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产质量压力趋缓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半年,银行业关注类贷款和逾期贷款均实现双降,尤其是关注类贷款余额和占比都出现环比下降,表明上市银行整体不良压力明显减轻,资产质量改善幅度较大。
  8月31日,所有上市银行半年报披露完毕,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为4.9%,略超市场预期。在原16家上市银行中,增速较快的是南京银行(同比增长17.0%)、宁波银行(同比增长15.1%)、招商银行(同比增长11.4%),增速较慢的是华夏银行(同比增长0.1%)、中信银行(同比增长1.7%)和工商银行(同比增长1.9%)。次新银行股板块增速较快的是贵阳银行(同比增长23.3%)、吴江银行(同比增长11.7%)和无锡银行(同比增长10.4%)。
  从自上而下的收入、利润分解来看,25家上市银行201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为0.9%,2017年一季报时这一数据为-2.4%,这是过去六个季度以来净利息收入同比首次回到正增长,主要的贡献来自国有大行,截至半年末的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达到4.7%,同比增速较一季度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虽然延续了一季度的负增长,但幅度并未有再度扩大,上半年,上述两类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为-7.0%和-4.0%,一季度的这一数据为-7.8%和-3.4%。二季度,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业绩表现略有改善的主要原因是负债端同业负债成本快速上行的冲击有所消退。
  一季度,上市银行合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同比增速仅为-2.1%,2017年一季报的这一数据为-1.7%,手续费增速延续了一季度的负增长趋势,主要的负面因素来自监管政策,理财、基金、保险代销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增长动能已有所减弱;与此同时,2017年,管理层对于资管、同业领域的监管不断升级,从而加大了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负面影响。
  在营业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上半年负增长1.2%),压缩成本成为各家银行的必然选择,上半年,银行的营业成本同比仅增长2%,与一季度持平,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市银行2017年上半年拨备前利润增速为2.1%,一季度的数据为5.1%,其中,增速较快的有华夏银行(同比增长14%)、平安银行(同比增长11%)和北京银行(同比增长11%),次新银行股中的贵阳银行、吴江银行增速较快,同比增速均在30%以上。
  从资产质量来看,上市银行2017年二季度不良生成压力继续改善,使得银行拨备计提的压力持续减轻。2017年上半年,资产减值准备同比增长1.2%,比2017年一季度的16%大幅下降,对利润增速的边际影響由负转正,带动行业净利润增速同比增长4.9%,超过拨备前利润增速的表现。
  规模仍为业绩贡献主因
  平安证券对上市银行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进行了归因分析。从净利润增速驱动各要素分解来看,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规模增速贡献净利润增长5.3个百分点,2017年一季报时为8.8个百分点,规模增长仍然是贡献银行业绩的最主要因素,不过,未来随着强监管背景下行业规模增速的放缓,规模的贡献度必将有所降低。
  数据显示,息差贡献为-7.3%,2017年一季报时为-14.7%,依然是最主要的负贡献因子,但负贡献幅度较一季度明显改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16年上半年僅有两个月没有营改增因素的影响,因此,营改增对2017年上半年的净利息收入也造成一次性的影响。剔除营改增的因素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息差对净利润的贡献度分别为4%、-8%、-15%。不同银行个体间的差异依然十分明显,同业负债占比较高的银行,包括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在内的中小银行受到的冲击较大。
  手续费收入的增长贡献-0.8%,2017年一季报时为-0.7%。这主要是由于来自理财、基金、保险代销等代理收入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增长动能有所减弱所致。加上2017年以来对银行资管、同业领域的监管不断升级,导致银行手续费收入的来源范围不断减少。
  成本收入比对净利润增速的贡献为-1.5%,2017年一季度时为-1.8%,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负贡献并不是由银行费用支出大幅增长所导致,而是受到营业收入端增速更快的下行速度拖累所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拨备对净利润的贡献度自2013年以来首次转正。2017年上半年,计提的拨备损失增加正贡献2.4个百分点,2017年一季报时还是-2.0%。其中,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的拨备释放更为明显,对净利润的正贡献分别为2.7%和6.4%,在行业不良生成率逐渐下行的背景下,银行拨备的压力明显减轻。
  整体而言,规模扩张是对银行净利润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因子,而负贡献最大的因素依然来自息差,最大的边际变化来自拨备计提,对利润的贡献度由负转正。
