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课堂中的35分钟以外,该让学生回家做些什么样的作业?是机械的抄写作业,刻板的句型练习,还是一张又一张的试卷?这些是否符合现代英语教育的特点,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考虑的同时我也尝试了一些方法,有些倒也让我尝到了甜头。现在做如下总结,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录音作业”
低、幼英语和高年级英语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婴幼儿学习母语时,并不在意语法,最关键的是要让别人明白他们表达的意思。低年级学生学习外语也有这方面的特点。因此,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音、语调、会话等方面的训练是很关键的。口语作业是一种比较难检查的作业,如果教师把当天的口头作业请学生录在磁带上,这样既可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作业,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出适合他们的评价。同时,磁带又可以循环使用,方便、简单。“录音作业”对于培养学生“大胆开口、大胆模仿、大胆交际”的确颇有效果。我曾经在一个班级进行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深感这一作业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学习习惯有着较好的促进作业。而“录音作业”中独有的“个体录音评价”也有助于形成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
但是这样的作业形式操作起来也有一定的条件及要求。例如:这种作业需要低年级家长的高度配合,家长要体会到口语作业的重要性,并坚持督促孩子完成录音作业。同时教师检查作业也比较耗时耗力,每一份作业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评价,不可雷同。这就比较考验教师与家长的责任感和教育智慧。
二、培养学生自我监控的“选择作业”
自我监控是指某一客观事物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将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整的过程。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是指学生学会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对自己学习英语的状态不断自我监测、分析、评估调整,以提高学习质量。
1. 作业量的自我选择
我们一直在讨论“抄写几遍才是最有效的记忆”,如今我把这种选择权交给了学生。一般我要求学生的抄写作业是四遍,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三遍、两遍、一遍,甚至于不抄,只要你能完成第二天的默写。但如果默写成绩不理想,学生必须为自己选择的不当付出代价,补抄完四遍。实验下来,学生比较接受这一作业形式,默写成绩也有所提高,补抄人数也只是少数,真正实现了抄写的最大目标——记忆。
经过尝试,我觉得这样的作业方式尤其适合高年级学生,他们认为老师让他们自主选择抄写的量是尊重他们的一种表现。这样的形式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大家都以不抄单词却能得到满分为荣。我想,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老师教授的知识,如果能有这样的效果,那肯定是每个教师都乐于看见的。
2. 作业难度的自我选择
我始终认为,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中应该适当分一些层次。这些层次以尊重学生个人意愿为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教师对学生情况的全面了解,恰如其分地选定“起跑线”,激发各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挑战难题的机会,使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如:一篇对话学完之后,我们就可以这样布置作业,A类作业是最基础的,让学生抄一些单词和词组,并背出;B类作业略微提高,让学生以原对话为基础,扩充对话并写下来。学生可以自我衡量,选择作业的难度,既保证了知识基础,又有所提高,既满足了基础学生,又没有忽视拔尖学生。
三、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长期作业”
所谓的“长期作业”就是指需要学生花费较长时间完成的作业,它往往会有一个主题,学生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就是一种语言的积累和提高。
1. 制作英语小词典
新课标倡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小学生不同于成人,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想象。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特性,以生动有趣的作业形式取代重复呆板的作业形式。根据现在的英语教材词汇量较大,学生又大多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请学生制作一本属于自己的小词典。我一般会以一学期为时间单位,要求学生在每个学期的开学初准备一本本子作为自己的小词典,老师每上完一堂课,学生就根据英语词典的格式把新词补充入自己的小词典,也可补充学生在课外学习到的单汇,一学期结束,就完成了本学期词典的制作。
这种作业的形式对学生的词汇积累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有些有能力的学生甚至可以从简单的一个单词扩展到它的各种不同词性的转变以及句子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词汇量。同时,也使枯燥的单词背诵变得更有趣味性,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主题式练笔
这个作业的完成时间根据主题来订,教师一般在作业布置初期确立一个主题和时间,学生在这一时间段内,根据主题练笔,老师评价,再练笔,最后比较有系统地提高写作水平。现在的牛津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每个年级都有相同的主题,只是根据年级的上升逐步补充进更丰富的内容。我抓住了教材的这一特点后,对学生提出了练笔要求。如,以同一个主题“写人”为例:二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三句话;三年级学生的要求就是三种句型,35个字;四、五年级的要求就是三种以上不同句型,40个字以上。根据这样的要求,学生便在一定的时间段中,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写,最终掌握写人的基本写法,而且经过前面的积累,到了高年级时,写作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了。
3. 专题小册子
这一类作业往往以某些特定的时间、日期或实事为背景,结合书本上的相关内容来布置的,完成时间通常为一周左右。如,在奥运举行期间,让学生了解奥运,认识奥运健将,找一找奥运运动项目的英语说法,同时结合书本上关于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这一内容用英语写一写,做一本自己的“奥运小册子”。这样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不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求异及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之一。作业完成时间的不统一、完成形式不统一和完成成果不统一也是尊重学生个性、体现学生差异的具体表现。
如上一些英语“长期作业”,不仅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感受语言文化,也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自我探索式的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方式,每次完成作业的过程,都是学生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
四、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合作作业”
语言的最大功能即为交际。在现如今我们无法较长时间地为学生模拟出最真实的第二语言环境的客观条件下,我们提出:作业形式是否能为孩子们多提供一些交流的平台,让孩子们在课余有一个用英语交流的主题?
