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呼声——浅析何多苓油画艺术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i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多苓1948年生于四川成都,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画家的代表,“伤痕美术”代表人物,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何多苓的油画在中国当代油画界中具有特定性和标志性,是中国画坛中不可替代的一位重要人物,对我国油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何多苓素以诗意唯美、孤寂感伤、神秘莫测的画面感著称。在洗练的用色与构图中,鲜活的人物和景物均展现出无拘无束的活力,真正拥抱绘画的自由。何多苓被认为是极具才能的写实画家,与罗中立、张晓刚等代表著中国西南地区的艺术发展,可谓中国当代艺术领军人物中的中流砥柱。虽有轰动响亮的名声,但却对艺术圈内追名逐利的潮流予以淡漠的态度。画如其人,在水气氤氲的卷流中、在葱郁郁趣的花园中,都有着松郁矇胧的氛围,寄送一片诗人淡泊、远离尘嚣的宁静。何多苓这一忧郁而抒情的现实主义色彩,或对接现实与文本空间中的游离状态,或回归于形象本体,都在寻找形象在绘画中的诗意表达。
  从早期“伤痕”到“乡土”的演变,再到90年代对传统中国绘画元素的吸取,他始终保持与时代发展同步,却不会被时尚潮流所左右,运用传统的绘画技法描绘当代人的精神世界,他一方面坚持着架上绘画的手艺性,另一方面又努力研究自然精神与写实绘画相融合的探索。作为"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20世纪80年代初即以《春风已经苏醒》《青春》,连环画《雪雁》《追穷寇》《我们曾唱过这支歌》等作品轰动一时。油画《青春》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还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雪雁》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二等荣誉奖,第22届蒙特卡洛国际艺术大奖赛摩纳哥政府奖等。作品曾入选1982年巴黎春季沙龙,以及1986年在日本举办的亚洲美展。何多苓还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1994年参加美术批评家年度提名展,1996年参加上海美术双年展。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福冈美术馆等海内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何多苓游走于美国,之后身处在美国的何多苓,接触到了大量的中国古代文人画,并重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和魅力。从此他开始不断的转变自身的绘画风格,将中国古代文人画中的中国元素结合到了自己的女性油画创作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个人绘画风格,他在题材、笔法、色彩等眾多元素上的创新为中国女性油画创作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何多苓油画创作的早期阶段经历了中国美术界的三大变革——“文革美术”、“伤痕美术”、“八五思潮”。面对美术界不断涌入的新潮思想及美术形式,何多苓能够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又不被这些前卫新潮的艺术形式所干扰,继续坚定不移地进行现实主义创作,并不断优化他的技法,他的判断选择与努力使其成为同时期四川画家中的佼佼者。何多苓的油画技法是中国当代写实主义油画技法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一,他的油画技法造型精准而全面,结合了西方写实主义绘画传统多层画法和中国传统写意绘画的笔意,在继承古典美的同时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当代文化精神的语言形式。何多苓早期阶段的油画作品以严谨的造型、高超的技法、唯美诗意的色彩和独特忧伤的风格而著称,何多苓用他那抒情、诗意、忧伤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又一幅的艺术巨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在题材、技法、色彩的运用及情感的表达方面都对我国现实主义绘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伤痕绘画以其全新的画面给人以强大的冲击,作品中的一切,甚至包括作品本身,似乎都有其自己的生命。这种绘画语言的震撼和艺术创作中的大量素材和动力,均来自对那个时期的无限生命与热情的追忆。在这样的背景后面蕴含的都是伤痕美术追忆之美,更重要的是青春美。从“伤痕美术”到受怀斯影响“乡土现实”的转变,再到90年代初至今对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的吸收,他的油画艺术造型坚实、全面,落笔精准,画面唯美、忧伤而富有诗意。何多苓重视对现实的关注,与社会时代变革同步却并不为时代艺术潮流所左右。何多苓的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视觉享受,也唤起了人们对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心世界的思考。他的绘画风格独特,主题新颖。何多苓以独特的视角审视每一个个体。他不想在画面上直白地表达自己的绘画意图,而是通过抒情的写意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融入到作品中。正是这种神秘的感觉,使每一个观赏者更深入地思考他的作品的精神内涵,欣赏他的作品,使每个人根据不同的社会履历及生活经验来感受画家的精神世界与艺术思想。他不断的探索艺术手法,用作品诠释艺术精神,从而引发观赏者对社会价值、人生意义进行反思。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油画在世界多元文化互动中正体现出充足的活力,而作为油画艺术的创作主体,油画家也处于观念更新、意识调整的过程中,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各种新思潮的碰撞不断加剧,油画家如何专注于艺术追求,保持与时代发展同步,而不被时尚、潮流等所左右,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新问题。何多苓油画艺术坚持在油画“手艺性”特点上进行探索,并以技法作为艺术思想的呈现,是对架上油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梅芳;何多苓 笔随心走[J];美术大观;2003年06期
