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纪念还是警示?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_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南京大屠杀因种种原因而被世界漠视,甚至不为人知或被否认。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数量更是不多(不足20部),也缺乏优秀之作,其世界影响力自然极为有限。直到张纯如(Iris Chang)一九九七年在美国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The Rape of Nan 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Ⅱ,西方世界才开始知晓、讨论、关注南京大屠杀。
  本文将选择有代表性的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故事片,分析其艺术成就、主题策略,讨论电影在再现南京大屠杀时所应秉持的艺术、道德和政治立场,所应警惕的艺术创作误区,所应达到的艺术高度和历史反思意义。
  一、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
  自一九四六年的东京审判之后,中国人一直甚少提及南京大屠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右翼势力开始淡化甚至否认南京大屠杀,中国才开始筹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启动南京大屠杀的资料搜集以及系列研究,并于一九八七年推出了第一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屠城血证》。二十多年过去了,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代表性电影仅有:《屠城血证》(1987,导演罗冠群)、《避难》(1988,导演韩三平、周力)、《南京大屠杀》(又名《南京1937》,1995,导演吴子牛)、《黑太阳—南京大屠杀》(1995,导演牟敦芾)、《五月八月》(2002,导演杜国威)、《栖霞寺1937》(2005,导演郑方南)、《东京审判》(2006,导演高群书)、《南京》(2007,导演比尔·古登泰格,丹·史度曼,纪录片)、《张纯如-南京大屠杀》(2007,导演安妮·皮克,比尔·斯潘克,纪录片)、《黄石的孩子》(2008,导演罗杰·斯波蒂伍德)、《南京!南京!》(2009,导演陆川)、《拉贝日记》(2009,导演佛罗瑞·加仑伯格)、《金陵十三钗》(2011,导演张艺谋)等。这些影片,拍摄者来自不同的国度,选择了不同的视角,讲述了不同的故事,但保持高度一致的是对亡魂的哀悼,对战争罪行的控诉,对历史的(有限)反思。
  《屠城血证》的创作目的在于为“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提供“血证”。因而,影片中有大量场景、细节都是为了揭露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有计划、有预谋的大规模血腥暴行。这样,影片的“证据”意味是浓郁了,但叙事完整性和人物丰富性被弱化。从情节主线来看,影片聚焦于一批中国人通过接力的方式,牺牲自我,将记录了日军暴行的照片交到了美国人凯蒂手中。这个过程本应是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但影片直到情节的后半段才开始建立起这条情节线索,中间曲折显得急就潦草,加上人物的立体性不够,巧合与浪漫化抒情太多,减弱了艺术感染力。
  一九九五年香港导演牟敦芾的《黑太阳—南京大屠杀》从三个角度切入那场大屠杀(施暴者、受害者、中立者),呈现了绝境中的中国人各种心理和精神面貌(卑躬屈膝、具有反抗意识、保全小家庭),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日本侵略军实施大屠杀的政治、经济、心理原因,也表现了当时在南京的国际友人对于中国人的救援。但是,影片因野心太大或者说视角太多而影响了在某一方面的进一步开掘,尤其旁白的内容满足于直白的控诉,削弱了影片批判和反思的敏锐性。而且,影片虽然视野开阔,但是没有一个角色能与观众建立起情感共鸣,最终使得大部分“历史”显得冷酷无情。同时,影片赤裸裸地不遗余力地刻画、渲染暴力的做法让这部影片看起来更接近一部恐怖片,而不是严肃的纪念战争遇难者的影片。