1. 与同伴合作
一篇对话、一个故事都会成为学生与学生合作的内容。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寻找搭档,自制道具,表演对话或故事。例如在教完festival的内容后,可让学生二人或四人合作一份有关节日的小报。与同伴合作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彼此交流,取长补短。
2. 与师长合作
一类为“调查作业”,教师布置调查任务,学生通过询问师长,完成调查表。如:What’s your father’s favourite……?学生通过询问父亲最喜欢的动物、水果、颜色等等,完成自己的作业。一类是“求助作业”,教师可布置一些稍有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求助父母或老师来完成作业。这类作业让学生主动地去解决困难,赋予了作业除了“巩固功能”外的另一含义——学习。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体验了语言,这一类作业自然而然的把35分钟的课堂延伸至了课外。同时,通过与师长合作完成作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知识的了解,增进与家长的沟通。
我想,在不断研究学业评价改革的今天,作业形式的改变赋予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更能体现出评价的过程性。在这种放大的学生学习空间中,学生投入了热情、获取了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也能让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好、更真实地去评价学生。
一、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录音作业”
低、幼英语和高年级英语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婴幼儿学习母语时,并不在意语法,最关键的是要让别人明白他们表达的意思。低年级学生学习外语也有这方面的特点。因此,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音、语调、会话等方面的训练是很关键的。口语作业是一种比较难检查的作业,如果教师把当天的口头作业请学生录在磁带上,这样既可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作业,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出适合他们的评价。同时,磁带又可以循环使用,方便、简单。“录音作业”对于培养学生“大胆开口、大胆模仿、大胆交际”的确颇有效果。我曾经在一个班级进行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深感这一作业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学习习惯有着较好的促进作业。而“录音作业”中独有的“个体录音评价”也有助于形成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
但是这样的作业形式操作起来也有一定的条件及要求。例如:这种作业需要低年级家长的高度配合,家长要体会到口语作业的重要性,并坚持督促孩子完成录音作业。同时教师检查作业也比较耗时耗力,每一份作业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评价,不可雷同。这就比较考验教师与家长的责任感和教育智慧。
二、培养学生自我监控的“选择作业”
自我监控是指某一客观事物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将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整的过程。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是指学生学会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对自己学习英语的状态不断自我监测、分析、评估调整,以提高学习质量。
1. 作业量的自我选择
我们一直在讨论“抄写几遍才是最有效的记忆”,如今我把这种选择权交给了学生。一般我要求学生的抄写作业是四遍,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三遍、两遍、一遍,甚至于不抄,只要你能完成第二天的默写。但如果默写成绩不理想,学生必须为自己选择的不当付出代价,补抄完四遍。实验下来,学生比较接受这一作业形式,默写成绩也有所提高,补抄人数也只是少数,真正实现了抄写的最大目标——记忆。
经过尝试,我觉得这样的作业方式尤其适合高年级学生,他们认为老师让他们自主选择抄写的量是尊重他们的一种表现。这样的形式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大家都以不抄单词却能得到满分为荣。我想,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老师教授的知识,如果能有这样的效果,那肯定是每个教师都乐于看见的。
2. 作业难度的自我选择
我始终认为,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中应该适当分一些层次。这些层次以尊重学生个人意愿为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教师对学生情况的全面了解,恰如其分地选定“起跑线”,激发各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挑战难题的机会,使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如:一篇对话学完之后,我们就可以这样布置作业,A类作业是最基础的,让学生抄一些单词和词组,并背出;B类作业略微提高,让学生以原对话为基础,扩充对话并写下来。学生可以自我衡量,选择作业的难度,既保证了知识基础,又有所提高,既满足了基础学生,又没有忽视拔尖学生。
三、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长期作业”
