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创新能力;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课堂;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50079060引言
2015年10月,教育部、國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1]。《意见》的出台反映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得到党和国家的进一步重视。在2017年3月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创新”一词被提及多达40次,同时指出要“继续推动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9月在达沃斯论坛首次提出这一说法,后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其进行了深入阐释)的主力军,其创新能力必然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掌握一定“应用型”语言技能的庞大群体,其创新能力更是备受关注。然而,国际著名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英语专业本科生就业率及收入情况整体排名靠后,属于“难就业”专业。 “大学生没有创新能力就等于没有就业能力”[3],而英语专业“就业难”则从本质上反映出其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实情况,以第二课堂培养体系作为切入点,结合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一宏观背景,论述了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1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现状及问题1.1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将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4]。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能力的提高,《意见》要求“(高校)要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1] 因此,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作为以熟练运用语言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其创新能力除了需具备应用型高校学生共同的特点外,还应通过以下三个要素加以衡量。
1) 创造性的技能获取能力。与历史、哲学等专业不同,《大纲》明确指出,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应该包括三个层次,即语言的技能学习、语言的知识学习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其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占总学时的67%[4]。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具备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语言技能是立身之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基本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和综合语言技能(如翻译)的培养。创造性地培养语言技能不仅可以使英语专业学生在未来的求职大军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这一说法,即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因此,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语言的技能学习为基础,将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合理地运用到技能养成中来。
2) 创造性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大纲》要求英语专业应注重培养具备扎实语言知识和广博文化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4]。复合型外语人才是“一专多能型”人才,“一专”要求外语专业学生掌握出色的语言技能,“多能”要求其具备丰富的跨学科知识。根据2014年5月26日《法制晚报》报道,“大部分企业希望语言专业的学生可以胜任‘公关类’‘销售类’等职务。”[5]由此可见,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迎合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要以“一专多能型”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作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创造性的跨学科学习能力。
3) 创造性的国学运用能力。《大纲》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应该了解一定的中国文化;具有比较扎实的汉语基本功;具有较强的汉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3]。“培养新时代的语言文化人才,绝不是仅仅教授他们语言技巧,更要让他们先有‘魂’,那就是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认知和创新能力。”[6]一方面,英语专业学生提升国学运用能力有助于提高自身汉语表达水平,从而为将来从事翻译等技术密集型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从这点上讲学习国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语言技能。另一方面,提高国学运用能力有助于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其对外来文化的辨识能力。因此,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语言技能和跨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国学运用能力,切实掌握好本民族文化的“魂”。
1.2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问题在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三个要素中,语言技能获取能力是基础,跨学科学习能力和国学运用能力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必要准备。然而,在以往的外语教学中,由于受到课时不足、学生适应困难等因素的影响,以上三方面能力没有得到师生的足够重视。
1) 就技能获取能力而言,很多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对“什么是技能”认识不足,这会在无形中成为阻碍学生提高自身语言水平的绊脚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去,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技能意识都不具备,也就无法获取提升技能的正确方法,其未来的就业便会困难重重,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在对H省某应用型高校130名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的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中,65%的学生将英语技能片面地等同于口语流利,20%的学生不能正确区分什么是技能、什么是知识。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当问及“在进入大学之初,是否有教师解释过衡量英语技能标准之类的问题”时,他们均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由于对技能获取没有形成全面的理解,学生的思维敏感性受到了限制并进一步阻碍了其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2) 就跨学科学习能力而言,认识不足的问题同样存在。