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到过许多地方。近的如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远点的有似梦似幻的仙境九寨沟;更远的也到过加拿大多伦多,见到壮观的尼亚加拉瀑布……
各地的风景固然多且美,但我偏偏对崇左的山山水水情有独钟。
记得那年“五一”长假,没有多想我便直接跟团往边关走。到凭祥往南,进入峡谷般被长长的群山包围着的小道,突然刮起了风下起了雨。细雨夹着风从天直射,像喝醉了一样,忽儿射东忽儿射西,把周围的庄稼和树叶击得啪啪响。
凭祥到处都是山,石山土山,一座连着一座,似乎有点“拥挤不堪”,像节日里妇女把包好的粽子堆在簸箕里,找不到一块像样的空地。从凭祥到友谊关18公里,弯弯曲曲的道路就如在一个个大粽子缝隙中伸展。
友谊关在中国地图西南端,崇山峻岭深处,左手牵着左弼山,右手牵着右辅山,三层高的关楼如一枚纽扣儿、一把铜锁,在沟底将两座山扣锁住,很雄壮很威武,大丈夫般坚定地立着。
关楼下有关洞,却北宽南窄,有人说这寓意着我强敌弱,也有说这是眼睛的错觉。我没有时间去辨别,抚摸着关楼块块发白的石砖,抚摸着弹痕累累的墙壁,思绪禁不住翩翩起舞,历史如彩布一样铺展在行走的路上,斑驳陆离中闪现着不同色彩,也像一个老女人絮絮叨叨不停地诉说着过去。
是的,不能小看了这关楼,不能忘记了那一条条小道。
中国有九大名关,即山海關、居庸关、紫荆关、娘子关、平型关、雁门关、嘉峪关、武胜关、友谊关。友谊关始建于汉朝,原名雍鸡关,又名大南关、界首关。明洪武元年(1368)名鸡陵关,永乐五年(1407)更名为镇夷关,宣德三年(1428)改名为镇南关,1953年又更名为睦南关,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命名为“友谊关”。友谊关景区包括关楼、城墙、左弼山炮台(镇关炮台)、右辅山炮台(金鸡山炮台)、清末广西全边对汛署(法式楼)及大清万人坟等,总占地面积2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663.76平方米。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楼就是关卡,既是防也是抵,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就是它的本质。有意思的是,沿着长城一线所设的其他八座关楼早已成了记忆,唯独长江以南唯一的一座关楼——友谊关却是我国目前仍在使用的唯一关楼,并且日渐突出它的战略重要性,它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国家一类口岸。
徘徊在楼顶,嗖嗖的南风拽着箭雨袭来。远去的场景像电影般不断闪现,我几乎能看见刀光剑影在石壁上划过,也听见树丛中有声音在呐喊、在悲吟。我看见了70多岁瘦小的冯子材手操倭刀,面对强敌怒目而视;看见苏元春、王孝祺、陈嘉等一大批仁人志士抛家舍子,舍生忘死;看见孙中山先生拉响金鸡山镇北台大炮;看见当年侵华日军如何残暴;看见1949年12月11日人民解放军在古老的关楼上升起五星红旗……
爬上高高的金鸡山顶,近看那座清朝时从德国千山万水拉回的大炮,虽然被阳光暴晒、雨水侵蚀氧化变成酱紫色,却仍闪闪发亮。想当年不知花多少钱费多少工夫越洋过海运回来,仅从金鸡山下推到山顶上就花了9个月时间的大炮,听说竟连一发炮弹也未打出去过。有说是由于不会使用,也有说是被卖家做了手脚,炮是假炮,或弹是假弹。孰是孰非至今已无法考究。
风从耳边吹过,吹走了尘埃,吹走了愁绪。历史早已随风飘远。
关楼前,偌大的广场中一棵硕大的榕树遮天蔽日,留下一地厚重的树影。树荫下,各地的游客出关、进关,络绎不绝。有照相的游客把关楼与陈毅元帅书写在拱门上方用汉白玉雕刻的“友谊关”三个刚劲有力大字作背景,有等候办理手续稍息的旅客,也有许多头戴尖顶竹帽的越南小妹在兜售小物件……当年的胡志明小道如今成了贸易通道,两国百姓自由互市,共享和平、安静、祥和的美好生活。昔日只扮演政治军事等重要角色的友谊关,如今成为南疆对外开放的重镇要地。
雨停了,风仍在吹着。
都说岁月是一把刀,可以改变人的容颜,改变环境。我说岁月更像一位媒人,让关这边关那边、山这边山那边结下千世万代不解之缘。坐北朝南的友谊关虽然默默无言,但它却告诉人们有些东西不能忘记,有许多事也必须朝前看。
阳光从薄雾中露出笑脸,暖暖地照着群山,照着友谊关,也照着不远处高大雄伟的保税区服务大楼。放眼望去,山谷下人造平原中的保税区人进人出,公路上车水马龙。与我们一起参加活动的当地小伙子、姑娘们唱起了嘹亮的壮族山歌。一声声祈愿、一遍遍的祝福被边疆的东南风拂来揉去,弥漫在那山绿水绿、空气也绿的原野上,弥漫在那湛蓝透明的天空中,也弥漫在我们不住感动的内心里。大家的目光朝着友谊关,朝着祖国南疆的高山河水,朝着飘动在山顶上的悠悠云烟望去,友谊关上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
