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阐述了电视主持人的现场编辑在新闻现场报道中的作用,如何理解现场编辑的重要性,以及现场编辑都要注意哪些问题。
【关键词】 现场编辑 现场感 对象感
我们常说,主持人要增强编辑意识,这是由主持人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主持人在现场报道中如何增强编辑意识?如何为看不见的观众进行“现场编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面对摄像机
当主持人进行现场报道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面对摄象机,必须设计自己怎样出画面,这些画面在屏幕上出现时,观众会产生什么样的印象.一般来说,现场报道必须在当时就进行“现场编辑”,否则拍回的画面很难进行调整。
通常主持人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报道,第一个画面展现时就要入画,主持人开始入画的拍摄方式有这样几种:
1.1直接将镜头对准主持人,第一个画面是主持人近景镜头,主持人站在固定位置上进行口头报道,然后镜头拉开或转移。
1.2拍摄全景,慢慢地推向主持人后镜头固定,主持人开始讲话,一般而言,主持人在远距离站立的位置上最好不开口讲话,因为会给观众造成声音上的距离感。
1.3拍摄中景,主持人慢慢走向镜头,位置是由后往前走,一般先站在一个地方,讲上几句话,然后边讲边向前走。
以上三种方法主要是从观众收视的角度来进行画面的“现场编辑”。第一种多用于消息类的报道,后两种多用于专题类的报道.一般情况下,主持人第一个画面不要从侧面走进屏幕,如果要走动应该是从后往前走,而且不要走动太多,因为观众这時要注意听主持人在讲什么内容。另外不要走走停停,要考虑到摄象机的活动。
2.面对现场环境
主持人出现在现场是有特定的现场环境作衬托的,因此,对现场环境也要有所选择,同时要为观众进行“现场编辑”。主持人要选择比较典型的现场环境,要设想观众通过屏幕对现场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感受。主持人在现场报道的目的是为了体现现场感,怎样将观众带入现场?怎样才能使观众产生参与感?这样的问题必须在现场报道时进行考虑,主持人要考虑哪些问题可以通过画面来展示,哪些问题必须做口头叙述。同时,脑子里应该浮现出现场环境画面和自己的口头叙述在电视屏幕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构图形态,观众能够从中得到什么。
当然,对于现场环境的选择和展现也有一个角度問题,主持人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所报道的选题,所体现的目的去选择哪些是可以入画的,哪些是不能入画的。如果是活动镜头,活动的范围有多大?活动的方式是什么?段落与段落之间怎样衔接?整体结构又是一个什么样式?等等,这些问题都必须解决在现场,否则时过境迁,很难补拍。
3.面对采访对象
主持人在现场报道中,常常要进行现场快速采访,面对特定的采访对象,面对正在发生发展的事件进程,没有经验的主持人,有时会显得十分紧张,往往在采访中忘记了画面的特定要求,忘记了观众收看的状态,由于时间的限定和现场的紧张气氛,采访时就忘了应该怎样面对镜头。有时,从屏幕上看到的是主持人的后脑勺长时间的出现,主持人只顾及到同采访对象交流,忘记了收看的观众,结果是观众很难受;有时,主持人只顾自己面对镜头,忘了同采访对象的交流,观众看了也很别扭,感到采访不真实。
主持人在现场采访一般是三言两语的快速采访,要问到点子上一针见血,还要见缝插针,要考虑到问什么,还要考虑到替谁问,怎么问,问到什么程度就到位了,提问中考虑到观众是否明白了,要不要再追问一句,因为主持人是为观众作报道的,观众通过报道了解主持人,如果主持人采访时总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观众就会对主持人的能力产生怀疑。
4.面对大庭广众
主持人在现场报道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面对大庭广众,有时主持人受到许多现场观众的围观,有时主持人要在一群人中进行报道和采访,这种状况往往让主持人分散精力,也容易忽视“现场编辑”的要求。这时主持人首先要沉着冷静,现场无论怎么热闹也不要分散注意力,要时刻想到画面规定的方方面面,不可对个别细节有所忽视。另外,主持人在现场同一群人打交道还有一个怎么出画面的问题,是面对镜头还是面对人群,有时主持人在现场采访时感觉很顺利,也很流畅,但回来后发现好多采访根本不能用,这些问题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总之,主持人做现场报道时,要在脑子里,不断的“过画面”,对自己的报道进行“现场编辑”,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提高。