  [2]范美霞;聆听心灵的呼声——记四川画家何多苓[J];文艺争鸣;2008年03期
  [3]许猷;何多苓油画艺术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4]赵雨晴;浅析何多苓美术作品之自由观念[J];艺术家;2019年01期
  [5]丁妮;何多苓与他的“伤痕美术”[J];大众文艺;2015年17期
  作者简介:赵凡慧(1996.02—),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湖北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油画,研究方向:具象艺术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美国梦工厂的系列动画电影《驯龙高手》三部曲的时间线安排,进而对故事中善与恶对峙的焦点进行了解读,通过对故事叙事方式进行分析,进而全面的解读该部动画电影中深藏的内在含义。  关键词:驯服;善与恶;成长;独立  自2010年第一部初次问世以来,以《驯龙高手》就凭借着“真3D”的视觉影像俘获了大批观众的心。至2019年《驯龙高手》第三部上映后,这九年期间,《驯龙高手》三部曲在商业票房和艺术奖项
期刊
摘要:中医的现代化不光需要对中医著作的重新拾取,也需要对中医思想内涵的重新审视。《阴阳应象大论篇》充分论述了天人关系,是《黄帝内经》“天人观”的缩影,具体由气化自然的宇宙观、“形具而神生”的形神观构成了其对于“天道”与“人道”的认识,又以追求阴阳调和为价值取向,形成了直观辩证的整体诊治观、执中调和的养生观,共同构成了出了“天人合一”的天人关系模式。  关键词:《黄帝内经》;天道;人道;天人合一  
期刊
摘要:技术理性批判——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的核心,与马克思异化理论以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一脉相承。他们详细分析了理性从批判理性到工具理性的转变,并认为这种理性极大地抑制了人的人性、破坏了人的本能。为了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提出与工具理性相对的批判理性,求助于哲学、艺术与宗教。然而,法兰克福学派过度批判了理性,忽视了其作用,违背了马克思辩证法,陷入了理性批判的困境。  关键词
期刊
秋天了,大地尽显出枯黄与落败之感。庭门前的那十米高的梧桐也略显沧桑,疏疏的树影竟遮住了所有的光线,缔结了数月的梧桐子落在庭门前的窄窄的乡间小道上、落在里院的低矮的灰墙上、落在里院的靠近矮墙的下水道里,它不嫌弃把家安在哪里,无论落在哪,都有人为它们“迁居”。  那是以前。  “瓢儿果,瓢儿果,皱皱巴巴的皮,黄黄白白的心儿,叶落归根,子落归心嘞……”,这是阿奶在为离家的梧桐子儿另寻良处。秋末的清早,总
期刊
摘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说:“在人类绵延的长河中,两种元素并行:一种是源于我们祖先的恶,另一种是我们从创造我们的上帝那里得来的善。[1]荀子在荣辱篇中说道:“好利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荣辱》)奥古斯丁和荀子都认为人生而有恶,这个恶是要靠后天剔除的。但是,二者去除恶方式不同。奥古斯丁通过向上帝忏悔去除恶,荀子通过化性起伪去除恶。  关键词:恶;忏悔;化性起伪  一、《上帝之城》中的
期刊
摘要: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如果不能具备绘图、读图能力,那么在地理知识学习中和地理问题解决上也不能有效分析,所以说绘图、读图能力是高中生地理知识学习的核心重点也是基础能力。同時在素质教学理念和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能力也是高中地理课堂实践重要教学手段和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本文针对于绘图、读图能力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实践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
期刊
摘要:《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作,通篇故事以“恐怖”和“忧郁”作为基本格调,带给读者一种扣人心弦的紧张感。故事叙述围绕欲达到的“单一的效果”环环相接,不做多余的赘述。而故事中主人公罗德里克写的“闹鬼的宫殿”一诗,更是对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爱伦坡;“闹鬼的宫殿”;《厄舍古屋的倒塌》  引语:  埃德加·爱伦·坡(1890-1849),美国小说家,
期刊
蒙克一生遭受着痛苦,却也在痛苦中成就了自己不凡的一生。蒙克所形成的表现主义艺术是在艺术中形而上与形而下之中找到的合适自己的度,是天性和阅历自然的生成,是在穿越现实与虚幻空间中实现的自身安慰,是对特定时代人们精神状态的把握。我们研究蒙克是因为他把艺术上升到了生命的高度,让艺术变得更具深刻性,也对新绘画的探讨带来无限可能,让艺术空间变得更为广阔。无疑蒙克的表现主义艺术对于后世艺术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启示,
期刊
摘要:为了解当前我国彝族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现状,通过对昭觉县彝族农民法律意识的实证考察,发现其权利义务意识不强;法律情感有待提升;国家法意识与传统习惯法意识交织的特点。分析成因后,主张通过发展经济,重视教育,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活动,统一彝族习惯法和国家法的适用,引进熟悉彝汉双语的新时期法律人才等措施来提升彝族农民的法律意识,以期为我国少数民族农民的法律意识研究作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法律
期刊
上世纪中叶,当西方工业革命完成之时,科学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贫富分化、工业生产过度的问题随之而来,这样天翻地覆的社会变化使得人们开始思考,艺术也进入由现代向当代开始演变,艺术的面貌更加先锋,运用的手段也更加前卫,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和道德观,探索的对象由物质世界转向人的内心世界,前卫的艺术家们开始運用新的技术手段表达当时的艺术思潮,创作了很多与主流的商业电影背道而驰的个人化电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