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态语言的运用是一种对人从头到脚的审视,是一种全球通用的身体语言。近几年,各方学者、教师对于体态语言在教学中运用的相关理论层出不穷。用好体态语言对于课堂的积极意义如今已经毋庸置疑。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的实验表明: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无声(人体)语言。无声的体态语言在信息传递中占据重要地位。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处于认知发展的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依赖于自己的具体经验,因此接受学习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body language or nonverbal language)——即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姿态、站位以及着装打扮等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会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更深刻,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由于英语语言交际功能被强化,体态语言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我从表情语和身体语两方面入手进行了体态语言的课堂实践。
一、表情语的运用
面部表情是人类最具表现力的非语言符号。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儿童的特点是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面部上。低年级学生的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生动丰富的表情语能为学生提供更逼真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此外,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依恋,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影响他们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这就特别需要教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课堂之内,教师的每一个表情都可以成为传递感情的载体。因此,低年级课堂内教师的表情语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微笑的魅力
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判断其心情情绪的“晴雨表”。老师的微笑就像阳光,有谁不喜欢阳光呢?微笑作为一种信息,常常以一种鼓舞或抑制对方情感行为的方式作用于对方。学生在取得成绩时,教师善意的微笑在学生眼里,是一种赞扬鼓励的信号;学生的发言或回答较有见地时,教师的微笑和点头传达了非常赞同的信号,从而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当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教师回以微笑,可以减轻他们的受挫心理。
而练习过的完美C形笑容和眼角含笑的微笑是不同的,前者是为了表现给别人看,后者是发自内心。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修养,排除心理干扰,及时进行心理调节,练就豁达的性格。每次进教室前,我总会在教室外停留几秒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把“真正的微笑”带进课堂,希望带给孩子们一种舒适的学习状态,微笑着给学生一个自然地问候:“Good morning, Children! How are you today?”孩子们也常常回以微笑的回复:“Good morning , Sandy! I’m very well.”然后大家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开始上课。在对待那些学习不够自信的后进生时,我时常用微笑来传递这样的信息:老师很关注你哦;你说得真不错;我看到你听得很认真;没关系,再来说一遍……
2. 会说话的眼睛
眼睛是人类最明显、最准确的交际信号之一。喜、怒、哀、乐等思想情绪的存在和变化都能从眼睛这个神秘的器官显示出来。有人曾形象地说:“组织课堂教学,一流的教师用眼神,二流的教师用语言,三流的教师施以惩罚。”可见眼神运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用凝视、注视、瞳孔的放大与缩小、转动眼球等一系列“眼睛语言”来传达内心的感情,用眼神牢牢地“抓住”学生,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英语课内常会用猜谜语形式的教学活动,而在讲谜语的过程中,我会以转动的眼球加微微的皱眉创设“令人疑惑”的情境,这种表情加上高低错落的语调能把孩子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 What is it? 的问题刚落下,一只只小手早已迫不及待地高高举起。在教饮料一课中,当教到coffee这个词时,我拿起一杯事先准备好的咖啡闻了闻,用突然放大的瞳孔表现诧异,再以闭起的双眼表现享受美味的感觉,用生动的表情告诉学生“It’s nice”,让学生在模仿语言的同时模仿那一系列生动的表情;结果在第二天课上,当被问及What drinks do you like?时,“coffee”出现的频率大大高出其余几种饮料。
3. 会跳舞的眉毛
体态语言研究表明:眉毛的活动是人类沟通时最与生俱来的特征。著名体态语言研究学者托尼亚.瑞曼说过:假如你能完全控制眉毛动作,你就能拥有无比震撼的沟通风格,使你所向无敌。
让你的眉毛“舞动”起来,可以让我们的情感传递得更细致。如双眉上扬可表达惊喜或诧异,单眉上扬表达对别人所说的话、做的事不理解,皱眉表达不愉快或不赞同,眉脚下拉或倒竖表达愤怒或气恼。每当听到学生不错的回答,我时常会以突然双眉上扬、眼睛睁大来表达关注与诧异,遇到特别棒的回答会定格这一表情一两秒钟,再回以微笑和“Great!/Excellent!”的口头表扬;而当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时,我会微微皱眉,眼睛眯起注视,再展开鼓励式的微笑,以传达“你的答案不够准确哦,好好再想一下吧”。这样的评价达到了比丰富的语言更直接明了的效果。当发现课内学生开小差时,我会抬起左侧眉毛,微微皱眉,用一种近乎滑稽的表情从左侧斜视着这位学生,这一表情会吸引所有学生看向这位同学,然后大家在一阵笑声后回到我的课堂。
二、身体语的运用
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半球主要接受声音符号,而右半球则主要接受形象符号。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连续集中意注力的时间仅为10-1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讲解与肢体动作的良好结合能更好地刺激大脑皮层,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1. “指”“掌”共舞
