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成员:课题副组长韩生明 马如民 孟平清 马海林 高成海 赵麟 马福海 马德录 马晓伟
【摘 要】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课堂。多媒体的运用给现代课堂注入了许多鲜活的血液,其最突出的功能在于化抽象为形象,促进数学课堂具有更多的可感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将枯燥的内容形象化,繁琐的知识简单化,静态的对象动态化,从而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课堂中怎样合理地、恰当地、科学地、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才能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1)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问题直观化(2)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问题简单化(3)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问题具体化(4)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问题深入化。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 高效课堂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颇具模拟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展现事物发展过程,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问题直观化
观察是思维的触觉,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多方位、多角度的给学生提供观察材料,让学生由局部到整体,或者由整体到局部地进行直观的观察,认识事物的形态特征,从而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事物印象,认识事物的形态特征。下面以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旋转》一课为例,来说明多媒体技术在数学问题直观化中所起的作用。课本问题如下:你想知道下面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
要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先课件展示美丽的图案之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案是对称的,可以分成相同的四部分。然后我们取其中的一份,记为基本图形A,通过课件动画演示,让学生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发现图形A旋转能得到图形B,B再旋转能得到图形C,C再旋转能得到图形D,图形A、B、C、D就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即这些图案是由图形旋转得到的。
再引导学生仔细、深入的观察图形是怎样旋转的,课件重复播放上述旋转过程,观察到图形A、B、C、D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在转动,只有这个点是不动的;而且旋转方向一致,都是顺时针;并且旋转一定的角度就停止,都旋转了90度。因此,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观察,我们得到了图形旋转的方法:①绕哪个点旋转,②绕哪个方向旋转,③旋转了多少度,这三点才能说明图形的旋转过程。通过不断深入的观察,我们得到了图案的设计过程如下:
提供美丽的图案作为感性材料,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播放,让学生广泛的联想,点面结合、全面地分析图案,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出了图案的设计过程,使问题变的直观易懂。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问题简单化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而当情绪亢奋时则能递发出少有的智慧火花。”能够形象地完美地在课堂中把教学情境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身在其中,大大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会引起他们的思维疲劳甚至厌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学习《分数除法(三)》一课时,要解决这样一道应用题: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首先课件播放操场上同学们热闹的体育活动,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使学生从原来的抑制、分心状态转化为兴奋、集中状态,随即对下面的知识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再应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是”和“的”两个字理解清楚。课件动画播放问题如下:
①27的是多少?列式:27×=6
②6÷=27提问:多少的是6?
①、②合起来就是:
③“27的是6”,列式:27×=6
“27的是6”可转化为:
④“6是27的”
③和④说法不同,但意思相同。由于“27的是6”在前面分数乘法中学生已经接触过,而“6是27的”学生刚认识,在列算式的时候不容易理解,而且容易引起混淆。所以题目已知“6是27的”,可转化为“27的是6”,让学生去列算式。通过课件播放上述四个问题,同学们很清晰的认识到四个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使问题变的非常简单。
最后利用课件播放来引导学生理解题目意思:
具体解法为:
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x=6
x=6×
x=27
答:操场上有27人参加活动
通过课件一步步的推导播放,条理清晰,同学们对问题有了真正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此,运用多媒体播放情境图,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习效率。在解决问题时,借助多媒体,设置悬念,设障立疑,能够将问题简单化,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活跃状态。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问题具体化
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教学数学知识,即是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科学方法,也是培养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而借助多媒体能把小学数学知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呈现给学生,能在教学中用具体形象的方法让学生认识研究抽象的数学知识。下面以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旅游费用》一课为例,来说明多媒体技术在数学问题具体化方面所起的作用。课本问题如下:
长城旅行社推出A、B两种优惠方案。A方案:景园一日游,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B方案:景园一日游,团体5人以上(含5人)每位100元。哪种方案买票省钱? 首先借助多媒体展示与旅游有关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获取题目信息,A方案分大人和小孩的不同收费,B方案不分大人和小孩,只按人数收费。再看问题“哪种方案买票省钱?”先不考虑怎样解题,应思考“省钱的原因是什么?”只有两个原因,旅行社方面和游客方面。旅行社方面省钱的原因是制定方案的不同,由于推出的两种优惠方案不能再改变,所以引起省钱的原因是固定的,我们不再去考虑;而游客方面大人A方案比B方案贵60元,小孩A方案比B方案便宜60元,所以引起省钱的原因是大人和小孩的不同,由于游客中大人和小孩不固定,所以引起省钱的原因不定,我们要将游客分类,使省钱的原因变固定,再去解决问题。假如游客有六人,应分成几类呢?利用多媒体生动地再现生活中的场景,分别开来六辆车,每辆车的游客都有所不同。
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显示,以省钱的原因为切入口,让学生积极地思维、周密地思考、对不确定的游客进行了恰当的分类,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数学知识。并逐类分析思考求解,从而顺利解决了哪种方案买票省钱。借助多媒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使学生迅速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和问题的关键,正确地判断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问题深入化
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充分挖掘教材,有利于丰富表象,引发联想,启发思维,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启迪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问题,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真正的理解数学。下面以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一课为例,来说明多媒体技术在数学问题深入化方面所起的作用。本节课在讲体积的概念时,做了如下比较土豆与红薯哪一个大的实验: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呢?
