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迷思概念”成为大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障碍,学生常常将已掌握的一些基本常识与新的化学知识相混淆,导致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学习效率低下。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 迷思概念 教学策略
一、迷思概念的含义
迷思概念是指学生已经学习了某一概念的定义,但并未真正理解其实质含义,存在一些模糊概念或错误认识,以至于头脑中形成的和教材概念不一致的认知。一般来说,迷思概念是学生经过长时间发展而形成的,教师要想单纯依靠几节课程让学生从迷思概念中转变出来是不现实的,这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受限或出现障碍,出现学习低效的情况。
二、高中化学迷思概念的来源
1.日常的直接经验与观察
在学习前,学生通常都对某些事物已经有了一定认识,这些认识来源于日常的生活经验与观察,但是这些认识都是经验性的、感性的,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或错误性。如有不少学生根据木材烧成木炭、木材疏松变成木炭的现象,认为燃烧是一个质量减少的过程;铝锅比铁锅更广泛运用于生活中,不少学生觉得铁锅容易生锈,而铝锅不容易生锈,得出铁比铝活泼的错误结论。
2.日常习惯称呼的曲解
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学生往往是通过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来学习与解释化学概念的。由于习惯称呼对部分化学概念存在认知上的错误,这就很容易让学生曲解化学概念,从而产生迷思概念。如生活当中的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这使得部分学生得出化学中的“盐”只有氯化钠这样的错误认识;又如“水银”,不少学生从词的组成来看,误以为水银就是金属银。
3.类化概念的相互混淆
在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中,有许多概念存在属性相关、含义类似以及字面相近的情况,而该类概念往往较为相似,很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概念相互混淆的现象,从而形成迷思概念。如多数学生不能区分同位素、同素異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这四个概念,因为他们不理解每个概念“同”的含义。
三、高中化学迷思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1.以“迷思”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
通常,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现象或是事物存在错误或片面的认识而形成迷思概念,如若没有及时转变其认知,则极易使得学生在学习新的化学知识时出现顺应和同化现象,更有甚者会对新知识的意义产生误解,并形成思维上的错误认知,阻碍学生高中化学的学习。
如在学习“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时,学生容易产生“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作为原电池两极材料时,则活泼金属为负极”这一错误理解。遇到该现象时,教师不必生硬地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而可以该迷思概念为切入点,在讲课时先提出数个装置图,让学生对装置图中原电池的电极进行判断与探讨,帮助学生认识到电极金属活泼性只是一个考虑因素,还要具体联系电极和电解质溶液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准确确定原电池的电极。
2.绘制概念图,完善学生的认知概念
首先,教师应选定某一知识范围绘制概念图。由于概念图的结构与所要选用的情景有着较大关系,所以教师需尽可能地选择某一具体问题或某一章节进行绘制。其次,教师应在所选择的知识领域中选取有关概念,并把其列入绘制概念图中,让学生对概念一目了然。接着,教师将连接各个概念,并使用较为精简的文字写在连接线上,用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在学生不断了解与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需不断地修整概念图,以帮助学生对化学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孙丹凤.高中化学“迷思概念”形成原因与解决对策探析[J].高中数理化,2013,(22).
[2]封霄.高中化学中常见的迷思概念及教学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3]严语.化学迷思概念的探查及其转变的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本文系2016年度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中学化学迷思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YCX16A025。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省信丰中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 迷思概念 教学策略
一、迷思概念的含义
迷思概念是指学生已经学习了某一概念的定义,但并未真正理解其实质含义,存在一些模糊概念或错误认识,以至于头脑中形成的和教材概念不一致的认知。一般来说,迷思概念是学生经过长时间发展而形成的,教师要想单纯依靠几节课程让学生从迷思概念中转变出来是不现实的,这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受限或出现障碍,出现学习低效的情况。
二、高中化学迷思概念的来源
1.日常的直接经验与观察
在学习前,学生通常都对某些事物已经有了一定认识,这些认识来源于日常的生活经验与观察,但是这些认识都是经验性的、感性的,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或错误性。如有不少学生根据木材烧成木炭、木材疏松变成木炭的现象,认为燃烧是一个质量减少的过程;铝锅比铁锅更广泛运用于生活中,不少学生觉得铁锅容易生锈,而铝锅不容易生锈,得出铁比铝活泼的错误结论。
2.日常习惯称呼的曲解
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学生往往是通过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来学习与解释化学概念的。由于习惯称呼对部分化学概念存在认知上的错误,这就很容易让学生曲解化学概念,从而产生迷思概念。如生活当中的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这使得部分学生得出化学中的“盐”只有氯化钠这样的错误认识;又如“水银”,不少学生从词的组成来看,误以为水银就是金属银。
3.类化概念的相互混淆
在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中,有许多概念存在属性相关、含义类似以及字面相近的情况,而该类概念往往较为相似,很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概念相互混淆的现象,从而形成迷思概念。如多数学生不能区分同位素、同素異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这四个概念,因为他们不理解每个概念“同”的含义。
三、高中化学迷思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1.以“迷思”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
通常,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现象或是事物存在错误或片面的认识而形成迷思概念,如若没有及时转变其认知,则极易使得学生在学习新的化学知识时出现顺应和同化现象,更有甚者会对新知识的意义产生误解,并形成思维上的错误认知,阻碍学生高中化学的学习。
如在学习“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时,学生容易产生“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作为原电池两极材料时,则活泼金属为负极”这一错误理解。遇到该现象时,教师不必生硬地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而可以该迷思概念为切入点,在讲课时先提出数个装置图,让学生对装置图中原电池的电极进行判断与探讨,帮助学生认识到电极金属活泼性只是一个考虑因素,还要具体联系电极和电解质溶液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准确确定原电池的电极。
2.绘制概念图,完善学生的认知概念
首先,教师应选定某一知识范围绘制概念图。由于概念图的结构与所要选用的情景有着较大关系,所以教师需尽可能地选择某一具体问题或某一章节进行绘制。其次,教师应在所选择的知识领域中选取有关概念,并把其列入绘制概念图中,让学生对概念一目了然。接着,教师将连接各个概念,并使用较为精简的文字写在连接线上,用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在学生不断了解与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需不断地修整概念图,以帮助学生对化学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孙丹凤.高中化学“迷思概念”形成原因与解决对策探析[J].高中数理化,2013,(22).
[2]封霄.高中化学中常见的迷思概念及教学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3]严语.化学迷思概念的探查及其转变的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本文系2016年度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中学化学迷思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YCX16A025。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省信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