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不仅反映的是艺术本身具有的一套内在含义,也反映了时代所具有的独特特质。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它的独创性。独创性即是本质要求,也是艺术家创的法则。而艺术的独创性除了与艺术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以外,还和艺术家个人的创作息息相关。本文基于笔者对我国当代特有的社会环境的思考,通过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艺术的独创性与各位知名艺术家所进行的艺术独创进行阐释,结合实际,提出了目前我国艺术独创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给出不同方面相应对策。以使我国的艺术创作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为我国艺术创作的发展提供一份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艺术;独创性;时代背景;中国特色
艺术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而艺术创作是使抽象概念具象化的一个途径,可以将最直接的观感呈现在大众面前。这其中艺术具有的特殊独创性,使的艺术在不同时期都会散发出迷人魅力。独,即为独特;创,有创造,创新之意。而我們当前所缺乏的,是如何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之下,对于艺术进行独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步入了新时代,人民也对自己的文化经济生活做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相对应的,文艺工作者的任务也变得的富有了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优秀的作品”。经济全球化今天,西方种种艺术思潮随之而来,我们要做到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创造出深入人民生活,扎根人民的作品,同时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弘扬时代精神。所以,纵观各时代的艺术独创,我将从艺术独创性的具体表现入手,来探索当今需要怎样的艺术独创。
一、国内外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艺术独创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所产生的时代精神是各不相同的,正是这种各具特色的时代精神,艺术才拥有其独特性。在丹纳的《艺术哲学》中提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习惯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古希腊悲剧作为当时古希腊特有的艺术,全盛于雅典城邦制度下民主自由的氛围,最后衰败于人们对神信仰的破灭与制度的破碎。在中国音乐史上,那些产生于抗战时期的音乐作品,正是反映着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与痛苦,号召民众为民族存亡而斗争。如聂耳所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农夫苦》等歌曲,以“爱国、抗日”为基本主题思想,鼓舞着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参与到抗日救亡的行动中。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历史环境中,艺术风格的各不相同,这些都是在相应时代背景之下艺术独创的结果。
二、艺术独创性中艺术家的个性创作
(一)艺术作品的初次创作
艺术的独创性来源于艺术家的创作。王德峰在他所著的《艺术哲学》中提到“伟大的艺术作品不是对先前作品的模仿,而是有着感人的独创性。”那些创造出艺术品的艺术家们总是具有开创性的,他们的创作在接受前人经验的同时也在探索着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
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通过独特的想象力把自己的情感变成我们眼前的艺术作品,由此,艺术具有了独创性。正如阿炳自幼生活在社会底层以卖唱为生,才写出了《二泉映月》如此凄惨悲怆的音乐。
艺术创作的起点是创作冲动。有了创作冲动后,进而心中有了审美意象,然而最后的作品必然与最初的审美意象有所差别,这也是在《板桥题画》中所提到的“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而“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种从“胸中之竹”到“眼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偶然性,使艺术更显得别具一格。
(二)艺术作品的二度创作:表演艺术
只有通过表演,才能让艺术作品真正成为艺术作品,使它鲜活起来。当然,表演并不是对乐谱、剧本的照搬。一度创作中,艺术家们将情感转化为具体可观的形象创造出艺术品,那么在二度创作中,就是表演艺术家们将具体的文本与自身情感相融合,在了解创作者创作情感的同时,也将属于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演绎一个作曲家的作品时,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读谱。要读懂的是这个乐谱中所包含的时代语境。读谱过后,就是对作品的演绎。我们在演绎时,不仅是复制粘贴乐谱的文本,而是将我们的心情、生活情感经历等等融入其中,使作品富有个性,让作品有了更多的可能。比如同一首《银铃之歌》,在萨瑟兰,格鲁贝诺娃和曹秀美的分别演绎下,就各有其风格与特色。
所以艺术的独创性不仅是在于将它以独一无二的形式创作出来,还包括着不同的演绎手法,而这两个部分,缺一不可。
三、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独创性
在现如今艺术创作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独创性是艺术创作的生命,只有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才能够表达出五彩斑斓的世界,表达出人们复杂的内心。然而当下,如何创新,并且是创新出符合当下时代潮流的艺术,这成为当下在艺术创作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在我看来,艺术的创新,不应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艺术作品应该深入人的精神世界,引起观众的思想共鸣,并非是创作出越稀奇古怪的东西才越艺术。列宁曾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没有哪一个不是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远古时期的《弹歌》;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都反应了人民的真实生活。可见,艺术只有根植于人民的生活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繁荣发展。
再者,我们的艺术要富有个性,就一定不能脱离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如果脱离传统,艺术创作无法进行,艺术也没有可能创新。我们创作一个作品,总是在传统中进行创作的,当一个作曲家创作音乐时,一位钢琴作曲家的作品必然和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有所联系,一位民乐作曲家也必然离不开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七声调式,这些都是传统给予我们的。传统与创新是一种相辅相成,彼此依赖的关系。艺术家通过传统领会和接受过去,获得创作的力量,同样,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也为传统注入了新的血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艺术家们在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水准的同时,要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修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力量。做到古为今用,实现中国艺术的创新发展,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
艺术本身是有生命力和独创性的。从古至今,被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无一不表达的是所在时代的真实面貌与群众呼声。艺术用这样的形式,将一个时代保留了下来,将每个时代独有的记忆展现给了后代。如今我们的艺术,在独创性方面,由于很多因素影响,也不尽如人意,未来的艺术发展,必须要将独创性放在首位,以使艺术作品永葆生机。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9-40.
[2]王德峰.艺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125-151.
[3]何毅亭等.新时期文艺道路的光辉指南:学习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15-50.