由于缺少对《大纲》的研读和分析,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甚至将书本知识掌握得好坏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唯一标准。此外,尽管一些应用型高校意识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虽然开设了经济学、管理学等跨学科课程,但是找不到学科间的契合点,始终不能把英语专业教学和跨学科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3) 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国学运用能力也难以令人满意。虽然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要参加“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两次全国统考,但以上考试对中国文化知识考察较少,学生往往忽视国学学习。其次,《大纲》未明确提出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专门的中国文化课程,从而导致一些应用型高校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国学学习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翻译课作为衔接中西语言和文化的桥梁在一些应用型高校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开设的翻译课程偏重理论讲解,缺乏足够的翻译实践,学生很难通过翻译实践体会到深入学习中国文化、提高汉语水平的重要意义。
2第二课堂的优势及对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性2.1第二课堂的优势
在中国,第二课堂始于1956年,当时称为课外活动,最初主要有体育锻炼、生产劳动和学习小组[7]。1983年,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院长、教育家朱九思首次将“第二课堂”解释为“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8]。和第一课堂相比,应用型高校第二课堂具有以下三点优势。
1) 第二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大多数第一课堂是传统的室内教学活动,学生可能因紧张、焦虑等因素影响对目的语的使用,而第二课堂可以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更多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自然环境和可懂输入,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语言学习。
2) 第二课堂可以弥补第一课堂短时学习所遗留的问题。作为第一课堂的“试金石”和“练兵场”,第二课堂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在第一课堂上所学知识、技能是否符合实际需要,并对其所学知识技能加以巩固[9]。
3) 第二课堂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的课堂活动,具有鲜明的“课堂性”。与学生自发组织的课外活动相比,第二课堂更具目的性和组织性。经验丰富的英语专业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翔实有趣、难度适中的语言材料,从而避免活动的盲目性和教学资源的浪费。
2.2第二课堂对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性第二课堂因其特有的优势,对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第二课堂可以为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技能的获取提供充裕的时间和有效的反馈。《大纲》规定英语专业学生4年的专业课总学时为2 000~2 200学时[4],然而英语技能的养成显然要远远大于这个总学时数。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可以把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等各类比赛中,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又可以通过教师的点评查漏补缺、扬长避短。此外,通过组织并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教师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技能获取意识,使其更有针对性地巩固第一课堂所学知识。
2) 第二课堂形式丰富多样,可以为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提供更宽广的跨学科视野。第二课堂的内容往往不只局限于英语专业的语言学习,特别是以专家和学者讲座为代表的第二课堂活动,突破了地域限制,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从而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必要准备,这既为应用型高校节省了开设第一课堂跨学科课程的人力和物力资本,又解决了英语专业教师难以把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困扰。
3) 应用型高校可以通过第二课堂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系统的国学课程。根据H省某应用型高校《培养方案》显示,该校为英语专业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每周1学时,共18周。对于该课程,很多学生反映每周仅1学时的第一课堂学习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第一课堂基本沦为了教师的“一言堂”。因此,倘若教师能开辟国学第二课堂,安排学生在早晚自习以报告的形式讲解、讨论中国文化,自己从旁指导并定期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国学学习的积极性就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
3基于第二课堂提升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3.1增强“指导性”提升创造性的技能获取能力
前文曾指出,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创造性的技能獲取能力有所欠缺,而这与第二课堂缺乏“指导性”存在很大关系。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在第二课堂中处于相对隐性的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得到进一步发挥,但这既不意味着第二课堂不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也不意味着第二课堂可以在混乱无序的状态下进行。“指导性”是第二课堂与学生自发组织活动的最显著区别。
1) 在第二课堂活动前,教师要善于鉴定学生的英语水平,这是保证第二课堂“指导性”、帮助学生养成语言技能的前提。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显性方式了解学生的成绩。大一、大二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即高考英语成绩和入学后的期中、期末成绩。对于这两方面的成绩,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标准加以衡量。例如,就高考成绩而言,由于不同省份试卷的难度不同,甚至总分也不相同,因此,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生源地信息,再把相应生源地学生的高考英语试卷加以整理,标明难度系数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了解学生的口语成绩,以便多层次、全方位地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分类。而对于学生的期中、期末成绩,教师应该在对试题解难度系数有所了解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学生主观题的得分情况,因为主观题是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重要体现,若存在主观题(如改错题、书面表达等)、客观题得分不均衡的情况,教师则应当选择比例适中的主、客观题对学生进行重复检测以保证数据的效度和信度。