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推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學核心素养,教师也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而“酸碱盐”作为初中化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贯穿于初中化学学习当中,不仅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感到难学的地方。因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就需要对“酸、碱、盐”教学进行相应的优化,进而夯实学生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策略;酸碱盐
与其他单元相比,初中化学“酸碱盐”的相关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酸碱盐”的知识较多,概念繁杂,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在学习过程当中容易把知识混淆。并且,随着对化学学习的深入,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概念、实验操作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许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学,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一、结合生活现象教学,突破酸碱盐难关
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许多多的化学现象,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所以,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开展“生活化学”,突破“酸碱盐”这一难关。
例如,化学教师可以提出疑问:为什么家里的热水壶烧水烧久了会有水垢?鼓励学生们观察热水壶的内胆,通过自己的方法去除热水壶里的水垢。当教师提到这个问题后,许多学生感到很好奇,原来在生活中有许多化学现象,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查找资料等等方式得知,原来水中的碳酸根会与钙、镁等离子相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碳酸镁等碳酸盐,在得知水垢的形成过程后,清除水垢的方法就很简单了。有的学生想到往热水壶中放入几勺白醋,满水烧开;有的学生提到可以加入小苏打;也有的学生通过加水垢清除剂的方法清除了水垢。
二、绘制思维图示,认识物质间的转化
酸、碱、盐的知识点、反应关系较为复杂,学生在学习中会容易将知识混淆,而培养学生的符号表征思维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绘制思维图示的方式,理解物质之间的转化,更好地掌握“酸碱盐”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碳酸钙(CaCO3)”的相关内容时,单单面对这一化学式是很难理解的,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展示云水洞石笋、石柱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转化的过程。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溶洞的形成”相关视频,让学生认识到溶洞形成的原因,雨水渗透入石缝当中,遇到石灰岩,而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与其发生化学反应,石灰岩慢慢地溶解,进而生成碳酸氢钙(Ca(HCO)3),碳酸氢钙溶解性较大,当碳酸氢钙溶液遇热或压强突然变小时,碳酸氢钙溶液就会分解,生成碳酸钙(CaCO3)沉积下来,经过上万年的演变而形成溶洞中的石笋、石柱。在播放完“溶洞的形成”视频后,化学教师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根据视频的内容,绘制出碳酸钙与碳酸氢钙之间转化过程和条件,列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这么一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总结的方式,学生逐步学习酸、碱、盐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认识、理解物质的转化,并从中收获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三、实验现象探究,增强学习体验
进行化学实验,对化学进一步探究,不仅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化学的手段之一。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为学生们创设更多的实验探究机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在自主探究当中激发对化学的求知欲、兴趣。
例如,在学习“浓硫酸”以及“稀硫酸”时,教师可以开展对比试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探究并鉴别浓硫酸与稀硫酸之间的差别。如,在探究两者物理性质的区别时,教师可以为每组准备两个盛有适量水的烧杯,分别滴加浓硫酸和稀硫酸,并提醒学生们“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用手感受两个烧杯放热程度的不同;也可以取同等重量的样品,将其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发现浓硫酸的质量会增加,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的特性。这时,教师还可以将浓盐酸与浓硫酸进行对比,既敞口露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与浓盐酸两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而在区别两者的化学性质时,化学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演示浓硫酸的脱水实验、钝化实验。在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最后,为了巩固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这部分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还可以与碱、盐进行对比,掌握酸碱盐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构建知识框架,逐渐将酸碱盐的知识融会贯通。
四、不求“量”,但求“质”
酸碱盐这部分的知识难度是比较大的,在新课教学当中,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进度,忽略了相关的实验操作。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在学生还未理解知识,未对知识进行巩固时就开始新的课,这就使得学生不仅没有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还会产生新的认知障碍。为此,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慢脚步,做到脚踏实地,给予学生消化知识、吸收和巩固知识的时间。另外,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采取阶梯式螺旋上升的方式,增强学生对酸碱盐知识的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结
可以说,在“酸、碱、盐”这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做到灵活应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法、手段,帮助学生们理清思路,构建相关知识框架,夯实化学基础知识,调动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进而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三、赵自建. 初中化学教学中酸碱盐教学策略探究[J]. 学周刊, 2016.
