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中学生自信的重要前提,重塑自尊与自信是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中学生自信重塑既关系到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学生本身价值的充分展现。自尊与自信的形成将使学生受益终身,本文通过介绍自信对中学生人格的影响以及中学生自信与不自信的两极分化表现,提出了基于课程问题设计的重塑中学生自信的对策。
关键词:自信 重塑 中学生 课堂提问
教育作为21世纪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依据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义务教育“收官阶段”的中学教育的作用愈发凸显,并且承担着重塑中学生自信的重要责任。自信是中学生通向成功的重要因素。重塑中学生自信,提高中学生群体自信水平既是贯彻“以人为本”方略的要求,也是中学教育工作者的份内之事。可以说重塑中学生自信既是学生的权利,也是教育者的义务。
一、自信:中学生知识接受的人格基础
(一)什么是自信
自信是指对自己的信任,对自己身体、心理和社会的信任,表现为有信心,不怀疑。①车丽萍认为,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②在《辞海》中解释为“确信自己有把握”;③心理学认为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自信是一种心理状态的外部表现,是人立足于社会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缺乏自信,表现出不寻常的思想、生活方式和性格问题,显露出女子气。③同时自信与中学生的学习成绩紧密相关。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中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业成绩有显著的关系,自信心越强,学业成绩越好。实践证明,自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工作能力的基础。自信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各种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信还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健全的人格离不开自信的支撑,重塑自信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人格的过程。因此,作为学生,尤其是处于人生黄金阶段的中学生更应建立自信、重塑自信、保持自信,从而为将来实现理想奠定基础,实现人格与学业的双丰收。
(二)自信:中学生知识接受的良好基础
Christopher 对平均年龄在19岁的学生进行了学业成绩、动机、自信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自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地影响。⑤自信是接受知识的基础,更是学生取得成功的第一要素,一个人的自信程度与他接受知识的多寡是紧密相关的,一个学生是否有自信,不但影响其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而且还影响其对从事后继学习活动的动机,这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实现知识的无缝隙衔接,实现知识掌握的连续性。让学生建立充分的自信,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关键。因此,要使中学生重新鼓起顺利接受知识和学习的勇气,必须从增强学生的自信入手。因为自信是成功学习的第一要素,培养自信就是培养成功。
二、自信与不自信: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差异
(一)学生群体的分化:中学生成绩的差异与自我认识
目前,国内外针对中学生自信与学业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卓有成效的,国内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认识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⑥,自我概念对学业成绩有显著预测作用。⑦学生群体的分化与成绩存在着显著的联系。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我们称其“优等生”,家长的呵护和老师的保驾护航使这些优等生自认为“高人一等”,他们对自己信心十足,这种“马太效应”使这部分孩子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不断巩固自己的自信心,产生强大的荣誉感。这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有的学生我们称其为“后进生”,自身学习能力较低导致成绩较差,他们的学习成绩比不上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加之,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放任自流,使得这部分学生变得越来越封闭,整天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小圈子里,无暇学习,致使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天长地久,在其内心深处就产生了自己是“差生”根本赶不上的感觉,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积累,促成其自卑心理的产生。自己从内心深处就把自己否定了,以致于由于学习的自卑影响到其他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与其自我认识是一种“水涨船高,水浅船低”的关系。
(二)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预期与定位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应该是由教师来确定的,或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学习任务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但是实际教学情况证明,这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预期与定位是通过老师所要求的学习目标来实现的。由于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学习需要不同,即使是面对的是同一教学任务,不同的学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学习任务与学生水平之间的结合方式和匹配程度,往往决定着学生能否掌握课堂知识、完成学习目标。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一切以学生为本,教师的心理预期与定位一定要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吻合。①一般而言,如果学习任务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相符合,学生就会乐意把这一学习任务自觉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就会事倍功半。如果学习任务与学生的需要不吻合,就会事半功倍,浪费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智力水平比较高、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会暂时走神,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就是这一原因造成的;如果学习任务太多太难,难以与学生的需要相匹配,往往使学生受挫,导致学生对学习任务和目标的放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心理预期定位要与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相吻合,老师的心理预期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是教师合理定位心理预期的标尺。教师的心理预期定位要随着课堂的深入而不断地变化,这样才能促进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学生自信重塑:基于课堂问题设计的对策
(一)科学评估了解学生性格与心理状态
