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文阐述了在初中英语课堂中,从营造氛围、巧妙设疑、留给空间三个方面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英语教学;问题意识;营造氛围;巧妙设疑;留给空间
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才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只有强化问题意识,重视问题教学,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达到自主求知、主动发展的目的。
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培养。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笔者将结合英语教学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宽松和谐,营造良好的氛围
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教学中应顺应这一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对学生要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这样不仅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还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发展。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其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每一位具有创新人格的教师,都要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营造宽松、民主的发展环境,使学生逐步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信念,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教师对学生提问质量的肯定以及回答问题的认真和耐心更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潜能。
二、巧妙设疑,启发问题的形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巧妙设计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钥匙。比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给学生一些tasks,但是,如果所给的任务只是简单的重复,学生的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提高,所以教师应将tasks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己得出结论的能力上来。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创设机会,让学生产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快读感知——细读理解——精读品味”的阅读顺序和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掌握略读或粗读的方法。比如,首先让学生快速地阅读全篇,掌握所读课文的主旨和大意,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浅层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直接在原文中找到。对于自己设计的问题,他们可以请其他的同学来回答。这样一来,学生们感到自己也能做“老师”,他们渴望成功,而成功将更能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
在课堂上,教师应创设机会,让学生产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进行be动词的教学中,我打破以往先将语法知识传授给学生再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的步骤,设计先将各种be动词构成的句型演示在黑板上,学生不得不产生疑问:为什么表达相同意思的be动词却好几种形式?它们不同的形式是怎么形成的?为了揭开这些谜,学生们不断猜测、不断讨论、不断研究,而我则在旁加以引导,逐步得出结论。由于整个过程中学生都在积极思考,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
三、留给空间,激励问题的重视
由于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层次受其年龄和阅历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要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诱导学生,通过“回问”来强化探究质疑。“回问”是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的方式之一。在学生为设计或得到浅层次问题的答案而兴奋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可以提出高一层次的问题以强化学生的思维。在英语语法结构变化中,很多句子出现似是而非的现象,需要学生辨别理解。如在一般情况下, can 后面接动词原形,然而,在九年级上册一篇课文中,出现这么一句话“We must do everything we can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在这一句中,can 后面却接了to do 结构,为什么?学生的这一问题提的非常好,但也有点超出初三学生目前所学的范围。这时,作为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把握时机,充分利用学生资源,鼓励全体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讨一起解决并将问题逐步深化,教师的重视、同学的参与都是激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关键。通过思考、讨论和分析,学生得出了he can 是作everything 的定语,而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则作句子的目的状语。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板书这么一句 He spent every minute he could learning English.让学生思考这个句子是否正确?为什么?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化,通过思维和探索掌握语法的特殊规律。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现代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学生只有在不断地试图提出问题、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问题为中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发展,推动学生各方面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英语教学;问题意识;营造氛围;巧妙设疑;留给空间
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才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只有强化问题意识,重视问题教学,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达到自主求知、主动发展的目的。
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培养。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笔者将结合英语教学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宽松和谐,营造良好的氛围
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教学中应顺应这一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对学生要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这样不仅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还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发展。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其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每一位具有创新人格的教师,都要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营造宽松、民主的发展环境,使学生逐步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信念,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教师对学生提问质量的肯定以及回答问题的认真和耐心更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潜能。
二、巧妙设疑,启发问题的形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巧妙设计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钥匙。比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给学生一些tasks,但是,如果所给的任务只是简单的重复,学生的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提高,所以教师应将tasks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己得出结论的能力上来。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创设机会,让学生产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快读感知——细读理解——精读品味”的阅读顺序和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掌握略读或粗读的方法。比如,首先让学生快速地阅读全篇,掌握所读课文的主旨和大意,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浅层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直接在原文中找到。对于自己设计的问题,他们可以请其他的同学来回答。这样一来,学生们感到自己也能做“老师”,他们渴望成功,而成功将更能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
在课堂上,教师应创设机会,让学生产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进行be动词的教学中,我打破以往先将语法知识传授给学生再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的步骤,设计先将各种be动词构成的句型演示在黑板上,学生不得不产生疑问:为什么表达相同意思的be动词却好几种形式?它们不同的形式是怎么形成的?为了揭开这些谜,学生们不断猜测、不断讨论、不断研究,而我则在旁加以引导,逐步得出结论。由于整个过程中学生都在积极思考,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
三、留给空间,激励问题的重视
由于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层次受其年龄和阅历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要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诱导学生,通过“回问”来强化探究质疑。“回问”是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的方式之一。在学生为设计或得到浅层次问题的答案而兴奋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可以提出高一层次的问题以强化学生的思维。在英语语法结构变化中,很多句子出现似是而非的现象,需要学生辨别理解。如在一般情况下, can 后面接动词原形,然而,在九年级上册一篇课文中,出现这么一句话“We must do everything we can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在这一句中,can 后面却接了to do 结构,为什么?学生的这一问题提的非常好,但也有点超出初三学生目前所学的范围。这时,作为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把握时机,充分利用学生资源,鼓励全体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讨一起解决并将问题逐步深化,教师的重视、同学的参与都是激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关键。通过思考、讨论和分析,学生得出了he can 是作everything 的定语,而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则作句子的目的状语。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板书这么一句 He spent every minute he could learning English.让学生思考这个句子是否正确?为什么?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化,通过思维和探索掌握语法的特殊规律。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现代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学生只有在不断地试图提出问题、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问题为中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发展,推动学生各方面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