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都市”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duoli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朱日亮小说以人性剖析见长,尤善在特殊的环境和语境中书写人性的迷失。本文将从朱日亮小说对当今时代的反思、个体欲望沉沦、“进城与返乡”三个角度探讨人群迷失“都市”的表征,从而阐释朱日亮小说中对人性欲望的沉沦以及人性复杂的思考。
  关键词:朱日亮小说 精神迷失 欲望 人性
  朱日亮的作品以小说居多,文章主题多变,情节多样,尤其善于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以及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去探索真实。在这样一个物质欲望极度膨胀的社会,都市生活的纷繁复杂总要先进入所有人的视线,在这样一个像沼泽一样潜藏着巨大险恶的环境下,一切的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社会秩序都将面临巨大的冲击,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就是人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一分子,必然从内而外也受到巨大的冲击,一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联系也将出现问题。欺骗、攀比、不信任都将出现在人与人之间,此时,人的内心很难承受这种突如其来的消极变故,难免要陷入思考,甚至是精神迷茫。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写类似题材的文章,例如贾平凹的《废都》写的就是知识分子的精神迷失。与《MP3》中的小主人公相比,《废都》中的庄之蝶是个成人版的知识分子,他的精神迷失体现得更加明显而放纵,体现了成人世界的精神迷失充斥了性欲、权势、猜忌等种种丑恶人性。然而,《MP3》几千字的小故事与《废都》几十万字的大部头长篇小说相比,笔者认为,朱日亮的小说更能从根源挖掘当代人精神迷失的本质。
  笔者将以特殊的都市生活为背景,结合朱日亮小说的具体文本,对其小说中的人性进行具体剖析,分析他是怎样在现实生活中取材,又是怎样在文本中再现他们精神的迷失。
  一、精神迷失——对当今时代的反思 在社会大踏步向前进的过程中,商业贸易突飞猛进地充斥整个社会。随之而来的各种藏在社会表层下面的问题凸显出来。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失去信任、一切以利益至上、虚伪、欺骗……真心在这时显得难能可贵,人们沦陷在欲望的苦海不能自拔,灵魂的迷失无处可寻。朱日亮在他的多篇小说中极尽真诚的写作,为我们展现一个又一个迷失的灵魂。
  在小说《MP3》中,作者用心刻画了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偷窃好朋友的MP3的全过程。从事发前的各种复杂矛盾心理到偷窃后更为艰难复杂的心理斗争,让我们看到脆弱的人性是怎样与强大的现实做斗争,人又是怎样在欲望的海洋中痛苦的挣扎的。作者有意选择了一个很特殊的主人公。特殊于他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一个很玄妙的人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少年儿童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刚刚开始接触一些他们曾在父母给予的象牙塔中不曾有过的真正的社会上的复杂的东西。他们在这个阶段真正地意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不仅是性别上的,还包括世俗的、物质的、阶层的,等等。甚至,他们在这一阶段明白了金钱的意义。在这之前,他们单纯的心性满足于父母能够支付他们的基本的生活保障。可是一旦迈入“缩小”的“成人世界”——中学,他们也会像真实社会上的成员一样把这里演绎成一个仿真的社会。成人世界的一些坏的东西流入这里。尽管他们依然穿着同样的校服,但是攀比、炫耀、虚荣已经在这里大肆盛行。这真的不能不让我们为这些祖国的未来的脊梁而担忧。