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场回放】
现在回放两段《老王》的课堂录影,分别选自开课初读与结尾研读两部分。
录影一:
师:请大家阅读1、2、3、4节,看看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①:他是个蹬三轮车的。
师:他的家庭情况呢?
生②:哥哥死了,两个侄儿没出息。
师:孤苦伶仃。身体怎样?
生③:不好,一只眼瞎了,另一只眼有夜盲症。
师:对他的职业有无影响?
生④:别人不愿坐他的车。
师:居住情况如何?
生⑤:破破落落的大院里,塌败的小屋。
师:总结一下,老王的物质生活。(生众:贫穷。)精神上怎样?(生众:孤独寂寞。)
录影二:
师: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话?
生⑥:她很愧怍,她忘了请老王喝茶。
生⑦:她还用钱侮辱他。
师:对,她两次用钱侮辱他。“幸运”与“不幸”如何理解?
生⑧:作者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老王是不幸的,因为物质生活好一些,身体好一些,尤其是有家,有亲人。
生⑨:要是老王成个家,有老婆就好了。(引发了一阵笑声。)
【细节解码】
下课后,教师们在评课中各抒己见,看法不尽统一。然而,有一点却相当一致,即认为⑨号学生破坏了课堂深沉的气氛,授课教师更是认为那个学生就是故意搞怪。但细细解码后,大家又不由自主地替⑨号学生当起了义务辩护律师:在第一个片段中,学生在教师的步步诱导下,对老王进行了形象概括“物质生活,贫穷;精神生活,孤独寂寞”。如果说这就是老王“不幸”之所在,那成个家当然是解决“不幸”的重要途径,既可消除“孤独寂寞”,还可两人共同劳动增加收入,此法何错之有?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没错,仍然出在文本的解读上。与《米洛斯的维纳斯》《死水》不同,教者对文本的解读没有“错”,但却因为忽略了时代元素而导致了阅读的浅表。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叙述了与一个三轮车夫的交往,赞扬了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境遇中不改善良淳朴的天性,表达了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对特殊年代中底层劳动者的同情和关爱之情。解读文本时,我们不妨自己给自己设问:为什么老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要将自己的“全部所有(香油和鸡蛋)”都送给作者?有人会说,那是因为他善良、淳朴。不错,老王的确善良,除了最后的这次,文中还有很多记叙。如,他送的冰比别人大一些,他送默存去医院不肯要钱,他“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等等。我们不妨继续追问:这个善良的人为什么要将珍贵的积蓄送给作者而不是别人?有人会说,那是因为作者照顾他的生意,每次都按价付费等。不错,作者一家也的确是善良诚信的人,但是,与老王做生意的也还有人,如,让送冰的“楼下人家”,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的“一位先生”等。如此看来,文本还有待深入解读。
这位教者的失误在于他忽略了文中一段看似平淡却颇为引人深思的话:“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老王本就瞎了一只眼,在社会经验上又瞎了一只眼。在那样的年代,“组织”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有特殊内涵的语词,它涵盖着“归宿”“地位”及“社会认同”等意义。有“组织”意味着你是有“单位”、有“依靠”的“社会人”;无“组织”则表明你是无“娘家”、无“保障”的不为社会承认的“黑人”。这就难怪老王要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在老王带着“失群落伍的惶恐”飘游在这个遗弃了他的社会上时,一位有“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有“地位”(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的社会人士却“常坐他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当得知他一只眼睛有夜盲时,这位有“组织”的人家送来了鱼肝油,当默存不能走路时,作者“烦老王送他上医院”。这里没有居高临下的怜悯,只有人与人、心与心沟通的“说闲话”;这里没有钱与劳力的交易,只有恳求帮忙的“烦(请)”。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交往,给老王带来了远比金钱更重要的“温暖”“关爱”与“平等”,尤其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做人的“尊严”:我对别人是有“意义”的,我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作者的“不安”“愧怍”,对自己内心的不宽容以及对灵魂的拷问,则不仅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待苦难人们的悲悯情怀,更彰显了她敢于自责,勇于反思,深入思考社会的精神,是她人性光辉的所在,也是这篇文章最富有内涵的一个亮点所在。
老王的悲剧实在不是老王个人的悲剧,甚至也不是善良的悲剧,而是植根于那个时代的社会悲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题(即同时布置一组题)”引领学生对文本步步追问,引发探究,在交流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时代元素,指导解读,还可以就身边无户口的农民工子女求学难进行类比体验等。
【学长赘言】
教师首先是一个先学者,即学长,因此应对文本细细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教师深度解读文本的目的,不是代替学生的解读与理解,而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可能性,为课堂学习选择意义、优化路径。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品味需要教师点拨深化或纠偏时,教师应以深入独到的理解,机智准确地进行指导,让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解读与价值判断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同的心智体验过程。
概言之,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永远是教学设计的根基与本源。
现在回放两段《老王》的课堂录影,分别选自开课初读与结尾研读两部分。
录影一:
师:请大家阅读1、2、3、4节,看看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①:他是个蹬三轮车的。
师:他的家庭情况呢?
