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闰土》、《故乡》到《祝福》、《肥皂》,我向来怀一颗谦卑、敬畏之心读鲁迅先生的文字。他带给我的纯粹的精神浸润,使我触碰到了时代的庄严、人性的庄严。
先生笔下的人物少有浅显平面的,他用细节将凡俗的人写得特别,使他们不再是历史尘烟之中的一个个静物,而是丰满、多元、引人深思的血肉真身。要想获知先生笔下人物的斤两,还须要谨慎地多掂几掂。
小说《肥皂》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正常的生活内容,难得的是,作者将它处理的很有趣。小说中的每一人物都内容颇丰,比如:敏感庸俗又爱子心切的“四太太”,深受新文化熏陶又受封建家长式父亲压制的学程,甚至是受到不平等待遇的两个小女--秀儿、招儿······
在刻画父亲“四铭”时,先生所用细节描写最为集中、鲜明,这就将这个周身带着突兀矛盾的形象不断展开在我的眼前。小说一开场就恰到好处的安排了一处细节--父子俩的鞋响:父亲四铭的是“又重又缓的”布鞋声,儿子学程的是“橐橐的”皮鞋声。引号中绝不是两个可有可无的定语,这一处作者布置在听觉角度的细节描写,很容易让注意到它的人进行对比,这也就恰好读出了先生寓于其中的深层含义,即以鞋响揭示父子各自所处的文化、社会立场及各自秉持的不同思想形态。
四铭的长衫、马褂儿继“鞋响”后一一尽展之时,这个活脱脱的封建知识分子也就带着周身的酸腐和一脸令人哂笑的自以为是,端着臭架子出了场。在他身后,端然峙立的是封建专制的巨大背景,他的一身行头和一招一式,演出的都是这块巨幕下的特定剧情。
学程则恰又站在与父亲相对的舞台上。无疑,他被新思想席卷,他那短衣和橐橐作响的皮鞋就是新风尚在他身上贴的标签。新旧文化间有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而当新旧角色各自穿好行头出现在一家之中时,就令人倍感措手不及了。可是以这父子二人之间的攻守角力为缩影的新旧暗战,却并不见硝烟。尚未成年的学程并无抗争的资本,迫于父亲威仪,他只好在父亲对他所受教育和所染时风大加毁谤之时,保持无奈的缄默。
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另一处集中的细节描写出现在四铭追究“恶毒妇”含义之时一再的盛怒。如果说本文以那块葵绿色的肥皂为线索展开情节,那么四铭的四次“怒”便承载了更为饱满突出的内涵。
一“怒”,先生用“可观”一词;二“怒”先生曰“慷慨”;三“怒”先生以“忽然愤怒起来”描述,四“怒”几至极限--“呼出一口气”。四处细节写怒,除了暗示出怒的程度,实现了小说内在的逻辑顺序和情节阶段性的发展、起伏之外,当然还别具深意。四铭遭到顽童西洋式的嘲笑后内愤难平,于是他竟然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他仇视新式学堂、女学、外语,在这些仇视之中他性格里的故作儒雅、狭隘尖刻、迂腐虚弱被和盘托出。
在封建的八角塔日渐倾颓之际,资本主义新文化正以其锐不可当的势头隆隆作响地席卷而来,震碎了旧式的迷梦。那些徘徊塔下,仰之弥高、钻之弥尖的崇拜者、捍卫者们拼命抗争,强作镇静,但他们的愤恨和排斥却越发无力。所以四铭的愤怒,只是无能为力的气急败坏。
鲁迅先生向来是惜墨如金的,他的作品可以说篇篇都有恰到好处的详略,这也正是先生的高明之处--绝不似那些“稚嫩”的作家,将人物性格以西方素描的方式一一描述,有时连细小的阴影也不肯轻易放过,这种面面俱到的写法,难逃繁文缛节的俗套,这就使得读者的审美只能浮于目力所及的表层,而难以产生反复品读直至意会的强大审美快意。或者有些还不至于如此笨拙的,也会使用大段惯常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形象,但这也是千篇一律、落入窠臼。
先生当然也会用到惯常的描写手法,但绝不会单纯、盲目的使用,他加入了一些点睛的细节,这些细节如同少而精的调料,刺激了读者的审美味蕾,拓宽了读者的审美空间。如果小说《肥皂》中少了“鞋响”和“四怒”这两处精妙细节,取而代之的是直白交代父子各自立场和迥异性格,那便大大消减了读者通过谨慎玩味、深入揣摩后发现文字中暗藏的风景或风暴而获得的独特快乐,小说的思想性也将大打折扣。这并不是说,艰涩难懂的作品就一定显得深刻、有思想。但是一篇作品,如果不能引起读者深思,不能引发看官共鸣,那它的意义和价值又在哪里?
