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初以来,愈演愈烈的难民危机令欧洲焦头烂额。国际舆论在密切关注欧盟内部争论不休的同时,也将矛头指向海湾富国,指责其一面给叙利亚内战火上浇油,一面又对叙难民袖手旁观。大赦国际近期的一份报道甚至称“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阿曼、科威特、巴林六国对叙利亚难民的重新安置数量为零”。那么,叙利亚难民在中东的真实处境如何?
主要难民收置国:
不堪重负,力不从心
根据2015年9月联合国数字显示,目前流亡海外的叙难民数量已达到408万人;同时,在叙利亚国内还有高达760万的民众流离失所,其中也有大批人准备逃往国外。由于叙利亚内战长期化已成定局,在可预期的未来叙难民数量仍会持续攀升。当前土耳其收置叙利亚难民193万,黎巴嫩110万,约旦63万,三国共收置了90%的叙利亚难民。难民不断涌入,毫无疑问会对收置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带来严重负担,但由于三国国情社情不同,危机表现形态、政府应对态度也存在较大区别。
首先看土耳其。土耳其在接受叙利亚难民问题上表现最积极,收置人数也最多。2011年叙利亚动荡之初,当时土耳其政府认为巴沙尔政权很快会倒台,西方很可能复制“利比亚模式”进行军事干预,难民问题只是暂时性的。起初,土政府自持财政实力雄厚、抗冲击能力强,对独立应对难民危机颇为自信,对国际合作热情不高;但随着叙危机长期化,难民数量猛增,土政府财政越发捉襟见肘,开始向国际社会求援。土耳其“灾难与紧急情况署”2015年9月数据显示,土耳其为叙难民已经花费了60亿美元,但仅得到4亿美元外部援助。目前生活在土耳其的近200万叙利亚难民中,仅有约25万人居住在人满为患的难民营中,其余大部分或投亲靠友,或自谋生路。随着难民问题长期化,土耳其南部临近叙利亚边境地带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族群冲突、恐怖主义、暴力犯罪事件频发。此外,从土耳其爱琴海域的博德鲁姆到希腊的科斯岛海路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众多叙利亚难民由此冒险偷渡至欧洲,引发接二连三的海难事故。而且,据称有些偷渡者甚至人为制造“船只沉没”,以博取希腊方面救援,造成了更多人间悲剧。令人稍感庆幸的是,叙在土难民中也存在一定规模的中产阶级,在加齐安泰普、基利斯、乌尔法等边境省份开始出现叙利亚人经营的商店、餐馆等商业设施,对活跃边境地区经济、带动当地就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与土耳其相比,黎巴嫩的情况更为严峻。黎巴嫩是面积仅1.04万平方公里、人口420万的中东小国,近年来共接纳110万叙利亚难民,加上原有的50万巴勒斯坦难民,等于黎巴嫩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难民。难民涌入也令原本就捉襟见肘的黎巴嫩经济雪上加霜。根据世界银行评估,在2012至2014年间,难民危机已经导致17万黎巴嫩人陷入贫困,平均每年GDP增速被拖慢2.9个百分点,失业率升至20%。同时,叙利亚难民占用了大量黎巴嫩住房,目前80%的难民居住在各大城市的出租房中,其余20%居住在农村、城郊等地的临时简易住房中。面对汹涌的难民潮,黎巴嫩政府基本上处于被动应付局面,自2013年以来已经多次宣布无力接收,最终在2014年底关闭了叙黎边境,并宣布黎政府从2015年1月5日起停止接受叙利亚人以难民身份进入黎巴嫩。2015年5月,联合国难民署应黎巴嫩政府要求,停止为叙利亚人注册难民身份。
和黎巴嫩一样,叙利亚的东部邻国约旦同样是面积小、资源少、底子薄的中东“困难户”,但其在接收难民问题上却有着慷慨大方的优良传统。历史上,约旦曾经三次大规模接收巴勒斯坦难民,目前在约旦的巴难民人数高达200余万;1991年海湾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约旦又接收了4.4万多名伊拉克难民。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后,约旦政府对叙难民大开绿灯,在边境设立难民营提供庇护。目前在约旦的63万叙利亚难民,83%在首都安曼等城市中居住,17%生活在难民营中。但据多家机构透露,大量叙难民并没有纳入联合国统计数字,实际难民人数可能超过120万。目前,约旦60%的就业岗位来自于与政府相关的公共部门,这些机会难以提供给叙利亚难民,因此和土耳其、黎巴嫩相比,在约旦生活的叙难民就业机会更少,大部分从事建筑、农业、零售等低收入临时性工作,生活普遍更加贫困。
海湾富国:
“为富不仁”还是“有苦难言”?
