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x200901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雨》中有两对最为复杂的情感纠葛:一是繁漪与周萍,一是侍萍与朴园。相比较而言,前者因乱伦而惊世骇俗,并由此拷问了人性的沉沦与救赎;后者似乎承续了“始乱终弃”的故事模式,并因阶级壁垒的成见遮蔽了我们对他们二人情感生命的理解。阶级分析法虽然有助于解读侍萍与周朴园悲剧的社会根源,但不能完全把握这一悲剧丰富的人性内涵。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中曾尖锐地批评《雷雨》是一部多面投机的作品,他指出:
  (曹禺)既要满足观众趣味,迎合国人传统观念,又要敷衍“安内必先攘外”的南京政府,还要应对弥漫上海文坛、号召阶级斗争的左派势力。因此,作品在揭露周朴园盘剥工人的丑恶凶残之外,又把他写得深情款款;描写侍萍备受侮辱,损害却又始终刚强自尊,令人仰之弥高。①
  循此思路,我们可以挖掘出侍萍与周朴园复杂的情感纠葛。
  一、侍萍对周朴园:一朵梅花三十年
  《雷雨》中精彩的一场戏,是30年后周朴园与侍萍偶然重逢。自从被周家赶出,30年来侍萍一直过着艰辛的生活。“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又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为着她自己的孩子,她嫁过两次。”可以说,她的青春,她的幸福,她的婚姻,包括她与周朴园的孩子,全都被周朴园毁掉了。可是三十年后,当她站在周朴园面前,她只有满腔悲愤吗?她要无情地指责、控诉曾经“玩弄”自己的周朴园的罪恶吗?
  第一个问题:侍萍是否规矩?
  周朴园对曾经的梅侍萍的回忆是:“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而三十年后侍萍对曾经的自己,认识是不相同的: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把周家女仆梅妈的女儿看作小姐,当然是一种美化,但也可以看出周朴园对梅侍萍的美好印象和平等的思想。贤慧则有周朴园衬衣袖襟上绣着的一朵梅花作证。规矩则说明梅侍萍品行的端良。
  而三十年侍萍却给予了否定。“不是小姐”是对自己女仆身份的确认,可能还隐含着对当年自己曾有过的嫁给周朴园的想法的嘲讽。“不贤慧”明显是对自己曾经真诚的付出被遗弃的愤怒。而“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即外人认为不规矩,很可能是由于侍萍没有正式嫁给周朴园而与之同居遭来了闲言碎语,也有可能是穷人家的姑娘喜欢上富人家的公子哥儿,被人认为是攀附富贵。但这句话潜意思是侍萍认为自己是规矩的。不规矩的只能是社会习俗,也可能是周朴园自己。因而可以说,他们当年的爱是真诚的。
  第二个问题:控诉谁?
  毫无疑问,三十年来,对自己被遗弃的命运,侍萍充满了悲愤、怨愤、悔恨。可是,她的悲愤怨恨并不彻底,她在愤怒的指责时却悄悄地转移了对象。如:
  “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弟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由“你”转移到“你们”,肯定是当时内心真实的想法逼迫侍萍作了这样别扭的表达。那么,三十年前的那场悲剧的罪魁祸首,侍萍在内心深处认为是一个群体,也可以说就是封建家长制,而受害者也许并不限于侍萍,可能也包括周朴园自己。至少,周朴园在这场事变中无能为力,他很可能屈从于家长的淫威。
  第三个问题:侍萍如何看待与周朴园的重逢?
  这可以从几句台词背后的潜台词中看出侍萍当时内心的复杂。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鲁侍萍(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鲁侍萍: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
  当周朴园质问谁指使侍萍来的时候,侍萍说是不公平的命。这句话难道不是说:你想摆脱我,老天都不让你摆脱掉。也说是说:我就是不让你摆脱掉我。这里面有没有一点撒娇、一点死磨硬缠的味道?
  “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潜台词难道不是“如果知道你没死,我会找你的”?“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到你了。”潜台词难道不是“我希望这辈子还要见到你”?
  “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那么,侍萍的梦是什么呢?不就是与周朴园相见。侍萍把与周朴园相见看作不能实现的愿望,只能在梦中相见,而真的相见时,反而觉得是在做梦——她一直在寻梦。所以她不断地提醒、暗示周朴园,想让周朴园认出自己来,如果她不想周朴园认出自己来,周朴园是无论如何也认不出她来的。
  侍萍对周朴园,除了悲愤、怨愤、悔恨,还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宽恕与谅解,而在内心深处,在心灵隐秘的一角,还是“一往情深”。尽管岁月的磨难已使这份感情褪色,但不可否认它依然顽固的存留。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她与周朴园三年多的时光,付出了真情,以至无法收回。所以,她以后“遇人都很不如意”,这也许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吧!侍萍后来一直拒绝周朴园的支票,正表明她对曾经那段感情珍视,金钱只能玷污那段真情。
  问题是:侍萍付出了一份真情,值不值?周朴园对侍萍,究竟有没有真情?是玩弄,是显示自己风流,是做秀,是自欺欺人,还是有真情,甚至刻骨铭心?
