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义务制中小学的美术教学活动,要求美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对学生进行美育,同时还要求教师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德育渗透手段。它的重要任务就是逐步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和情操,最终造就丰富的、具有完善个性的人,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去创造更美好的客观世界。因此,德育是树人的首位,必须加强思想德育教育。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然而,美术学科又有别于其它文化学科,德育渗透不可离开美术学科本身的特點,牵强附会地把美术课变成单纯的思想教育课。美术教学必须改革单纯的技能技法学习,注重道德培养的渗透,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审美情趣,做到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这样才真正的完成现代美术教育教学任务,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在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是其它德育方法无法代替的。而做为一名一线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艺术教育的教育功能,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
本学年我任教二年级、四年级及六年级美术学科,在教育教学上我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出德贤兼备的人。因此,德育是当前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而实施德育教育途径很多,其中通过各学科教学使德育与教学相结合,用知识本身去吸引、教育、影响学生。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必要性和实效性。那么如何利用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产生良好效果呢?
我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根据不同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 如小学美术教学可以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究”等领域。美术课中“欣赏·评述”领域是对学生思想、意志、品质、情感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而思想、意志、品质、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利源泉。”因此,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可以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教育。小学美术课本自第一册起就安排有“欣赏·评述”,其内容包含很多:有绘画、脸谱、年画、泥塑、摄影、建筑等。通过让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在教师生动的讲解中,使学生幼小的心灵感受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优美与狂放、淳朴与博大、精巧与深沉。如在欣赏《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中国古代建筑》课文时,经过教师的指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良好思想品格;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更能细致的让每位同学都参与感受到“美”在自己的身边,“美”源自生活。
“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领域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美术教材中工艺制作的种类很多,有折纸、树叶拼贴画、布贴、泥塑、版画等项目,占美术课内容的40%左右。在工艺制作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还要对学生进行爱艺术、爱劳动及爱集体等合作式的高尚情操的培养。在动手制作过程中,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劳动人民用双手辛勤创造出来的,没有劳动也就没有现在的城市;没有劳动也就没有现在的科技发展;没有劳动也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为了更加灿烂的明天,我们应该爱劳动、爱人民、爱艺术,刻苦学习,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动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综合·探究”领域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学习、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但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同时还要与不同层次的人去交流与合作,综合的培养了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德育教育。只有在复杂的环境中才能彰显学生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彰显学生们的奇思妙想,才能彰显出学生们的智慧结晶。在“综合·探究”领域的课程里,学生掌握了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舍弃自我,团结一心,懂得了谦让、谦虚的良好品质,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积极交往,有效互动,让德育教育在此领域突显成效。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中的直接说教。儿童的心灵是最敏感的,它是为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因此,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在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神奇作用。
总之,德育在一个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是学生走入社会的基本素养,在新时期下,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必须注重德育渗透,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从而实现以德施教,以美育人。
本学年我任教二年级、四年级及六年级美术学科,在教育教学上我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出德贤兼备的人。因此,德育是当前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而实施德育教育途径很多,其中通过各学科教学使德育与教学相结合,用知识本身去吸引、教育、影响学生。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必要性和实效性。那么如何利用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产生良好效果呢?
我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根据不同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 如小学美术教学可以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究”等领域。美术课中“欣赏·评述”领域是对学生思想、意志、品质、情感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而思想、意志、品质、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利源泉。”因此,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可以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教育。小学美术课本自第一册起就安排有“欣赏·评述”,其内容包含很多:有绘画、脸谱、年画、泥塑、摄影、建筑等。通过让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在教师生动的讲解中,使学生幼小的心灵感受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优美与狂放、淳朴与博大、精巧与深沉。如在欣赏《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中国古代建筑》课文时,经过教师的指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良好思想品格;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更能细致的让每位同学都参与感受到“美”在自己的身边,“美”源自生活。
“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领域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美术教材中工艺制作的种类很多,有折纸、树叶拼贴画、布贴、泥塑、版画等项目,占美术课内容的40%左右。在工艺制作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还要对学生进行爱艺术、爱劳动及爱集体等合作式的高尚情操的培养。在动手制作过程中,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劳动人民用双手辛勤创造出来的,没有劳动也就没有现在的城市;没有劳动也就没有现在的科技发展;没有劳动也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为了更加灿烂的明天,我们应该爱劳动、爱人民、爱艺术,刻苦学习,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动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综合·探究”领域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学习、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但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同时还要与不同层次的人去交流与合作,综合的培养了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德育教育。只有在复杂的环境中才能彰显学生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彰显学生们的奇思妙想,才能彰显出学生们的智慧结晶。在“综合·探究”领域的课程里,学生掌握了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舍弃自我,团结一心,懂得了谦让、谦虚的良好品质,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积极交往,有效互动,让德育教育在此领域突显成效。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中的直接说教。儿童的心灵是最敏感的,它是为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因此,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在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神奇作用。
总之,德育在一个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是学生走入社会的基本素养,在新时期下,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必须注重德育渗透,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从而实现以德施教,以美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