作者显然也是看到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在小说中,有一个很巧妙的地方,就是在班级里很多有钱人家的孩子有了MP3后,小主人公并没有羡慕,但恰恰好朋友突然买了MP3,自己心里却很不平衡,很受不了。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对方是自己最好的朋友,第二是因为他家跟自己家经济水平差不多,都不太富裕。乍看可能会觉得主人公这种想法很怪异,从心理学层面分析却是非常真实的。这就已经为我们展示了成人世界的种种丑陋的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负面情绪,它跟羡慕是不同的。而嫉妒却常常发生在水平相当的伙伴之间,这种越来越多的、看到别人有比自己强的地方就心理不平衡的心态,恰恰是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导致了人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能够正确地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沉浸在欲望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偷窃,本身是一种犯罪,是一种罪恶。然而,这篇小说却很难让读者读罢厌恶犯了错误的主人公,反而能激起读者的同情心。这是因为,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小主人公沉浸在精神的困惑中逃不出来,能够感受到作为偷窃者的小主人公所受的痛苦并不比丢了东西的人少。这是因为良知,因为他本身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而是一个物欲横流的都市社会的牺牲品,他的本身是善良而有良知的。这种良知可以从他偷窃后的无限愧疚和所做的弥补中发现。因此,这个物欲的社会才是其精神迷失的根源。
  在作者的多篇小说中都有涉及精神迷失的文章,例如《旗人》《书上有鸟飞》等。
  二、个体欲望——对偏执欲望的解剖 读朱日亮的小说,最能勾起读者心灵中最柔弱的那根神经的,是那种对爱得不顾一切的偏执。对爱的偏执,也可以理解为个体的偏执欲望。《表姐的情人》和《坚持》两篇小说同样选取了女性的特殊视角,书写了两个多情而痴情的女子在爱情和世俗的羁绊中痛苦挣扎的故事。
  在《表姐的情人》中,作者书写了一个女人在充斥欲望的都市中的爱情迷失、精神迷失。表姐李娅本来拥有一段美好的婚姻,丈夫陈家民忠厚老实、能干孝顺,符合所有正常人的择偶标准。但是李娅却很痛苦,也不满意这段人人羡慕的婚姻。丈夫陈家民几乎没有缺点,可以说是中国好丈夫的楷模。可是越是这样,李娅越不喜欢他。让李娅自己也不能理解的是她拒绝不了当年骗走她贞操还有一万元钱的男人肖非。肖非对待李娅并没有丈夫陈家民对她那么好。这看似很难理解,却在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这可以理解为人的喜欢受虐的不正常心理,然而,在李娅这里,读者看到的却是一个女人个体偏执极端的欲望。肖非真的不比陈家民好,他放荡、懒惰、没有正经职业、撒谎……所有坏男人该具备的习性他似乎都占据了。李娅却最终为他放弃了一切,不惜离开人人羡慕、安逸稳定的婚姻,不惜跟养育她几十年的父母恩断义绝,去追逐那个虚无缥缈可能根本不存在的“梦”……
  这种由“精神迷失”导致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伴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人性向着各种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也可以说,人们生活中事件的丰富性随之增加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与外界世界的联系也更为密切,人们的社交范围相比以往也扩大了很多。这就使人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和微妙,各种生活事件触发了更多的思考从而催生更多不同的选择,同时这就难免让人面临各种困惑,一旦一个人面临困惑,也就失去了方向感,就容易影响选择,各种各样的选择,造就了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些社会现象正对应着文学作品中的内容情节,作品中的角色的命运也反映着现实世界中人们的命运。