  二○○九年,陆川在筹备多年之后,推出了《南京!南京!》。《南京!南京!》的大部分情节是用一个日本士兵角川的视角来观察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影片试图表明,在这场屠杀中,即使是占领者,即使面对的只是别人的屈辱和死亡,也仍然难以逃避自身的灵魂震颤和良知的拷问。这样,影片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这场屠杀的惨无人道—它所毁灭的不仅是受害者的肉体,还有施暴者的同情、良知,以及正常的人性。
  《南京!南京!》还通过许多细节折射出中国人自私、狭隘、懦弱的人格特征。唐先生大难临头时,主动与日本人合作,只为保全他的小家庭;那些国际安全区的难民,稍一安宁,便沉醉于打麻将和唱越剧。这种心理,特别符合费孝通先生所概括的“差序格局”,即以己为圆心,以亲属关系联系成社会关系的网络,“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相同”(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导演对于这种民族性的人格缺陷其实是痛心疾首的,只是,为了不使一部哀悼死难同胞的电影成为对国民性的鞭挞,影片尽量将这种批判的锋芒扁平化和含蓄化。即使如此,影片通过对中国人的塑造仍然让观众在牢记这段惨痛、屈辱的历史的同时返身自省,思考我们这个民族身上的因袭沉重。
  二○○九年上映的影片《拉贝日记》在题材选择、情节设置、人物刻画等方面与《辛德勒的名单》(1993,导演斯皮尔伯格)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在艺术成就方面却高下立判,其差距在于这样一些方面:《辛德勒的名单》的影像更为精致,在构图、用光、色彩等方面都有出色的构思;《辛德勒的名单》有许多极富感染力的细节(如手枪故障、红衣小姑娘。对比之下,《拉贝日记》中琅书不足十岁的弟弟打死两个日本兵的情节就令人惊讶)和令人深思的对白(辛德勒关于权力与正义的论述);《辛德勒的名单》对于辛德勒的心理轨迹呈现得更为细腻,有清晰的层次和脉络,而且有对“拯救”本身的反思(辛德勒最后意识到,他在拯救犹太人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拯救自己,拯救自己空虚的生活、麻木的心灵、平淡的人生);《辛德勒的名单》虽然时长近三小时,但线索紧凑,主题集中。《拉贝日记》只有一百三十多分钟,却设置了罗森与琅书之间隐约的爱情,杜普蕾对拉贝的爱恋等线索,这影响了影片在情节和心理上的凝聚力。
  综而述之,南京大屠杀题材故事片虽然从多个视角呈现了这场大屠杀的惨烈程度以及对于正常人性的冲击力,从不同的角度触及了中国人民族性格上的弱点,在某种程度上思考了日本侵略军如此残暴的原因,但有些影片对于灾难的影像还原满足于直观的视觉震撼,缺乏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并挖掘超越生命死亡之外的内蕴。而且,普遍来看,南京大屠杀题材故事片的传奇性和情节流畅性相较于犹太大屠杀题材故事片而言有所匮乏,对于“人”的塑造缺少一种亲和力和认同感。   二、应警惕的创作误区
  从客观上来说,南京大屠杀因时间短而难以进行更有深度和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曲折的人物命运轨迹展现;另一方面,因观众对大屠杀的内容过于熟悉而容易失去新鲜感(屠杀、强奸)。当然,也有部分中国观众因民族情感而不愿直面历史,不愿在影像呈现中重温那段耻辱痛心的历史记忆。同时,在商业化的浪潮和电影主流观众年轻化的背景下,南京大屠杀的题材很难具有商业卖点。凡此种种,限制了南京大屠杀题材故事片的市场推广和影响力。但是,真正令南京大屠杀题材故事片在创作上举步维艰的,还是一些理念上的偏颇和艺术手法的失当。
