一个交流。在笔记上列出一二三四点出来。(生探讨)
  生:以前是粗茶淡饭,一碗饭,一点青菜,就可以解决一顿饭。现在就不一样了,荤素搭配,要吃鱼,要吃肉,要吃蛋,等等。
  师:为什么有这种差异?
  生:以前的人们也喜欢吃这些东西,但是没有钱,生产也供应不上。
  师:大家认可经济的因素吧?与制度没关系吗?
  生:与制度有关系,以前的经济属于小农经济,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师:经济后面有一个制度变化。
  生:刚刚我们四个人讨论了一下节日,我们关注了一个时间点,二月初八。二月初八是我们江阴一个特别的节日。以前很多人在那天去赶集,天南海北的人都来这里,真的好热闹。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见不到了,只是看到家人吃一顿饭就完事了。我想,为什么那时人们都赶集呢,因为经济不发达,一些生活必需品经常买不到,这时候大家到集市上去买心仪的东西回家。但是现在无论网购还是去超市,都能买到你想要的东西。
  师:现在更便捷。
  生:为什么集市消失,第二个原因,据说是影响市容,因为集市会产生很多垃圾,政府就不允许了。第三点,以前人们生活节奏会慢一点,但是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已经没有那种心情停下来,去赶集。我们觉得这些可能是引起江阴集市文化变迁的原因。
  生:我们补充一下,因为政府取缔,外面不能摆摊了,但是最近我们会听到,像万达里面摆了所谓的集市。
  师:这要往前走一步了:人们究竟要追求什么?刚才你谈到了市容,这里就涉及精神层面,人们对城市环境、城市面貌的要求。但是,集市依然存在,是为了保留这样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
  生:但是,老师你不会觉得已经缺少了当时的一份特殊的意义了吗?
  师:你的意思是缺少了一種很浓的情结,很有意思的东西变少了,变淡了。
  生:过于利益化。
  师:所以啊,变化中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可能因而乡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还有吗?
  生:我想讲出行。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便利了,大多数人会选择旅游,这样江阴就好像打开了一扇大门,到这边短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样可以增加文化交流。我们认为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人们生活改善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精神生活日益丰富起来;弊端就是人们只注重未来,对过去有所遗忘。
  3.评选反思
  师:在我们刚才发言、总结和梳理的基础上,我们能不能就一个比较好的方面加以完善?比如说你关注的是哪个方面,同学们的发言给你的新的启发,然后你来进行一个深层次的探寻。其他的同学做评价、评选,选出谁的发言比较理想。(生小组合作交流)   师: 你原来有什么认识,现在又有什么新的認识?把这个过程说出来。我们先请一位同学代表来说一说。
  生:(上讲台,播放PPT)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们江阴人都知道的黄田港,就从它的大桥讲起。大桥就在黄田港的南端,它是在1992年建起的,就把江阴的东西部连起来了。提到黄田港,就不得不提到黄田港汽渡,通渡是1970年。这是我收集到的两张老图片,就是旧船票,旧地图,这可以看出非常有年代感吧。汽渡的价格好像是一块四、一块八的样子。1992年,江阴港正式对外国船舶开放了,这样黄田港就成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一直到了现在,迈入了21世纪,黄田港依旧是很多人过江的选择。我们看看这张票,这张票与当时的票已经非常不同了。无论是印制的方式,还是上面所体现的价格、制度模式,都凝结在这一张小小的船票里。黄田港最终迎来了它的最后一天,就是在暑假时,大家的朋友圈被刷屏过,2018年的8月29日,江阴黄田港停航了。这样是不是意味着黄田港走到了它的最后一天,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就没有江阴港了呢?不是,江阴从那天开启了一个新的渡口,江阴把黄田港和韭菜港同时搬迁到申港河西渡口。这个码头,年吞吐量更大,设备更加先进。古老的黄田港迎来了新的生命——黄田港公园。黄田港公园还在建设当中。这是黄田港概念设计图,预计到2019年9月,新公园将会建成。黄田港经历了这么多变迁,从无到有,从有到兴,其中有什么在变中是不变的呢?就是我们江阴的精神,从最早建港口以来,人心齐,民性刚;等到新世纪到来,我们奋勇争先,于是黄田港也成为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到现在,新的时代来临,我们不仅需要更好的经济,也要更好的环境,江阴需要更好的城市规划,所以我们把一些不必要的,或者一些冗杂的部分一起整合掉,把它翻新,或者说重新规划一下,就有了更多的公园,这样就可以有更好的生态环境,同时有了更加完善高效的汽渡。
  以上是我原来的想法,经过这节课,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这么多的变迁,可以说有我们江阴人精神的内因,同样也有外因在推动。我们看建港的时候,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然后渐渐有了雏形,慢慢一步步地建起来,这确实说明刚才一些同学总结的制度的变化,包括改革开放对外通航,交通方式和制度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确实有一些文化上的东西一直保留着,你看,你跟人讲黄田港,这些汽渡,大家也都知道,肯定也有自己心中的黄田港,黄田港汽渡,以及自己乘渡船过江的情景,这些都是在变迁中不变的东西。变迁的原因,主要包括制度、经济、人文;还包括可持续发展,营造环境,等等,都凝结在黄田港变迁里。这是我补充的,就是从江阴的一个小小的角落来窥见文化的变迁及变化的原因。我要说的,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师:请大家简单地评述一下。