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隐性方式考察学生在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翻译大赛等活动中的表现并以此综合判定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在组织此类比赛时,教师要注意比赛题目的选择,最好选择贴近现代生活特别是与大学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如“校园贷”等),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有话可写,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自己身边热点问题的关注力。此外,教师要重视学生即兴发挥能力的培养,在比赛中加入即兴演讲、即兴写作环节,考察学生在无准备状态下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控制好比赛中即兴环节的比例,既不能让学生觉得“题目随意,无法准备”,又不能让学生把之前准备的演讲或范文照搬到比赛中来。 2) 英语专业教师要善于在第二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是增强“指导性”提升学生创造性技能获取能力的关键。就业是与每一位学生切身相关的重要问题,如果教师能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创设有助于学生未来顺利就业的问题情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进一步调动,从而有助于增强教师对第二课堂指导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和所在应用型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合作,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面试官参与活动,为学生开展求职大赛等实战演习活动以提升学生运用英语知识求职的技能和信心。在与某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合作之前,应用型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要重点鉴定这些企业的资质,尤其是与英语专业相关的外贸和翻译公司。在求职大赛中,教师要注重点评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明白“错在何处”“为什么错”以及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此外,为了增强“指导性”,教师应尽量避免重复,保持活动的多样性和新鲜感,正如英国著名教育专家杰里米·哈默所说,“好的教师要在可预测的安全性和不可预测的多样性之间保持平衡。”[10]教师在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时要对活动进行细化分类,如在组织外贸类求职比赛时,可以将其细化为北美外贸公司求职、西欧外贸公司求职等。有效的分类既能够提升活动的专业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企业文化和就业环境,从而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新鲜感。
3) 为了增强 “指导性”,英语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讲座、沙龙等形式更新学生的语言学习理念,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技能获取意识。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在第二课堂上指导学生树立技能获取意识,用足够的时间向学生介绍英语专业的特点、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习之间的区别以及如何衡量和提升英语技能获取能力。关于英语技能高低的衡量标准,教师可以参考《大纲》以及“雅思”“托福”等国际考试的评分标准。“雅思”“托福”等国际化考试权威性强,报考人数多,社会认可度较高,应用性更高,尤其是在写作方面更强调“行文逻辑”“衔接连贯”与“词汇运用”的并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将这些考试模式引入到英语课堂,既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跳出“英语专业只有‘专四’‘专八’”的误区,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将英语作为一项技能来学习。
3.2增强“关联性”提升创造性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创造性的跨学科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是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的另一个重要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缺少关联所致。因此,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第二课堂同第一课堂的衔接,增加两个课堂的相同要素,为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提升提供条件。
1) 教授跨学科知识的教师应有效地把握第二课堂“娱乐性”与“指导性”间的平衡,这是增强“关联性”的必要前提。在一些情况下,聆听跨学科学术讲座等第二课堂活动被学生视为娱乐活动,教师只是为了讲座而讲座,并没有引导学生思考讲座中的跨学科知识与本学科知识的关联性,因此,学生往往在活动结束后发现没什么收获。在调查问卷中,18%的学生认为“第二课堂很好玩,但学不到什么东西”,17%的学生则认为“第二课堂无聊,学不到东西”。在英语专业的第一堂课上,教师应向学生提出“第二课堂”这一概念并向其解释第二课堂的定义和分类,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了解从而增强其规范性。此外,教师还应考虑将学生在第二课堂的表现纳入到期中、期末成绩的评定中。例如,河北省部分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期末成绩由平时表现(30%)和卷面成绩(70%)两部分构成,而由于“平时成绩”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往往成为了学生卷面成绩不及格时的“救命稻草”。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可以考虑将“第二课堂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严格科学地制定评分标准并记录学生的表现,这样基础薄弱的学生就会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积极表现以期望在期末卷面成绩不理想时,第二课堂的成绩能发挥作用。
2) 教授跨学科知识的教师要认真备课,还要把两个课堂的备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准备第一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思考学生在最近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学到了哪些跨学科知识、涉及到了哪些跨学科学习能力,并有意识地在第一课堂中设置相应的配套练习,同时教师还需考虑到正在准备的教学内容会对下一次第二课堂活动产生的潜在影响。这样一来,教师便能有效地衔接两个课堂,增加两个课堂内容的相同要素,进而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正迁移,更有效地提升跨学科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在期中、期末试卷中增加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如将期末试卷最后一题书面表达的内容规定为某次演讲比赛的内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两个课堂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也对学生巩固和复习第二课堂所学知识起到相应的督促作用。