  “在历史面前,大屠杀是集体事件(群体事件),但在大屠杀叙事中,群体转化为个体事件,在个体面前,群体的规定性(正义、道德)与个体法则(生存意志)混杂在一起。”(李洋《大屠杀的目光伦理—西方电影的大屠杀话语及其困境》,《电影艺术》2009年第5期)可见,反映大屠杀的电影若非纪录片,一般不进行全景式的俯瞰或客观全面的评价,而是最终要落实到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上来,以达到以点代面,见微知著的效果,其中的艺术创作困难在于:创作者所选取的这个“个体”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是否能带领观众洞察一个大事件的本质或者全貌。
  在《南京大屠杀》中,导演以一对中国夫妻在南京城的遭遇来串连整个故事。显然,这对中国夫妻应代表千千万万的南京市民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遭遇。但是,成贤的妻子是日本人,在关键时刻因她会日语而得以脱身。这样,影片通过个体表现群体的典型性就遭到了质疑。
  历来有关大屠杀的影片中,从受害者的角度来展示苦难,控诉暴行已近乎约定俗成,操作起来也轻松自如。影片《南京!南京!》却选择以日本士兵角川作为视角统摄了大部分情节,试图以施暴者的精神崩溃来反证南京大屠杀的残暴,这是值得赞赏的,也是一种积极的艺术创新和尝试。只是,观众也许可以接受角川的善良,却不能让角川去代表整个侵华日军。或者说,即使角川的塑造深入骨髓,他也只能代表“一个”,却不能代表“一群”。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角川太过独特,是日本士兵中的异类,从而失去了广泛性。影片中提到,角川上过教会学校,还向姜老师要了一条十字架项链。这都暗示,角川接受了基督教的某些教义。基督教推崇“罪文化”,遵从绝对的道德标准(例如杀人是罪孽深重的),而日本文化却是一种“耻文化”,对于行为的道德评判没有绝对的标准,而是依照“外在戒律或大多数人的评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商务印书馆1996)。就如在南京大屠杀中一样,由于日本人认为杀中国人是能彰显帝国军威、武士道精神的表现,从而使得“杀人”本身的罪孽被轻易地抹去,不敢杀人反倒是软弱无用的别名。也就是说,“杀人”是不是有罪的在日本人看来是相对的,如果大家都认为“杀人”是对的,那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角川身上深深的自责就显得与众不同,接近于基督教中的忏悔精神,从而与真正的、绝大多数的日本人区别开来,失去了普遍性。
  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故事片的创作困难,还表现在创作者无法保持一种中立的道德立场,以获得对于人物和事件更为清醒、客观、犀利的评析。因为,在人道主义灾难面前,艺术家没有道德回旋的余地。换言之,由于大屠杀既定的罪恶性,创作者在此过程中不能流露出任何对于施暴者的同情、理解,或者有任何辩解的意图,自然也不能流露出对于受害者怒其不争的批评。这不是说施暴者应该被原谅,而是说这种斩钉截铁的道德选择使影片失去了塑造一个生动立体的施暴者形象的可能。这一点,在犹太大屠杀题材的故事片中尤为明显,大部分德国纳粹官兵都是高度符号化的,刻板的“杀人机器”形象,少有创作者有能力或者勇气去深入这些施暴者的内心,去窥探他们的矛盾、犹豫、动摇、质疑甚至反思。
  反过来看,在表现这种已经被定性的暴行时,创作者如果道德立场过于开放,也容易误入歧途,与创作初衷相背离。例如,《南京!南京!》通过角川的疲惫、自责、绝望表现了战争中日本士兵的痛苦。也许,这种情感具有反战的意味,但是,这种忽略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质的“反战思想”明显过于高拔,显露出人道情感泛滥的片面与幼稚。影片还通过日本慰安妇百合子的遭遇,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天真纯洁的姑娘,如何在慰安生涯中一步步变得麻木、机械,最后死亡的过程。也许,创作者的目的是为了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对于本国老百姓所带来的深重苦难。但是,日本的侵略战争是得到本国民众的全力支持的,将这种同情与控诉的着力点放在一个自愿为天皇献身的日本慰安妇身上,同样是不合时宜的。
  此外,在处理南京大屠杀的题材时,创作者还应把握好呈现灾难场景时的尺度,避免过分追求视听刺激而沦为“消费大屠杀”。诚然,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每部影片都会有对票房的渴求,由此也必然在创作之初就考虑影片的“卖点”(部分主旋律影片除外)。于是,南京大屠杀题材影片中大屠杀场面的震撼性、强奸场面的视觉刺激、女性身体的诱惑力都成了可以招徕观众的手段。
