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列宁曾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怎样使小学生从小树立“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这个坚定的信念,是小学德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不能单靠教师的教和灌输,还要通过语文教学的有机渗透,不断强化,不断调控,才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英雄,先进人物的文章,还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如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先让学生充分体会志愿军战士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感动氛围的基础上,再启发引导学生:那么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們还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以及该如何去做才是爱国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践表明,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靠科学技术,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而学校教育首当其中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环保意识的任务,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部分的课文包含了环保教育内容。因此,只要我们在教学时,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认真想,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现代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滋生着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懂得个人服从集体的协作关系,要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呢?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先让他们整体感知内容:一群斑羚被逼上伤心崖,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的选择死亡,让年轻斑羚获得新生。借此,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让学生与之相比较,谈认识,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少不了这种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在当今社会中,不少学生的感情变得越来越脆弱,心理承受力越来越下降,甚至有人经受一点点挫折就轻生。一幕幕惨剧让人痛心不已,也引人深思,为什么年轻的生命如此脆弱?当代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更让语文教师明白: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语文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责任
在语文教材中,我们处处都能找到闪烁着生命光泽的作品。要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把那些蕴涵着生命意思的文字提炼出来,并物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与作者作品达到心灵的共鸣。让学生用生命去感受,用生命去体验,用生命去感悟,使学生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实现生命意识的“内化”。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正是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歌颂伟大父爱的同时,我们更深一层地看到了:正是因为爱和信念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教师在教学中可向学生提问:是什么让孩子在废墟中活了下来?学生通过思考一定会意识到:是他顽强的毅力,是父亲给予他希望,是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这个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有自信、有毅力的人就能在死神面前活下来。它交给学生的不仅是爱,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命的认可。教者还可以借机让学生说说在汶川大地震中同样感人的事,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大爱无私的人间真情。
五、语文教学中渗透谦虚上进教育
韩愈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阅读好文章,就是和大师对话,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阅历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蕴含在文中的深层含义,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适时准确地加以引导,并拓展开去,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境;人活到老学到老;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唯有如此,方能不断进步,受益无穷。
六、语文教学中渗透责任感教育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翻开中国的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对祖国赤胆忠心,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牺牲精神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现在不少的学生,他们对社会、对他人、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感淡泊。他们自私自利,缺乏合作精神,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如果学生缺乏责任感,就难以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重任,而起重要作用的正是学校的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应把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里。
总之,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愿能在新形势的大语文背景下谱写崭新的一页。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列宁曾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怎样使小学生从小树立“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这个坚定的信念,是小学德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不能单靠教师的教和灌输,还要通过语文教学的有机渗透,不断强化,不断调控,才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英雄,先进人物的文章,还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如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先让学生充分体会志愿军战士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感动氛围的基础上,再启发引导学生:那么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們还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以及该如何去做才是爱国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践表明,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靠科学技术,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而学校教育首当其中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环保意识的任务,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部分的课文包含了环保教育内容。因此,只要我们在教学时,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认真想,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现代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滋生着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懂得个人服从集体的协作关系,要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呢?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先让他们整体感知内容:一群斑羚被逼上伤心崖,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的选择死亡,让年轻斑羚获得新生。借此,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让学生与之相比较,谈认识,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少不了这种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在当今社会中,不少学生的感情变得越来越脆弱,心理承受力越来越下降,甚至有人经受一点点挫折就轻生。一幕幕惨剧让人痛心不已,也引人深思,为什么年轻的生命如此脆弱?当代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更让语文教师明白: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语文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责任
在语文教材中,我们处处都能找到闪烁着生命光泽的作品。要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把那些蕴涵着生命意思的文字提炼出来,并物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与作者作品达到心灵的共鸣。让学生用生命去感受,用生命去体验,用生命去感悟,使学生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实现生命意识的“内化”。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正是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歌颂伟大父爱的同时,我们更深一层地看到了:正是因为爱和信念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教师在教学中可向学生提问:是什么让孩子在废墟中活了下来?学生通过思考一定会意识到:是他顽强的毅力,是父亲给予他希望,是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这个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有自信、有毅力的人就能在死神面前活下来。它交给学生的不仅是爱,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命的认可。教者还可以借机让学生说说在汶川大地震中同样感人的事,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大爱无私的人间真情。
五、语文教学中渗透谦虚上进教育
韩愈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阅读好文章,就是和大师对话,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阅历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蕴含在文中的深层含义,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适时准确地加以引导,并拓展开去,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境;人活到老学到老;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唯有如此,方能不断进步,受益无穷。
六、语文教学中渗透责任感教育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翻开中国的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对祖国赤胆忠心,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牺牲精神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现在不少的学生,他们对社会、对他人、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感淡泊。他们自私自利,缺乏合作精神,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如果学生缺乏责任感,就难以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重任,而起重要作用的正是学校的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应把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里。
总之,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愿能在新形势的大语文背景下谱写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