  如果进一步通过各细分指标的拆解进行分析,那么我们对整个银行业以及各家上市银行2017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就会有更深入地了解,并对未来银行业发展的走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与一季报的综述相同,由于次新银行股历史数据披露不完整的问题,平安证券此次仍以原16家上市银行的口径进行比较,考虑到次新银行股无论从规模、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各方面占行业的比重较低,因此,基于原上市16家银行口径的分析已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根据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2017年二季度,净息差较2017年一季度末环比上升3BP至1.97%,整体增长幅度符合预期。总体而言,虽然国有大行拉动行业息差企稳回升,但不同银行间的结构性差异依然明显。
  从个体来看,国有大行息差改善最为明显,已经整体呈现回升态势,环比上升7BP;中小银行间的分化较大,但整体下降幅度较一季度已明显收敛,其中,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环比一季度分别收窄3BP和14BP。个体表现较好的有农业银行(环比增长15BP)、中国银行(环比增长11BP),工商银行(环比增长6BP)。   从资产负债两端的结构来看,2017年二季度单季,上市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2017年一季度上行9BP,较一季度的增幅明显扩大,显示负债端的定价正逐渐向资产端传导。
  从付息负债成本率来看,2017年二季度单季,上市银行付息负债成本率环比2017年一季度上升6BP,抬升幅度较一季度的8BP有所放缓,其中,一季度抬升速度较快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分别上升了25BP和41BP),二季度升幅明显下降(环比分别上升了12BP和16BP),同业负债成本在二季度虽然仍在上行,但对上市银行带来的调整压力已经出现边际减弱的趋势。
  总之,银行业二季度息差企稳回升主要得益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资产端收益率受整体利率中枢上移以及2017年偏紧的流动性环境的影响,定价步入上行通道;二是负债端成本依然在上升,但整体幅度较一季度出现明显改善。展望2017年的后续月份,资产端收益率的上行趋势仍将延续,而负债端结构调整压力对于部分中小银行依然存在,但冲击幅度肯定要好于上半年。在此背景下,在下半年将看到更多银行单季息差的企稳回升。
  从全年来看,根据平安证券的判断,全年银行业息差同比收窄幅度在2BP-3BP,其中,国有大行同比改善0BP-3BP,中小银行预计全年收窄8BP-10BP。从个体来看,表现最佳的依然会是负债端高存款占比的国有大行和招商银行。
  资产负债结构调整进行时
  受负债端成本抬升挤压以及二季度监管高强度推进的影响,二季度,银行业整体规模增速较一季度明显下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规模同比增速较一季度末分别下行1.8个百分点、4.8个百分点、4.8个百分点至8.8%、8.4%、18.0%。从上市银行的个体来看,二季度规模增长较快的是招商银行(环比增长3.3%)、平安银行(环比增长3.1%)和北京银行(环比增长3.1%)。
  正是由于规模增速受监管影响不断下行,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也正在进行中。从各家上市银行二季度新增生息资产的结构来看,资产端结构的调整在二季度继续进行,同业资产与证券投资类资产环比一季度继续收缩,环比分别减少1%和3%,资源更多向信贷资产倾斜,贷款环比一季度增长2.9%。而从信贷结构来看,低资本消耗、低不良的零售贷款成为银行资产的主要配置方向。
  二季度,上市银行负债端结构的调整延续了一季度的思路,繼续压降同业负债,尤其是中小银行中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二季度同业负债环比分别下降4%和8%。从存款表现来看,二季度,整体存款表现较为乏力,环比一季度仅增长0.9%,未来中小银行负债端结构调整依然存在一定的壓力。
  考虑到央行2018年拟将1年期以内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考核(针对总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根据半年报披露的数据,对各家上市银行新口径同业负债占比进行分析可知,目前来看,经过上半年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各家银行整体调整已较为充分,达标压力较大的银行仅有杭州银行和上海银行,此前同业业务占比较高的兴业银行披露的中报数据显示,剔除同业结算性存款后,目前新口径同业负债占比已经达标。
  展望2017年下半年,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环境以及MPA考核趋严的背景下,行业整体生息资产增速可能会继续下行,但考虑到监管压力,在进入下半年后有所缓释,因此,增速降幅较上半年将有所减少。预计2017年全年上市银行生息资产规模的增速在10%,比2016年12%的增速略有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业负债成本居高不下、金融去杠杆持续推进的情况下,各家银行对于同业资产负债规模的收缩仍将持续,力图在提升高收益资产占比的同时压降高收益负债。
  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速为-2.1%,较一季度的-1.8%持续放缓。这主要是中间业务领域和资管、同业领域的监管不断趋严,使得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动能严重受阻,从而导致相关业务收入受到非常明显的冲击。未来一段时间,受监管影响全年承压这一趋势仍会延续,手续费收入的增速也会延续负增长的趋势。
  受此影响,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的占比较2016年同期下行1.1个百分点至24%。在上市银行中,手续费收入占比向上提升幅度较大的有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和华夏银行,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提升5.8%、5.0%、4.9%至27.0%、34.6%、27.1%。