  如果说《南京!南京!》中那些令人脸红心跳的“慰安场面”在黑白影像中还算比较克制的话,《金陵十三钗》选择十四位妓女来透视南京大屠杀几乎就是动机不纯了。《金陵十三钗》为了符合“商业大片”的特点,影片的前三分之一情节是李教官与日本人的战斗。这个叙事段落炫耀的是战争特效所带来的视听震撼。影片将战斗场面作了一些适合观赏的美化与风格化,这多少有些不符合历史真实,但迎合了被《拯救大兵瑞恩》熏陶之后的观众对战争的视听期待与想象。
  为了证明《金陵十三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与时俱进”,我们还可以比较这部影片的“前世”,即一九八八年的《避难》。在《避难》中,弥漫着一种异常冷峻悲壮的气息,影片对于那个令人窒息的历史场景保持了历史书写的谨慎与诚意。二十三年后,同一题材被翻拍时,张艺谋深谙观众的欣赏趣味和“国际惯例”,不仅将避难的人数由三人增加到十四人(确实是十四人,而不是所有人想当然地认为是十三人,十四人中有两人后来因牵强的理由返回翠禧楼拿琴弦和耳环而死于日军的强暴),还有意展示那些妓女半露的酥胸,充满肉欲诱惑的女性臂部,光洁的大腿,用白布束胸时曼妙的身材,极尽缠绵的性爱,还有在能通过电影审查的前提下极力渲染的强奸场面,以及一些充满暧昧和挑逗意味的话语。看来,时代的进步也就是使影片的观赏性(视听震撼和肉体展示)更强,主题更具国际风范(人性)。   也许,《金陵十三钗》对于人性的展示有细腻和真实的一面,对于极端情境下人性的各色表演也有一定的涉及,但笔者依然认为这是张艺谋的一部投机之作,目标再次指向“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为了增加得奖的概率,影片拼凑了诸多奥斯卡名作的“配方”,并加上“民族化”的情调(如《秦淮景》的表演,具有中国古典美的女主人公玉墨)和“国际化”的命题,却偏偏不愿意以一种最大的诚意和悲悯的情怀去触及南京大屠杀本身,对于“人性”进行更深入的拷问与反思。或者说,《金陵十三钗》根本就是在“消费”南京大屠杀。
  由《金陵十三钗》还引出另一个问题:在表现南京大屠杀时,是否允许全然的虚构?本来,“虚构”不应成为艺术创作的困境或误区,但对于这种有着特定历史意义、民族意义和政治意义的史实来说,创作者在进行艺术加工和艺术表现时,却不允许选择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因为,这种虚构若是过于轻巧,则会授当年的施暴者以口实:看,当时的大屠杀根本没有中国人描述的那样罪恶滔天;如果虚构得过于血腥残忍,当年的施暴者同样可以轻飘飘地回击:哪有那么可怕?这部影片的情节都是出于政治目的虚构的,不是真的。于是,一种艺术处理的策略就成为了一种政治立场上的尴尬。对比之下,犹太大屠杀题材的故事片反对完全的虚构,这是对历史严谨负责的态度,也体现了对受害者的基本敬意。由此看来,《金陵十三钗》大张旗鼓地用一个凭空虚构的故事来表现南京大屠杀,就不仅仅是一个艺术问题,更是一个民族尊严问题。
  毋庸置疑的是,南京大屠杀题材影片的创作者都饱含着对于死难中国人的深切同情和对于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但是,光有情感并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为了更加直观地理解南京大屠杀题材故事片在创作上的短板,我们可以以《安妮日记》(2001,导演罗伯特·唐荷姆,美国与捷克出品)为例。
  《安妮日记》长达三小时,基本上可以分成三段:进入密室前快乐而幸福的安妮;进入密室后封闭、压抑,但不乏憧憬和欣喜的安妮;进入集中营后安妮惨淡而绝望的命运。影片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来凸显安妮作为一个少女的天真、敏感、热情、开朗,对生活的憧憬,对世界的好奇,对成人世界的失望,并细腻地展现了安妮的成长(生理和心理),以及这种成长如何因为严酷的环境、绝望的现实而被扭曲和扼杀。《安妮日记》的片尾,打出了这样的字幕:“在纳粹的暴行之下有一百五十万儿童被种族屠杀,安妮的故事只是其中之一。”可见,影片希望用“安妮”来指称一百五十万。那么,影片中的安妮是如何完成这种代表性的?安妮的故事又如何承载对于种族屠杀的控诉呢?