对于爱情故事本身来说,要想塑造一个能够引领“曲折”情节的人物角色,往往也离不开对其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而现代都市下快节奏的生活刚好迎合了这种写作需求。当然,一些特定写作题材的作品也可以在相对“简单”的写作架构中完成,但描写人心复杂历程的作品,多依托于充满了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朱日亮的作品紧紧地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通过人物间各自迷失的自我的描写,刻画了在这个充满诱惑与挑战的世界中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各自所做出的选择带来的不同后果。   世界文学中同样有描述这种个体对爱情偏执欲望的经典。例如,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男主人公盖茨比就是怀揣着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一直在追求的路上奔跑直至死亡的人。与朱日亮这两篇小说极为相似的是主人公们同样追逐爱情,追逐一份世人所不能理解的偏执的爱情,追逐一个自己心中必须坚持的“梦”。在小说《坚持》中也有相似的情节。女主人公佳仪不爱对她百般追逐、无微不至的钻石王老五吴水根,偏偏喜欢一无是处自私任性的诗人李宋。作品中,两个男主人公的对比如此强烈。吴水根务实能干、事业有成,对佳仪专心痴情。而在李宋的世界,仿佛只有他自己和诗。他从来不为佳仪考虑,不为他们的未来考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世俗所不容的男人,却在赢得佳仪的爱情战场上战胜了优秀的吴水根。这是很难理解的,在作者的多篇小说中,笔者也都看到过这种貌似很难理解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说是情理之中,笔者认为因为李宋刚刚好满足了佳仪关于纯真、洁白的一切向往。李宋像个孩子一样任性,还能写出透明美好的诗句,却也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不沾染世俗的一切尘埃。相比之下,吴水根虽然事业有成、做事圆滑,在佳仪看来,却太过俗世。所以佳仪不可思议地痴迷着李宋。李宋也是她所做的一个“梦”……
  个体对偏执欲望的追逐,在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作者更是用他深刻的理解、锐利的笔锋为我们书写、为时代书写。作者在冷静地透视人性的基础上,又不免对这些迷失在个体偏执欲望中的同胞们饱含同情。
  三、返璞归真——进城与返乡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城乡的经济水平和物质差距越来越大,这对于中国几千年来生活在乡村靠耕种为生的农民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城乡的差距,都市物质的膨胀,都催促着淳朴忠厚的农人赶上进城的大军。20世纪80年代之后,有关于乡村人进城的作品也引发过文学界的一个高潮,受到读者的关注。以陈应松、罗伟章、乔叶等为代表的底层文学作家更是广泛涉及了乡村人进城打工的题材。陈应松的《太平狗》、罗伟章的《我们的路》写的都是乡村人进城打工的悲惨境遇。然而,同样涉及乡村人进城题材的朱日亮选取的角度与他们不同。朱日亮的两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描写乡村人进城的小说《白肉血肠》和《六亩地》同样涉及了这一热题材。但是在这两篇小说中,朱日亮的写作模式却很特别,因为这两篇小说中均采用一种“出走——回归”的模式,都是乡下人进城后经历了一番波折,认识到浮华的外表下,隐藏在都市奢靡繁华之下的其实是一种颓败的、世俗的、负面的质地。这就表现了作者本心对乡村简朴生活、纯真人情的向往和赞扬,对这个时代充满欲望的都市的厌弃和嘲讽。
