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如果将一勺食盐放在你的面前,可能难以下咽,但若将食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将食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在现实教育中有的教师往往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达不到预设。因此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情景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地方。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过程中,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这种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悬念情境,触发学生想揭密问题答案的意愿,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生自主的去钻研、探讨、合作,我只是作为指导者,合作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符合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情境创设从“外在化”到“内在化”
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大,教师就不宜再采用直观形象外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应提升情境创设的层面,要侧重于有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如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深层挖掘教材的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应变“外在化”为“内在化”,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例如,在教学《平移》时,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鱼金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金鱼中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三、数学情境创设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鉴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使学生在“愤悱”的状态中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集中注意,积极思维。首先,从数学课程要求来看,强调在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的过程中,让思维能力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在使用情景的时间上应有所限制,不能一味为了营造实际中的情景,想方设法让学生都参与创设情景活动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应及时根据问题情景中的问题实质和课堂要求的教学目标,特别是情境中蕴涵的问题是学生难以发现和提出时,教师则应果断改变问题引导方法或提出问题,以保证教学效率。
例如:在引导学生研究《圆周角》时,设计问题背景时提出“同学们能想出测量圆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吗(注:无法直接去测量)?”,此问题设计时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尝试寻找不同方法得到的结论,殊不知这样的情景中向数学实质研究的引导问题,却让学生无从下手,找不到探究方向,更谈不上尽快进入本节教学目标;后来,为了解决更快引入问题实质而又不直接提出问题时,把设计问题改为“工人师傅为了知道圆弧所对的无法直接测量的圆心角的度数时,想到找一些能直接测量到的与圆有关的角度,(教师结合图形画出一些圆周角),请同学们试一试,工人师傅的做法行吗?你能找到这些角与圆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关系吗?”这样的设计及引导问题,教学中学生既能积极思考,又能动手参与探究,很快在教师的组织下把情景问题抽象为圆周角的性质的实质性研究上,进而由问题中的条件和猜测以及实验交流抽象出圆周角的定理,让学生经历了数学中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思维的深刻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总之,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无论是哪种形式和手段,其目的均在于为每一节课设置一种全新的、多样化的、合乎实际并贴近教学内容的“情境”,以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中学)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过程中,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这种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悬念情境,触发学生想揭密问题答案的意愿,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生自主的去钻研、探讨、合作,我只是作为指导者,合作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符合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情境创设从“外在化”到“内在化”
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大,教师就不宜再采用直观形象外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应提升情境创设的层面,要侧重于有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如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深层挖掘教材的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应变“外在化”为“内在化”,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例如,在教学《平移》时,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鱼金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金鱼中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三、数学情境创设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鉴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使学生在“愤悱”的状态中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集中注意,积极思维。首先,从数学课程要求来看,强调在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的过程中,让思维能力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在使用情景的时间上应有所限制,不能一味为了营造实际中的情景,想方设法让学生都参与创设情景活动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应及时根据问题情景中的问题实质和课堂要求的教学目标,特别是情境中蕴涵的问题是学生难以发现和提出时,教师则应果断改变问题引导方法或提出问题,以保证教学效率。
例如:在引导学生研究《圆周角》时,设计问题背景时提出“同学们能想出测量圆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吗(注:无法直接去测量)?”,此问题设计时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尝试寻找不同方法得到的结论,殊不知这样的情景中向数学实质研究的引导问题,却让学生无从下手,找不到探究方向,更谈不上尽快进入本节教学目标;后来,为了解决更快引入问题实质而又不直接提出问题时,把设计问题改为“工人师傅为了知道圆弧所对的无法直接测量的圆心角的度数时,想到找一些能直接测量到的与圆有关的角度,(教师结合图形画出一些圆周角),请同学们试一试,工人师傅的做法行吗?你能找到这些角与圆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关系吗?”这样的设计及引导问题,教学中学生既能积极思考,又能动手参与探究,很快在教师的组织下把情景问题抽象为圆周角的性质的实质性研究上,进而由问题中的条件和猜测以及实验交流抽象出圆周角的定理,让学生经历了数学中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思维的深刻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总之,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无论是哪种形式和手段,其目的均在于为每一节课设置一种全新的、多样化的、合乎实际并贴近教学内容的“情境”,以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