  生:说得很全面,先从历史方面,包括大事记,从过去到现在的改观。
  生:有自己的感受,并不是简单摘抄下来的。另外,原因也讲得很透彻,从经济等方面讲了这个问题。黄田港的新生,体现了它的生命力。
  师:不变的是对发展的一种渴求,不变的是对故乡的记忆。变与不变都谈得非常好。
  教学反思
  对“家乡变迁”这一情境,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有一定的感性认知,能被激发参与兴趣和思维动力,有益于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蕴,从而增加对家乡的文化自信,增强文化理解力。
  学习主任务确定为“为家乡编制文化册页”,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化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提炼能力,学会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学会运用逻辑分析。通过“印象家乡”活动的开展,学生深入观察,发现家乡的变化,提升文化感知力。“文化探寻”则引导学生透过变迁的表象,研究变迁的原因,发掘变迁因素,感受文化影响力。最后的“风采展示”,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学习,对成果进行交流、分享、评鉴。总的来说,活动通过认识家乡、解读文化、展示文化魅力,实现让学生体验、参与当代文化的目标。
  对文化现象做归因分析最能体现文化的理解力。基于此,本节课侧重于文化探寻。在综合性学习中赋予了语文学科本质的东西。从学的课程上讲,把“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作为一个单位加以组织,学习是通过认知的实践、交往的实践和自我内在的实践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
  本节课坚持以学为中心,引导学生走向任务表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生在做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事实上,学生通过前期的主动学习,即调查研究,学习动力增强,学习表现超出教师的预期。这说明,给学生展示的舞台,他们会还以惊喜。不难看出,在认识家乡变化的感知上,学生对吃、穿、住、行等等价值发现无所不包,涉及的领域之广让人惊叹。
  做文化归因的探究难度不小,这一学习任务具有挑战性。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对文化变迁的原因分析局限在某一方面。视角逼仄必然导致了对文化变迁复杂情形的洞察。而合作探究学习,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因为综合学习是一种没有正确答案的学习,即使一个问题看似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会出现。譬如,学生谈到规范整改了部分庙会活动,表面上看是因为物质丰富了,物流发达了,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的地方不应存在。庙会还有没有存在的理由?如果还需要,原因何在,有没有文化因素?派生出新的问题,是合作、探究学习成全了不同学生个体。
  学习是关于我们自身的“塑造”,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反应、倾向等等,是有意义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走向自我的元认知实践显得尤为珍贵。评选反思环节,把学习引向纵深。课后布置延伸作业,要求完成家乡变迁的探究报告,突出家乡变迁的过程,继续探寻变迁背后的文化,也是出于这样的思考。
  实践证明,以项目化学习为抓手,以显性成果表达为标志,学习任务群的有效教学能给师生无穷的创造空间。当然学生的素养不是一下能提升的,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由浅入深、螺旋式地学习,方能蹄疾而步稳。
  (作者单位: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有人认为体现了道家思想,如“橐驼所言为官之理在儒道之间更近于道家的无为而治。老子强调‘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1]“无为而治”源自老子的《道德经》,提倡统治者无欲无为,让百姓自发地生产生活。《种树郭橐驼传》中,橐驼种完树后“勿动勿虑,去不复顾”,确实“无为”。但种树的过程是不是“无为”?橐驼种树
期刊
《赵世家》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善叙事理,其文疏荡”专题,是一段“极奇肆文字”,由“赵氏孤儿”与“胡服骑射”两则故事构成,这两则故事作为节选文字的中心情节,无疑应当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关注的重点。但在关注中心情节的同时,笔者基于思辨性阅读的理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文本中有价值的问题,使他们能够进入理性思考的阅读状态。  一、于无疑处生疑问  发现问题,并不只是需要“细心”,