青春期中学生的性格是敏感和叛逆的,心理活动也极其复杂,并且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影响。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的一举一行,了解学生的性格,摸索学生的心理状态,要与学生拉近关系,走进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自信水平。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团体讨论和活动,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特点。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使学生通过相互发现和阐述他人的优点来听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发现在学习能力方面的优势,从而使他们看到自身看不到的一些优势,这样会对自己的评价更加全面、自信。另一方面,组织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对自己的实际活动水平有一个直接的感知,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各种活动和任务,从而增强自信心。②这样的活动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为每一个学生留下充分的属于他们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可以尽情的流露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真实情感。主动接近对自己有益的人和事物,寻找各种机会丰富自己,保证供给信心的资源永不枯竭。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和记录不同学生的性格、心理状态、特长和爱好,从而为课堂问题的设计铺平道路。 (二)课堂问题设计的结构化:激发兴趣、提高自信品质与深化知识性问题
课堂问题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课堂设计结构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Klein和Keller研究发现能力与控制点明显影响学生的表现及自信。③而控制点就是教师基于课堂问题设计基础之上对学生自信、兴趣的激发点。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力争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实现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1、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爱恩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④在即将开始一堂新课学习的时候,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如果教师能够以巧妙的切入点入手,进行导入式提问,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带着兴趣去探讨答案,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要我学”顺利转变为“我要学”,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2、细化教学内容,分解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都有大有小,而每个大目标是由数个小目标组成的。通过把大目标分解、细化,给学生指明实现大目标的“阶梯”,以达到循序渐进、分级实现的目的。同时,还可在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3、以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最终归宿
在教学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属于概念式、定义式、特定模式、以及事实式的知识点,课堂问题的设计要针对这些知识点,通过对学生进行集中问题的提问,来及时检测学生认知程度,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回顾、思考中,使相关知识点得到进一步的的深化和巩固。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学之有趣、手脑多用、就能实现课堂问题设计目标的最大化。
(三)设计学生自信品质培养的课堂计划:课堂问题的提出策略
1、问题提出应遵循从低到高的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从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应逐步从易到难,不能让学生听问题时有理解障碍,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消化能力的培养,不能一味的直奔主题,这样不但不会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而且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状态,使课堂听课效果大打折扣。
2、问题的提出应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涉及问题的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完成对该问题的思考,而它的可操作性能让学生有话可说,甚至有非说不可的快感,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充分搜集学生的观点,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能力。
3、问题的提出要有适时性。课堂问的提出选择恰当的时机,已达到“投石激浪”的效果。对不同目的的问题在时序安排上应有所不同,问题的提出时机要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吻合,达到“心有灵犀”的效果。
总之,作为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堂问题提出的策略,突破传统的“问答”教学模式,学会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将教师传授的外化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四)建立自信人格、学习能力与知识难易程度相匹配的教学机制
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格特征也能预测学业的成败。①-②由于日积月累的学习习惯和既定的学习方法的影响,每一个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不能将学生做简单的比较,也不能无畏的指责、侮辱学生。一方面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长处,扬长避短。另一方面,要探索一套适合学生发展与提高自信、掌握知识能力相匹配的教学机制。
1、培养学生的自信人格
初中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初中生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需要之间出现不平衡,因此,在心理上产生很多困惑和矛盾。③这些困惑和矛盾往往是阻碍学生树立自信的屏障。因此,教师应试图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全面的认识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既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要明白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弥补不足从而全面的提高自己,促进学生自信的提高。其次,教师还要对学生能进行积极地暗示,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心理冲击力,学生在得到教师的积极暗示后定会更加刻苦努力,而且还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从而对学习更加自信。
2、教学目标与任务要因人而异,难易相承,不搞“一刀切”
教师一定要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指出教学的关键所在,做到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自然过渡、循序渐进。这样,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起点上差距就不会那么悬殊,同时,教师还要精讲、学生要多练,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使用教学力量。