  二、周朴园对侍萍:情不情?
  这个问题,连作家本人都难以回答:
  “周朴园这个人物,是比较难以分析的”。②
  但作家本人毕竟做了回答:
  “他对侍萍的怀念,是真的。”
  “他对侍萍的思念、怀念,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萦怀的情感了。这既可填补他那空虚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多情、高贵。”③
  第一个问题:周朴园爱不爱当年的梅侍萍?
  有的人认为是年少一时冲动,没有真正的感情。但从年龄和时间来看,周朴园出场时,“约莫五六十岁”,侍萍出场时四十七岁,周萍二十八九岁,鲁大海二十七岁,也就是说侍萍被赶出周家是二十七年以前,侍萍与周朴园同居了大概有二三年,生了两个孩子,侍萍当时十七岁到二十岁,而周朴园二十多岁了。这样分析,周朴园当时并不年少,而且也不是“一时”,是二三年,如果仅仅是冲动,也不至于生了两个孩子。而且,周萍的名字,是侍萍起的,也可以看作周朴园对“死去”的妻子的纪念。再说,从下文看,周朴园与侍萍有自己的房子和家具,不是偷偷摸摸地相恋;而且因为生周萍,侍萍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个习惯三十年后还保留着。从这可以看出,侍萍当年还是很受宠爱的。
  第二个问题: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不是叶公好龙?
  当真实的侍萍站在自己面前,周朴园停顿半晌之后,忽然严厉地说: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一下子由回忆中的情意绵绵转到现实利害的考虑了。这自然由于阶级的隔阂、地位的悬殊,也与当时周朴园矿区面临工人罢工的紧张局面有关。公司的利益、家庭的利益一下子占了感情的上风。其后他用软话使侍萍感情冷静下来后,便“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辞退鲁贵、四凤、鲁大海的决定极其冷静理智,并匪夷所思地说:
  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一下子戏弄了侍萍所有真挚的感情,也揭开了周朴园感情面纱背后的丑恶嘴脸!
  不过,由此认定周朴园“冷酷、虚伪、残忍和奸诈”也言过其实。周朴园的绝情绝义应是他多年在社会打拼的经验反应,乃至用支票打发或者说安慰侍萍也是处理各种棘手问题形成的惯性行事方式,也可以说,带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但是,不能认为这是一种阶级压迫。客观地说,以周朴园的思想意识,能够做到的也只能这些了,但他的行事并不表明他的感情是虚假的。蓝棣之说:
  这恰恰不是两代资产阶级分子“始乱终弃”的故事,正好相反,是两代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一往情深而不可得的恋情。④
  我们只能指责周朴园当年是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现在是爱金钱、爱家族、爱面子、爱秩序甚于爱旧情人。与侍萍相比,他的感情是要打折扣的,他们感情的分量是不对等的。然而他的矛盾,不是感情矛盾,而是感情与现实的矛盾,感情在梦中,思想却在现实中。
  作家本人对《雷雨》各个人物的性格是有清醒的认识的:
  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走向极端,要如电如雷地轰轰地烧一场,中间不容易有一条折衷的路。代表这样的性格的是繁漪,是鲁大海,甚至于是周萍,而流于相反的性格,遇事希望妥协、缓冲、敷衍便是周朴园,以至于鲁贵。但后者是前者的影子,有了他们前者才显得明亮。鲁妈、四凤、周冲是这明暗的间色,他们做了两个极端的阶梯。⑤
  这也就是说,侍萍是爱而不彻底,恨也不彻底,周朴园是爱而不敢爱,当然也没有恨。
  无论是周朴园,还是侍萍,都付出了他们一生唯一的一份真情,无法转移,可他们不得不分手,不得不在怨愤中怀念,如侍萍;在怀念中沉溺,如周朴园。那么,造成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作者本人把它归结为“命运”:
  《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们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⑥
  周朴园和侍萍,就这样被命运的绳索紧紧拴住,即使挣扎,也无济于事。
  在《雷雨》中,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⑦
  这是作者对千百年来冲击世俗伦理的爱情走向悲剧的认识,至于阶级的罪恶也许倒在其次。
  ————————
  注释:
  ①④蓝棣之:《曹禺:〈雷雨〉》,《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48、51页。
  ②《人民戏剧》,1979年第3期,《高中语文教参第四册》,2006年10月第2版,第82页。
  ③《曹禺谈〈雷雨〉》,《曹禺全集》第七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328页。
  ⑤⑥⑦曹禺《〈雷雨〉序》,《曹禺全集》第一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9、7、8页。
  [作者通联:安徽安庆一中]
其他文献