生②:哥哥死了,两个侄儿没出息。
师:孤苦伶仃。身体怎样?
生③:不好,一只眼瞎了,另一只眼有夜盲症。
师:对他的职业有无影响?
生④:别人不愿坐他的车。
师:居住情况如何?
生⑤:破破落落的大院里,塌败的小屋。
师:总结一下,老王的物质生活。(生众:贫穷。)精神上怎样?(生众:孤独寂寞。)
录影二:
师: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话?
生⑥:她很愧怍,她忘了请老王喝茶。
生⑦:她还用钱侮辱他。
师:对,她两次用钱侮辱他。“幸运”与“不幸”如何理解?
生⑧:作者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老王是不幸的,因为物质生活好一些,身体好一些,尤其是有家,有亲人。
生⑨:要是老王成个家,有老婆就好了。(引发了一阵笑声。)
【细节解码】
下课后,教师们在评课中各抒己见,看法不尽统一。然而,有一点却相当一致,即认为⑨号学生破坏了课堂深沉的气氛,授课教师更是认为那个学生就是故意搞怪。但细细解码后,大家又不由自主地替⑨号学生当起了义务辩护律师:在第一个片段中,学生在教师的步步诱导下,对老王进行了形象概括“物质生活,贫穷;精神生活,孤独寂寞”。如果说这就是老王“不幸”之所在,那成个家当然是解决“不幸”的重要途径,既可消除“孤独寂寞”,还可两人共同劳动增加收入,此法何错之有?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没错,仍然出在文本的解读上。与《米洛斯的维纳斯》《死水》不同,教者对文本的解读没有“错”,但却因为忽略了时代元素而导致了阅读的浅表。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叙述了与一个三轮车夫的交往,赞扬了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境遇中不改善良淳朴的天性,表达了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对特殊年代中底层劳动者的同情和关爱之情。解读文本时,我们不妨自己给自己设问:为什么老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要将自己的“全部所有(香油和鸡蛋)”都送给作者?有人会说,那是因为他善良、淳朴。不错,老王的确善良,除了最后的这次,文中还有很多记叙。如,他送的冰比别人大一些,他送默存去医院不肯要钱,他“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等等。我们不妨继续追问:这个善良的人为什么要将珍贵的积蓄送给作者而不是别人?有人会说,那是因为作者照顾他的生意,每次都按价付费等。不错,作者一家也的确是善良诚信的人,但是,与老王做生意的也还有人,如,让送冰的“楼下人家”,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的“一位先生”等。如此看来,文本还有待深入解读。
这位教者的失误在于他忽略了文中一段看似平淡却颇为引人深思的话:“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老王本就瞎了一只眼,在社会经验上又瞎了一只眼。在那样的年代,“组织”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有特殊内涵的语词,它涵盖着“归宿”“地位”及“社会认同”等意义。有“组织”意味着你是有“单位”、有“依靠”的“社会人”;无“组织”则表明你是无“娘家”、无“保障”的不为社会承认的“黑人”。这就难怪老王要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在老王带着“失群落伍的惶恐”飘游在这个遗弃了他的社会上时,一位有“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有“地位”(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的社会人士却“常坐他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当得知他一只眼睛有夜盲时,这位有“组织”的人家送来了鱼肝油,当默存不能走路时,作者“烦老王送他上医院”。这里没有居高临下的怜悯,只有人与人、心与心沟通的“说闲话”;这里没有钱与劳力的交易,只有恳求帮忙的“烦(请)”。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交往,给老王带来了远比金钱更重要的“温暖”“关爱”与“平等”,尤其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做人的“尊严”:我对别人是有“意义”的,我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作者的“不安”“愧怍”,对自己内心的不宽容以及对灵魂的拷问,则不仅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待苦难人们的悲悯情怀,更彰显了她敢于自责,勇于反思,深入思考社会的精神,是她人性光辉的所在,也是这篇文章最富有内涵的一个亮点所在。
老王的悲剧实在不是老王个人的悲剧,甚至也不是善良的悲剧,而是植根于那个时代的社会悲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题(即同时布置一组题)”引领学生对文本步步追问,引发探究,在交流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时代元素,指导解读,还可以就身边无户口的农民工子女求学难进行类比体验等。
【学长赘言】
教师首先是一个先学者,即学长,因此应对文本细细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教师深度解读文本的目的,不是代替学生的解读与理解,而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可能性,为课堂学习选择意义、优化路径。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品味需要教师点拨深化或纠偏时,教师应以深入独到的理解,机智准确地进行指导,让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解读与价值判断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同的心智体验过程。
概言之,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永远是教学设计的根基与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