3)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学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在调查问卷中,仅有2%的学生撰写过学术论文,12%的学生主持或参与过课题。主持或参与课题等科研活动覆盖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对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及现代化信息处理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应用型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唤起学生的课题意识和写作意识,鼓励其积极参加各项英语科研活动,从而逐步提高跨学科学习能力。目前,不少高校引入了“科研创新学分制”理念,旨在进一步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活動、拓展学术视野。在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对英语专业学生特别是对没有任何科研经历的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包括在第二课堂上对学生阐明开题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写作步骤和注意要点。此外,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科研活动的难度和学生英语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可以把开题报告的撰写分配给几个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数据搜集工作分配给一些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强的学生,把结项论文分派给几个学生小组,每组各选派出一名组长,主要负责成果审阅,使其成果达到最优化。
3.3增强“多样性”提升创造性的国学运用能力
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还表现为国学运用能力有待提高,而这又与第二课堂缺乏“多样性”有着必然联系。在问卷调查中,3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满意第二课堂,基本上学不到什么东西”,还有18%的学生认为“学院或学校没有开设过第二课堂活动”。 1) 教师应该意识到第二课堂的丰富形式,并从中选取适宜的形式激活学生在第一课堂上所学,从而解决国学第二课堂内容陈旧、形式刻板等问题。第一课堂国学知识的传授多以上课形式展开,而第二课堂可充分利用报告会、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在报告会前,教师应首先确定一个主题,主题的确定可依据学生近期在第一课堂所学的内容。除了总结第一课堂的国学知识,国学第二课堂还应包含学生个人的独特见解,如教师可以就“屈原的爱国精神”引导学生谈一下中外爱国主义的异同,启发学生思考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授”论。在报告会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允许学生间相互问答、师生间相互问答。此外,“走进屈原”等角色扮演活动也是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形式。在角色扮演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意愿为其分配相应的角色并要求他们按照角色所处时代自己动手制作服装、编辑对话,这样学生便能寓学于乐,从而改变以往国学第二课堂形式陈旧和氛围压抑的弊端。
2) 高校应积极开展读书沙龙、笔译竞赛、汉语写作比赛等促进国学学习的活动。由于不受《大纲》及学校统一教学安排的制约,国学第二课堂活动可以较自由地在师生之间展开。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学第二课堂更像师生间的愉快合作,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主、教师从旁指导为辅的新型课堂模式。由于“文学作品被公认为是语言学习和研究的最佳素材”[11],在读书沙龙前的一个月,教师可以指定学生阅读一本英译中国经典读物,如《论语》,并让学生在读书会上讨论对本部作品的理解(理解的重点应放到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上)。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指定英文原著,但同时指定一本较好的译著供学生参照阅读,细品汉语的精髓。笔译竞赛尤其是以英译汉为主的翻译竞赛除了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技能、吸收跨学科文化知识外,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汉语表达能力进而激发其对国学的热爱。此外,举办汉语写作比赛也是凸显第二课堂“多样性”,提升英语专业学生创造性国学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3) 高校应加强自身师资力量建设,为学生提供高素质的国学师资团队。应用型高校要重视对国学第二课堂指导教师资质的筛选,尽量选择具有复合学科背景的英语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国学知识,而且能从语言教学的角度选择符合英语专业特点的活动方法,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拥有“复合型学科背景”的教师最好曾经系统地学习过语言专业,如本科阶段的专业为英语、研究生阶段的专业为对外汉语或者汉语言文学,这类教师更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同时,英语教师也可以在日常授课中从就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倘若高校的外国语学院只是单纯地聘请“非外语类出身”的国学教师,虽然此类教师也能够把国学课教授得绘声绘色,但却很难结合英语专业的自身特点对学生加以指导,从而造成了国学学习和外语学习的“两张皮”。此外,应用型高校还应加强院系间的沟通和联系,例如考慮让中文系和外语系学生共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对于此类活动,教师要控制好活动的难度,特别是活动所需英语水平的难度。例如,教师可以让汉语专业文学方向的学生和英语专业文学方向的学生共同完成一首现代诗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汉语专业的学生对该诗进行全面地解释,而让英语专业的学生选择恰当的翻译方式和所需的语言表达手段并进行小组讨论翻译。再比如,英语教师可以组织汉语专业文秘方向的学生和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方向的学生合作讲解中国谈判礼仪,英语专业学生负责英文讲解而文秘专业学生负责演示。
4结束语
要提升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成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其中关键的一环。通过增强应用型高校第二课堂的“指导性”“关联性”和“多样性”,英语专业学生创造性的技能获取能力、跨学科学习能力以及国学运用能力得以加强,这既可以从根本上缓解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又可以满足党和国家对于创新型外语人才的迫切需要,从而为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提供可行性方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Z].20151023.
[2] 李克强. 2017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70305)[20170518]. http://www.gov.cn/zhuanti/2017lhzfgzbg/ 201735.
[3] 陈于. 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J]. 继续教育研究,2015 (11): 2224.
[4]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S].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 孙随. “复合型” 外语专业人才受热捧 [N]. 法制晚报,20140331 (6).
[6] 苏雁,许学建. 语言人才该如何培养? [N]. 光明日报,20150119 (5).
[7] 史运雷. “新课改” 背景下中学英语第二课堂调查研究 [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8] 朱九思,蔡克勇,姚启和. 高等学校管理 [M]. 武汉: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
[9] 穆军芳,路思遥. 高职行业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策略 [J]. 职业技术教育,2015 (11): 7072.