书信,上个世纪的语文教材作为必学内容安排,而且书信考试题也频频出现。后来渐渐成了应用文课外资料,不作任何学习要求,现在干脆不提了。而我每每读到杜甫的“家书抵万金”,总会有一种复杂的感情。除了对诗人的深深同情以外,更多的是对书信的一种牵挂。因为,书信作为语文文化的精髓之一,它的魅力是所有的现代工具无法替代的。    一、书信与中国文明一样久远    有人把远古的神话命名为“口耳相传的书信”;把先人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歌艺术更是锦上添花、光彩照人。中国也是个具有诗歌传统的国度,从几千年前的歌谣《诗经》到现当代诗坛,可以说是佳作、奇作层出不穷,熠熠闪光,引得世人传诵、咀嚼。中国人爱诗,喜欢用诗来表达感情,也喜欢品味诗,挖掘诗的内涵、意境、韵味,这历来便是个传统。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学生们,能够读懂诗、鉴赏词在高考中更是作为一个能力目标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由于年代久远,生活习惯、思想认识和情感等方
这些年,我们看到了太多个人求职的故事和秘笈,这次我们以“班级”为单位,  从2013年这个所谓“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毕业班的去向,来看看就业这个问题。  某种意义上说,班级的才是真实的:学校的整体就业情况太概括,某一个人的求职经历偶然性较强,  而同一专业的班级的整体求职情况既全面又具体(比个案全面,比全校具体),更能说明情况,因此对同学的借鉴意义最大。  看了这几篇文章,我有个感觉,一个班级的就业
时间的玫瑰把它抛到  玻璃之外,它在广闊的  夜里,与露珠同道。  以水的姿态读万物:  读落叶的印章,  读石头的脊梁  读旧年的坚果  也读隐秘处那几点渔火。  害怕渔火飘走,黑夜把自己  变成蜘蛛,躲到墙角边,  寻觅感官里的,雨巷迷宫。  此刻,黑夜在雨巷迷宫里  咯咯咯笑着,它的笑容  也是饱满的。  咖啡  躲过麻雀的尖叫  躲过拜金主义摇响的喧嚣  在某个角落里冲一杯咖啡  一个影子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对传统的统一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等大一统教学方式深刻的反思和有力的反拨。于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崭新理念浮出水面。“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以充分尊重学生阅读兴趣、生活积累等个性差异为前提,引导学生和作者对话,去参与对象世界的建构,从而对文章作个性化深层性的开拓、补充和创构,培养学生终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各方面
孤城,原名赵业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现居北京,出版诗集《孤城诗选》。作品散见《诗刊》《人民文学》《诗歌月刊》等期刊。  一个人的白洋淀  水鸟细爪,轻灵  在浮叶上走梅花桩——它似乎没有什么沉重的事情  野鸭蛋经过野鸭  在不知道的地方,等一只手:人的,其他的  远处,快艇在航道里咬水,交织,乱窜  快疯了  浮光,众水,莲叶,芦苇荡……  在收买一条野路之后  依坐船头,提网抄
说到时间,可以转世为铁树和石头  那夜我们就坐在活着的时间中  说到古今中外,暴力充斥每一部史书  两岸峭壁,悄悄换作了刀斧  那夜,夜空如铁,月亮出奇地大  人间仿佛丢失了什么  天快亮了,通往山顶的路上  仍有人急行,手里举着萤光的火把  车过沙河驿  牌坊还在。但石头风化严重  一條河流贴着泥沙  最终还是走失在丘陵中  路边的菜地曾是客栈的马厩  昨天的马粪,成全了茄子、豇豆  今日的葱茏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惬意的志南和尚不怕路遥力衰,扶杖过桥,一路红杏灼灼,绿柳垂荫,方得尽收眼底。这“杖藜”带给志南和尚一片亮丽的春色。语文教师致力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在充当着杖藜的角色。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职责。如何履行好语文教师的这一重要职责,笔者有几个不成熟的观点,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着眼最近发展区
学生作文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写作过程的一个段落或对一篇文章的结果进行审慎的回顾、检查与分析。反思是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要指导学生写作成功,不能只教作文之道,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反观自我”,对自己的作文实践进行有效的反思。  (一)注重学生作文反思能促进学生策略性写作  人的学习是双向过程,一方面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识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对认知过程的自我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执行主持: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评议专著]王荣生、郑桂华主编《语文教材建设新探——试教交流(第一辑)》,2008年8月第一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提要]专著通过《国家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实验课本(试编本)》系列教材(王荣生、郑桂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