1)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弹性化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学习目标是教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教学具有诱发、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但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课堂上不断向学生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一类表层次的问题,学生不断整齐地做出正确地回答,看似学生在积极参与,实则是机械回答,这也是很多“差生”之所以成绩不好的原因算在。这样的“虚假繁荣”使得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滥竽充数、得过且过。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的高低,制定切实可行的弹性化教学目标,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教学要求,使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延伸。教学时要以后进生能“吃得了”、优等生能“吃得饱”、中等生能“够得着”为原则,既要统一教学活动,又要对后进生进行及时辅导,在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发挥聪明才智。这种教学目标的进行,能使全体学生亲身力行,通过主动参与产生协作共鸣,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有所得,提高能力,增强信心。
2)以“差异”为本,设计针对性练习,逐级提高
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分层次练习,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对后进生多数在基础层次上进行练习;中等生既在能力处,也在变式情境中进行实践练习;对能力较强的优秀生在完成自我实践、练习之后,还要指导其进行更高层次上的练习。这样,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锻炼了能力,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认识。长此以往,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而且可以形成健全完备的教学机制。这样既避免了教育教学的低效后果,同时也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整合,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
总之,重塑学生的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其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要千方百计的呵护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重塑每一个学生的自信,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和优点。这既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祖国花朵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左晓梅.关于问题教学的反思[J].江西教育科研.2004(7).
[3]黄希庭,郑 涌,李宏翰.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心理学观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3):90-94.
[4]车丽萍.大学生自信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 26(4): 661-666
[5]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2002.
[6]沃建中,林崇德,马红中,等.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3):9-15.
[7]罗 莹.如何培养学生自信 [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3(1)..
[8]陈梦稀.问题教学与批判精神的培养[J].求索.2004(2).
作者简介
杨曼.(1988-)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公杰 男.(1986-)汉族.山东泰安人.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自信 重塑 中学生 课堂提问
教育作为21世纪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依据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义务教育“收官阶段”的中学教育的作用愈发凸显,并且承担着重塑中学生自信的重要责任。自信是中学生通向成功的重要因素。重塑中学生自信,提高中学生群体自信水平既是贯彻“以人为本”方略的要求,也是中学教育工作者的份内之事。可以说重塑中学生自信既是学生的权利,也是教育者的义务。
一、自信:中学生知识接受的人格基础
(一)什么是自信
自信是指对自己的信任,对自己身体、心理和社会的信任,表现为有信心,不怀疑。①车丽萍认为,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②在《辞海》中解释为“确信自己有把握”;③心理学认为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自信是一种心理状态的外部表现,是人立足于社会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缺乏自信,表现出不寻常的思想、生活方式和性格问题,显露出女子气。③同时自信与中学生的学习成绩紧密相关。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中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业成绩有显著的关系,自信心越强,学业成绩越好。实践证明,自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工作能力的基础。自信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各种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信还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健全的人格离不开自信的支撑,重塑自信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人格的过程。因此,作为学生,尤其是处于人生黄金阶段的中学生更应建立自信、重塑自信、保持自信,从而为将来实现理想奠定基础,实现人格与学业的双丰收。
(二)自信:中学生知识接受的良好基础
Christopher 对平均年龄在19岁的学生进行了学业成绩、动机、自信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自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地影响。⑤自信是接受知识的基础,更是学生取得成功的第一要素,一个人的自信程度与他接受知识的多寡是紧密相关的,一个学生是否有自信,不但影响其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而且还影响其对从事后继学习活动的动机,这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实现知识的无缝隙衔接,实现知识掌握的连续性。让学生建立充分的自信,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关键。因此,要使中学生重新鼓起顺利接受知识和学习的勇气,必须从增强学生的自信入手。因为自信是成功学习的第一要素,培养自信就是培养成功。
二、自信与不自信: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差异
(一)学生群体的分化:中学生成绩的差异与自我认识