  《安妮日记》的艺术处理体现出沉静大气的气度,从容不迫的情绪节奏,从而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准:影片首先要凸显作为一名普通少女的安妮,让观众看到一个有点俏皮、有点天真,但又充满热情、乐观善良的安妮。这个安妮有梦想,有苦恼,有爱情,有亲情,也有友情。这样,观众就在影片的前三分之二时间里慢慢地“熟悉”了安妮,并见证了安妮身上的“正面价值”(青春、爱情、梦想、尊严、乐观、善良)。在影片的后三分之一时间里,安妮仍然在努力保留她身上的这些闪光点,但严酷的环境和惨无人道的屠杀使她绝望地死去。这样,影片的艺术处理策略就非常清晰:先让观众“认识”“熟悉”“喜欢”安妮,然后让安妮死于纳粹暴行,观众就会感到痛心,因为一个他们认识并喜欢的人死去了,犹如一位亲人的离去。更重要的是,影片前三分之二篇幅里一直在凸显安妮身上的“正面价值”,当安妮死去之后,观众痛心的不仅是一个生命的消逝,更痛惜安妮身上的那些“正面价值”如何被毁灭,进而达到振聋发聩的控诉效果:大屠杀毁灭了一个少女的青春、梦想、爱情;大屠杀摧毁了人的尊严;大屠杀使热情、乐观的人性变得冷酷而绝望。由此类推,观众也会设想,那一百五十万儿童中,可能都具有安妮一般的梦想和青春,以及爱情、尊严。这样,一百五十万就不再是冰冷空洞的数字,而是一百五十万份青春、梦想、爱情、尊严。
  返观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故事片,与《安妮日记》的艺术思路判若云泥。具体而言,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故事片中,观众几乎没有机会去熟悉任何一位主人公,更谈不上去喜欢他们,也常常来不及发现主人公身上的闪光点和正面价值。这样,主人公死亡时,观众虽然也深感痛心,但这种痛心仅是一种通常意义上的人道情怀,而不可能上升到因为一位有价值的亲人或朋友死亡时的那种痛彻心扉。观众对于人物死亡的反应平淡甚至漠然,正是由于创作者没有真正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流于直观的呈现,直白的控诉。
  要知道,所有有关编剧的著作都会提及一个问题,即如何让观众去“认同”人物:“通过移情,即通过我们自己与一个虚构人物之间的替代关系,我们考验并扩展了我们的人性。故事所赐予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机会:去体验我们自己的生活以外的生活,置身于无数的世界和时代,在我们生存状态的各个深度,去追求、去抗争。”(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纵观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故事片,它们普遍缺少具有强烈人格魅力,能得到观众高度认同的主人公。这就导致观众在观赏这些影片时,大多时候是抱着一种旁观的态度来看待一段已经过去的“历史”,却没有办法将情感移情于主人公身上,随他们去冒险,随他们去抗争、拼搏,壮烈地走向胜利或死亡。
  三、结语
  总而言之,南京大屠杀题材故事片试图立足于个体性的命运书写,以人物在极端情境下的生存与死亡来触动观众,进而控诉南京大屠杀不仅造成了中国军民肉体的毁灭、生命的消逝,更践踏了人类正义、良知,摧残了正常人性,扼杀了青春、梦想,但是,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故事片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艺术表达绵弱无力,人物塑造平面化倾向严重,艺术观念和艺术处理手法比较老大;专注于历史,较少挖掘“历史”对于当下的警示或启示意义;在中立者和受害者视角上都有比较成功的探索,但是对于施暴者的刻划大都比较单薄;因为灾难本身的惨烈程度令人窒息,因而反思力度难以深入,尤其是从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对于大屠杀背后的民族性格缺陷的反思。