[10] Harmer,Jeremy. How to teach Englis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1] 马伟林. 伯明翰大学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纵览 [J]. 教育评论,2014 (11): 150152.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50079060引言
2015年10月,教育部、國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1]。《意见》的出台反映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得到党和国家的进一步重视。在2017年3月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创新”一词被提及多达40次,同时指出要“继续推动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9月在达沃斯论坛首次提出这一说法,后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其进行了深入阐释)的主力军,其创新能力必然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掌握一定“应用型”语言技能的庞大群体,其创新能力更是备受关注。然而,国际著名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英语专业本科生就业率及收入情况整体排名靠后,属于“难就业”专业。 “大学生没有创新能力就等于没有就业能力”[3],而英语专业“就业难”则从本质上反映出其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实情况,以第二课堂培养体系作为切入点,结合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一宏观背景,论述了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1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现状及问题1.1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将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4]。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能力的提高,《意见》要求“(高校)要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1] 因此,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作为以熟练运用语言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其创新能力除了需具备应用型高校学生共同的特点外,还应通过以下三个要素加以衡量。
1) 创造性的技能获取能力。与历史、哲学等专业不同,《大纲》明确指出,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应该包括三个层次,即语言的技能学习、语言的知识学习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其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占总学时的67%[4]。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具备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语言技能是立身之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基本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和综合语言技能(如翻译)的培养。创造性地培养语言技能不仅可以使英语专业学生在未来的求职大军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这一说法,即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因此,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语言的技能学习为基础,将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合理地运用到技能养成中来。
2) 创造性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大纲》要求英语专业应注重培养具备扎实语言知识和广博文化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4]。复合型外语人才是“一专多能型”人才,“一专”要求外语专业学生掌握出色的语言技能,“多能”要求其具备丰富的跨学科知识。根据2014年5月26日《法制晚报》报道,“大部分企业希望语言专业的学生可以胜任‘公关类’‘销售类’等职务。”[5]由此可见,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迎合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要以“一专多能型”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作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创造性的跨学科学习能力。
3) 创造性的国学运用能力。《大纲》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应该了解一定的中国文化;具有比较扎实的汉语基本功;具有较强的汉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3]。“培养新时代的语言文化人才,绝不是仅仅教授他们语言技巧,更要让他们先有‘魂’,那就是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认知和创新能力。”[6]一方面,英语专业学生提升国学运用能力有助于提高自身汉语表达水平,从而为将来从事翻译等技术密集型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从这点上讲学习国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语言技能。另一方面,提高国学运用能力有助于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其对外来文化的辨识能力。因此,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语言技能和跨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国学运用能力,切实掌握好本民族文化的“魂”。
1.2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问题在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三个要素中,语言技能获取能力是基础,跨学科学习能力和国学运用能力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必要准备。然而,在以往的外语教学中,由于受到课时不足、学生适应困难等因素的影响,以上三方面能力没有得到师生的足够重视。
1) 就技能获取能力而言,很多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对“什么是技能”认识不足,这会在无形中成为阻碍学生提高自身语言水平的绊脚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去,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技能意识都不具备,也就无法获取提升技能的正确方法,其未来的就业便会困难重重,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在对H省某应用型高校130名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的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中,65%的学生将英语技能片面地等同于口语流利,20%的学生不能正确区分什么是技能、什么是知识。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当问及“在进入大学之初,是否有教师解释过衡量英语技能标准之类的问题”时,他们均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由于对技能获取没有形成全面的理解,学生的思维敏感性受到了限制并进一步阻碍了其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2) 就跨学科学习能力而言,认识不足的问题同样存在。