李振村教授在研究教师体态语言艺术时是这样理解掌势语的:“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手掌则是显示教师态度、性格、情感的窗口,因此,它更多的是被用来组织教学、协调师生关系。”
手掌向上略往前伸,可以表达对学生的真诚与尊重;挥动的手掌可以表达上课时激昂的情绪;竖起的拇指,可以表达赞赏之意;说明性的动作可以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充满活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也自创了不少适合低年级英语课堂的说明性手势语。如sunny——左手食指垂直顶右手掌心置于右前方,示意阳光照耀;cloudy——两手十指交握翻掌与前上方,示意朵朵白云;blue——手掌似波浪状移动,示意大海波浪的颜色……这些象形的动作不仅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能让那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通过手势“听懂”他们不理解的内容,提高学习积极性。在一年级的英语课上,我还尝试让学生用手指书空来记字母、拼单词;当学生完成某一教学活动时以“done”的口令及双手击掌,示意任务完成。
2. 大显“身”“手”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最善于模仿,因此他们能够很快地学会他们所观察到的一切。低年级课堂内,教师具有活力的肢体语言能激起孩子的模仿欲望,从而更能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如在英语歌曲教学中,我常事先给歌词设计好动作,让学生跟着边唱边做,课堂内“sing with me”比“do with me”更能带动学生参与课堂。我曾在一年级两个平行班做过这样的试验:在教授牛津英语1B 第四单元第一课ride a bicycle, skip a rope, play football, fly a kite四个词组时,(1)班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由自己做动作,让学生猜,再带领学生一起边做边说,每一个词操练达到听、说、做合一。而在(2)班,我则主要采用出示单词与图片的教学方式,然后让学生跟读。在第二天,我就这一教学内容对两班学生进行听力配对测试,即根据听到的内容将人物与动作配对。结果一(1)班25位学生中20人全对,正确率达到80%,而一(2)班26位学生中仅17人全对,正确率仅65%。可见,让学生做到口到、眼到、身到,三种注意力并用,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英语课上我们还时常会用到Chant的教学形式,教师一般会用拍手或放有打击节奏的音乐让学生有节奏地读。但有时儿歌内容单调或雷同,会让孩子失去参与兴趣。于是我使用身体与手脚并用的律动,让学生snap their fingers(用拇指与食指打拍子),或拍拍桌子,或摇晃身体,或用脚掌拍打地面等,这些小小的变化时常能让学生学习兴致盎然。
课堂体态语言这一有形而无声的语言是教师语言的组成重要部分,更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而师生之间的交流是由多种方式并列进行的。实践证明,体态语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更好地补充了教师的口头语言,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进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但是,课堂体态语言是辅助有声语言的表达,又有它的特殊性——通常用多个器官传情达意;由于环境、背景的差异对体态语言含义“解读”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运用时应格外谨慎。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培养自己的精神气质、文化修养及心理素质,用风度永远地“吸引”学生。让我们在讲台上释放自己,让体态语言传递给学生更多的信息、更丰富的情感。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处于认知发展的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依赖于自己的具体经验,因此接受学习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body language or nonverbal language)——即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姿态、站位以及着装打扮等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会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更深刻,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由于英语语言交际功能被强化,体态语言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我从表情语和身体语两方面入手进行了体态语言的课堂实践。
一、表情语的运用
面部表情是人类最具表现力的非语言符号。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儿童的特点是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面部上。低年级学生的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生动丰富的表情语能为学生提供更逼真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此外,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依恋,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影响他们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这就特别需要教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课堂之内,教师的每一个表情都可以成为传递感情的载体。因此,低年级课堂内教师的表情语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微笑的魅力
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判断其心情情绪的“晴雨表”。老师的微笑就像阳光,有谁不喜欢阳光呢?微笑作为一种信息,常常以一种鼓舞或抑制对方情感行为的方式作用于对方。学生在取得成绩时,教师善意的微笑在学生眼里,是一种赞扬鼓励的信号;学生的发言或回答较有见地时,教师的微笑和点头传达了非常赞同的信号,从而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当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教师回以微笑,可以减轻他们的受挫心理。
而练习过的完美C形笑容和眼角含笑的微笑是不同的,前者是为了表现给别人看,后者是发自内心。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修养,排除心理干扰,及时进行心理调节,练就豁达的性格。每次进教室前,我总会在教室外停留几秒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把“真正的微笑”带进课堂,希望带给孩子们一种舒适的学习状态,微笑着给学生一个自然地问候:“Good morning, Children! How are you today?”孩子们也常常回以微笑的回复:“Good morning , Sandy! I’m very well.”然后大家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开始上课。在对待那些学习不够自信的后进生时,我时常用微笑来传递这样的信息:老师很关注你哦;你说得真不错;我看到你听得很认真;没关系,再来说一遍……
