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白茶热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h497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茶圈,以营销热点为风向标的案例总是層出不穷。前些年流行“绿改红”,近些年流行古树老茶概念。如今白茶忽然大热,市面上掀起白茶风潮,人人喝茶必聊白茶,必点白茶,一时间成了茶圈的香饽饽,蹭热点的频次和地位之高几乎要超越当年火遍全国的安化黑茶热。
  早几年的“绿改红”是指本来用于制作绿茶和乌龙茶的茶青改用红茶工艺制作。近十年前,因为金骏眉的走红,国内茶界掀起了一股红茶热,在茶叶批发交易市场和各大茶馆,总能看到各种品牌和产区的红茶身影。许多制茶厂为了迎合茶客们的消费潮流,将本来适合做绿茶的茶青用于做红茶。这股风潮一度也波及了乌龙茶产区,不管适合不适合,只要好卖,原本制作乌龙茶的茶厂都在生产红茶。从表面上看,这股白热化的红茶热的确弥补了当时的闽北和闽东红茶产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红茶中低端市场。
  由于红茶性温,适口,更关键的是,相对彼时的绿茶和乌龙茶,价格也占据一定优势,物美价廉,一时间,红茶风头刚健,盖过了其他茶类在市场的份额和知名度。但是,盲目跟随消费潮流必将遭遇市场的抛弃,“绿改红”只是昙花一现的市场风潮,表面上的“市场改制”实际上不能真正反映和诠释市场的需求,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市场倒戈”便是最好的佐证。
  但是“绿改红”之后,从不甘于寂寞,总能制造热点的茶界又冒出了“古树老茶”概念。这股风是从普洱古树茶热潮开始刮起,例如古树普洱、老岩茶、老六堡、宋种单丛等,不仅要年份老,还要追求树龄老。但是放眼国内各大茶山,究竟有多少真正的古树老茶还要打个很大的问号。据权威数据显示,普洱茶区的古树资源仅占普洱产区的1%,这是令人思量的现象。而如果把同样的衡量标准放之武夷山,也就是岩茶核心产区,究竟又有多少的老丛值得推敲?即便有,树龄的界定标准又在哪里。市面上那么多茶礼包装上的“老丛”究竟属实还是因为大家都只偏爱“老丛”,倒逼茶商贴标的缘故。
  一股又一股的浪潮吹拂着茶界,如今,连白茶市场也开始风起云涌,不仅价格翻了几番,花样也是层出不穷。从蹭新闻热点的“百年老白茶”到创新产品的“金花白茶”。是否有真正的百年老白茶,不得而知,许多茶客没见过,更没品过,它貌似属于一款传说中的茶。至于“金花白茶”,业界又争论不休,有人认为用白茶发金花违背了白茶本来的传统工艺,属于市场变异产品,不再属于真正意义的白茶;而支持一方则认为金花白茶是白茶界的伟大创举.打开了白茶消费的另一扇窗口,未免不是好事。但不管争论结果是什么,产生这些争议的原因终究是因为白茶这两年太好卖了,太火爆了,各家茶庄在调整自家的产品结构时,都不敢忘记白茶,不论是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甚而是白茶界的金字塔尖产品——荒野老树白茶都必须全套配置,唯恐落后于市场。
  这种极度火热的市场现象势必推波助澜,导致茶圈涌现出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国内一些茶区的茶商不按规则出牌,开始暗箱操作,用非福建的茶青制作白茶,冒充福建白茶进行销售。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一些茶区市场发展缓慢,销路难以打开,现在白茶这么热,为什么就不能学当年的“绿改红”,来个“绿改白”呢,这不仅保证了当地茶农的收入,也能扶持一下本土的产业经济,是低收入产茶区摆脱困境的有效渠道。
  从眼前利益看,这种做法似乎是可行的,但明知不是福建的原产地白茶,却打出福建白茶的牌子实属蒙蔽行为,或者是在福鼎和政和的白茶里参杂其他省份茶青制作的白茶冒充纯料,也一样是舞弊行为。白茶的大热已经让一部分圈内人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没有从长远角度去看待和培育这个市场。
  如果由于白茶热使得外省白茶贴上福建白茶的标签便能获得市场青睐,那么势必会影响福建白茶原有的品质和水准,变得面目模糊,脱离本真。毕竟,非原产地白茶在品质和口感上还是有一些区别,这个唯有专业人士可以鉴别得出来,一般的消费者事实上很难分辨。但是,这将会导致其他区域的消费者对福建白茶产生不正确的认知。而从一些茶产区的发展前景看,原本的主流产品将由于“绿改白”的挤压失去更多市场,对自身的长远规划并非好事。
  可见眼下的白茶热,亟需理性的正确引导才能使白热化的市场适度降温,茶叶市场允许自由化发展,但如果量产过剩,产品又偏向单一,最终又将由谁来买单?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只有更好地保护当下的白茶市场,冷静看待,理性运作,才有望使其回到健康有序的市场轨道上来。
其他文献