由于缺少对《大纲》的研读和分析,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甚至将书本知识掌握得好坏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唯一标准。此外,尽管一些应用型高校意识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虽然开设了经济学、管理学等跨学科课程,但是找不到学科间的契合点,始终不能把英语专业教学和跨学科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3) 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国学运用能力也难以令人满意。虽然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要参加“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两次全国统考,但以上考试对中国文化知识考察较少,学生往往忽视国学学习。其次,《大纲》未明确提出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专门的中国文化课程,从而导致一些应用型高校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国学学习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翻译课作为衔接中西语言和文化的桥梁在一些应用型高校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开设的翻译课程偏重理论讲解,缺乏足够的翻译实践,学生很难通过翻译实践体会到深入学习中国文化、提高汉语水平的重要意义。
2第二课堂的优势及对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性2.1第二课堂的优势
在中国,第二课堂始于1956年,当时称为课外活动,最初主要有体育锻炼、生产劳动和学习小组[7]。1983年,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院长、教育家朱九思首次将“第二课堂”解释为“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8]。和第一课堂相比,应用型高校第二课堂具有以下三点优势。
1) 第二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大多数第一课堂是传统的室内教学活动,学生可能因紧张、焦虑等因素影响对目的语的使用,而第二课堂可以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更多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自然环境和可懂输入,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语言学习。
2) 第二课堂可以弥补第一课堂短时学习所遗留的问题。作为第一课堂的“试金石”和“练兵场”,第二课堂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在第一课堂上所学知识、技能是否符合实际需要,并对其所学知识技能加以巩固[9]。
3) 第二课堂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的课堂活动,具有鲜明的“课堂性”。与学生自发组织的课外活动相比,第二课堂更具目的性和组织性。经验丰富的英语专业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翔实有趣、难度适中的语言材料,从而避免活动的盲目性和教学资源的浪费。
2.2第二课堂对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性第二课堂因其特有的优势,对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第二课堂可以为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技能的获取提供充裕的时间和有效的反馈。《大纲》规定英语专业学生4年的专业课总学时为2 000~2 200学时[4],然而英语技能的养成显然要远远大于这个总学时数。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可以把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等各类比赛中,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又可以通过教师的点评查漏补缺、扬长避短。此外,通过组织并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教师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技能获取意识,使其更有针对性地巩固第一课堂所学知识。
2) 第二课堂形式丰富多样,可以为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提供更宽广的跨学科视野。第二课堂的内容往往不只局限于英语专业的语言学习,特别是以专家和学者讲座为代表的第二课堂活动,突破了地域限制,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从而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必要准备,这既为应用型高校节省了开设第一课堂跨学科课程的人力和物力资本,又解决了英语专业教师难以把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困扰。
3) 应用型高校可以通过第二课堂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系统的国学课程。根据H省某应用型高校《培养方案》显示,该校为英语专业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每周1学时,共18周。对于该课程,很多学生反映每周仅1学时的第一课堂学习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第一课堂基本沦为了教师的“一言堂”。因此,倘若教师能开辟国学第二课堂,安排学生在早晚自习以报告的形式讲解、讨论中国文化,自己从旁指导并定期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国学学习的积极性就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
3基于第二课堂提升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3.1增强“指导性”提升创造性的技能获取能力
前文曾指出,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创造性的技能獲取能力有所欠缺,而这与第二课堂缺乏“指导性”存在很大关系。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在第二课堂中处于相对隐性的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得到进一步发挥,但这既不意味着第二课堂不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也不意味着第二课堂可以在混乱无序的状态下进行。“指导性”是第二课堂与学生自发组织活动的最显著区别。
1) 在第二课堂活动前,教师要善于鉴定学生的英语水平,这是保证第二课堂“指导性”、帮助学生养成语言技能的前提。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显性方式了解学生的成绩。大一、大二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即高考英语成绩和入学后的期中、期末成绩。对于这两方面的成绩,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标准加以衡量。例如,就高考成绩而言,由于不同省份试卷的难度不同,甚至总分也不相同,因此,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生源地信息,再把相应生源地学生的高考英语试卷加以整理,标明难度系数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了解学生的口语成绩,以便多层次、全方位地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分类。而对于学生的期中、期末成绩,教师应该在对试题解难度系数有所了解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学生主观题的得分情况,因为主观题是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重要体现,若存在主观题(如改错题、书面表达等)、客观题得分不均衡的情况,教师则应当选择比例适中的主、客观题对学生进行重复检测以保证数据的效度和信度。