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有幸听了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认识角》一课,教者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多彩的数学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等活动中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片段一:揭示角的特征
1、老师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小礼品,(每小组准备了纸工袋、三角板、方瓷砖等实物)请同学们拿桌面上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它们上面的角,在小组内互相指一指,说一说他们的角在哪里?(师巡视)
2、老师这里也有一把三角板,老师手模的是角的顶点,同学也试着摸一摸,说说有什么感觉?(学生说出尖尖的等词都可以)教师手指三角板的两边,我们称之为角的两边,两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请同学们摸一摸角的两边有什么感觉。(学生说出滑滑的、直直的都可以)
3、指名同学说说五角星、直尺、剪刀上的角。
4、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相互讨论,找到了物体的角,如果把这些角从物体上搬下来,画到纸上会是什么样子,想不想看一看?(课件演示)
5、借助课件演示揭示“角”各部分的名称,我们在画角时,先画一个小圆点叫做角的顶点,再画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6、我们已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小朋友们能从我们周围物体面上找找角吗?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比一比,看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7、小朋友观察仔细,找得认真,说得非常棒!下面请同学们帮老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课件出示: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和第2题
让学生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后再提问: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角?
[赏析: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角,通过屏幕呈现动态的画面,并让学生在生活中的物体上找出角,为学生选取教学信息提供了便利,丰富了教学方式,使他们体会到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片段二:做角
1、刚才小朋友们从物体上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特征,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些角?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小朋友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材料,想办法做出“角”。(出示材料袋)①’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②用纸折出一个角;③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拉出一个角;④两根硬纸条做成大小不同的角。
2、小组长打开材料袋,四人小组合作,同学们可互相帮助,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合作交流)。
2、各小组汇报交流(用实物展示台演示学生的劳动成果并比一比,谁做的角最漂亮)
①两根小棒搭出的角
②纸折的角
③橡皮筋在钉子板上拉出的角
④两根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
3、演示活动角
小朋友们刚才合作得非常棒,用不同的材料做出许多不同的角,老师这儿也有一个角(藏在身后)。想不想看?(用纸扇演示)
(1)拉动活动角的两边,问;现在这个角有什么变化?(大了)
(2)合拢活动角的两边,问:现在这个角有什么变化?(小了)
(3)当活动角变大或变小时,角的两边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领悟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赏析:教者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景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搭一搭,折一折,拉一拉等活动,巩固了对角的图形的认识,同时形成对角的太小的思考,初步揭示角的太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让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片段三:比较角的大小
1、课件出示四个钟面
你能看出钟面上的角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第一个角最大,第三个角最小)
2、课件上只留第二、四两个钟面
这两个角,你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
3、谁说得对呢?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让学生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方法。
①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②用纸剪一个与第一个角同样大的角,再放到第二个角上进行比较
③用活动角做比较的工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用实物展示台演示两角的大小比较
4、完成P70试一试:
小朋友会做角,又知道比较角大小,能不能每人用纸折出一个角,在小组里比一比谁折的角大,谁折的角小。
5、下面老师要看看谁是我们班的火眼金睛,能一眼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6、想想做做第3题完成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呢?
[赏析:在比较角的大小时,教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创设必要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得到了比较角大小的方法,并通过练习,初步揭示出有几条边就有几条角的规律,丰富了学生对多边形的认识,让学生在尝试中有所发现,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中发展自我。]
片断四:拓展练习、发展思维
1、你能数出下面图中有几个角吗?
2、把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剪刀和硬纸板动手实践,可得到以下几种情况,并让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
[赏析:最后两题的设计独具匠心,让学生在题目的拓展、延伸中动手操作,始终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最佳状态,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创新,满足了学有余力学生的需求,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片段一:揭示角的特征
1、老师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小礼品,(每小组准备了纸工袋、三角板、方瓷砖等实物)请同学们拿桌面上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它们上面的角,在小组内互相指一指,说一说他们的角在哪里?(师巡视)
2、老师这里也有一把三角板,老师手模的是角的顶点,同学也试着摸一摸,说说有什么感觉?(学生说出尖尖的等词都可以)教师手指三角板的两边,我们称之为角的两边,两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请同学们摸一摸角的两边有什么感觉。(学生说出滑滑的、直直的都可以)
3、指名同学说说五角星、直尺、剪刀上的角。
4、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相互讨论,找到了物体的角,如果把这些角从物体上搬下来,画到纸上会是什么样子,想不想看一看?(课件演示)
5、借助课件演示揭示“角”各部分的名称,我们在画角时,先画一个小圆点叫做角的顶点,再画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6、我们已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小朋友们能从我们周围物体面上找找角吗?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比一比,看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7、小朋友观察仔细,找得认真,说得非常棒!下面请同学们帮老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课件出示: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和第2题
让学生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后再提问: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角?
[赏析: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角,通过屏幕呈现动态的画面,并让学生在生活中的物体上找出角,为学生选取教学信息提供了便利,丰富了教学方式,使他们体会到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片段二:做角
1、刚才小朋友们从物体上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特征,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些角?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小朋友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材料,想办法做出“角”。(出示材料袋)①’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②用纸折出一个角;③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拉出一个角;④两根硬纸条做成大小不同的角。
2、小组长打开材料袋,四人小组合作,同学们可互相帮助,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合作交流)。
2、各小组汇报交流(用实物展示台演示学生的劳动成果并比一比,谁做的角最漂亮)
①两根小棒搭出的角
②纸折的角
③橡皮筋在钉子板上拉出的角
④两根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
3、演示活动角
小朋友们刚才合作得非常棒,用不同的材料做出许多不同的角,老师这儿也有一个角(藏在身后)。想不想看?(用纸扇演示)
(1)拉动活动角的两边,问;现在这个角有什么变化?(大了)
(2)合拢活动角的两边,问:现在这个角有什么变化?(小了)
(3)当活动角变大或变小时,角的两边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领悟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赏析:教者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景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搭一搭,折一折,拉一拉等活动,巩固了对角的图形的认识,同时形成对角的太小的思考,初步揭示角的太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让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片段三:比较角的大小
1、课件出示四个钟面
你能看出钟面上的角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第一个角最大,第三个角最小)
2、课件上只留第二、四两个钟面
这两个角,你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
3、谁说得对呢?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让学生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方法。
①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②用纸剪一个与第一个角同样大的角,再放到第二个角上进行比较
③用活动角做比较的工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用实物展示台演示两角的大小比较
4、完成P70试一试:
小朋友会做角,又知道比较角大小,能不能每人用纸折出一个角,在小组里比一比谁折的角大,谁折的角小。
5、下面老师要看看谁是我们班的火眼金睛,能一眼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6、想想做做第3题完成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呢?
[赏析:在比较角的大小时,教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创设必要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得到了比较角大小的方法,并通过练习,初步揭示出有几条边就有几条角的规律,丰富了学生对多边形的认识,让学生在尝试中有所发现,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中发展自我。]
片断四:拓展练习、发展思维
1、你能数出下面图中有几个角吗?
2、把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剪刀和硬纸板动手实践,可得到以下几种情况,并让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
[赏析:最后两题的设计独具匠心,让学生在题目的拓展、延伸中动手操作,始终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最佳状态,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创新,满足了学有余力学生的需求,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