四、张莉.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8, 484(24):37.
张迁 陆川县马坡镇初级中学,广西 陆川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策略;酸碱盐
与其他单元相比,初中化学“酸碱盐”的相关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酸碱盐”的知识较多,概念繁杂,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在学习过程当中容易把知识混淆。并且,随着对化学学习的深入,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概念、实验操作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许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学,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一、结合生活现象教学,突破酸碱盐难关
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许多多的化学现象,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所以,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开展“生活化学”,突破“酸碱盐”这一难关。
例如,化学教师可以提出疑问:为什么家里的热水壶烧水烧久了会有水垢?鼓励学生们观察热水壶的内胆,通过自己的方法去除热水壶里的水垢。当教师提到这个问题后,许多学生感到很好奇,原来在生活中有许多化学现象,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查找资料等等方式得知,原来水中的碳酸根会与钙、镁等离子相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碳酸镁等碳酸盐,在得知水垢的形成过程后,清除水垢的方法就很简单了。有的学生想到往热水壶中放入几勺白醋,满水烧开;有的学生提到可以加入小苏打;也有的学生通过加水垢清除剂的方法清除了水垢。
二、绘制思维图示,认识物质间的转化
酸、碱、盐的知识点、反应关系较为复杂,学生在学习中会容易将知识混淆,而培养学生的符号表征思维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绘制思维图示的方式,理解物质之间的转化,更好地掌握“酸碱盐”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碳酸钙(CaCO3)”的相关内容时,单单面对这一化学式是很难理解的,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展示云水洞石笋、石柱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转化的过程。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溶洞的形成”相关视频,让学生认识到溶洞形成的原因,雨水渗透入石缝当中,遇到石灰岩,而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与其发生化学反应,石灰岩慢慢地溶解,进而生成碳酸氢钙(Ca(HCO)3),碳酸氢钙溶解性较大,当碳酸氢钙溶液遇热或压强突然变小时,碳酸氢钙溶液就会分解,生成碳酸钙(CaCO3)沉积下来,经过上万年的演变而形成溶洞中的石笋、石柱。在播放完“溶洞的形成”视频后,化学教师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根据视频的内容,绘制出碳酸钙与碳酸氢钙之间转化过程和条件,列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这么一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总结的方式,学生逐步学习酸、碱、盐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认识、理解物质的转化,并从中收获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三、实验现象探究,增强学习体验
进行化学实验,对化学进一步探究,不仅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化学的手段之一。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为学生们创设更多的实验探究机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在自主探究当中激发对化学的求知欲、兴趣。
例如,在学习“浓硫酸”以及“稀硫酸”时,教师可以开展对比试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探究并鉴别浓硫酸与稀硫酸之间的差别。如,在探究两者物理性质的区别时,教师可以为每组准备两个盛有适量水的烧杯,分别滴加浓硫酸和稀硫酸,并提醒学生们“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用手感受两个烧杯放热程度的不同;也可以取同等重量的样品,将其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发现浓硫酸的质量会增加,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的特性。这时,教师还可以将浓盐酸与浓硫酸进行对比,既敞口露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与浓盐酸两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而在区别两者的化学性质时,化学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演示浓硫酸的脱水实验、钝化实验。在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最后,为了巩固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这部分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还可以与碱、盐进行对比,掌握酸碱盐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构建知识框架,逐渐将酸碱盐的知识融会贯通。
四、不求“量”,但求“质”
酸碱盐这部分的知识难度是比较大的,在新课教学当中,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进度,忽略了相关的实验操作。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在学生还未理解知识,未对知识进行巩固时就开始新的课,这就使得学生不仅没有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还会产生新的认知障碍。为此,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慢脚步,做到脚踏实地,给予学生消化知识、吸收和巩固知识的时间。另外,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采取阶梯式螺旋上升的方式,增强学生对酸碱盐知识的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结
可以说,在“酸、碱、盐”这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做到灵活应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法、手段,帮助学生们理清思路,构建相关知识框架,夯实化学基础知识,调动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进而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三、赵自建. 初中化学教学中酸碱盐教学策略探究[J]. 学周刊, 2016.
四、张莉.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8, 484(24):37.
张迁 陆川县马坡镇初级中学,广西 陆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