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它注重引导学生的动手实践与探索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源自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为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有效,可尝试从生动的导入、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启发、倡导实践性学习等方面来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兴趣;问题情境;有效启发;实践
数学是传统学科,初中的数学是被学生公认为最枯燥乏味、最无聊的一门功课。它充满着各种奇特符号,抽象性高,连贯性强,使得许多学生学而生畏,畏而生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我们应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只要学生有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做,也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数学教学上,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课堂教学过程,谈一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生动地导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动而形象地导入犹如一部交响乐的前奏,能动人心弦,能迅速捕获听者的心,使其带着种种期待踏上学习之旅。一个好的开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这节课有所期待。在教“你今年几岁了”这课时,一上课,我便说:“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刚说完,学生的眼神都亮了起来,气氛也活跃了些。接着我说了游戏规则:“请同学们想一个数字,不要说出来,把这个数除以3再减去4,然后把运算的结果告诉我,我立刻可以猜出你所想的那个数是多少。”(请几位同学参与)
学生甲:得数5。
教师:你想的数是27(验算:27÷3-4=5)
学生乙:得数0。
教师:这个数是12(验算:12÷3-4=0)
学生丙:得数是2.1。
教师:这个数是18.3。(验算:18.3÷3-4=2.1)
教师:同学们一定很惊讶,想知道老师是不是用了什么方法把你想的数字快速算出来的吧?当你学完这节课后,你不但能像老师一样迅速地说出别人想的数,而且还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来算。
从一个游戏引入新课,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针对学生急于解决但运用有限的知识、方法又无法解决问题的心理入手,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习兴趣的最近发展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特点、教材的内容,利用实物、模型、图表、语言、PPT等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产生共鸣,尽快进入问题情境的角色之中。也就是通过“激其情,奋其志,启其疑,引其思”,引起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情境之间的冲突或矛盾,引起学生的注意、关心和探索行为,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意境的展现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从而引发思考:“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最终得出上述性质。
在教学“勾股定理的证明”时,教师可根据图形面积的性质,运用“面积分割、移补、拼凑”的方法,直观地显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这种特殊的数量关系。
如图1,把四个直角边为a和b,斜边为c的全等直角三角形(如圖1-⑴)放在边长为a b的正方形ABCD中(见图1-⑵),再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换个方法放在这个边长为a b的正方形中(见图1-⑶)
通过上面的图形显示,请同学们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你能证明图1-⑵中所围成的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吗?
2.观察图1-⑵,请同学们研究,如何利用面积计算公式,通过面积的加减计算,探索出图1-⑴、图1-⑵、图1-⑶之间的关系。
3.比较一下图1-⑵、图1-⑶两个图形,你发现两个图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证明a2 b2=c2吗?
在教师这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很快就能给出勾股定理的证明,并且深刻领会掌握数学内容。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到最后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兴趣,还能在其学习兴趣的最近发展区训练发散的思维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有效启发,点燃学习兴趣的激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递、信息反馈以及感情交流都是借助教学语言来进行的。得当的语言技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思维,形成一种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这就离不开教师于课堂上的有效启发。
数学教学语言特别强调启发引导性。要求教师在讲授中往往不直接把结论交给学生,而是从已知与未知条件出发,让学生思考而得之,做到“引而不发,点而不破”。例如,几何课上,启发学生添加辅助线这一问题,可借助讲“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时实现。可以通过“我们学习过与内角和有关的知识吗?”“能把求多边形的内角和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问题吗?”“怎样转化?”“有哪些转化方法?”等一系列具有探究性、联想性、含蓄性的教学语言,启发学生自己找到多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指出添加的位置和方法。
四、猜想加实践,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它不再是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是在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的动手实践,探索,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时,可以让学生来参与操作,先抛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利用工具,能否将一张纸张做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能用什么办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得出结论。在推导角平分线性质定理时,可以展示出问题:“将∠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让学生用纸剪一个角,把纸片对折,使角的两边叠合在一起,把对折后的纸片继续折一次,折出一个直三角形(使第一次的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
问题 1:第一次的折痕和角有什么关系?
问题2:第二次折叠形成的两条折痕与角的两边有何关系,它们的长度有何关系?
