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从构图、造型、线描、赋彩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莫高窟第275窟外道人物及相关画面的艺术特色,然后从美学角度指出并探讨了有关画面中所反映的统一感、节奏感、运动感、稳定感、亲近感等美学特征。 关键词:第275窟;外道人物;艺术特色;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K89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5)01—0045—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从构图、造型、线描、赋彩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莫高窟第275窟外道人物及相关画面的艺术特色,然后从美学角度指出并探讨了有关画面中所反映的统一感、节奏感、运动感、稳定感、亲近感等美学特征。
关键词:第275窟;外道人物;艺术特色;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K89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5)01—0045—05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简述了水陆画的用途、内容及其发展,并用敦煌文献和明清时期的水陆画为资料,论证了敦煌遗画和水陆画的关系,认为敦煌遗画中的一小部分大型挂画,可能是唐五代时期水陆法会上悬挂的水陆画。 关键词:敦煌文献;敦煌遗画;水陆画 中图分类号:K87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06)04-0001-07 一水陆画的用途、内容及发展 水陆画是水陆道场中
内容摘要:甘州回鹘政权一直非常注意与周边民族和政权的交往,佛教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曾扮演过相当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史籍及敦煌文献中有关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及沙州归义军、金山国交往关系的史料及敦煌石窟中相关题记资料的梳理,论述了佛教僧侣在甘州回鹘政权的外交活动中充当了重要角色,指出佛教在沟通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及沙州归义军、金山国政权的关系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及周边国家、地
内容摘要:本文从梳理敦煌文献邈真赞过程中,发现并探讨论证了其中涉及真堂及其相关问题,即敦煌邈真像的作用,影堂与真堂设置的地点,功用及其作为真堂所反映出来的佛教世俗化人间化倾向。 关键词:敦煌写本;邈真赞与真堂;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K879.21;G2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6)06-0064-10 敦煌写本邈真赞文书中撰写的题记中,我们经常看到有
李 茹 赵声良 译 内容摘要:通过对龙门石窟造像的考察,本文认为擂鼓台南、中洞两窟是以《华严经》和《梵网经》为中心的华严系受戒世界的产物。擂鼓台南洞,表现的是以卢舍那佛为主尊像的《华严经》和《梵网经》的佛理世界,当时在擂鼓台南洞曾举行过受戒必须要进行的宗教实践法会“好相行”。其附近的中洞与大乘戒有密切关系,中洞佛像有被武则天自称是其形象化身的弥勒佛像以及具体体现大乘戒所注重的师资相授的祖师像
内容摘要:上世纪40至60年代是敦煌石窟保护工作从无到有的初创时期,这期间在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下,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对古代壁画、塑像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完成了大型石窟的保护加固工程。 关键词:石窟保护;壁画维修;加固工程 中图分类号:K879.21;K8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6)06-0203-16 我于1947年到敦煌
译/于冬梅 赵声良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澄清龙门石窟孙秋生造像记碑文与景明三年的碑文混淆的错误,对龙门石窟的最早开凿时间重新进行了确认,同时对包括菩萨的衣着、持瓶以及摩尼宝珠等形式作了深入分析,从中揭示出“胡风”与“汉风”的源流。 关键词:龙门石窟;古阳洞;年代;菩萨;持瓶 中图分类号:K8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4106(2006)06-0013-22 绪论
内容摘要:文章介绍了张大干、常书鸿等人早期在敦煌临摹、研究壁画的情况。以此为起点,进一步揭示了敦煌艺术对20世纪中国绘画的影响。 关键词:敦煌;艺术;中国美术;20世纪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0—4106(2006)01—0025—05
内容摘要:Дx.01325v残卷,三木荣称其为“医书”,马继兴将其定名为“不知名医方第四十种”。但经仔细考察发现,其为《张仲景五脏论》的又一写本,这一发现,使敦煌《张仲景五脏论》的写本增加为五种。 关键词:俄藏敦煌医药文献;《张仲景五脏论》;定名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6)01—0089—02
内容摘要:本文以P.4517(1)引路菩萨像雕空画稿为中心,通过敦煌各类绘画中所见引路菩萨像资料的比较,讨论了引路菩萨像基本的造像特征,以及画稿与绘画的关系,进而以P.4517(1)引路菩萨像画稿为例,分别考察了敦煌“雕空”类画稿及其壁画绘画技法“刻线法”在佛教石窟壁画中的运用。 关键词:引路菩萨像;雕空;画稿;刻线法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解读“敦煌”——这个文化概念在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内涵和外延,并结合1943年关山月先生在敦煌临摹壁画的具体情况,从而探究20世纪中期敦煌石窟艺术对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影响和特定的意义。 关键词:民国政府;蔡元培;斯坦因;觉醒;重新审视;时代感召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6)01—0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