近期,在西方媒体、国际组织大肆炒作下,“海湾国家接收难民数为零”的新闻满天飞,各界纷纷指责海湾国家“冷漠”、“吝啬”。实际上,除了埃及、也门、阿尔及利亚等少数国家外,目前大部分阿拉伯国家都认为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没有保障巴勒斯坦难民的回归权和自决权,因此一直没有签署该公约,也就是并不承认国际法规定的难民身份。从理论上来说,未签约国自然不会向联合国难民署通报本国数据,这就造成账面数据为“零”的情况。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联合国难民署海湾国家的代表纳比尔·奥斯曼9月初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称,在沙特实际上生活着约50万叙利亚难民。而根据半岛电视台披露,沙特接纳了30万叙难民,阿联酋接纳了15万,科威特接纳了13万。只是在这些海湾国家中,并没有将该人群称之为“难民”,而是称为“受苦难的阿拉伯兄弟”等。另一方面,海湾国家也向叙利亚难民提供了大批经济援助。沙特官方称,沙特政府已向约旦、黎巴嫩等地叙利亚难民提供了总计7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科威特2015年也向联合国叙利亚应对基金捐赠3.04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三。9月12日,沙特政府表示将向德国提供资金修建200座清真寺,以供到该国避难的叙利亚难民使用。
但无论怎么说,海湾国家接收的难民数量的确有限,与其较高人均收入更是不成正比。从根源上说,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海湾国家特殊的社会经济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海湾国家普遍富裕,但经济产业结构单一,过分依赖油气等能源部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足,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海湾本国公民大多受雇于政府机构、公共部门,底层职位则由大量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南亚劳工占据。目前沙特国内有三分之一是外国短期劳工,而阿联酋、卡塔尔的公民人数甚至只有10%左右,其余均为短期劳工。海湾国家对移民入籍管理极其严苛,对于在海湾生活的外国人而言,只有当本人或配偶拥有全职工作并达到一定年限后,才能获得居留权。如果仅从事临时性工作,一旦合同到期,这些劳工必须离境。长期以来,海湾国家一直利用这种制度保持着其人员的流动性,维持着阿拉伯人与外国人之间的微妙平衡,保证社会稳定发展。对于叙利亚难民来说,祖国山河破碎,归国迟迟无期。海湾国家自然较难对这些不能回国的人群敞开大门。此外,海湾国家均为君主国,巩固王权稳定是重中之重,在中东大乱、暴恐肆虐的背景下,当然要避免危险极端分子通过难民潮渗透入境。因此,在可预期的未来,海湾国家仍然会对难民采取闭门政策,但可能会在国际舆论压力下加大对难民的经济援助力度。
令人唏嘘的是,叙利亚难民问题已经四年有余,虽然国际媒体偶有报道,但始终未受更多重视。直到此次欧洲遭遇难民潮冲击,才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但经过比较可以发现,令欧洲人苦不堪言的“旅欧难民团”只是中东难民的一小部分而已。这既凸显出国际政治斗争的残酷,也反映出西方话语霸权的强大实力。值得期待的是,通过欧洲难民危机,世界重新认识了中东难民问题,也更加关注中东的战火硝烟。但愿这一切能给当地苦难的民众带来一丝新的希望。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