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ri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它注重引导学生的动手实践与探索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源自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为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有效,可尝试从生动的导入、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启发、倡导实践性学习等方面来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兴趣;问题情境;有效启发;实践
  数学是传统学科,初中的数学是被学生公认为最枯燥乏味、最无聊的一门功课。它充满着各种奇特符号,抽象性高,连贯性强,使得许多学生学而生畏,畏而生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我们应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只要学生有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做,也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数学教学上,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课堂教学过程,谈一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生动地导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动而形象地导入犹如一部交响乐的前奏,能动人心弦,能迅速捕获听者的心,使其带着种种期待踏上学习之旅。一个好的开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这节课有所期待。在教“你今年几岁了”这课时,一上课,我便说:“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刚说完,学生的眼神都亮了起来,气氛也活跃了些。接着我说了游戏规则:“请同学们想一个数字,不要说出来,把这个数除以3再减去4,然后把运算的结果告诉我,我立刻可以猜出你所想的那个数是多少。”(请几位同学参与)
  学生甲:得数5。
  教师:你想的数是27(验算:27÷3-4=5)
  学生乙:得数0。
  教师:这个数是12(验算:12÷3-4=0)
  学生丙:得数是2.1。
  教师:这个数是18.3。(验算:18.3÷3-4=2.1)
  教师:同学们一定很惊讶,想知道老师是不是用了什么方法把你想的数字快速算出来的吧?当你学完这节课后,你不但能像老师一样迅速地说出别人想的数,而且还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来算。
  从一个游戏引入新课,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针对学生急于解决但运用有限的知识、方法又无法解决问题的心理入手,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习兴趣的最近发展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特点、教材的内容,利用实物、模型、图表、语言、PPT等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产生共鸣,尽快进入问题情境的角色之中。也就是通过“激其情,奋其志,启其疑,引其思”,引起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情境之间的冲突或矛盾,引起学生的注意、关心和探索行为,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意境的展现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从而引发思考:“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最终得出上述性质。
  在教学“勾股定理的证明”时,教师可根据图形面积的性质,运用“面积分割、移补、拼凑”的方法,直观地显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这种特殊的数量关系。
  如图1,把四个直角边为a和b,斜边为c的全等直角三角形(如圖1-⑴)放在边长为a b的正方形ABCD中(见图1-⑵),再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换个方法放在这个边长为a b的正方形中(见图1-⑶)
  通过上面的图形显示,请同学们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你能证明图1-⑵中所围成的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吗?
  2.观察图1-⑵,请同学们研究,如何利用面积计算公式,通过面积的加减计算,探索出图1-⑴、图1-⑵、图1-⑶之间的关系。
  3.比较一下图1-⑵、图1-⑶两个图形,你发现两个图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证明a2 b2=c2吗?
  在教师这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很快就能给出勾股定理的证明,并且深刻领会掌握数学内容。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到最后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兴趣,还能在其学习兴趣的最近发展区训练发散的思维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有效启发,点燃学习兴趣的激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递、信息反馈以及感情交流都是借助教学语言来进行的。得当的语言技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思维,形成一种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这就离不开教师于课堂上的有效启发。
  数学教学语言特别强调启发引导性。要求教师在讲授中往往不直接把结论交给学生,而是从已知与未知条件出发,让学生思考而得之,做到“引而不发,点而不破”。例如,几何课上,启发学生添加辅助线这一问题,可借助讲“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时实现。可以通过“我们学习过与内角和有关的知识吗?”“能把求多边形的内角和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问题吗?”“怎样转化?”“有哪些转化方法?”等一系列具有探究性、联想性、含蓄性的教学语言,启发学生自己找到多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指出添加的位置和方法。
  四、猜想加实践,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它不再是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是在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的动手实践,探索,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时,可以让学生来参与操作,先抛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利用工具,能否将一张纸张做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能用什么办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得出结论。在推导角平分线性质定理时,可以展示出问题:“将∠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让学生用纸剪一个角,把纸片对折,使角的两边叠合在一起,把对折后的纸片继续折一次,折出一个直三角形(使第一次的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
  问题 1:第一次的折痕和角有什么关系?