  《白肉血肠》讲述的是主人公金虎作为一个屠夫,受神秘而奢华的城市的诱惑,不听家人劝阻,执意进城务工,又与饭店女老板叶小桃发生关系,背叛了自己的未婚妻,最终又被叶小桃抛弃,返回乡村的故事。小说以金虎进城务工为主线索,描写了金虎与乡下的未婚妻和城里的饭店女老板叶小桃之间的感情纠葛。金虎本来在乡下有一份很受人尊重的工作,就是屠夫,因为技术好,还能在事后做出绝世美味白肉血肠,金虎本来应该像父亲期盼的那样,一辈子老实本分地做一个优秀的屠夫。然而,在省城务工的姐夫总是带来城里的消息,这些消息有些不着边际,有些可以夸大,但是这些都阻止不了省城对金虎的诱惑。金虎仿佛受了蛊惑一样一定要去省城,不顾家人的反对,抛下了未婚妻。果然,省城有如想象中的光怪陆离的奢华,又有女老板叶小桃热烈的性爱,金虎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如果不是最后叶小桃跟有权势的公安局所长在一起抛弃了他,他还不能从中醒悟过来。未婚妻跟省城的女老板是如此的不同。未婚妻朴实木讷却一心一意地爱着金虎,省城女老板浪漫会玩给予金虎无限的刺激,却最终现实因为金钱选择了并不喜欢的公安局所长。两个女人强烈的反差,正如同乡村和城市的强烈对比。朴实木讷的未婚妻象征着生养他的乡村,妖娆魅惑的女老板象征着奢靡繁华的省城。可是,省城再美好,也注定不是他的归宿。正如未婚妻跟女老板,根本不是他能做选择的,一开始金虎并没有看清楚,还为此试图做着艰难的抉择,一方面觉得心中愧对不离不弃的未婚妻,一方面又放不开令他欲罢不能的女老板,内心的煎熬到最后仿佛是命运的嘲讽,因为女老板根本就只能跟他存在肉体关系,像情人一样缠绵,不可能像乡下未婚妻一样跟他结婚,为他付出一切。与两个女人的感情纠葛,恰恰与他跟乡村和省城的纠葛一样。面临巨大的诱惑,金虎直到最后才看清,这里也根本不容许他选择,繁华的省城就在那儿,可是那不是他的归宿,那里也不欢迎他,只有乡村,生养他、哺育他的厚土,才是他人生的归宿。在最后的一刻,命运给他的重重的一击(叶小桃决定跟公安局所长结婚),实则是救了他。因为,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到,当金虎真的深入到省城,其实省城并不如他想象中的美好无垢。相反的,这里充斥着权力至上、金钱至上、利益所驱……所以,金虎回归乡下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只有那片朴实深厚的土地、淳朴真实的人情才是他的归宿。
  而在朱日亮的另一篇小说《六亩地》中,与金虎同样对城市充满向往和希望的年轻人却未必能像金虎那样幸运。这篇小说讲述的占元老汉乡下的土地被养鸡场占地赔钱,儿子借机软磨硬泡用这笔钱进了城里,并在城里买了楼房的故事。被占地占元一点办法也没有,面对着外界强大的对抗力量,他被迫离开他热爱的土地。儿子儿媳一心想要进城。年轻人目光短浅,只看到城里好的一面,干净卫生又方便。然而文中的年轻人显然没有考虑过,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在竞争极为激烈的城市将怎样生存、怎样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他们可能应付不了的麻烦。卖掉土地,就等于断了自己的后路,占元明白这个道理,他的儿子跟儿媳妇却不能明白。作者在这里更无奈地把迫切想要进城的年轻人扔进了城里,而没有像《白肉血肠》那样让他们回归,正是一种残忍而高明的手法。在文章的最后,有着自己一套朴实道理的占元老汉实现了跟金虎一样的回归乡下,体现了作者本心对于繁杂奢靡都市生活的厌弃,与对简朴真实的乡下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在朱日亮小说中,可以看到他对当今浮躁社会的痛斥、对人类精神空虚偏执的揭露、对奢靡纷繁的都市的厌弃。除此之外,还能看到作者藏在锋利笔尖下的悲悯仁爱的灵魂,以及他对同胞们所受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苦难的感同身受的同情。有人说,朱日亮具有马原等先锋派的倾向,然而在笔者看来,作者的创作风格是多样化的。他众多的作品中不仅有马原等先锋派作家创作的特点,还有新感觉派施蛰存等心理分析方面的突破。作者之所以能够在创作中对人物的各种精神欲望大胆剖析,是建立在对人性深刻透彻的理解之上的。不仅如此,从文章中,我们还能看到作者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自觉肩负起来的社会责任,一种帮助世人警醒,推动社会健康向前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F.S.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2] 朱日亮.MP3[J].小说月报,2009(7).
  [3] 朱日亮.表姐的情人[J].章回小说,2007(12).
  [4] 朱日亮.白肉血肠[J].中国作家,2006(18).