(作者单位:林口县广播电视台)
【关键词】 现场编辑 现场感 对象感
我们常说,主持人要增强编辑意识,这是由主持人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主持人在现场报道中如何增强编辑意识?如何为看不见的观众进行“现场编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面对摄像机
当主持人进行现场报道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面对摄象机,必须设计自己怎样出画面,这些画面在屏幕上出现时,观众会产生什么样的印象.一般来说,现场报道必须在当时就进行“现场编辑”,否则拍回的画面很难进行调整。
通常主持人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报道,第一个画面展现时就要入画,主持人开始入画的拍摄方式有这样几种:
1.1直接将镜头对准主持人,第一个画面是主持人近景镜头,主持人站在固定位置上进行口头报道,然后镜头拉开或转移。
1.2拍摄全景,慢慢地推向主持人后镜头固定,主持人开始讲话,一般而言,主持人在远距离站立的位置上最好不开口讲话,因为会给观众造成声音上的距离感。
1.3拍摄中景,主持人慢慢走向镜头,位置是由后往前走,一般先站在一个地方,讲上几句话,然后边讲边向前走。
以上三种方法主要是从观众收视的角度来进行画面的“现场编辑”。第一种多用于消息类的报道,后两种多用于专题类的报道.一般情况下,主持人第一个画面不要从侧面走进屏幕,如果要走动应该是从后往前走,而且不要走动太多,因为观众这時要注意听主持人在讲什么内容。另外不要走走停停,要考虑到摄象机的活动。
2.面对现场环境
主持人出现在现场是有特定的现场环境作衬托的,因此,对现场环境也要有所选择,同时要为观众进行“现场编辑”。主持人要选择比较典型的现场环境,要设想观众通过屏幕对现场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感受。主持人在现场报道的目的是为了体现现场感,怎样将观众带入现场?怎样才能使观众产生参与感?这样的问题必须在现场报道时进行考虑,主持人要考虑哪些问题可以通过画面来展示,哪些问题必须做口头叙述。同时,脑子里应该浮现出现场环境画面和自己的口头叙述在电视屏幕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构图形态,观众能够从中得到什么。
当然,对于现场环境的选择和展现也有一个角度問题,主持人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所报道的选题,所体现的目的去选择哪些是可以入画的,哪些是不能入画的。如果是活动镜头,活动的范围有多大?活动的方式是什么?段落与段落之间怎样衔接?整体结构又是一个什么样式?等等,这些问题都必须解决在现场,否则时过境迁,很难补拍。
3.面对采访对象
主持人在现场报道中,常常要进行现场快速采访,面对特定的采访对象,面对正在发生发展的事件进程,没有经验的主持人,有时会显得十分紧张,往往在采访中忘记了画面的特定要求,忘记了观众收看的状态,由于时间的限定和现场的紧张气氛,采访时就忘了应该怎样面对镜头。有时,从屏幕上看到的是主持人的后脑勺长时间的出现,主持人只顾及到同采访对象交流,忘记了收看的观众,结果是观众很难受;有时,主持人只顾自己面对镜头,忘了同采访对象的交流,观众看了也很别扭,感到采访不真实。
主持人在现场采访一般是三言两语的快速采访,要问到点子上一针见血,还要见缝插针,要考虑到问什么,还要考虑到替谁问,怎么问,问到什么程度就到位了,提问中考虑到观众是否明白了,要不要再追问一句,因为主持人是为观众作报道的,观众通过报道了解主持人,如果主持人采访时总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观众就会对主持人的能力产生怀疑。
4.面对大庭广众
主持人在现场报道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面对大庭广众,有时主持人受到许多现场观众的围观,有时主持人要在一群人中进行报道和采访,这种状况往往让主持人分散精力,也容易忽视“现场编辑”的要求。这时主持人首先要沉着冷静,现场无论怎么热闹也不要分散注意力,要时刻想到画面规定的方方面面,不可对个别细节有所忽视。另外,主持人在现场同一群人打交道还有一个怎么出画面的问题,是面对镜头还是面对人群,有时主持人在现场采访时感觉很顺利,也很流畅,但回来后发现好多采访根本不能用,这些问题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总之,主持人做现场报道时,要在脑子里,不断的“过画面”,对自己的报道进行“现场编辑”,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提高。
(作者单位:林口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