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课即“对对子”,是我国旧时私塾先生教学生学习词句、练习做诗的一种方式,蔡元培在《我在教学界的经验》中说:“对课与现在的造句法相近。大约有一字到四字,先生出上联,学生想出下联来。不但名词要对名词,静词要对静词,动词要对动词;而且每一种词里面,又要取其品行相近的……”如果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上能引入对课,定会耳目一新,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实际教学中,为了做好铺垫,笔者在引导学生“对对子”前,先给学生讲了相关的有趣的故事:鲁迅小时候在三味书屋读书非常用功,先生教学生“对对子”,出的上联是“独角兽”,这时,鲁迅不慌不忙地答道:“比目鱼。”先生非常高兴,连连称赞:“好!好!好!”
同样是写清风、杨柳,苏东坡写的是:“清风摇杨柳,淡月映梅花”;黄庭坚写的是:“清风舞杨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写的是:“清风扶杨柳,淡月失梅花”;厲思钧写的是:“清风吻杨柳,淡月嗅梅花”。
…………
这些诗句对仗工整,出神入化,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一个个跃跃欲试。于是,笔者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对对子”,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教导学生:
1.对词语:比如老师说“风”,学生对“雨”“云”“雷”;老师说“湖”,学生对“江”“河”“海”;老师说“春风”,学生对“秋雨”“冬雪”;老师说“女娲补天”,学生对“大禹治水”“嫦娥奔月”。
2.对诗句:老师说“白日依山尽”,学生对“黄河入海流”;老师说“鸟宿池边树”,学生对“僧敲月下门”;老师说“窗含西岭千秋雪”,学生对“门泊东吴万里船”。
3.对课文:老师说郑振铎的《猫》,学生对梁实秋的《鸟》;老师说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学生对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一石击起千层浪”,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突然来了灵感,针对阜阳当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在黑板上写下一副对联:“文峰塔颍河水塔耸水醇富含千秋古韵;京九路生态园路畅园美喜迎八方宾朋。”当时教室里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笔者高兴地问:“同学们能不能说出对仗工整的对联?”学生一个个紧蹙眉头,不一会儿,教室沸腾了:“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吃过黄连苦,方知蜜糖甜”“胸怀大志向,腹有满经纶”……同学们妙语连珠,让笔者惊叹不已。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收效非常明显:
1.增强了师生互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迷迷糊糊,对课这种形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了进来,勾起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
2.引导了学生锤炼语言。汉语言博大精深,特别是诗词、对联往往一字传神,学生通过反复推敲,真正感受到了祖国语言的魅力。
3.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笔者在设计对课的时候,问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敢于发言,挑战自我,当他们的回答得到认可时,无疑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4.弘扬了传统文化。身处信息时代,学生往往只关注手机、电脑,淡化了汉字的书写和品味,《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汉字英雄》等电视节目,其宗旨都是要找回我们的传统文化,对课亦然。
总之,对课让学生眼前一亮,意兴盎然,既启发了他们的思维,又帮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增长了知识,可谓事半功倍,有效激活了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实际教学中,为了做好铺垫,笔者在引导学生“对对子”前,先给学生讲了相关的有趣的故事:鲁迅小时候在三味书屋读书非常用功,先生教学生“对对子”,出的上联是“独角兽”,这时,鲁迅不慌不忙地答道:“比目鱼。”先生非常高兴,连连称赞:“好!好!好!”
同样是写清风、杨柳,苏东坡写的是:“清风摇杨柳,淡月映梅花”;黄庭坚写的是:“清风舞杨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写的是:“清风扶杨柳,淡月失梅花”;厲思钧写的是:“清风吻杨柳,淡月嗅梅花”。
…………
这些诗句对仗工整,出神入化,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一个个跃跃欲试。于是,笔者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对对子”,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教导学生:
1.对词语:比如老师说“风”,学生对“雨”“云”“雷”;老师说“湖”,学生对“江”“河”“海”;老师说“春风”,学生对“秋雨”“冬雪”;老师说“女娲补天”,学生对“大禹治水”“嫦娥奔月”。
2.对诗句:老师说“白日依山尽”,学生对“黄河入海流”;老师说“鸟宿池边树”,学生对“僧敲月下门”;老师说“窗含西岭千秋雪”,学生对“门泊东吴万里船”。
3.对课文:老师说郑振铎的《猫》,学生对梁实秋的《鸟》;老师说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学生对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一石击起千层浪”,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突然来了灵感,针对阜阳当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在黑板上写下一副对联:“文峰塔颍河水塔耸水醇富含千秋古韵;京九路生态园路畅园美喜迎八方宾朋。”当时教室里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笔者高兴地问:“同学们能不能说出对仗工整的对联?”学生一个个紧蹙眉头,不一会儿,教室沸腾了:“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吃过黄连苦,方知蜜糖甜”“胸怀大志向,腹有满经纶”……同学们妙语连珠,让笔者惊叹不已。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收效非常明显:
1.增强了师生互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迷迷糊糊,对课这种形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了进来,勾起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
2.引导了学生锤炼语言。汉语言博大精深,特别是诗词、对联往往一字传神,学生通过反复推敲,真正感受到了祖国语言的魅力。
3.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笔者在设计对课的时候,问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敢于发言,挑战自我,当他们的回答得到认可时,无疑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4.弘扬了传统文化。身处信息时代,学生往往只关注手机、电脑,淡化了汉字的书写和品味,《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汉字英雄》等电视节目,其宗旨都是要找回我们的传统文化,对课亦然。
总之,对课让学生眼前一亮,意兴盎然,既启发了他们的思维,又帮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增长了知识,可谓事半功倍,有效激活了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