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临床疗效的中药调配煎煮因素浅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hung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临床疗效的中药调配煎煮因素。方法:对目前中药调配、中药煎煮影响药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中药调配、煎煮因素有药品处方应付、临方炮制、煎器选择、水质水量、煎前浸泡、煎药时间、特殊药物处理、医药患交流等几方面问题。结论:国家医药主管部门应对中药的调配、煎煮进一步规范,加强对调配、煎药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结合不同的患者具体情况与医师密切配合,努力提高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药调配煎煮临床疗效药品质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544【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28-02
  中药的发明和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献。中药的来源丰富,在民间广泛传承,其中汤剂是使用最为普遍的剂型,最能体现中医的辨证施治、可随证加减,具有服用方便、易于吸收和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所以应用也最广泛。中药的调配质量和煎煮方法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
  1影响临床疗效的中药调配煎煮因素浅析
  1.1中药调配质量对疗效的影响。
  1.1.1药品处方应付对疗效的影响。中药因为各种历史的原因,同名异物的现象非常普遍,通用品种与地方习用品种来源于不同的原植物的情况很多,造成医师处方药品与药房给付的药品并非一种药物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给药不是医师意愿的现象对疗效的影响显然是非常大的。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了《关于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省市和个医疗机构制定本地区、本医疗机构的处方给付相关规定。国家和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也应该制定和完善处方给付相关规定,尽快结束这种医师处方药名与药房给付药品不一致的混乱局面,尽量做到一药一名、一名一药,保证药品所开即所给。
  1.1.2临方炮制对疗效的影响。临方炮制是为适应处方用药的特殊要求在处方调配时对药物进行的一种炮制。进入药房的中药一般都是经过了炮制的,但对于部分贵重药材、气味容易散失的药材以及炮制后不容易保存的药材,则应当临方炮制。例如,决明子等种子类的中药要求用时捣碎,这些药物捣碎后不容易保存,而不捣碎又不利于有效成分煎出,适宜临方炮制;砂仁等芳香类药材,捣碎后气味容易散失,也只能用时捣碎;龟板、鳖甲、尖贝等贵重药材,为了确保质量,让患者更放心,都实行用时临时捣碎。这些药物如果擅自用非炮制品替代或者不按处方要求的炮制品调配对疗效肯定是有影响的。
  1.1.3剂量均分对疗效的影响。剂量准确是中药调剂的一般要求,现在医院都不存在随手抓药的问题了,总剂量和一般药材的分剂量都会准确,但对有特殊要求由病人带回家分剂量的药品,如先煎、后下、另包煎、烊化、另蒸兑、研粉吞服和由患者自备的药引等,就普遍存在剂量不准确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有一些,有的医院使用中药小包装,特殊煎服法的药品分成单剂量,保证了这些药品剂量准确。建议由国家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规范,对这些特殊煎服法的药品,配方时明确要求分成单剂剂量,对要求患者自备的药品通过加强指导或配发相应的剂量器具确保剂量准确。
  1.2汤剂煎煮对疗效的影响。
  1.2.1煎器选择对疗效的影响 煎器的选择与汤剂质量关系较大。历代医家强调用陶器煎药。因构成陶器材质的化学成分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所含的化学成分反应,且有一定的保温作用。铝的金属性活泼,性质不稳定,不宜用于煎药。铁离子能促进药物成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再者,很多中药含有鞣质,易与铁生成沉淀物,吸附有效成分一同沉淀,降低药物疗效。所以,铁质煎器不宜用于制备汤剂。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不锈钢器皿,性质还算稳定,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一般认为陶器最佳,不锈钢替代亦可,忌用铁铝器。
  1.2.2水质水量对疗效的影响 水为制备汤剂的首选溶媒,水的纯度关系到汤剂的质量。以选用矿物质含量低,杂质少的清水为宜。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者容积大,质地坚实者容积小,煎药用水量视药物用量及质地决定。现在很多地方都推行机器煎药了,对煎药也提出了新的课题,用水多数用的是纯化自来水,有的干脆就是用自来水。为防止药液量不足,都不同程度存在加水量过多的现象,多余的药液都浪费了,导致浓度不够,剂量不足,影响疗效。
  1.2.3煎前浸泡对疗效的影响。中药在煎煮之前需要加水浸泡一段时间。浸泡时水进入药物的细胞,造成里外的药物浓度差,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向外扩散。浸泡要用冷水,因为热水容易造成蛋白质类的成分变性,这类有效成分不能溶解出来,同时变性的蛋白质在药物表面形成一层不易透过的屏障,进而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总之是以透心为参考标准。一般半个小时,不超过一个小时。
  1.2.4煎药时间对疗效的影响 根据药物所含成分及气味、质地不同,汤剂的煎煮时间有所不同。一般药物煎20~30min(均按沸后计算)。含有芳香易挥发成分的解表、行气药煎15~20min。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煎40min~1h。含有有毒性成分的药物宜先煎一段时间。上述时间均为第一次煎药时间,第二次煎药时间比第一次略为减少。如果不按照各种不同方剂要求的时间煎煮,就会对疗效造成不利的影响。
  2结论
  调配和煎煮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药物疗效的发挥,也影响到病人健康乃至生命安危。中药调配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充分认识到中药调配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强中医药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调配工作。在中药调配操作中,要认真把好各个关键环节,做到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这样才能确保调配质量,从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中药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中药煎煮要努力做到煎器考究,煎前浸泡,水量适中,按照各种药物规定的时长煎煮,并密切注意特殊药物的处理,做到如方制作,确保疗效。参考文献