  在净利息收入增长放缓,手续费负增长的背景下,银行经营压力逐渐加大,成本端压降明显,使得成本收入比同比小幅上行。
  2017年,各家银行持续加大了自身成本管控的力度,上半年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长2.0%。不过,由于营改增加大了营收端增速的降幅,成本收入比呈小幅上行的态势。2017年上半年,行业成本收入比为26.6%,较2016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从个体来看,行业中成本收入比绝对水平最低的是浦发银行,仅为20.4%。
  除了主动管控经营性成本支出以及刚性人力成本增长以外,银行分支网点转型革命也正在对银行的成本结构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互联网化的大趋势下,银行自2013年以来转变了对分支机构的规划观念。原本成本投入较高、开设周期较慢的综合型物理网点铺设速度明显下降,转变而来的是增加新型的专业化、社区化、直营化的网点,以点带面的同时加大全自助型的机具铺设,节约人力成本。
  按照这一趋势发展,社区银行、直销银行以及专业型银行(如小微、理财专营银行)将是未来银行三大网点类型的发展方向,这会增加银行的固定资产设备成本支出,但有望减轻银行的人力成本支出。
  不良净生成率趋缓是亮点
  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上市银行不良率环比下降1BP至1.67%。若加回核销及处置不良,我们估算上市银行二季度单季不良净生成率年化为80BP,同比下行28BP,环比则下行2BP。不良生成下行表明资产质量改善势头延续。展望全年,在宏观经济企稳的背景下,2017年行业不良生成率将在2016年114BP基础上延续改善趋势,全年不良生成率将在80BP-90BP之间。   从拨备计提来看,根据计算,二季度,银行的拨备力度有所下降,年化信贷成本环比下降26BP至0.94%。行业拨贷比环比提升1BP到2.78%,拨备覆盖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166%。从个体来看,国有大行的拨备水平明显修复,目前,除工商银行外(拨备覆盖率为146%),其余各家国有大行的拨备水平已经回升至150%以上,考虑到不良生成率改善的持续,预计2017年整体拨备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二季度,银行资产質量延续改善,不良压力减轻,主要表现在不良率持续下行,关注和逾期实现双降,资产质量压力明显改善。截至2017年6月末,上市银行整体不良余额较一季度末仅增长0.87%,不良余额增速明显放缓。期末整体不良率为1.64%,环比一季度末下降了3BP,不良率延续一季度的下行趋势。
  根据国金证券的测算,上半年银行年化不良生成率为0.88%,较2016年下降了37BP,不良生成放缓。同时,上半年的关注和逾期类贷款均实现双降,期末上市银行整体关注贷款余额环比年初下降了0.8%,关注类贷款比率较年初下降了26BP至3.17%。期末逾期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了0.9%,逾期贷款率环比年初下降了19BP至2.29%。上市银行整体不良压力明显减轻,资产质量改善幅度较大。
  我们仍然沿用过去四个季度平均信贷成本与核销前不良净生成率的比例来模拟银行拨备计提的充足性。以100%为分界线,100%以上为拨备能够覆盖当期发生的不良,100%以下为不能覆盖新发生风险,即净利润增长在透支存量拨备。上市银行整体连续两个季度继续回升至100%以上,显示出银行的拨备对当期不良的覆盖水平有所回升。且从上市银行单体来看,各家国有大行的信贷成本明显提升,其中,最高的建设银行为121%,最低的中国银行为99%。
  从2017年二季度末行业整体资本情况来看,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表现有所分化,资本充足率大行无忧,中小银行则加快资本补充进程。从结构上看,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中的招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高,短期应无资本补充之虑。而包括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9%以下,存在资本补充的压力。因此,各家银行也在积极通过定增(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或者发行转债的方式(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推进资本补充的工作。
  从行业半年报情况来看,行业息差与资产质量整体呈现改善的趋势,带动了利润增速在一季度基础上继续回升。从个体来看,负债端结构稳健受监管调整压力小的国有大行与招商银行表现最为亮眼,这也印证了市场此前的判断。
  以中报数据估算,目前,银行业的估值约为1倍PB,随着银行基本面传递出的积极信号,尤其是不良生成率的下降和拨备水平的充足,将为板块估值的进一步抬升提供强力支撑。从个股选择来看,可以从业绩改善最为明显、资产负债结构调整较为充分、资产质量压力较小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判断。
  回归传统存贷业务是趋势
  宏观经济企稳,板块业绩整体回升。近日,央行公布二季度数据,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8%,净息差环比回升,超越市场预期。受益于宏观经济回稳和有色金属等产品价格的上涨,部分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获得较大的改善,银行股的资产质量随之提高。二季度,国有大行不良贷款余额环比下降76亿元,不良贷款率环比下降4BP。与此同时,行业整体关注类贷款实现双降,余额和占比都出现环比下降,表明银行业资产质量改善趋势未变。
  国有大行业绩预期明确,目前估值仍偏低。预计三季度银行资产将进一步改善,由于国有大行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小于中小型银行,其业绩预期更加明确。当前银行板块估值约为7.7倍PE和1倍PB,虽高于2016年同期的估值水平,但仍处于历史低位。交通银行目前PB仅为0.86倍,是整个A股板块中市净率最低的公司。