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隐性方式考察学生在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翻译大赛等活动中的表现并以此综合判定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在组织此类比赛时,教师要注意比赛题目的选择,最好选择贴近现代生活特别是与大学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如“校园贷”等),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有话可写,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自己身边热点问题的关注力。此外,教师要重视学生即兴发挥能力的培养,在比赛中加入即兴演讲、即兴写作环节,考察学生在无准备状态下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控制好比赛中即兴环节的比例,既不能让学生觉得“题目随意,无法准备”,又不能让学生把之前准备的演讲或范文照搬到比赛中来。 2) 英语专业教师要善于在第二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是增强“指导性”提升学生创造性技能获取能力的关键。就业是与每一位学生切身相关的重要问题,如果教师能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创设有助于学生未来顺利就业的问题情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进一步调动,从而有助于增强教师对第二课堂指导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和所在应用型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合作,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面试官参与活动,为学生开展求职大赛等实战演习活动以提升学生运用英语知识求职的技能和信心。在与某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合作之前,应用型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要重点鉴定这些企业的资质,尤其是与英语专业相关的外贸和翻译公司。在求职大赛中,教师要注重点评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明白“错在何处”“为什么错”以及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此外,为了增强“指导性”,教师应尽量避免重复,保持活动的多样性和新鲜感,正如英国著名教育专家杰里米·哈默所说,“好的教师要在可预测的安全性和不可预测的多样性之间保持平衡。”[10]教师在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时要对活动进行细化分类,如在组织外贸类求职比赛时,可以将其细化为北美外贸公司求职、西欧外贸公司求职等。有效的分类既能够提升活动的专业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企业文化和就业环境,从而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新鲜感。
3) 为了增强 “指导性”,英语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讲座、沙龙等形式更新学生的语言学习理念,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技能获取意识。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在第二课堂上指导学生树立技能获取意识,用足够的时间向学生介绍英语专业的特点、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习之间的区别以及如何衡量和提升英语技能获取能力。关于英语技能高低的衡量标准,教师可以参考《大纲》以及“雅思”“托福”等国际考试的评分标准。“雅思”“托福”等国际化考试权威性强,报考人数多,社会认可度较高,应用性更高,尤其是在写作方面更强调“行文逻辑”“衔接连贯”与“词汇运用”的并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将这些考试模式引入到英语课堂,既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跳出“英语专业只有‘专四’‘专八’”的误区,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将英语作为一项技能来学习。
3.2增强“关联性”提升创造性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创造性的跨学科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是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的另一个重要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缺少关联所致。因此,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第二课堂同第一课堂的衔接,增加两个课堂的相同要素,为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提升提供条件。
1) 教授跨学科知识的教师应有效地把握第二课堂“娱乐性”与“指导性”间的平衡,这是增强“关联性”的必要前提。在一些情况下,聆听跨学科学术讲座等第二课堂活动被学生视为娱乐活动,教师只是为了讲座而讲座,并没有引导学生思考讲座中的跨学科知识与本学科知识的关联性,因此,学生往往在活动结束后发现没什么收获。在调查问卷中,18%的学生认为“第二课堂很好玩,但学不到什么东西”,17%的学生则认为“第二课堂无聊,学不到东西”。在英语专业的第一堂课上,教师应向学生提出“第二课堂”这一概念并向其解释第二课堂的定义和分类,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了解从而增强其规范性。此外,教师还应考虑将学生在第二课堂的表现纳入到期中、期末成绩的评定中。例如,河北省部分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期末成绩由平时表现(30%)和卷面成绩(70%)两部分构成,而由于“平时成绩”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往往成为了学生卷面成绩不及格时的“救命稻草”。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可以考虑将“第二课堂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严格科学地制定评分标准并记录学生的表现,这样基础薄弱的学生就会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积极表现以期望在期末卷面成绩不理想时,第二课堂的成绩能发挥作用。
2) 教授跨学科知识的教师要认真备课,还要把两个课堂的备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准备第一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思考学生在最近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学到了哪些跨学科知识、涉及到了哪些跨学科学习能力,并有意识地在第一课堂中设置相应的配套练习,同时教师还需考虑到正在准备的教学内容会对下一次第二课堂活动产生的潜在影响。这样一来,教师便能有效地衔接两个课堂,增加两个课堂内容的相同要素,进而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正迁移,更有效地提升跨学科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在期中、期末试卷中增加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如将期末试卷最后一题书面表达的内容规定为某次演讲比赛的内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两个课堂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也对学生巩固和复习第二课堂所学知识起到相应的督促作用。