  这实际上在告诫创作者,要通过电影向全世界呈现南京大屠杀的罪恶与灭绝人性,仅靠史实、历史资料(文字与影像)、当事人的讲述、直白的控诉与声讨、理性的剖析都是不够的。电影(故事片)应该通过其感人的细节、真实饱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吸引力的情节,以及精巧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创造来完成其要表达的“倾向性”,并在不违背艺术规律的前提下触及更丰富和深刻的命题:施暴者与受害者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人性特征,大屠杀对于当代的警示意义等。
  中国人拍摄的影片《东京审判》虽然具有一种反战意识,但这种意识只停留在战争对于物质文明的破坏和对于人心的阵痛而言,对于南京大屠杀也只是道义上的谴责和控诉,却没有更深刻的剖析。影片中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在看到横滨和东京被炸后的情形时,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孰令改之?这却不能不叫我们正要审判的那些战犯负责。”影片的旁白还指出,“这场战争对日本年轻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战后的年轻一代充满了迷茫、绝望甚至疯狂……战争这个怪兽,吞噬着生命、荣誉、国土,也在吞噬着热血和理想。”这样的语言看起来很有力量,饱含人道关怀和道义谴责,但其实相当表面和偏颇。因为,撇开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空泛地讨论人道灾难是不恰当的,而且,把日本民众当作单纯的军国主义受害者,怎么解释南京大屠杀中的士兵大多数正是普通民众的代表,如何解释日本民众对于天皇的无限效忠和对于军国主义政策的衷心拥护?
  可见,《东京审判》抒情的成分多于思考,没有超越民族情绪、立场和成见,少了中国人的自我批判和反思精神,因而难以寻求战争、屠杀、灭绝人道背后的道德准则和正义价值,大大降低了其思想高度和历史内涵。相比之下,《纽伦堡审判》(1961,导演斯坦利·克莱默)超越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立场,启发的是全人类对自我命运的审视,对道德、理性和正义等价值观的再发现,这样的审判才可能是利益的宣示、道德的审判、政治的裁决和人性的检讨。
  “历史”必须被铭记,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还原“历史”,并对“历史”作出应有的评价和思考。当电影选择南京大屠杀为题材时,不能让“历史”成为一段逝去的往事或静止的“过去”,而是能在“历史”的回望中找到“当下”的承接,使“历史”能对“今天”产生启示或警示意义。
其他文献
《》 [美]维克多·弗兰克尔著 吕 娜译 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想起自己曾经阅读过的一本好书——《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是奥斯威辛集中营幸存者、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的著作。它是一本触动我灵魂的书,曾深深地感动和启发过我,使我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我衷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读到这本书。  —子 君(退休人士)
期刊
[法]雅克·勒高夫著 林泉喜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勒高夫以通俗易懂的文风与大师的博学回答了一个又一个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从骑士战马的品种到西方大学的组织结构,从大教堂雕像风格的演变到城市的社会阶层,都可以从这本一百页的小书中找到解答。它不仅仅是给孩子讲的中世纪,也是大人们需要了解的中世纪。  —赵 琦(青年学者)
期刊
近年来随着阿兰·德波顿的系列作品引进中国,这位英国作家越来越受到中国读者的喜爱。一九六九年,阿兰·德波顿出生于瑞士的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现住英国伦敦。他的作品有小说《爱情笔记》《爱上浪漫》《亲吻与诉说》,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身份的焦虑》等,但我们一般把他习惯地定位为随笔作家。  在中国,说起随笔作家,我们会想起林语堂、董桥这些人,而阿兰·德波顿对此有自己