各地的风景固然多且美,但我偏偏对崇左的山山水水情有独钟。
记得那年“五一”长假,没有多想我便直接跟团往边关走。到凭祥往南,进入峡谷般被长长的群山包围着的小道,突然刮起了风下起了雨。细雨夹着风从天直射,像喝醉了一样,忽儿射东忽儿射西,把周围的庄稼和树叶击得啪啪响。
凭祥到处都是山,石山土山,一座连着一座,似乎有点“拥挤不堪”,像节日里妇女把包好的粽子堆在簸箕里,找不到一块像样的空地。从凭祥到友谊关18公里,弯弯曲曲的道路就如在一个个大粽子缝隙中伸展。
友谊关在中国地图西南端,崇山峻岭深处,左手牵着左弼山,右手牵着右辅山,三层高的关楼如一枚纽扣儿、一把铜锁,在沟底将两座山扣锁住,很雄壮很威武,大丈夫般坚定地立着。
关楼下有关洞,却北宽南窄,有人说这寓意着我强敌弱,也有说这是眼睛的错觉。我没有时间去辨别,抚摸着关楼块块发白的石砖,抚摸着弹痕累累的墙壁,思绪禁不住翩翩起舞,历史如彩布一样铺展在行走的路上,斑驳陆离中闪现着不同色彩,也像一个老女人絮絮叨叨不停地诉说着过去。
是的,不能小看了这关楼,不能忘记了那一条条小道。
中国有九大名关,即山海關、居庸关、紫荆关、娘子关、平型关、雁门关、嘉峪关、武胜关、友谊关。友谊关始建于汉朝,原名雍鸡关,又名大南关、界首关。明洪武元年(1368)名鸡陵关,永乐五年(1407)更名为镇夷关,宣德三年(1428)改名为镇南关,1953年又更名为睦南关,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命名为“友谊关”。友谊关景区包括关楼、城墙、左弼山炮台(镇关炮台)、右辅山炮台(金鸡山炮台)、清末广西全边对汛署(法式楼)及大清万人坟等,总占地面积2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663.76平方米。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楼就是关卡,既是防也是抵,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就是它的本质。有意思的是,沿着长城一线所设的其他八座关楼早已成了记忆,唯独长江以南唯一的一座关楼——友谊关却是我国目前仍在使用的唯一关楼,并且日渐突出它的战略重要性,它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国家一类口岸。
徘徊在楼顶,嗖嗖的南风拽着箭雨袭来。远去的场景像电影般不断闪现,我几乎能看见刀光剑影在石壁上划过,也听见树丛中有声音在呐喊、在悲吟。我看见了70多岁瘦小的冯子材手操倭刀,面对强敌怒目而视;看见苏元春、王孝祺、陈嘉等一大批仁人志士抛家舍子,舍生忘死;看见孙中山先生拉响金鸡山镇北台大炮;看见当年侵华日军如何残暴;看见1949年12月11日人民解放军在古老的关楼上升起五星红旗……
爬上高高的金鸡山顶,近看那座清朝时从德国千山万水拉回的大炮,虽然被阳光暴晒、雨水侵蚀氧化变成酱紫色,却仍闪闪发亮。想当年不知花多少钱费多少工夫越洋过海运回来,仅从金鸡山下推到山顶上就花了9个月时间的大炮,听说竟连一发炮弹也未打出去过。有说是由于不会使用,也有说是被卖家做了手脚,炮是假炮,或弹是假弹。孰是孰非至今已无法考究。
风从耳边吹过,吹走了尘埃,吹走了愁绪。历史早已随风飘远。
关楼前,偌大的广场中一棵硕大的榕树遮天蔽日,留下一地厚重的树影。树荫下,各地的游客出关、进关,络绎不绝。有照相的游客把关楼与陈毅元帅书写在拱门上方用汉白玉雕刻的“友谊关”三个刚劲有力大字作背景,有等候办理手续稍息的旅客,也有许多头戴尖顶竹帽的越南小妹在兜售小物件……当年的胡志明小道如今成了贸易通道,两国百姓自由互市,共享和平、安静、祥和的美好生活。昔日只扮演政治军事等重要角色的友谊关,如今成为南疆对外开放的重镇要地。
雨停了,风仍在吹着。
都说岁月是一把刀,可以改变人的容颜,改变环境。我说岁月更像一位媒人,让关这边关那边、山这边山那边结下千世万代不解之缘。坐北朝南的友谊关虽然默默无言,但它却告诉人们有些东西不能忘记,有许多事也必须朝前看。
阳光从薄雾中露出笑脸,暖暖地照着群山,照着友谊关,也照着不远处高大雄伟的保税区服务大楼。放眼望去,山谷下人造平原中的保税区人进人出,公路上车水马龙。与我们一起参加活动的当地小伙子、姑娘们唱起了嘹亮的壮族山歌。一声声祈愿、一遍遍的祝福被边疆的东南风拂来揉去,弥漫在那山绿水绿、空气也绿的原野上,弥漫在那湛蓝透明的天空中,也弥漫在我们不住感动的内心里。大家的目光朝着友谊关,朝着祖国南疆的高山河水,朝着飘动在山顶上的悠悠云烟望去,友谊关上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