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以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我个人对小组合作学习比较情有独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一点思考和感悟。
一、公平分组,互相促进
合理的分组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
构建学习小组时,尽量确保各组之间势力平衡、机会均等,并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差异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有强、中、弱三个层次的学生,同时尽最大限度保证组与组之间实力均衡,每5人一个小组,把整个班分为10个小组左右,并将他们的座位相对固定在一个区域,这样组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优等生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同时辅助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优势互补、学生间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而且有利于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还为全班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公平、有序、高效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
二、合理引导,提高实效
因为班级的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根本无法一一顾及,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小组中必须有一个领头人物来领导和组织学习小组的学习行为、安排任务,监督进程。
这个领头人物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本小组其他人员有序地开展探究、讨论、交流活动。小组成员既要积极做好自己应有的责任,又要相互支持配合,发挥团队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参与引导作用。
三、自主学习,优化程序
一个好的合作学习的程序也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合作质量,培养学生的合作责任感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同学之间思想交锋的畅快之地。
例如在教授《呼兰河传》这一课时,在上课之初,我先抛下一个主问题,明确理解文章内容的学习任务;然后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其次,针对教师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在课文中作者尽可能地提到了哪些景物?3.你能在文中找到一个词来概括那些景物的共同特征吗?4.动物和植物都是自由的,那么置身于这样环境中的人会怎么样呢?你能举个例子来证明吗?5.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回忆从前的美好生活呢?……
再次,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围绕文本探讨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大多数都能抓住一个中心词“自由”并展开讨论。在教师补充作者萧红的生平简介后,也就领悟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最后,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高质量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确保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不游离在小组之外,才可以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小组成员也只有在不断地交流中对学习内容产生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也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感觉到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才能更乐于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竞争,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多元评价,合作竞争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把它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我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把每次测验的小组成绩均分后取前五名,分别给予三颗、两颗、一颗星,结合平时作业和背书情况,在我的抽查或者普查后,视完成的质量也给予不等星数。由于组长的督促,组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加上小组间的竞争,不愿意给小组拖后腿的心理,小组合作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成“我要学”,效果尤为明显,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进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堂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地指导,长期地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知识,从而把学习权力真正还给学生。
一、公平分组,互相促进
合理的分组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
构建学习小组时,尽量确保各组之间势力平衡、机会均等,并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差异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有强、中、弱三个层次的学生,同时尽最大限度保证组与组之间实力均衡,每5人一个小组,把整个班分为10个小组左右,并将他们的座位相对固定在一个区域,这样组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优等生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同时辅助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优势互补、学生间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而且有利于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还为全班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公平、有序、高效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
二、合理引导,提高实效
因为班级的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根本无法一一顾及,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小组中必须有一个领头人物来领导和组织学习小组的学习行为、安排任务,监督进程。
这个领头人物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本小组其他人员有序地开展探究、讨论、交流活动。小组成员既要积极做好自己应有的责任,又要相互支持配合,发挥团队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参与引导作用。
三、自主学习,优化程序
一个好的合作学习的程序也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合作质量,培养学生的合作责任感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同学之间思想交锋的畅快之地。
例如在教授《呼兰河传》这一课时,在上课之初,我先抛下一个主问题,明确理解文章内容的学习任务;然后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其次,针对教师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在课文中作者尽可能地提到了哪些景物?3.你能在文中找到一个词来概括那些景物的共同特征吗?4.动物和植物都是自由的,那么置身于这样环境中的人会怎么样呢?你能举个例子来证明吗?5.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回忆从前的美好生活呢?……
再次,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围绕文本探讨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大多数都能抓住一个中心词“自由”并展开讨论。在教师补充作者萧红的生平简介后,也就领悟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最后,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高质量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确保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不游离在小组之外,才可以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小组成员也只有在不断地交流中对学习内容产生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也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感觉到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才能更乐于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竞争,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多元评价,合作竞争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把它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我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把每次测验的小组成绩均分后取前五名,分别给予三颗、两颗、一颗星,结合平时作业和背书情况,在我的抽查或者普查后,视完成的质量也给予不等星数。由于组长的督促,组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加上小组间的竞争,不愿意给小组拖后腿的心理,小组合作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成“我要学”,效果尤为明显,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进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堂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地指导,长期地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知识,从而把学习权力真正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