期刊
钱存训编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唯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与书籍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本书从最早的出土甲骨金文、竹简帛书,介绍到传世可见的纸卷书籍,也涉及书写工具如笔墨的起源和制作。行文清晰利落,要言不繁,且配有插图,既是严谨细致的学术著作,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史的有趣读本。  —于超艺(研究生)
期刊
一、古人的“知识世界”  在理性声音离我们不那么近的古代岁月里,所谓“知识”,其本身与信仰世界是有紧密联系的。换句通俗的话说,古人的“知识世界”往往是建立在一些艰深而又灵验的信仰体系之上。同时,信仰生活常常也需要建立在被认为是先进的知识体系之内,才得以广泛传播。文献学上一些被归为释道筮卜小说类的书籍,在今日看来可能其内容的宗教成分大于理性成分,如《山海经》《真诰》之类,甚或有些像是无稽之谈的内容,
期刊
与对药物、酒精、尼古丁、赌博的上瘾相比,对书上瘾危害似乎要小些,其实未必。迪布丁把这种上瘾称为藏书癖,汤姆·拉伯称为“嗜书瘾君子”,说明这种上瘾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汤姆·拉伯还引用约翰·费里尔的诗句:“一旦染上书瘾,何其汹涌的欲望,如许无尽的折磨便紧紧攫住,那悲惨的人儿。”罹患这种病症的家伙,阅读器官往往率先挂点,然后是生活空间一点点被书严重挤压,然后这一文雅的疯狂会一点点毁掉你的正常生活。东海西海
期刊
单身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还是其他发达国家,或者像巴西、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本书研究的正是这个越来越普遍的单身现象,以及独居生活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的变化和变革。在本书中,艾里克·克里南伯格以他前瞻性的研究为基础,探索了单身社会的崛起,以及这一现象给我们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他用令人耳目一新的统计数据、第一手资料以及对于独居人士的生动刻画,颠覆了人们对于
期刊
张仲礼著 李荣昌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此“gentry”,非绅士风度之绅士,亦非英国的绅士文化。“绅为一邑之望,士为四民之首”,掌控国土的是帝王将相;与农民和统治者形成权力缓冲带、在民间真正渗透礼教思想的,却是中国绅士。张仲礼以定鼎之作《中国绅士》绘出一幅绅士的群像,填补了数十年来这一领域里的空白。  —强郁文(大学生)
期刊
每次与郑先生闲谈,忍不住提问。总会从他标识性的朗声笑谈间,获得闻所未闻的见识,然后,再牵扯出更多问题。因了书城杂志社策展“书写斯文—郑培凯教授书法展”的机缘,数月浸润于郑先生书法作品。好奇于他墨迹落在宣纸瞬间的每一种情感和思考,透过纸背,作为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的目光如何在至诚至真至美的探寻中,留下悲悯的停顿。遂收拢几年来散浮于脑际的问题,列访问提纲,征得郑先生同意,约访谈时间。  书法展开幕前一日
期刊
黑格尔的历史观影响了很多人,马克思自不必说,近年红得发紫的政治历史学大腕福山所谓“历史的终结”就来自黑格尔,影响范围稍小的艺术史大鳄丹托也沿袭黑氏艺术将被哲学取代的进化论,故亦有“艺术的终结”之末日宣言……后来这两位都不同程度修改了原先的主张,绝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错了,而是因为他们一直还活着,他们有时间终于看到“终结论”不足以长期存在,当新的政治现象和新的艺术现象逼迫他们作出新的回答时,他们不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