利用多媒体技术,动画演示实验过程:(1)取两个大小相同的量杯,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水。(2)将土豆和红薯分别放在两个量杯中。通过屏幕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水面发生了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杯子的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
看似实验与体积的概念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实验中所隐含的数学知识,应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为什么把土豆与红薯从空气中转化到水中去比较大小?
①将土豆放入充满空气的杯子中,杯子中的一部分空气被土豆所占,土豆所占的这部分空气就说是土豆所占空间,我们看到这部分空气所占空间与土豆所占空间是一样的。同理,将红薯放入充满空气的杯子中,红薯所占杯子中的这部分空气所占空间与土豆所占空间也是一样的。因此,要比较红薯与土豆的大小,我们可以比较红薯与土豆所占空气的多少。
多媒体展示关系图如下:
方法一
②将土豆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杯子中的一部分水被土豆所占,土豆所占的这部分水也说是土豆所占空间,我们看到这部分水所占空间与土豆所占空间也是一样的。同理,将红薯放入装水的杯子中,红薯所占杯子中的这部分水所占空间与土豆所占空间也是一样的。因此,要比较红薯与土豆的大小,我们可以比较红薯与土豆所占水的多少。
多媒体展示关系图如下:
通过多媒体对实验的动画演示,诱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探索创新认识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激活学生的创新热情,对问题层层深入,理解深刻,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五、课题小结
总之,数学课程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明显提高,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比较积极,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不再把学习当负担。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多媒体技术和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对于发展我们的数学教育事业,必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耿建民. 基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1(6).
[2] 李健. 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教学[J]. 考试周刊. 2011(7).
[3] 赵冠南.多媒体课件常用设计原则浅析[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26—27.
【摘 要】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课堂。多媒体的运用给现代课堂注入了许多鲜活的血液,其最突出的功能在于化抽象为形象,促进数学课堂具有更多的可感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将枯燥的内容形象化,繁琐的知识简单化,静态的对象动态化,从而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课堂中怎样合理地、恰当地、科学地、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才能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1)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问题直观化(2)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问题简单化(3)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问题具体化(4)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问题深入化。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 高效课堂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颇具模拟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展现事物发展过程,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问题直观化
观察是思维的触觉,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多方位、多角度的给学生提供观察材料,让学生由局部到整体,或者由整体到局部地进行直观的观察,认识事物的形态特征,从而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事物印象,认识事物的形态特征。下面以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旋转》一课为例,来说明多媒体技术在数学问题直观化中所起的作用。课本问题如下:你想知道下面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
要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先课件展示美丽的图案之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案是对称的,可以分成相同的四部分。然后我们取其中的一份,记为基本图形A,通过课件动画演示,让学生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发现图形A旋转能得到图形B,B再旋转能得到图形C,C再旋转能得到图形D,图形A、B、C、D就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即这些图案是由图形旋转得到的。
再引导学生仔细、深入的观察图形是怎样旋转的,课件重复播放上述旋转过程,观察到图形A、B、C、D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在转动,只有这个点是不动的;而且旋转方向一致,都是顺时针;并且旋转一定的角度就停止,都旋转了90度。因此,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观察,我们得到了图形旋转的方法:①绕哪个点旋转,②绕哪个方向旋转,③旋转了多少度,这三点才能说明图形的旋转过程。通过不断深入的观察,我们得到了图案的设计过程如下:
提供美丽的图案作为感性材料,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播放,让学生广泛的联想,点面结合、全面地分析图案,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出了图案的设计过程,使问题变的直观易懂。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问题简单化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而当情绪亢奋时则能递发出少有的智慧火花。”能够形象地完美地在课堂中把教学情境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身在其中,大大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会引起他们的思维疲劳甚至厌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学习《分数除法(三)》一课时,要解决这样一道应用题: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首先课件播放操场上同学们热闹的体育活动,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使学生从原来的抑制、分心状态转化为兴奋、集中状态,随即对下面的知识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再应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是”和“的”两个字理解清楚。课件动画播放问题如下:
①27的是多少?列式:27×=6
②6÷=27提问:多少的是6?