  而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则利好国有大行的发展。同业存单2018年一季度将纳入MPA监管体系,中小银行目前超过B档(同业负债占总负债不超过33%)的有12家。国有大行的同业负债规模比例低于中小银行。受监管的压力,预计三季度银行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将继续减少,这会有效降低整体银行业的资金成本,负债结构也会进一步优化,因此,三季度银行业整体净息差的回升幅度将会更加显著。
  未来,在降杠杆以及MPA考核的压力下,银行整体将会继续压缩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从而回归传统存贷业务。
  二季度,银行规模扩张逐渐放缓,其中,7家银行的规模缩表。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总资产扩张4.14%,其中,二季度规模扩张1.99%,环比一季度下降了1.7个百分点。从不同类型上市银行来看,国有大行的资产扩张速度相对最快,上半年,国有大行规模扩张5.39%,其中,二季度擴张1.65%,均快于对标银行。
  股份制银行规模扩张速度最慢,上半年规模扩张1.09%,主要是股份制银行大幅压缩同业资产。25家上市银行中,有7家银行在二季度出现缩表,其中,无锡银行(-2.94%)、民生银行(-3.18%)和上海银行(-3.98%)规模压缩相对较大,表明银行目前淡化规模扩张,转而更加注重资产配置。
  压缩同业资产,贷款扩张较好,且信贷资源向个贷倾斜。上半年,银行贷款扩张7.32%,明显高于总资产4.14%的增速;同业资产则大幅压缩了9.01%,证券投资类资产扩张了2.10%,但是二季度压缩了0.78%,主要是股份制银行证券投资类资产压缩了3.64%;反映出在严监管下,业务向传统存贷业务回归。同时,各银行积极拓展零售业务,信贷资源向个贷倾斜;上半年对公贷款较年初增长6.50%,个人贷款较年初增长8.35%;期末个贷占比为35.3%,环比年初提高了0.3个百分点。
  二季度,银行存款扩张放缓,很多银行发行标准化同业存款替代同业负债。2017年上半年,存款扩张5.66%,其中,二季度扩张1.19%,存款扩张速度环比一季度下降了3.2个百分点;其中,南京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无锡银行、江苏银行和中国银行6家银行二季度存款压缩。上半年,同业负债压缩9.11%,发行债务扩张17.34%,银行通过发行标准化同业存单替代同业负债。期末存款占计息负债的比重为76.2%,环比一季度末提高0.2个百分点,较年初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其他文献
项俊波董事长在农行A+H股成功上市致辞中强调,农行将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坚持稳健经营,加快业务发展,不断提升价值创造力、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控制力,力争成为具有高成
本文以1978年到2008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即投资总额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理论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结果得到,消费和投资对经济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中小学音乐教育及教学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然而,欣喜之余不得不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新课堂,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堪称为“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如何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科学有效地统一起来,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手机UI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越来越重要.为了能够使得用户对艺术元素的体验效果更为良好.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让用户的体验效果得到增强.本文主要
审计委员会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有效的审计委员会能够督促提供有效的财务报告,并能识别和控制许多因素对公司财务状况带来的风险.而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尚
“全球化”的概念起源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所建立起的东西半球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构建了人类思想意识范畴领域内的“全球”概念,并将其逐渐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进而步入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利用各种文化手段形成内部凝聚力并向外展示形象的一种管理思路,它包括核心概念和核心概念外化两个层次。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企业文化一
为进一步加强乡镇供电所基础管理工作,激发供电所员工活力,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本企业从系统内乡镇供电所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出发,探索性地建立乡镇供电所正向激励机制,提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邮政业实现了快速发展,邮政综合业务计算机网、金融网和运输网的融合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此基础上,邮政业的技术层次、网络规模和服务水平有了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