2. 会说话的眼睛
眼睛是人类最明显、最准确的交际信号之一。喜、怒、哀、乐等思想情绪的存在和变化都能从眼睛这个神秘的器官显示出来。有人曾形象地说:“组织课堂教学,一流的教师用眼神,二流的教师用语言,三流的教师施以惩罚。”可见眼神运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用凝视、注视、瞳孔的放大与缩小、转动眼球等一系列“眼睛语言”来传达内心的感情,用眼神牢牢地“抓住”学生,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英语课内常会用猜谜语形式的教学活动,而在讲谜语的过程中,我会以转动的眼球加微微的皱眉创设“令人疑惑”的情境,这种表情加上高低错落的语调能把孩子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 What is it? 的问题刚落下,一只只小手早已迫不及待地高高举起。在教饮料一课中,当教到coffee这个词时,我拿起一杯事先准备好的咖啡闻了闻,用突然放大的瞳孔表现诧异,再以闭起的双眼表现享受美味的感觉,用生动的表情告诉学生“It’s nice”,让学生在模仿语言的同时模仿那一系列生动的表情;结果在第二天课上,当被问及What drinks do you like?时,“coffee”出现的频率大大高出其余几种饮料。
3. 会跳舞的眉毛
体态语言研究表明:眉毛的活动是人类沟通时最与生俱来的特征。著名体态语言研究学者托尼亚.瑞曼说过:假如你能完全控制眉毛动作,你就能拥有无比震撼的沟通风格,使你所向无敌。
让你的眉毛“舞动”起来,可以让我们的情感传递得更细致。如双眉上扬可表达惊喜或诧异,单眉上扬表达对别人所说的话、做的事不理解,皱眉表达不愉快或不赞同,眉脚下拉或倒竖表达愤怒或气恼。每当听到学生不错的回答,我时常会以突然双眉上扬、眼睛睁大来表达关注与诧异,遇到特别棒的回答会定格这一表情一两秒钟,再回以微笑和“Great!/Excellent!”的口头表扬;而当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时,我会微微皱眉,眼睛眯起注视,再展开鼓励式的微笑,以传达“你的答案不够准确哦,好好再想一下吧”。这样的评价达到了比丰富的语言更直接明了的效果。当发现课内学生开小差时,我会抬起左侧眉毛,微微皱眉,用一种近乎滑稽的表情从左侧斜视着这位学生,这一表情会吸引所有学生看向这位同学,然后大家在一阵笑声后回到我的课堂。
二、身体语的运用
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半球主要接受声音符号,而右半球则主要接受形象符号。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连续集中意注力的时间仅为10-1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讲解与肢体动作的良好结合能更好地刺激大脑皮层,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1. “指”“掌”共舞
李振村教授在研究教师体态语言艺术时是这样理解掌势语的:“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手掌则是显示教师态度、性格、情感的窗口,因此,它更多的是被用来组织教学、协调师生关系。”
手掌向上略往前伸,可以表达对学生的真诚与尊重;挥动的手掌可以表达上课时激昂的情绪;竖起的拇指,可以表达赞赏之意;说明性的动作可以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充满活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也自创了不少适合低年级英语课堂的说明性手势语。如sunny——左手食指垂直顶右手掌心置于右前方,示意阳光照耀;cloudy——两手十指交握翻掌与前上方,示意朵朵白云;blue——手掌似波浪状移动,示意大海波浪的颜色……这些象形的动作不仅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能让那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通过手势“听懂”他们不理解的内容,提高学习积极性。在一年级的英语课上,我还尝试让学生用手指书空来记字母、拼单词;当学生完成某一教学活动时以“done”的口令及双手击掌,示意任务完成。
2. 大显“身”“手”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最善于模仿,因此他们能够很快地学会他们所观察到的一切。低年级课堂内,教师具有活力的肢体语言能激起孩子的模仿欲望,从而更能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如在英语歌曲教学中,我常事先给歌词设计好动作,让学生跟着边唱边做,课堂内“sing with me”比“do with me”更能带动学生参与课堂。我曾在一年级两个平行班做过这样的试验:在教授牛津英语1B 第四单元第一课ride a bicycle, skip a rope, play football, fly a kite四个词组时,(1)班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由自己做动作,让学生猜,再带领学生一起边做边说,每一个词操练达到听、说、做合一。而在(2)班,我则主要采用出示单词与图片的教学方式,然后让学生跟读。在第二天,我就这一教学内容对两班学生进行听力配对测试,即根据听到的内容将人物与动作配对。结果一(1)班25位学生中20人全对,正确率达到80%,而一(2)班26位学生中仅17人全对,正确率仅65%。可见,让学生做到口到、眼到、身到,三种注意力并用,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英语课上我们还时常会用到Chant的教学形式,教师一般会用拍手或放有打击节奏的音乐让学生有节奏地读。但有时儿歌内容单调或雷同,会让孩子失去参与兴趣。于是我使用身体与手脚并用的律动,让学生snap their fingers(用拇指与食指打拍子),或拍拍桌子,或摇晃身体,或用脚掌拍打地面等,这些小小的变化时常能让学生学习兴致盎然。
课堂体态语言这一有形而无声的语言是教师语言的组成重要部分,更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而师生之间的交流是由多种方式并列进行的。实践证明,体态语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更好地补充了教师的口头语言,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进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但是,课堂体态语言是辅助有声语言的表达,又有它的特殊性——通常用多个器官传情达意;由于环境、背景的差异对体态语言含义“解读”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运用时应格外谨慎。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培养自己的精神气质、文化修养及心理素质,用风度永远地“吸引”学生。让我们在讲台上释放自己,让体态语言传递给学生更多的信息、更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