[4]康德拉·费德勒.论艺术的本质(西方艺术史论经典)[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7:101-104.
作者简介:侯安琪(1996.12-),女,中共党员,山西阳泉人,湖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2019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攻读艺术硕士学位。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关键词:艺术;独创性;时代背景;中国特色
艺术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而艺术创作是使抽象概念具象化的一个途径,可以将最直接的观感呈现在大众面前。这其中艺术具有的特殊独创性,使的艺术在不同时期都会散发出迷人魅力。独,即为独特;创,有创造,创新之意。而我們当前所缺乏的,是如何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之下,对于艺术进行独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步入了新时代,人民也对自己的文化经济生活做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相对应的,文艺工作者的任务也变得的富有了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优秀的作品”。经济全球化今天,西方种种艺术思潮随之而来,我们要做到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创造出深入人民生活,扎根人民的作品,同时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弘扬时代精神。所以,纵观各时代的艺术独创,我将从艺术独创性的具体表现入手,来探索当今需要怎样的艺术独创。
一、国内外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艺术独创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所产生的时代精神是各不相同的,正是这种各具特色的时代精神,艺术才拥有其独特性。在丹纳的《艺术哲学》中提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习惯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古希腊悲剧作为当时古希腊特有的艺术,全盛于雅典城邦制度下民主自由的氛围,最后衰败于人们对神信仰的破灭与制度的破碎。在中国音乐史上,那些产生于抗战时期的音乐作品,正是反映着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与痛苦,号召民众为民族存亡而斗争。如聂耳所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农夫苦》等歌曲,以“爱国、抗日”为基本主题思想,鼓舞着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参与到抗日救亡的行动中。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历史环境中,艺术风格的各不相同,这些都是在相应时代背景之下艺术独创的结果。
二、艺术独创性中艺术家的个性创作
(一)艺术作品的初次创作
艺术的独创性来源于艺术家的创作。王德峰在他所著的《艺术哲学》中提到“伟大的艺术作品不是对先前作品的模仿,而是有着感人的独创性。”那些创造出艺术品的艺术家们总是具有开创性的,他们的创作在接受前人经验的同时也在探索着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
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通过独特的想象力把自己的情感变成我们眼前的艺术作品,由此,艺术具有了独创性。正如阿炳自幼生活在社会底层以卖唱为生,才写出了《二泉映月》如此凄惨悲怆的音乐。
艺术创作的起点是创作冲动。有了创作冲动后,进而心中有了审美意象,然而最后的作品必然与最初的审美意象有所差别,这也是在《板桥题画》中所提到的“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而“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种从“胸中之竹”到“眼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偶然性,使艺术更显得别具一格。
(二)艺术作品的二度创作:表演艺术
只有通过表演,才能让艺术作品真正成为艺术作品,使它鲜活起来。当然,表演并不是对乐谱、剧本的照搬。一度创作中,艺术家们将情感转化为具体可观的形象创造出艺术品,那么在二度创作中,就是表演艺术家们将具体的文本与自身情感相融合,在了解创作者创作情感的同时,也将属于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演绎一个作曲家的作品时,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读谱。要读懂的是这个乐谱中所包含的时代语境。读谱过后,就是对作品的演绎。我们在演绎时,不仅是复制粘贴乐谱的文本,而是将我们的心情、生活情感经历等等融入其中,使作品富有个性,让作品有了更多的可能。比如同一首《银铃之歌》,在萨瑟兰,格鲁贝诺娃和曹秀美的分别演绎下,就各有其风格与特色。
所以艺术的独创性不仅是在于将它以独一无二的形式创作出来,还包括着不同的演绎手法,而这两个部分,缺一不可。
三、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独创性
在现如今艺术创作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独创性是艺术创作的生命,只有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才能够表达出五彩斑斓的世界,表达出人们复杂的内心。然而当下,如何创新,并且是创新出符合当下时代潮流的艺术,这成为当下在艺术创作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在我看来,艺术的创新,不应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艺术作品应该深入人的精神世界,引起观众的思想共鸣,并非是创作出越稀奇古怪的东西才越艺术。列宁曾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没有哪一个不是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远古时期的《弹歌》;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都反应了人民的真实生活。可见,艺术只有根植于人民的生活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繁荣发展。
再者,我们的艺术要富有个性,就一定不能脱离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如果脱离传统,艺术创作无法进行,艺术也没有可能创新。我们创作一个作品,总是在传统中进行创作的,当一个作曲家创作音乐时,一位钢琴作曲家的作品必然和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有所联系,一位民乐作曲家也必然离不开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七声调式,这些都是传统给予我们的。传统与创新是一种相辅相成,彼此依赖的关系。艺术家通过传统领会和接受过去,获得创作的力量,同样,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也为传统注入了新的血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艺术家们在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水准的同时,要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修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力量。做到古为今用,实现中国艺术的创新发展,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
艺术本身是有生命力和独创性的。从古至今,被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无一不表达的是所在时代的真实面貌与群众呼声。艺术用这样的形式,将一个时代保留了下来,将每个时代独有的记忆展现给了后代。如今我们的艺术,在独创性方面,由于很多因素影响,也不尽如人意,未来的艺术发展,必须要将独创性放在首位,以使艺术作品永葆生机。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9-40.
[2]王德峰.艺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125-151.
[3]何毅亭等.新时期文艺道路的光辉指南:学习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15-50.
[4]康德拉·费德勒.论艺术的本质(西方艺术史论经典)[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7:101-104.
作者简介:侯安琪(1996.12-),女,中共党员,山西阳泉人,湖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2019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攻读艺术硕士学位。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