目前,国内外针对中学生自信与学业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卓有成效的,国内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认识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⑥,自我概念对学业成绩有显著预测作用。⑦学生群体的分化与成绩存在着显著的联系。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我们称其“优等生”,家长的呵护和老师的保驾护航使这些优等生自认为“高人一等”,他们对自己信心十足,这种“马太效应”使这部分孩子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不断巩固自己的自信心,产生强大的荣誉感。这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有的学生我们称其为“后进生”,自身学习能力较低导致成绩较差,他们的学习成绩比不上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加之,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放任自流,使得这部分学生变得越来越封闭,整天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小圈子里,无暇学习,致使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天长地久,在其内心深处就产生了自己是“差生”根本赶不上的感觉,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积累,促成其自卑心理的产生。自己从内心深处就把自己否定了,以致于由于学习的自卑影响到其他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与其自我认识是一种“水涨船高,水浅船低”的关系。
(二)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预期与定位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应该是由教师来确定的,或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学习任务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但是实际教学情况证明,这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预期与定位是通过老师所要求的学习目标来实现的。由于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学习需要不同,即使是面对的是同一教学任务,不同的学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学习任务与学生水平之间的结合方式和匹配程度,往往决定着学生能否掌握课堂知识、完成学习目标。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一切以学生为本,教师的心理预期与定位一定要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吻合。①一般而言,如果学习任务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相符合,学生就会乐意把这一学习任务自觉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就会事倍功半。如果学习任务与学生的需要不吻合,就会事半功倍,浪费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智力水平比较高、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会暂时走神,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就是这一原因造成的;如果学习任务太多太难,难以与学生的需要相匹配,往往使学生受挫,导致学生对学习任务和目标的放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心理预期定位要与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相吻合,老师的心理预期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是教师合理定位心理预期的标尺。教师的心理预期定位要随着课堂的深入而不断地变化,这样才能促进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学生自信重塑:基于课堂问题设计的对策
(一)科学评估了解学生性格与心理状态
青春期中学生的性格是敏感和叛逆的,心理活动也极其复杂,并且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影响。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的一举一行,了解学生的性格,摸索学生的心理状态,要与学生拉近关系,走进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自信水平。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团体讨论和活动,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特点。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使学生通过相互发现和阐述他人的优点来听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发现在学习能力方面的优势,从而使他们看到自身看不到的一些优势,这样会对自己的评价更加全面、自信。另一方面,组织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对自己的实际活动水平有一个直接的感知,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各种活动和任务,从而增强自信心。②这样的活动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为每一个学生留下充分的属于他们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可以尽情的流露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真实情感。主动接近对自己有益的人和事物,寻找各种机会丰富自己,保证供给信心的资源永不枯竭。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和记录不同学生的性格、心理状态、特长和爱好,从而为课堂问题的设计铺平道路。 (二)课堂问题设计的结构化:激发兴趣、提高自信品质与深化知识性问题
课堂问题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课堂设计结构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Klein和Keller研究发现能力与控制点明显影响学生的表现及自信。③而控制点就是教师基于课堂问题设计基础之上对学生自信、兴趣的激发点。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力争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实现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1、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爱恩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④在即将开始一堂新课学习的时候,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如果教师能够以巧妙的切入点入手,进行导入式提问,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带着兴趣去探讨答案,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要我学”顺利转变为“我要学”,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2、细化教学内容,分解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都有大有小,而每个大目标是由数个小目标组成的。通过把大目标分解、细化,给学生指明实现大目标的“阶梯”,以达到循序渐进、分级实现的目的。同时,还可在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3、以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最终归宿
在教学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属于概念式、定义式、特定模式、以及事实式的知识点,课堂问题的设计要针对这些知识点,通过对学生进行集中问题的提问,来及时检测学生认知程度,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回顾、思考中,使相关知识点得到进一步的的深化和巩固。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学之有趣、手脑多用、就能实现课堂问题设计目标的最大化。
(三)设计学生自信品质培养的课堂计划:课堂问题的提出策略