  [5] 朱日亮.六亩地[J].山花,201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B51):《新世纪吉林文学研究》
  作 者:李 静,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 辑:魏思思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你的一生,我只送一程;  你们远走高飞,我们原路返回。  愿你三冬暖,春不寒;  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  愿你一生,有良人相伴……  这是毕业前,我写在黑板上给学生的一段寄语。  6月23日,当他们领过红红的毕业证,带上行李,走过校园的红毯离开时,我就知道,即便他们有多调皮、多捣蛋、多古灵精怪、多体贴可人,都将离我远去,奔向下一段旅程。我努力调试自己的表情,轻松、平和,甚至微笑,只是,当我一个
期刊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好语文,课前预习必不可少。  三年级语文除了基础知识以外,还增加了阅读和写作。为了让孩子语文学习轻松、高效,结合教材编写意图,我打算采用预习三部曲:1.读课文三遍以上;2.摘录文中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3.提一两个你不明白的或感兴趣的问题。  我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读课文三遍以上,能让学生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摘录句子或段落,不仅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也让学生加深对优
期刊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其集汉字美、声调美、内涵美等诸多美为一体,构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学世界。语文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引路人,让他们感受语言之美、文字之美、情感之美。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只有贴近孩子生活的内容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激发学习的兴趣。  接班一年级,我推荐孩子们朗读童谣,有描述动物、食物、人物的,有歌唱时令季节、农民耕
期刊
“老師,我又想家了……”说这个话的是一年级小朋友多多。此刻,他正站在我的面前,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或许,对于一年级就要离家住宿的孩子来说,“想家而不得回”是他们面临的人生第一个大难题。  每天清晨,当我在孩子们房间指导他们整理内务时,总能听到这个孩子急切的询问:“老师,还有几天才能回家啊?我又想妈妈了。”  今天的他好像格外难过。不过今天是星期一,昨天晚上孩子们才搭校车来到学校。我该如何安
期刊
摘 要:目前在荧屏上,谈话类节目层出不穷,把握受众心理成为节目在眼花缭乱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决胜法宝之一。本文主要以脱口秀节目《金星秀》为例,从受众心理角度追踪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前景,分析谈话类节目中明星效应、语言、媒体营销与受众心理的关系。  关键词:谈话类节目 受众心理 《金星秀》 明星效应 语言 新媒体营销  一、明星“那些事儿” 通过明星效应吸引受众,一直以来都是谈话类节目的惯用手段,谈话类节
期刊
摘 要: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即爱的母题、自然的主题和成长的主题往往是迪士尼动画影视紧密围绕的主题。《里约大冒险》是集三大主题为一体,让观众在自然的美好中,去探讨成长的意义,去感受爱的温馨。本文重在通过作品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共存,自由与爱的意义,成长与友情的意义,从而实现与儿童文学的母题契合。  关键词:《里约大冒险》 人与自然 爱与自由  如果你看过《冰河世纪》,看过《霍顿与无名氏》,就一定知道蓝天工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借助E·B·怀特童话三部曲的多元阅读,来看作家如何通过作品隐喻的多元主题和作家所要表达的尊重与同情、关爱与发展个性的人文情怀;如何通过作品展现儿童实现人生从探索“真”,寻求“善”到实现“美”的过程。他的作品不仅为生命成长提供了积极向上的指引,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精彩与快乐。本文重在从童话的多元化阅读的角度,来引领读者在经典作品阅读中学会发现,学会审美,学会多元阅读。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严歌苓的《护士万红》中张谷雨在短暂享受英雄身份带来的荣耀之后,因为植物人的身份而遭到忽视、背叛,在大众心中身份已经被降级为“活死人”。本文从小说的人物命名方式出发,结合人物遭遇,探索时代变迁的背景下张谷雨的身份变化,以及其无力召唤英雄时代的复归而彻底脱离社会关系网络的现实。本文通过对张谷雨困境的深究,认为张谷雨人间失格之由源于社会对个人身份的判决,社会建构个体形象也毁灭个体自我。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朱日亮的小说中有一类“古韵新题”的作品,套用传统的意象和典故反映出与时代同步的新活内容,在独特的语境中提出人性丰富而复杂的命题。本文将从朱日亮小说中借古韵形式展现出来的变态婚恋、身份认同、人性异化三个题材阐释朱日亮小说对传统叙事资源的变革,感知其作品独特的叙事方式。  关键词:“古韵新题” 传统叙事资源变革 人性  在朱日亮的小说中,有一类借用“古韵”表达“新题”的作品。这类小说套用传统意
期刊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亲子关系中教育的要素包含哪些?幸福的家庭需要什么形态的关系?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应该具备哪些素养?今天应该怎么做父母?为什么许多人内心是不自信的?教育的初心是什么?上述问题以及与之相关连的问题被无数人追问过,甚至有些问题让家长们焦虑、手足无措,盘桓在心头挥之不去。  教育是个古老的话题,但常谈常新,时代发展带来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随之产生变化,家庭教育尤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