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是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知识管理是一种强有力的、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的管理机制。本文首先论述了知识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和企业知识管理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有效途径--实践社区,并对实践社区的概念、价值和特征做了介绍。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实践社区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前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是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Laurence Prusak(1967) 认为唯一能给一个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就是知道如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快速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和不断感受到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管理方式和理念。
1.知识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管理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必然产物(吴晓波等,2002)。世纪之交,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和实践逐步从宏观层次转向了微观领域,学术界开始研究知识管理的微观基础——企业知识管理等问题(左美云,2000)。知识管理策略及绩效的研究在知识管理的研究中占重要地位。这些研究有利于了解知识管理的全貌,澄清知识管理活动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知识资源的高效率运用。当然已有的知识管理策略的研究以理论探讨为主,实证研究较少。知识管理的研究应从知识转移的流动机制研究向转移的动力及影响因素发展,以便我们积极主动地促进知识转移与创新的产生(吴晓波,2002)。
知识管理是一种强有力的、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的管理机制。在企业中流通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目前很多研究都与显性知识管理相关,而对隐性知识的实证研究研究则相对较少,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隐性知识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Madhavan & Grover , 1998) ,基于隐性知识的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Prahalad & Hamel , 1990)。如果不使用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作用也得不到很好地发挥(Brown & Duguid, 1998)。
2.企業知识管理的任务
现代知识管理是企业为了提高绩效,实现价值的提升,采取一定的方式,使显性知识共享,并能及时开发企业内外部的隐性知识,从而促进有效创新,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及持久竞争力的活动(秦燕,2005)。具体而言,围绕着企业的业务流程,知识管理存在着如下一些目标:知识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效益和竞争绩效都有决定性的意义,尤其是对那些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如何使知识成为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而被有效地保留下来以及充分地利用起来,已经成为管理层非常关注的问题。加速知识的扩散与共享,在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同时,促进企业成员学习及能力的快速增长。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来降低知识的共享和知识处理的成本,提高共享的广度与深度,这依赖于有效的企业机制;促进知识的整合与创造,尤其对于研究开发部门,如何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知识资源来创造更多的知识和提供更好的产品,也就成为知识密集型企业中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知识管理的任务是对企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处理,并把这些知识用一种适合于用户及商业环境的方式表示出来, 提供给企业成员分享、吸收、利用。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是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掌握了别人不懂的技术,而在于他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别人共享并革新技术。只有在知识充分共享的基础上,才能促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以及二者内部的转化与创新,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知识链,其最终目标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成员的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3.企业知识管理的有效途径——实践社区
企业通常将大部分的精力与资金花在为员工营造正式的学习环境,如通过教室里的面授、脱产的培训或E-Learning 的形式,面对隐性知识管理,企业需要对这种常规的做法进行反思,需要更多关注企业中非正式学习环境。实践社区是一种非正式企业,其成员由于在某一领域具有特别专长或对某项工作有着共同认知,为了使工作更有效率或对工作有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定期或不定期的聚集在一起自由讨论,或通过电子网络相互联系,广泛交流和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在此过程中,强化了对兴趣和目标的共同感知,分享了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并集思广益,产生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因此实践社区是一种特殊的建立在工作与实践基础之上的非正式网络企业,实践社区的价值就在于它是隐性知识的培养皿(江新,2004)。
实践社区(Community of Practice, CoP)最早是由Brown和Duguid在对施乐公司 (Xerox)的修理协会成员(REPS)的研究中, Jean Lave和Etienne C. Wenger(1991)在其《情景学习》一书中分别提出来的,专指成员所组成的非正式的工作联系性群体。事实上,实践社区普遍存在于企业中,只是被企业给予了不同的名字,如在Hewlett Packard 被称为学习社区或学习网络,在Chevron是最佳实践团队,而在世界银行被称为主题群体等。由于“实践社区”在知识创新与传播中的作用,实践社区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也就得到了管理学界和知识型企业的重视。
实践社区主要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特征:
3.1实践社区是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意味着自发形成、自主管理,无须有关部门批准,活动方式自由,靠成员间的相互影响来激发,这是实践社区与正式组织的重要区别。
3.2实践社区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成员的能力、分享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使得实践社区与一些业余兴趣小组或某些协会区分开来,因为实践社区有非常确定的主题和任务,并且这些主题和任务是与工作相联系的。
3.3实践社区的本质在于持续创造知识。正式组织虽能创造知识,但其核心目标是效益,知识只是作为一种手段;兴趣小组、一般社团也能创造知识,但更注重过程、情感体验,目标比较分散,也不易维持较长时间,而只有实践社区直接把创造知识当成它的目的,只要知识主题存在,社区成员有兴趣和意向,就可存在下去。
3.4实践社区创造知识的形式是靠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即在一起分享知识的过程中创造知识。这些特点使得实践社区与一般的企业学习和个人学习区分开来。
参考文献:
[1] 侯先荣,田添.实践社区--知识管理的新趋势.科技管理研究,2005,3.
[2] 江新.管理隐性知识--营造组织中的非正式学习环境. 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对外经贸大学,2004,15-17.
[3] 江文年,杨建梅.企业知识管理策略的组织适应性模型.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
[4] 柯贤能,章鑫尧.实现“软”知识管理的有效管理方式--实践社团研究,2006,5.