期刊
规范的中考试题有助于考查学生学科素养及知识应用能力,科学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一些地区中考语文试题存在语用失范现象,不仅给考生答题带来一定干扰,影响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客观评价,而且对语言文字规范化运用产生负面影响,需要一线语文教师予以重视。本文以2018—2019年部分地区中考语文试题为例,解析命题语用失范现象。  1.祈使语气错用问号  湖南省衡阳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第7题为:“请同学们谈谈习近
期刊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最突出的两个创新点都聚焦在阅读上:一是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构,课外阅读是课内名著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更是学生阅读积累和能力提升的保证;二是把课外名著阅读纳入教学,名著阅读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教材对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倡导中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语文教改的必然趋势。面对新要求,新任务,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做出智慧的选择。  一、名著阅
期刊
一、统编教材对说明文写作的课程化建设  统编教材对写作体系进行课程化建设,说明文写作也得到加强,这体现在许多方面。  一是写作专题单列,说明文写作任务更为清晰明确。笔者在下表具体梳理了两版教材所涉及的说明文写作内容。  统编教材两个说明文单元均单列写作专题:“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与“说明的顺序”。两相比较,统编教材对说明表达的任务更为明确、集中。  二是写作专题的任务丰富,训练层次分明。统编教材写
期刊
《孤独之旅》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文章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主要讲述主人公杜小康因家道中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的故事。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压迫着杜小康,同时也锤炼着他的意志。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就是环境描写,出色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赏析环境描写是教学这篇文章的重难点。  学习目标  1.
期刊
司马迁承父职任太史令,后为李陵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为汉武帝近臣。友人任安被判极刑,写信给司马迁,求其援救,即所谓以“推贤进士为务”(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下同)。司马迁左右为难,许久没有回信。在任安受刑前,司马迁写就一封长信,即《报任安书》,以坦陈不能推贤进士的苦衷。司马迁为什么拒绝任安推贤进士的请求?他到底有什么苦衷呢?  一、对于世俗:唯伤心  遭遇世俗的歧视。司马迁本为太史令
期刊
《木假山记》是苏洵引物托喻的名作,前篇层析“木之升沉遇合”以类比人才“寿夭穷通”的遭遇,后篇形容三峰岌然不阿以寄寓三苏凛然自立的人格追求。对此,诸家多有一致的意见。但是,在分析“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的内涵和喻指时,又存在一定分歧。本文拟由此展开讨论,揭示埋藏在隐微的文字中的苏洵心态转变。  先引相关文段如下: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
期刊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是七年级下册的必读书目,笔者从“祥子的四次眼泪中梳理情节,文本的三类比喻中分析人物,作者的几处议论中明确中心”,探究整本书的阅读路径,引导学生主动去体悟书中的深刻内涵,最终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一、四次眼泪理情节,串起一生坎坷  本书中祥子共流了四次眼泪,每次流泪都折射出不同的心理,这四次眼泪串起祥子一生的坎坷。细细品读四次眼泪,挖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探讨悲剧产生
期刊
说起语文,我们会兴奋也会困惑,兴奋是我们前行的动力,而困惑又让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尽管有些思考并不成熟,有些行动未见成果,但我们始终在探寻中前行。下面呈上的,都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想法,与同道分享。  在喧嚣中学会冷思考,才能有自己的认识。  语文无疑是讨论最热烈也是被外界说道最多的学科。课程理论方面诸多问题争论不休,硝烟不绝;教学操作层面新主张、新做法、新模式层出不穷,“门派”林立。这一切,让许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