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墙涂鸦:奥运盛会新创意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E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4月27日,北京西三环路边约600米长的理工大学围墙,赫然变成首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海淀区多所高校的学生和部分艺术爱好者受北京市08环境办之邀,饱蘸心中的浓墨重彩,描绘自己对北京奥运的热切期盼和美好祝愿。
  涂鸦作为街头文化的主流艺术形式,是各国和许多城市装饰文化墙的主要手段。在法国巴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国纽约等欧美城市,都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街头涂鸦文化墙。
  本次活动负责人北京上多国际传媒张怀中先生介绍,此次活动4月至6月结束,首先面向社会征集一批优秀的奥运绘画(涂鸦形式)作品,进而在北京全市创建一批以奥运为主题的“北京奥运文化墙”,文化墙的创建主要以城市现有需要美化的围墙为主。活动期间分别开展大学生涂鸦日、艺术家涂鸦日、国外友人涂鸦日、少年儿童涂鸦日、残障人员涂鸦日等主题活动。
  通过涂鸦形式宣传奥运,体现北京奥运国际化的概念,突出北京对外开放的现代化城市色彩。
  北京的4月,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微风调皮地穿过衣衫在路人身边玩耍。当记者远远地看到沐浴在阳光下的那一幅幅精彩绝伦的涂鸦时,被这种气势震撼了,拿起相机爱不释手地想把所有图片和那些正忙于作画的可爱的人尽收镜头……
  


  


  1 身穿五角星的红衣女子,高举着国旗,脸上堆满笑容,激情澎湃地呼唤着“北京2008 ”。 北京理工大学南门两侧长600米的墙面上,被以“北京奥运”为主题的涂鸦所占据,随处可见为奥运祈福的作品。
  2 见到北京民族大学油画系大二学生刘宇时,他正对作品精雕细琢。他说,其实昨天画已完工,晚上琢磨几个地方不太理想,今天特意过来修补。
  3 虽然记者无法深谙涂鸦者的艺术构思,但看到每一位参与者对自己作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心底漾起感动的涟漪。
  4 当记者一路拍到这两位小妹妹的“地盘”时,她们忙碌的工作正告一段落。两位是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大一的学生,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说明还是有几把“刷子”。
  5 北京汇佳职业学院大二学生赵时是“观音CREW”组合的成员之一。这次团队抽出他们5人负责3×15米的墙面,工程较大,但是依然很乐观地向记者说下午四点之前就能完工。看着他们一腔热血的样子,突然联想到近日全球圣火传递中的海内外学子……
其他文献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校近70%的学生有不习惯开口的心理障碍,早读课没有读书的氛围。清晨是人的大脑处于最清醒的时候,应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刺激大脑强化记忆,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营造轻松氛围,学生乐于开口  我们可以看到初中生普遍渴求一种民主、和谐、合作、能互相沟通的课堂环境,他们渴望心灵的沟通,相互的理解和尊重,认可了老师他们就会积极参与,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识字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基础。这一点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也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是高素质的民族。”小学语文是母语教育,而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下面,就谈一谈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中的识字教学,仅供同仁们参考。  一、调动识字积极性
男孩念初二。隔着窄窄的教室通道,同排坐的是一个女孩。女孩性情孤傲,拒人于千里之外,整天下巴抬得高高的,不屑于和同学交往。  不久,女孩住院了,老师说她得了肺炎。而真实的情况只有男孩知道,因为他的爸爸是肿瘤医院的大夫,是女孩的主治医生。爸爸告诉他,你的同学得了不治之症,已没法动手术了,唯有等待,等待那最终可怕的结局到来。  于是,男孩每天都把过道那边的那套桌椅擦拭一遍,同学们向他投来异样的目光。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