好的小说,应该是一剂良药,或者是一则启迪,要么给人以救助,要么给人以思索。世上的精神,往往固执而矜持,不会像空心的草枝,浮于水上、拘于风向。只有功力深厚的作家才能在细节上大放异彩。
在封建的宫殿将要倾颓为废墟,封建的大河将要干涸为平原的短暂黑暗之中,鲁迅先生坚持苏醒,于是他也代表着人类共性灵魂中那种在危难之际最顽强的坚守品性。先生笔下展现出的每一个人物,每一种命运,每一处细节,甚至每一个句点都彰显着巨大的思想性,因为先生心怀“以文医心”的壮志,并随时愿为拯救民族性而捐躯,所以读他的文字每每令人清醒、疼痛,这种阅读感触可能是纯粹、高尚的精神浸染了我们的灵魂时,必然产生的况味。
我怀有始终的敬仰,从细节处开始捡拾鲁迅先生的“牙慧”,然后发现,在这些细节背后,原来也是千般风景,别有洞天。
先生笔下的人物少有浅显平面的,他用细节将凡俗的人写得特别,使他们不再是历史尘烟之中的一个个静物,而是丰满、多元、引人深思的血肉真身。要想获知先生笔下人物的斤两,还须要谨慎地多掂几掂。
小说《肥皂》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正常的生活内容,难得的是,作者将它处理的很有趣。小说中的每一人物都内容颇丰,比如:敏感庸俗又爱子心切的“四太太”,深受新文化熏陶又受封建家长式父亲压制的学程,甚至是受到不平等待遇的两个小女--秀儿、招儿······
在刻画父亲“四铭”时,先生所用细节描写最为集中、鲜明,这就将这个周身带着突兀矛盾的形象不断展开在我的眼前。小说一开场就恰到好处的安排了一处细节--父子俩的鞋响:父亲四铭的是“又重又缓的”布鞋声,儿子学程的是“橐橐的”皮鞋声。引号中绝不是两个可有可无的定语,这一处作者布置在听觉角度的细节描写,很容易让注意到它的人进行对比,这也就恰好读出了先生寓于其中的深层含义,即以鞋响揭示父子各自所处的文化、社会立场及各自秉持的不同思想形态。
四铭的长衫、马褂儿继“鞋响”后一一尽展之时,这个活脱脱的封建知识分子也就带着周身的酸腐和一脸令人哂笑的自以为是,端着臭架子出了场。在他身后,端然峙立的是封建专制的巨大背景,他的一身行头和一招一式,演出的都是这块巨幕下的特定剧情。
学程则恰又站在与父亲相对的舞台上。无疑,他被新思想席卷,他那短衣和橐橐作响的皮鞋就是新风尚在他身上贴的标签。新旧文化间有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而当新旧角色各自穿好行头出现在一家之中时,就令人倍感措手不及了。可是以这父子二人之间的攻守角力为缩影的新旧暗战,却并不见硝烟。尚未成年的学程并无抗争的资本,迫于父亲威仪,他只好在父亲对他所受教育和所染时风大加毁谤之时,保持无奈的缄默。
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另一处集中的细节描写出现在四铭追究“恶毒妇”含义之时一再的盛怒。如果说本文以那块葵绿色的肥皂为线索展开情节,那么四铭的四次“怒”便承载了更为饱满突出的内涵。
一“怒”,先生用“可观”一词;二“怒”先生曰“慷慨”;三“怒”先生以“忽然愤怒起来”描述,四“怒”几至极限--“呼出一口气”。四处细节写怒,除了暗示出怒的程度,实现了小说内在的逻辑顺序和情节阶段性的发展、起伏之外,当然还别具深意。四铭遭到顽童西洋式的嘲笑后内愤难平,于是他竟然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他仇视新式学堂、女学、外语,在这些仇视之中他性格里的故作儒雅、狭隘尖刻、迂腐虚弱被和盘托出。
在封建的八角塔日渐倾颓之际,资本主义新文化正以其锐不可当的势头隆隆作响地席卷而来,震碎了旧式的迷梦。那些徘徊塔下,仰之弥高、钻之弥尖的崇拜者、捍卫者们拼命抗争,强作镇静,但他们的愤恨和排斥却越发无力。所以四铭的愤怒,只是无能为力的气急败坏。
鲁迅先生向来是惜墨如金的,他的作品可以说篇篇都有恰到好处的详略,这也正是先生的高明之处--绝不似那些“稚嫩”的作家,将人物性格以西方素描的方式一一描述,有时连细小的阴影也不肯轻易放过,这种面面俱到的写法,难逃繁文缛节的俗套,这就使得读者的审美只能浮于目力所及的表层,而难以产生反复品读直至意会的强大审美快意。或者有些还不至于如此笨拙的,也会使用大段惯常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形象,但这也是千篇一律、落入窠臼。
先生当然也会用到惯常的描写手法,但绝不会单纯、盲目的使用,他加入了一些点睛的细节,这些细节如同少而精的调料,刺激了读者的审美味蕾,拓宽了读者的审美空间。如果小说《肥皂》中少了“鞋响”和“四怒”这两处精妙细节,取而代之的是直白交代父子各自立场和迥异性格,那便大大消减了读者通过谨慎玩味、深入揣摩后发现文字中暗藏的风景或风暴而获得的独特快乐,小说的思想性也将大打折扣。这并不是说,艰涩难懂的作品就一定显得深刻、有思想。但是一篇作品,如果不能引起读者深思,不能引发看官共鸣,那它的意义和价值又在哪里?
好的小说,应该是一剂良药,或者是一则启迪,要么给人以救助,要么给人以思索。世上的精神,往往固执而矜持,不会像空心的草枝,浮于水上、拘于风向。只有功力深厚的作家才能在细节上大放异彩。
在封建的宫殿将要倾颓为废墟,封建的大河将要干涸为平原的短暂黑暗之中,鲁迅先生坚持苏醒,于是他也代表着人类共性灵魂中那种在危难之际最顽强的坚守品性。先生笔下展现出的每一个人物,每一种命运,每一处细节,甚至每一个句点都彰显着巨大的思想性,因为先生心怀“以文医心”的壮志,并随时愿为拯救民族性而捐躯,所以读他的文字每每令人清醒、疼痛,这种阅读感触可能是纯粹、高尚的精神浸染了我们的灵魂时,必然产生的况味。
我怀有始终的敬仰,从细节处开始捡拾鲁迅先生的“牙慧”,然后发现,在这些细节背后,原来也是千般风景,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