台湾的茶叶及饮茶风气是从早期福建、广东移民而来,而工夫茶源起来自粤东的潮州、汕头,闽南的泉洲、漳州一带。早期台湾饮用的茶业是以乌龙茶或包种茶为主,饮用以“大壶泡”为多,使用一种称为“龙罐”的陶制壶,喝茶则是用一个瓷杯或陶杯,极少见到小壶小杯的品饮。  上世纪60年代,在复兴中华文化的号召下,渐渐有一种品饮茗茶的方式出现,才有闽南、粤东潮汕式的“小壶小杯”地品茶,常见于老人家谈天、聚会的场合,主要是
期刊
世人只知道合肥四姐妹才华横溢,尤以四妹为最!四妹张充和文雅娴静,工诗词,擅书法,会丹青,尤长昆曲,通音律,能度曲。却鲜有人知道,年轻时候的她曾与云南宝洪茶相遇在云南呈贡的一座古庵中。  1 939年抗战时期,四妹张充和客居昆明,借住在呈贡的云龙庵。在这里远离战火的地方,这位“民国最后一位才女”依旧沉浸在有曲、有诗、有茶、有酒的小日子里。某一日,在品过一盏高香馥郁的宝洪茶之后,张充和展纸研墨,写下了
期刊
4月1 0日,广西六堡茶斗茶大会在南宁举办。这是广西今年最关注的一场斗茶盛会,因为它有“四个最”——参赛茶样最多、茶叶品质最高、比赛权威度最高、审评阵容最强。斗茶大赛共有74家茶企、六堡茶藏家参展参会,1 95个茶样参加比赛。所有茶叶在赛前进行密码编号,于擂台上公开、公正、透明地审评,评委会对茶叶的色、香、味、形四项茶叶品质构成因子当场逐一打分,最后揭晓时,按得分高低排列名次。  斗茶分为现代工艺
期刊
紫砂是一门很神奇的艺术,它将不赘繁华作为艺术本真,将大道至简作为美学终极,正是这种素雅朴拙的艺术内涵,让紫砂能够在泱泱艺术之林中永恒迷人。而紫砂圈又是另一种神奇的生态,有些人在商业市场上很是火爆,圈子里却无人问津,还有些人似乎从不被资本过度追捧,业界却交口称赞。我的师傅冯云华就是这样德高艺精,却大隐于市。  冯师傅出生在紫砂世家,他的父亲也曾在紫砂厂工作;师傅年轻时在紫砂厂科班大公堂学艺五年,严格
期刊
一日,数友品茗,品之甚欢,尽享茶之乐、茶之趣。想起了酒,想起了酒趣与茶趣。  酒有酒趣、茶有茶趣,酒之趣不同茶之趣。何趣不同?酒有酒文化,茶有茶文化,文化之差异也。  酒与茶,生活中皆不可或缺,也是待客不可或缺之食物。曾宿农家,品了茶,饮了酒。茶是农家从自家山地采摘的明前野茶,经过漫漫长冬涵养,吸山间之灵气、吮大地之精华、受阳光雨露之浸润,春时发出的头茬绿芽,山涧源头活水;中泡,茶未入口却已闻清气
期刊
许多人知道日本有茶道,殊不知中国亦有荼道——潮州工夫茶,它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代表,是中国茶道的“活化石”。在潮州“待客茶为先”一直沿袭至今。工夫茶讲究“品”,茶过三巡,慢慢酌出凤凰单丛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花茶的芬芳,还有红茶蜜韵之滋味,通过潮州工夫茶艺“刮沫淋盖”“滚杯烫杯”等动作,冲泡沏茶沁出潮州文化的独特韵味。  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主
期刊
最是人间四月天。我们决定孩子们带进今年四月的“紫藤花会”。这个主意始于长沙“大宾第”主人欧阳元胜。人与自然,人与人文,人与传承,欧阳元胜希望能在孩子们的记忆里留下点东西,这一次他决定在花树下向孩子们开放他的诗意玩古生活。  一期一会,再约紫藤花下  这是拜访欧阳家的第三年。  第一年因为突降暴雨,紫藤花被袭落,错过了。第二年因为四月里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无奈再次错过。  今年我们抵达的午后,长沙
期刊
左图是一幅渐层式的立体色彩图。所谓渐层式是色彩的变化是逐渐改变,从绿到黄绿,丛黄绿到金黄,从金黄到橘红,从橘红到红,都是慢慢改变的。如果是茶叶,这是因为茶叶发酵程度的轻重造成的,发酵的程度不是格式的跳跃,而是渐次改变的,所以从不发酵的“绿”到全发酵的“红”,逐渐形成渐层式的色彩变化。  我们说不发酵的绿茶其茶汤是绿的,轻发酵茶的包种茶(如岩茶、铁观音、单丛等)是金黄色的,重发酵的白毫乌龙是橘红色,
期刊
工夫茶,强调泡饮茶的功夫,即对泡茶与品茶的讲究,从器具、茶品到泡茶的细节,以及泡茶与品茶在人们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闽南的工夫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底蕴。  时光倒流到1987年,当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套鎏金银质茶具以及只见于传说的“秘色瓷”茶碗,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茶文化的面貌真實不虚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同年在福建南部的漳浦县盘陀镇庙铺村,一座明代万历年间户部侍郎卢维
期刊
眼下,许多茶区都相继进入了繁忙的开采季。这是一场和时间展开的激烈赛跑。因为越早上市,就意味着有人愿意为这份新鲜支付更多的费用。更何况,只要稍迟一步,茶就会从“宝”沦为“草”。在金贵的狮峰龙井产区,甚至还动用了无人机来运茶青,开启现代与传统的较量。  尝新赏奇,近乎人的本能,无论古今中外,不分尊卑贵贱。  古时,刚刚采制的还裹挟着南方春色的新茶,经层层封缄后,日夜兼程,千里迢迢地送往九重宫阙,供帝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