  [1]江照云.中国药典部分中药饮片切制规格商标[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2):67
  [2]王雪莲.浅谈中药调配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大家健康(中旬版),2011(7)
  [3]张岩.焦拥政.刘峰.张家成.王帅.周强.赵林华.刘桂芳.韩佳瑞 方药中与“效”相关的“量”的概念解析,中医杂志2011(2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骨折患者術后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62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抑郁与焦虑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护理满意,6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96.8%;对照组中有18例患者护理满意,7例患者护理较满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也进一步发展,而人们却又面临着一个又一个新的难题。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它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早晨居多,且持续时间较长,症状会长期存在,由于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弱,很容易感染到病毒,从而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给老年人们的身体造成极大危害。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对高血压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肾病患者10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高血压肾病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30ml/(min·1.73m
期刊
摘要:丹参具有活血通经效果,黄芪主要用于益气补虚。相关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可有效改善心、肝、肺以及脑等多种组织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以及抗菌消炎效果;黄芪注射液中黄芪可起到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效果,可有效抑制感染病毒复制,调节身体免疫机制。临床多将两种药物配伍使用,可有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以及冠心病等。  关键词:丹参黄芪注射液药理作用应用  Doi:10.3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滋阴方诊治急慢性单纯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2012年10月收集到的160例急慢性单纯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单纯使用清热滋阴方治疗;对照组咽部涂用碘甘油制剂,同时口服华素含片或者利巴韦林含片,并且服用维生素B2。结果:观察组:急性单纯性咽炎的有效率为92.1%,慢性单纯性咽炎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急性单纯性咽炎的有效率为80%,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运用杨氏针灸疗法,对照组单纯给予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给予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2%,对照组痊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往往在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
期刊
摘要:目的:对我院运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研究。方法: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选取7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39例患者常规的西医治疗,根据观察组患者不同的中医分型情况给予39例患者中医辨证的临床治疗,以4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 39 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 94
期刊
摘要: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是非常可观的,不仅能够使患者恢复健康,还是医院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如今中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这将会对中药事业的发展带来隐患。基于此本文对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使用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554【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
期刊
摘要:小儿遗尿症是儿科常见病,我院针对小儿遗尿症易反复的治疗难点,采用针刺百会、关元、中极、三阴交,针后加灸的针灸疗法,配合盐酸丙咪嗪口服。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疗效明确,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疗法盐酸丙咪嗪小儿遗尿症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540【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7天后,治愈率为92.86%(39/42),好转率为7.14%(3/42),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与治疗前相比,扁桃体炎表征的各类症状积分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