问题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折叠,合作交流,观察思考,探索猜想出结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并通过多媒体或实物投影演示,结合图形及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分析,证明归纳其过程。通过上述一系列步骤,学生动手操作,猜想验证结论,由原先的被动接受转变为自己操作猜想的兴趣到最后的异常兴趣,这些变化的心理流程,使课堂的学习发挥到最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从抑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从而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兴趣,学生想学、爱学,对后面的知识也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效果极佳,老师肯定了他们的成功,更加深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课堂教学应该根据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利用导入、创设情境、精心创设的教学问题及数学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逐步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等现状,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互动的态势和活泼的氛围,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乐趣,让更多学生喜欢上数学。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2]朱家生,施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兴趣;问题情境;有效启发;实践
数学是传统学科,初中的数学是被学生公认为最枯燥乏味、最无聊的一门功课。它充满着各种奇特符号,抽象性高,连贯性强,使得许多学生学而生畏,畏而生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我们应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只要学生有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做,也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数学教学上,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课堂教学过程,谈一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生动地导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动而形象地导入犹如一部交响乐的前奏,能动人心弦,能迅速捕获听者的心,使其带着种种期待踏上学习之旅。一个好的开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这节课有所期待。在教“你今年几岁了”这课时,一上课,我便说:“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刚说完,学生的眼神都亮了起来,气氛也活跃了些。接着我说了游戏规则:“请同学们想一个数字,不要说出来,把这个数除以3再减去4,然后把运算的结果告诉我,我立刻可以猜出你所想的那个数是多少。”(请几位同学参与)
学生甲:得数5。
教师:你想的数是27(验算:27÷3-4=5)
学生乙:得数0。
教师:这个数是12(验算:12÷3-4=0)
学生丙:得数是2.1。
教师:这个数是18.3。(验算:18.3÷3-4=2.1)
教师:同学们一定很惊讶,想知道老师是不是用了什么方法把你想的数字快速算出来的吧?当你学完这节课后,你不但能像老师一样迅速地说出别人想的数,而且还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来算。
从一个游戏引入新课,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针对学生急于解决但运用有限的知识、方法又无法解决问题的心理入手,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习兴趣的最近发展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特点、教材的内容,利用实物、模型、图表、语言、PPT等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产生共鸣,尽快进入问题情境的角色之中。也就是通过“激其情,奋其志,启其疑,引其思”,引起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情境之间的冲突或矛盾,引起学生的注意、关心和探索行为,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意境的展现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从而引发思考:“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最终得出上述性质。
在教学“勾股定理的证明”时,教师可根据图形面积的性质,运用“面积分割、移补、拼凑”的方法,直观地显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这种特殊的数量关系。
如图1,把四个直角边为a和b,斜边为c的全等直角三角形(如圖1-⑴)放在边长为a b的正方形ABCD中(见图1-⑵),再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换个方法放在这个边长为a b的正方形中(见图1-⑶)
通过上面的图形显示,请同学们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你能证明图1-⑵中所围成的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吗?
2.观察图1-⑵,请同学们研究,如何利用面积计算公式,通过面积的加减计算,探索出图1-⑴、图1-⑵、图1-⑶之间的关系。
3.比较一下图1-⑵、图1-⑶两个图形,你发现两个图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证明a2 b2=c2吗?
在教师这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很快就能给出勾股定理的证明,并且深刻领会掌握数学内容。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到最后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兴趣,还能在其学习兴趣的最近发展区训练发散的思维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有效启发,点燃学习兴趣的激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递、信息反馈以及感情交流都是借助教学语言来进行的。得当的语言技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思维,形成一种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这就离不开教师于课堂上的有效启发。
数学教学语言特别强调启发引导性。要求教师在讲授中往往不直接把结论交给学生,而是从已知与未知条件出发,让学生思考而得之,做到“引而不发,点而不破”。例如,几何课上,启发学生添加辅助线这一问题,可借助讲“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时实现。可以通过“我们学习过与内角和有关的知识吗?”“能把求多边形的内角和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问题吗?”“怎样转化?”“有哪些转化方法?”等一系列具有探究性、联想性、含蓄性的教学语言,启发学生自己找到多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指出添加的位置和方法。
四、猜想加实践,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它不再是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是在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的动手实践,探索,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时,可以让学生来参与操作,先抛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利用工具,能否将一张纸张做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能用什么办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得出结论。在推导角平分线性质定理时,可以展示出问题:“将∠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让学生用纸剪一个角,把纸片对折,使角的两边叠合在一起,把对折后的纸片继续折一次,折出一个直三角形(使第一次的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
问题 1:第一次的折痕和角有什么关系?
问题2:第二次折叠形成的两条折痕与角的两边有何关系,它们的长度有何关系?
问题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折叠,合作交流,观察思考,探索猜想出结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并通过多媒体或实物投影演示,结合图形及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分析,证明归纳其过程。通过上述一系列步骤,学生动手操作,猜想验证结论,由原先的被动接受转变为自己操作猜想的兴趣到最后的异常兴趣,这些变化的心理流程,使课堂的学习发挥到最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从抑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从而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兴趣,学生想学、爱学,对后面的知识也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效果极佳,老师肯定了他们的成功,更加深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课堂教学应该根据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利用导入、创设情境、精心创设的教学问题及数学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逐步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等现状,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互动的态势和活泼的氛围,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乐趣,让更多学生喜欢上数学。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2]朱家生,施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