[5] 李洪波,万希.通过实践社团实现组织知识共享,科技管理研究,2006(4).
(作者单位: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实践社区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前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是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Laurence Prusak(1967) 认为唯一能给一个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就是知道如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快速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和不断感受到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管理方式和理念。
1.知识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管理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必然产物(吴晓波等,2002)。世纪之交,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和实践逐步从宏观层次转向了微观领域,学术界开始研究知识管理的微观基础——企业知识管理等问题(左美云,2000)。知识管理策略及绩效的研究在知识管理的研究中占重要地位。这些研究有利于了解知识管理的全貌,澄清知识管理活动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知识资源的高效率运用。当然已有的知识管理策略的研究以理论探讨为主,实证研究较少。知识管理的研究应从知识转移的流动机制研究向转移的动力及影响因素发展,以便我们积极主动地促进知识转移与创新的产生(吴晓波,2002)。
知识管理是一种强有力的、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的管理机制。在企业中流通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目前很多研究都与显性知识管理相关,而对隐性知识的实证研究研究则相对较少,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隐性知识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Madhavan & Grover , 1998) ,基于隐性知识的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Prahalad & Hamel , 1990)。如果不使用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作用也得不到很好地发挥(Brown & Duguid, 1998)。
2.企業知识管理的任务
现代知识管理是企业为了提高绩效,实现价值的提升,采取一定的方式,使显性知识共享,并能及时开发企业内外部的隐性知识,从而促进有效创新,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及持久竞争力的活动(秦燕,2005)。具体而言,围绕着企业的业务流程,知识管理存在着如下一些目标:知识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效益和竞争绩效都有决定性的意义,尤其是对那些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如何使知识成为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而被有效地保留下来以及充分地利用起来,已经成为管理层非常关注的问题。加速知识的扩散与共享,在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同时,促进企业成员学习及能力的快速增长。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来降低知识的共享和知识处理的成本,提高共享的广度与深度,这依赖于有效的企业机制;促进知识的整合与创造,尤其对于研究开发部门,如何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知识资源来创造更多的知识和提供更好的产品,也就成为知识密集型企业中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知识管理的任务是对企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处理,并把这些知识用一种适合于用户及商业环境的方式表示出来, 提供给企业成员分享、吸收、利用。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是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掌握了别人不懂的技术,而在于他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别人共享并革新技术。只有在知识充分共享的基础上,才能促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以及二者内部的转化与创新,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知识链,其最终目标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成员的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3.企业知识管理的有效途径——实践社区
企业通常将大部分的精力与资金花在为员工营造正式的学习环境,如通过教室里的面授、脱产的培训或E-Learning 的形式,面对隐性知识管理,企业需要对这种常规的做法进行反思,需要更多关注企业中非正式学习环境。实践社区是一种非正式企业,其成员由于在某一领域具有特别专长或对某项工作有着共同认知,为了使工作更有效率或对工作有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定期或不定期的聚集在一起自由讨论,或通过电子网络相互联系,广泛交流和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在此过程中,强化了对兴趣和目标的共同感知,分享了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并集思广益,产生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因此实践社区是一种特殊的建立在工作与实践基础之上的非正式网络企业,实践社区的价值就在于它是隐性知识的培养皿(江新,2004)。
实践社区(Community of Practice, CoP)最早是由Brown和Duguid在对施乐公司 (Xerox)的修理协会成员(REPS)的研究中, Jean Lave和Etienne C. Wenger(1991)在其《情景学习》一书中分别提出来的,专指成员所组成的非正式的工作联系性群体。事实上,实践社区普遍存在于企业中,只是被企业给予了不同的名字,如在Hewlett Packard 被称为学习社区或学习网络,在Chevron是最佳实践团队,而在世界银行被称为主题群体等。由于“实践社区”在知识创新与传播中的作用,实践社区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也就得到了管理学界和知识型企业的重视。
实践社区主要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特征:
3.1实践社区是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意味着自发形成、自主管理,无须有关部门批准,活动方式自由,靠成员间的相互影响来激发,这是实践社区与正式组织的重要区别。
3.2实践社区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成员的能力、分享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使得实践社区与一些业余兴趣小组或某些协会区分开来,因为实践社区有非常确定的主题和任务,并且这些主题和任务是与工作相联系的。
3.3实践社区的本质在于持续创造知识。正式组织虽能创造知识,但其核心目标是效益,知识只是作为一种手段;兴趣小组、一般社团也能创造知识,但更注重过程、情感体验,目标比较分散,也不易维持较长时间,而只有实践社区直接把创造知识当成它的目的,只要知识主题存在,社区成员有兴趣和意向,就可存在下去。
3.4实践社区创造知识的形式是靠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即在一起分享知识的过程中创造知识。这些特点使得实践社区与一般的企业学习和个人学习区分开来。
参考文献:
[1] 侯先荣,田添.实践社区--知识管理的新趋势.科技管理研究,2005,3.
[2] 江新.管理隐性知识--营造组织中的非正式学习环境. 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对外经贸大学,2004,15-17.
[3] 江文年,杨建梅.企业知识管理策略的组织适应性模型.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
[4] 柯贤能,章鑫尧.实现“软”知识管理的有效管理方式--实践社团研究,2006,5.
[5] 李洪波,万希.通过实践社团实现组织知识共享,科技管理研究,2006(4).
(作者单位: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