①、②合起来就是:
③“27的是6”,列式:27×=6
“27的是6”可转化为:
④“6是27的”
③和④说法不同,但意思相同。由于“27的是6”在前面分数乘法中学生已经接触过,而“6是27的”学生刚认识,在列算式的时候不容易理解,而且容易引起混淆。所以题目已知“6是27的”,可转化为“27的是6”,让学生去列算式。通过课件播放上述四个问题,同学们很清晰的认识到四个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使问题变的非常简单。
最后利用课件播放来引导学生理解题目意思:
具体解法为:
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x=6
x=6×
x=27
答:操场上有27人参加活动
通过课件一步步的推导播放,条理清晰,同学们对问题有了真正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此,运用多媒体播放情境图,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习效率。在解决问题时,借助多媒体,设置悬念,设障立疑,能够将问题简单化,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活跃状态。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问题具体化
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教学数学知识,即是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科学方法,也是培养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而借助多媒体能把小学数学知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呈现给学生,能在教学中用具体形象的方法让学生认识研究抽象的数学知识。下面以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旅游费用》一课为例,来说明多媒体技术在数学问题具体化方面所起的作用。课本问题如下:
长城旅行社推出A、B两种优惠方案。A方案:景园一日游,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B方案:景园一日游,团体5人以上(含5人)每位100元。哪种方案买票省钱? 首先借助多媒体展示与旅游有关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获取题目信息,A方案分大人和小孩的不同收费,B方案不分大人和小孩,只按人数收费。再看问题“哪种方案买票省钱?”先不考虑怎样解题,应思考“省钱的原因是什么?”只有两个原因,旅行社方面和游客方面。旅行社方面省钱的原因是制定方案的不同,由于推出的两种优惠方案不能再改变,所以引起省钱的原因是固定的,我们不再去考虑;而游客方面大人A方案比B方案贵60元,小孩A方案比B方案便宜60元,所以引起省钱的原因是大人和小孩的不同,由于游客中大人和小孩不固定,所以引起省钱的原因不定,我们要将游客分类,使省钱的原因变固定,再去解决问题。假如游客有六人,应分成几类呢?利用多媒体生动地再现生活中的场景,分别开来六辆车,每辆车的游客都有所不同。
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显示,以省钱的原因为切入口,让学生积极地思维、周密地思考、对不确定的游客进行了恰当的分类,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数学知识。并逐类分析思考求解,从而顺利解决了哪种方案买票省钱。借助多媒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使学生迅速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和问题的关键,正确地判断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问题深入化
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充分挖掘教材,有利于丰富表象,引发联想,启发思维,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启迪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问题,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真正的理解数学。下面以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一课为例,来说明多媒体技术在数学问题深入化方面所起的作用。本节课在讲体积的概念时,做了如下比较土豆与红薯哪一个大的实验: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呢?
利用多媒体技术,动画演示实验过程:(1)取两个大小相同的量杯,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水。(2)将土豆和红薯分别放在两个量杯中。通过屏幕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水面发生了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杯子的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
看似实验与体积的概念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实验中所隐含的数学知识,应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为什么把土豆与红薯从空气中转化到水中去比较大小?
①将土豆放入充满空气的杯子中,杯子中的一部分空气被土豆所占,土豆所占的这部分空气就说是土豆所占空间,我们看到这部分空气所占空间与土豆所占空间是一样的。同理,将红薯放入充满空气的杯子中,红薯所占杯子中的这部分空气所占空间与土豆所占空间也是一样的。因此,要比较红薯与土豆的大小,我们可以比较红薯与土豆所占空气的多少。
多媒体展示关系图如下:
方法一
②将土豆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杯子中的一部分水被土豆所占,土豆所占的这部分水也说是土豆所占空间,我们看到这部分水所占空间与土豆所占空间也是一样的。同理,将红薯放入装水的杯子中,红薯所占杯子中的这部分水所占空间与土豆所占空间也是一样的。因此,要比较红薯与土豆的大小,我们可以比较红薯与土豆所占水的多少。
多媒体展示关系图如下:
通过多媒体对实验的动画演示,诱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探索创新认识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激活学生的创新热情,对问题层层深入,理解深刻,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五、课题小结
总之,数学课程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明显提高,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比较积极,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不再把学习当负担。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多媒体技术和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对于发展我们的数学教育事业,必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耿建民. 基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1(6).
[2] 李健. 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教学[J]. 考试周刊. 2011(7).
[3] 赵冠南.多媒体课件常用设计原则浅析[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