3)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学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在调查问卷中,仅有2%的学生撰写过学术论文,12%的学生主持或参与过课题。主持或参与课题等科研活动覆盖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对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及现代化信息处理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应用型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唤起学生的课题意识和写作意识,鼓励其积极参加各项英语科研活动,从而逐步提高跨学科学习能力。目前,不少高校引入了“科研创新学分制”理念,旨在进一步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活動、拓展学术视野。在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对英语专业学生特别是对没有任何科研经历的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包括在第二课堂上对学生阐明开题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写作步骤和注意要点。此外,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科研活动的难度和学生英语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可以把开题报告的撰写分配给几个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数据搜集工作分配给一些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强的学生,把结项论文分派给几个学生小组,每组各选派出一名组长,主要负责成果审阅,使其成果达到最优化。
3.3增强“多样性”提升创造性的国学运用能力
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还表现为国学运用能力有待提高,而这又与第二课堂缺乏“多样性”有着必然联系。在问卷调查中,3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满意第二课堂,基本上学不到什么东西”,还有18%的学生认为“学院或学校没有开设过第二课堂活动”。 1) 教师应该意识到第二课堂的丰富形式,并从中选取适宜的形式激活学生在第一课堂上所学,从而解决国学第二课堂内容陈旧、形式刻板等问题。第一课堂国学知识的传授多以上课形式展开,而第二课堂可充分利用报告会、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在报告会前,教师应首先确定一个主题,主题的确定可依据学生近期在第一课堂所学的内容。除了总结第一课堂的国学知识,国学第二课堂还应包含学生个人的独特见解,如教师可以就“屈原的爱国精神”引导学生谈一下中外爱国主义的异同,启发学生思考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授”论。在报告会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允许学生间相互问答、师生间相互问答。此外,“走进屈原”等角色扮演活动也是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形式。在角色扮演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意愿为其分配相应的角色并要求他们按照角色所处时代自己动手制作服装、编辑对话,这样学生便能寓学于乐,从而改变以往国学第二课堂形式陈旧和氛围压抑的弊端。
2) 高校应积极开展读书沙龙、笔译竞赛、汉语写作比赛等促进国学学习的活动。由于不受《大纲》及学校统一教学安排的制约,国学第二课堂活动可以较自由地在师生之间展开。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学第二课堂更像师生间的愉快合作,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主、教师从旁指导为辅的新型课堂模式。由于“文学作品被公认为是语言学习和研究的最佳素材”[11],在读书沙龙前的一个月,教师可以指定学生阅读一本英译中国经典读物,如《论语》,并让学生在读书会上讨论对本部作品的理解(理解的重点应放到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上)。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指定英文原著,但同时指定一本较好的译著供学生参照阅读,细品汉语的精髓。笔译竞赛尤其是以英译汉为主的翻译竞赛除了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技能、吸收跨学科文化知识外,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汉语表达能力进而激发其对国学的热爱。此外,举办汉语写作比赛也是凸显第二课堂“多样性”,提升英语专业学生创造性国学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3) 高校应加强自身师资力量建设,为学生提供高素质的国学师资团队。应用型高校要重视对国学第二课堂指导教师资质的筛选,尽量选择具有复合学科背景的英语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国学知识,而且能从语言教学的角度选择符合英语专业特点的活动方法,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拥有“复合型学科背景”的教师最好曾经系统地学习过语言专业,如本科阶段的专业为英语、研究生阶段的专业为对外汉语或者汉语言文学,这类教师更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同时,英语教师也可以在日常授课中从就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倘若高校的外国语学院只是单纯地聘请“非外语类出身”的国学教师,虽然此类教师也能够把国学课教授得绘声绘色,但却很难结合英语专业的自身特点对学生加以指导,从而造成了国学学习和外语学习的“两张皮”。此外,应用型高校还应加强院系间的沟通和联系,例如考慮让中文系和外语系学生共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对于此类活动,教师要控制好活动的难度,特别是活动所需英语水平的难度。例如,教师可以让汉语专业文学方向的学生和英语专业文学方向的学生共同完成一首现代诗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汉语专业的学生对该诗进行全面地解释,而让英语专业的学生选择恰当的翻译方式和所需的语言表达手段并进行小组讨论翻译。再比如,英语教师可以组织汉语专业文秘方向的学生和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方向的学生合作讲解中国谈判礼仪,英语专业学生负责英文讲解而文秘专业学生负责演示。
4结束语
要提升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成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其中关键的一环。通过增强应用型高校第二课堂的“指导性”“关联性”和“多样性”,英语专业学生创造性的技能获取能力、跨学科学习能力以及国学运用能力得以加强,这既可以从根本上缓解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又可以满足党和国家对于创新型外语人才的迫切需要,从而为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提供可行性方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Z].20151023.
[2] 李克强. 2017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70305)[20170518]. http://www.gov.cn/zhuanti/2017lhzfgzbg/ 201735.
[3] 陈于. 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J]. 继续教育研究,2015 (11): 2224.
[4]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S].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 孙随. “复合型” 外语专业人才受热捧 [N]. 法制晚报,20140331 (6).
[6] 苏雁,许学建. 语言人才该如何培养? [N]. 光明日报,20150119 (5).
[7] 史运雷. “新课改” 背景下中学英语第二课堂调查研究 [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8] 朱九思,蔡克勇,姚启和. 高等学校管理 [M]. 武汉: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
[9] 穆军芳,路思遥. 高职行业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策略 [J]. 职业技术教育,2015 (11): 7072.
[10] Harmer,Jeremy. How to teach Englis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1] 马伟林. 伯明翰大学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纵览 [J]. 教育评论,2014 (11): 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