  问题2:第二次折叠形成的两条折痕与角的两边有何关系,它们的长度有何关系?
  问题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折叠,合作交流,观察思考,探索猜想出结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并通过多媒体或实物投影演示,结合图形及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分析,证明归纳其过程。通过上述一系列步骤,学生动手操作,猜想验证结论,由原先的被动接受转变为自己操作猜想的兴趣到最后的异常兴趣,这些变化的心理流程,使课堂的学习发挥到最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从抑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从而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兴趣,学生想学、爱学,对后面的知识也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效果极佳,老师肯定了他们的成功,更加深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课堂教学应该根据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利用导入、创设情境、精心创设的教学问题及数学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逐步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等现状,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互动的态势和活泼的氛围,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乐趣,让更多学生喜欢上数学。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2]朱家生,施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实施,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点学科,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提倡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提升课堂效率,已经成为当前很多数学教师的共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数学老师往往只是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并没有把情境创设与教学的效率紧密相连。那么,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我们有哪些比较好的策略呢?本文结合笔者具体的教学实践就这一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策略 
为倡导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聚焦立德树人目标,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不断进取,惠州市教科院举办了“语文好老师”教育教学评比活动。此次设计评比关注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表达与交流等关键环节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着眼于内容、方法、过程,以及该设计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意图、策略方法,兼及反映效果收获设计教学,参评人提交教學设计,使用“技术程序约束下的自主标准评价模式
【摘要】在农村初中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能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也促进教师教学个性的生成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个性;教师成长  随着社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学校的教育管理和课堂教学面临不少考验,譬如怎样巩固双基成果,如何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如何防流控辍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问题。为此,我校开展“分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如何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成为当今语文教师最应该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热情;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如何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成为当今语文教师最应该重视的问题。所以,在语文教学
当前,由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影响,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还存在着简单化的宣讲式教育教学。新课程实施告诉我们,义务教育教阶段的主要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为学生日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的良好载体是学科教学和活动教育,其中物理学科教育和新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就是很好的活动教育实施载体,我们要充分利用
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应该是通过知识的授教揭示浅显的道德观点、讲明道理,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识,并逐步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几年来,笔者在课堂教学程序上进行了一些尝试,通过引题、明理、辨析、导行这四个阶段,实现一课一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引题——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的自
【摘要】让语文课堂充满艺术魅力,是语文学科的内容和性质特点所决定的,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艺术魅力?我感到,它至少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引人入胜的导语,是基础。二是条理清晰的设计,是关键。三是优美独特的语言,是保证。四是耐人寻味的结尾,是升华。  【关键词】导语;艺术魅力;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是一门极富艺术特色的创造性活动,富有艺术性而且成功的课堂教学会化平淡的课堂为神奇的
从化希贤小学创办于1964年9月,原校名为横江中心小学。为缅怀邓小平同志,2009年9月学校正式更名为“从化希贤小学”。学校以“贤文化”作为主题文化,以“尚贤教育”为办学特色,以“践行邓小平理论,建设广东省现代化示范性农村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培养有梦有爱的现代贤人”为育人目标,通过实行“习贤致远,成就人生”的办学理念,积极实施尚贤教育模式,培养学生从小立志向,做一个有梦、有爱、德才兼备的现代贤人
一直觉得突然改变一种熟络的方式确实有些不习惯,摒弃一种旧的东西、重新接受一种新的事物也确实需要一个过程。然而,已经如火如荼进行多年的课改,一直令我如“雄鹰的再生”般,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体验着不一样的经历:先有忍痛舍弃过去,努力适应新时代要求,不断转变和提升自我,再有鹰击长空后的收放淋漓和甘之如饴。  记得第一次让我顿悟的是刚踏上讲台那年的七年级跨学科听课,那节语文公开课真令我眼界大开,学生讲故事
【摘要】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对小学生的要求是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本文以一节五年级语音课为课例,展示了语音课课堂教学过程,并进行反思,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音课;教学过程;反思  一、教学背景  2018年5月的一天,笔者在本校上了一节教学能手示范课(PEP教材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A部分的Let’s spell),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科组老师的充分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