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发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之下,在加强对教育的关注的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及时引入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帮助教学任务能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当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当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以及融入网络环境的教学优势,并对其提出有效的优化建议,推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稳定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优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06-01
  一、概述
  目前,英语作为全球首选的通用语言。我国在全球化的驱动下,也加大对学习英语的重视程度。但是,专业的英语翻译人才还是供不应求。因此,需要我国高校重视英语翻译的教学模式,使其能够培养出更专业化的全面型翻译人才。并且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不应该再固守成规,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根据当前网络环境提供的多元化选择,推动英语翻译教学得到更好的成效。
  二、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普遍出现的问题与融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势
  1.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普遍出现的问题。
  英语不属于我国的第一语言,但是又属于国际上第一语言。因此,高校在向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全方面的讲解,而不是照本宣科,导致在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当中出现大量的问题。
  (1)教学体系。
  当前我国普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当中,多数选择概括性理论,加以例子教学为主。比如,只是对文中截取的语句进行翻译,却没有将其代入文中进行更深层的探究和分析。这样的教学很容易只是知道表面翻译,却无法得到较为完整的实际含义,也成为了教学体系有所缺失的主要表现。
  (2)教学理念。
  目前,我国不断深入新课改,重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不过,依旧有高校对于英语翻译课程选择看分数说话。这样的教学理念很容易对学生造成错误的影响。学生可以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大量的题海战术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在考试当中取得的较好的成绩。但是在实际过程当中,学生却无法做到将理论和应用真正的结合在一起。
  (3)教學模式。
  多数高校教师依旧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却忽视了翻译教学和常规英语教学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很容易导致学生无法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下得到属于翻译教学的内容。同样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调乏味,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吸收翻译知识。
  (4)思维模式。
  英语不属于我国母语,同时又和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别。很多学生在翻译上多数会形成“中国式翻译”,却忽视了英语的句式结构。因为学生多数的思维模式都已经被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固定了,英语老师也没有着重对学生进行纠正。从而导致学生形成这样的思维模式。比如,中文的句子多数为短小精悍的句子,可以英语的句子多为长句,且还喜欢使用从句。
  2.融于网络环境下翻译教学的优势。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帮助各个行业有了新的活力和资源。教育也是如此。首先,帮助英语翻译教学拥有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简单的网络平台能够帮助教师更快获得第一手资源。学生通过搜索得到的学习资料,也可以帮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其次,还可以帮助教师实现网上授课,多样的网络交流工具,能够让师生之间得到及时的学习交流,教师帮助学生解答疑惑。同时,网络拥有更多的翻译工具,能够帮助学生解答在纸质词典上无法得到的困惑。有道翻译等app更是十分的方便快捷。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优化建议
  1.优化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普遍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课程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优化。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前两年学习英语翻译的基础知识,打好稳定的基础。而在大三开始系统化的学习专业的英语翻译,再结合其他的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够将翻译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
  2.构建多媒体英语翻译教学机制。
  根据以往的英语教学模式,多数是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不仅教师单方面进行授课,时间过长,缺少让学生进行实践的时间。而且,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久而久之,致使学生对英语翻译的学习丧失兴趣,也无法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针对以上现象,需要结合当前网络环境的实际情况,构建出多媒体英语翻译教学的机制。比如,教师通过向学生演示使用翻译软件,通过对同一句话采用不同的翻译软件,得到不同的翻译结果。让学生自己对其进行对比和判断。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学习。
  3.培养学生拥有跨文化意识。
  “中国式翻译”属于中国学生在翻译上普遍现象,主要是因为两种语言有着较大差异的文化背景。比如,“the last straw”多数的学生会将其翻译为“最后的稻草”,即事关生命,十分重要的意思。可是这个短语在英语当中来源于“the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则为“骆驼背上最后一根稻草”,属于十分沉重难以承受的事情。因此,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语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努力寻找英语国家与我国拥有的文化差别,并对其进行积累和纠正。
  4.提高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网络环境推动了英语翻译教学的前进。但是,想要英语翻译课程能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英语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拥有了丰富的教育资历之后,结合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更好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接受和消化知识。学校应当定时为教师进修相应的培训,让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推动英语翻译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洁,江婷婷.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02):132-133.
  [2]印明玉.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实施方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25(06):58-60.
  [3]朱丹丹,芮京曼.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思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8):168-169.
其他文献
【摘 要】结合技校语文教学的创新实践我们可以看出,对技校语文进行创新尝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使学生主动探究语文知识,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本文将系统阐述基于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技校语文阅读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技校语文;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03-01  一、转变教
【摘 要】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物理也是如此。新课标执行后,高中物理学习更加关注我们学生的实践能力,即通过生活来认识、学习物理知识,又用课本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化的物理现象。高中物理中力学概念贯穿始终,但课本上对其介绍以及相关的知识点都相对比较抽象,我们高中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力,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生活现象来学习其概念。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活现象中高中物理力学的痕迹,然后给出了从生活现象中学习高
【摘 要】由于高职学校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水平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与普通本科生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有效的在目前的高职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对于高职体育教育部分而言,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导致了我国高职教育的体能训练存在没有充分的实现课程原本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课程开设中有效的在职业体能培养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教学体系的创新性开设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手段。  【关键词】职业
【摘 要】本文通过企业行业调研,针对我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构建“一个平台、二个身份、三个共同”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技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要点。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04-02 
【摘 要】为了探索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基本规律,深化校内培训基地与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合作,本文将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训装备、能力评价等方面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训经验,为技师学院规模化培训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训经验;规模化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