所谓的“长期作业”就是指需要学生花费较长时间完成的作业,它往往会有一个主题,学生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就是一种语言的积累和提高。
1. 制作英语小词典
新课标倡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小学生不同于成人,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想象。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特性,以生动有趣的作业形式取代重复呆板的作业形式。根据现在的英语教材词汇量较大,学生又大多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请学生制作一本属于自己的小词典。我一般会以一学期为时间单位,要求学生在每个学期的开学初准备一本本子作为自己的小词典,老师每上完一堂课,学生就根据英语词典的格式把新词补充入自己的小词典,也可补充学生在课外学习到的单汇,一学期结束,就完成了本学期词典的制作。
这种作业的形式对学生的词汇积累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有些有能力的学生甚至可以从简单的一个单词扩展到它的各种不同词性的转变以及句子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词汇量。同时,也使枯燥的单词背诵变得更有趣味性,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主题式练笔
这个作业的完成时间根据主题来订,教师一般在作业布置初期确立一个主题和时间,学生在这一时间段内,根据主题练笔,老师评价,再练笔,最后比较有系统地提高写作水平。现在的牛津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每个年级都有相同的主题,只是根据年级的上升逐步补充进更丰富的内容。我抓住了教材的这一特点后,对学生提出了练笔要求。如,以同一个主题“写人”为例:二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三句话;三年级学生的要求就是三种句型,35个字;四、五年级的要求就是三种以上不同句型,40个字以上。根据这样的要求,学生便在一定的时间段中,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写,最终掌握写人的基本写法,而且经过前面的积累,到了高年级时,写作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了。
3. 专题小册子
这一类作业往往以某些特定的时间、日期或实事为背景,结合书本上的相关内容来布置的,完成时间通常为一周左右。如,在奥运举行期间,让学生了解奥运,认识奥运健将,找一找奥运运动项目的英语说法,同时结合书本上关于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这一内容用英语写一写,做一本自己的“奥运小册子”。这样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不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求异及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之一。作业完成时间的不统一、完成形式不统一和完成成果不统一也是尊重学生个性、体现学生差异的具体表现。
如上一些英语“长期作业”,不仅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感受语言文化,也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自我探索式的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方式,每次完成作业的过程,都是学生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
四、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合作作业”
语言的最大功能即为交际。在现如今我们无法较长时间地为学生模拟出最真实的第二语言环境的客观条件下,我们提出:作业形式是否能为孩子们多提供一些交流的平台,让孩子们在课余有一个用英语交流的主题?
1. 与同伴合作
一篇对话、一个故事都会成为学生与学生合作的内容。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寻找搭档,自制道具,表演对话或故事。例如在教完festival的内容后,可让学生二人或四人合作一份有关节日的小报。与同伴合作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彼此交流,取长补短。
2. 与师长合作
一类为“调查作业”,教师布置调查任务,学生通过询问师长,完成调查表。如:What’s your father’s favourite……?学生通过询问父亲最喜欢的动物、水果、颜色等等,完成自己的作业。一类是“求助作业”,教师可布置一些稍有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求助父母或老师来完成作业。这类作业让学生主动地去解决困难,赋予了作业除了“巩固功能”外的另一含义——学习。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体验了语言,这一类作业自然而然的把35分钟的课堂延伸至了课外。同时,通过与师长合作完成作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知识的了解,增进与家长的沟通。
我想,在不断研究学业评价改革的今天,作业形式的改变赋予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更能体现出评价的过程性。在这种放大的学生学习空间中,学生投入了热情、获取了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也能让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好、更真实地去评价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