1、问题提出应遵循从低到高的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从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应逐步从易到难,不能让学生听问题时有理解障碍,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消化能力的培养,不能一味的直奔主题,这样不但不会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而且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状态,使课堂听课效果大打折扣。
2、问题的提出应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涉及问题的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完成对该问题的思考,而它的可操作性能让学生有话可说,甚至有非说不可的快感,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充分搜集学生的观点,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能力。
3、问题的提出要有适时性。课堂问的提出选择恰当的时机,已达到“投石激浪”的效果。对不同目的的问题在时序安排上应有所不同,问题的提出时机要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吻合,达到“心有灵犀”的效果。
总之,作为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堂问题提出的策略,突破传统的“问答”教学模式,学会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将教师传授的外化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四)建立自信人格、学习能力与知识难易程度相匹配的教学机制
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格特征也能预测学业的成败。①-②由于日积月累的学习习惯和既定的学习方法的影响,每一个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不能将学生做简单的比较,也不能无畏的指责、侮辱学生。一方面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长处,扬长避短。另一方面,要探索一套适合学生发展与提高自信、掌握知识能力相匹配的教学机制。
1、培养学生的自信人格
初中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初中生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需要之间出现不平衡,因此,在心理上产生很多困惑和矛盾。③这些困惑和矛盾往往是阻碍学生树立自信的屏障。因此,教师应试图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全面的认识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既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要明白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弥补不足从而全面的提高自己,促进学生自信的提高。其次,教师还要对学生能进行积极地暗示,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心理冲击力,学生在得到教师的积极暗示后定会更加刻苦努力,而且还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从而对学习更加自信。
2、教学目标与任务要因人而异,难易相承,不搞“一刀切”
教师一定要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指出教学的关键所在,做到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自然过渡、循序渐进。这样,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起点上差距就不会那么悬殊,同时,教师还要精讲、学生要多练,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使用教学力量。
1)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弹性化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学习目标是教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教学具有诱发、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但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课堂上不断向学生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一类表层次的问题,学生不断整齐地做出正确地回答,看似学生在积极参与,实则是机械回答,这也是很多“差生”之所以成绩不好的原因算在。这样的“虚假繁荣”使得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滥竽充数、得过且过。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的高低,制定切实可行的弹性化教学目标,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教学要求,使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延伸。教学时要以后进生能“吃得了”、优等生能“吃得饱”、中等生能“够得着”为原则,既要统一教学活动,又要对后进生进行及时辅导,在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发挥聪明才智。这种教学目标的进行,能使全体学生亲身力行,通过主动参与产生协作共鸣,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有所得,提高能力,增强信心。
2)以“差异”为本,设计针对性练习,逐级提高
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分层次练习,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对后进生多数在基础层次上进行练习;中等生既在能力处,也在变式情境中进行实践练习;对能力较强的优秀生在完成自我实践、练习之后,还要指导其进行更高层次上的练习。这样,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锻炼了能力,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认识。长此以往,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而且可以形成健全完备的教学机制。这样既避免了教育教学的低效后果,同时也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整合,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
总之,重塑学生的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其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要千方百计的呵护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重塑每一个学生的自信,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和优点。这既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祖国花朵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左晓梅.关于问题教学的反思[J].江西教育科研.2004(7).
[3]黄希庭,郑 涌,李宏翰.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心理学观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3):90-94.
[4]车丽萍.大学生自信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 26(4): 661-666
[5]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2002.
[6]沃建中,林崇德,马红中,等.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3):9-15.
[7]罗 莹.如何培养学生自信 [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3(1)..
[8]陈梦稀.问题教学与批判精神的培养[J].求索.2004(2).
作者简介
杨曼.(1988-)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公杰 男.(1986-)汉族.山东泰安人.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