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3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异氟烷和七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前躁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实施手术治疗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异氟烷组各30例,两组患儿分别吸入七氟烷和异氟烷进行术前麻醉。并观察两组患儿术后苏醒前PAED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和PAED比较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出现轻微咳嗽的患儿1例。异氟烷组出现低血压患儿2例,不良反应率发生率比较也没有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和异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前躁动情况的影响差异不明显,表现均较为理想,且临床不良反应率极低,可以推广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异氟烷;七氟烷;小儿麻醉苏醒;躁动
七氟烷因其苏醒快诱导迅速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小儿麻醉,但有临床报道小儿吸入七氟烷麻醉苏醒前烦躁的发生率较高,使手术效果不理想[1]。本研究探讨了异氟烷和七氟烷临床中小儿麻醉应用的效果,且对术后苏醒状况进行分析比较,以小儿麻醉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0例实行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年龄5-11岁,ASAI~II,随机分作七氟烷组30例和异氟烷组30例。七氟烷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10岁,平均年龄(8.5±2.1)岁;异氟烷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11岁,平均年龄(7.8±2.3)岁。所选患儿均无早熟、慢性病史、发育迟缓、精神疾病和全麻后兴奋史,均未服用安眠、镇静剂等药。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所选患儿均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术前常规禁食8h,禁饮4h,手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0.01mg/kg阿托品,手术室温度26℃时小儿患者进入手术室,进行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监测,静脉注射2?g/kg芬太尼、0.1mg/kg维库溴铵、2.5mg/kg异丙酚,2分钟后进行气管内插管,接入麻醉机。七氟烷组吸入七氟烷1.3MAC,异氟烷组吸入异氟烷1.3MAC,每分钟吸入氧流量2L,手术中PETC 调整并保持在36~40mmHg。按手术情况追加0.07mg/kg维库滨,结束手术时停止异氟烷、七氟烷的吸入,对气管分泌物及咽喉腔进行清理,呼吸道应保持通畅,推送至恢复室(PACU)。
1.3 观察指标
观察小儿患者苏醒情况并进行评分,利用患儿麻醉后苏醒躁动情况评分表(PAED)来评分[2],评分表有5项内容:小儿患者能够用目光同亲属交流;小儿患者能够有目的地进行行为举止;小儿患者对周围环境有所戒备;④小儿患者情绪有不安表现;⑤小儿患者情绪难以被安抚安慰。上述5项,项的评分分作5个层次:没有被评为4分、仅有一点被评为3分、很多被评为2分、十分多被评为1分、一直是被评为0分;④⑤项评分分成4个层次:没有被评为0分、仅有一点被评为1分、很多被评为2分、十分多被评为3分、一直是被评为4分。各项评分相加,得分越高表示小儿的躁动发生越强烈。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运用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均以百分数表示,使用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麻醉苏醒躁动情况比较
两组小儿患者体重、手术时间以及苏醒躁动(PAED)情况评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1所示。
2.2 不良反应
七氟烷组同异氟烷组两组的比较研究中,七氟烷组出现轻微咳嗽的患儿1例。异氟烷组出现低血压患儿2例。呕吐、恶心、过敏及休克等方面不良反应均没出现。
3.讨论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临床上小儿麻醉相关新药应用过程中,均有小儿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相关报道,七氟烷及异氟烷同样难以避免。尽管麻醉师们对引起小儿麻醉苏醒躁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不断进行探讨研究,但至目前尚不能阐明其机理,也许同年龄、疼痛、低氧血症、性格、麻醉时间和环境改变等原因相关[3]。没能充分镇痛诱使其快速苏醒与小儿患者苏醒躁动相混淆。由于一些小儿患者无语言表达能力,医生不能对苏醒期躁动和疼痛进行有效区分,因此,可能会误认为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高。相关研究表明[4],吸入类麻醉药都具有一定肝毒性,氟烷类药物的肝毒性最为典型,但通过同工酶代谢氧化之后肝毒性可以降低很多,若在高氧环境中,患者的肝损害将不太明显。七氟烷对呼吸道的刺激小,诱导快,恢复迅速,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对肾、肝功能没用影响,且血气分配系数低,小儿患者能够快速苏醒,术后不良反应较低。应用七氟烷进行吸入诱导,能够使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苏醒质量好,术后呕吐、恶心及躁动等反应率较低,同异氟烷诱导无差异。本研究说明:七氟烷和异氟烷在小儿患者麻醉苏醒躁动中无明显差异,且临床不良反应率低。综上所述,七氟烷和异氟烷均能够有效运用小儿手术麻醉中,同时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随晓;王汝.七氟烷用于小儿麻醉150例临床分析 [J] 现代医药卫生.2014.(24) :3775-3776
[2] 张亚东;张侃.七氟烷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09). 2054-2055
[3]李俊明,邵建林,衡新华 .七氟烷与异氟烷对治疗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比较.[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 (01):77-78+107
[4]蒋明.七氟烷与异氟烷对治疗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比较. [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26):12-13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异氟烷和七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前躁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实施手术治疗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异氟烷组各30例,两组患儿分别吸入七氟烷和异氟烷进行术前麻醉。并观察两组患儿术后苏醒前PAED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和PAED比较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出现轻微咳嗽的患儿1例。异氟烷组出现低血压患儿2例,不良反应率发生率比较也没有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和异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前躁动情况的影响差异不明显,表现均较为理想,且临床不良反应率极低,可以推广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异氟烷;七氟烷;小儿麻醉苏醒;躁动
七氟烷因其苏醒快诱导迅速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小儿麻醉,但有临床报道小儿吸入七氟烷麻醉苏醒前烦躁的发生率较高,使手术效果不理想[1]。本研究探讨了异氟烷和七氟烷临床中小儿麻醉应用的效果,且对术后苏醒状况进行分析比较,以小儿麻醉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0例实行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年龄5-11岁,ASAI~II,随机分作七氟烷组30例和异氟烷组30例。七氟烷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10岁,平均年龄(8.5±2.1)岁;异氟烷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11岁,平均年龄(7.8±2.3)岁。所选患儿均无早熟、慢性病史、发育迟缓、精神疾病和全麻后兴奋史,均未服用安眠、镇静剂等药。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所选患儿均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术前常规禁食8h,禁饮4h,手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0.01mg/kg阿托品,手术室温度26℃时小儿患者进入手术室,进行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监测,静脉注射2?g/kg芬太尼、0.1mg/kg维库溴铵、2.5mg/kg异丙酚,2分钟后进行气管内插管,接入麻醉机。七氟烷组吸入七氟烷1.3MAC,异氟烷组吸入异氟烷1.3MAC,每分钟吸入氧流量2L,手术中PETC 调整并保持在36~40mmHg。按手术情况追加0.07mg/kg维库滨,结束手术时停止异氟烷、七氟烷的吸入,对气管分泌物及咽喉腔进行清理,呼吸道应保持通畅,推送至恢复室(PACU)。
1.3 观察指标
观察小儿患者苏醒情况并进行评分,利用患儿麻醉后苏醒躁动情况评分表(PAED)来评分[2],评分表有5项内容:小儿患者能够用目光同亲属交流;小儿患者能够有目的地进行行为举止;小儿患者对周围环境有所戒备;④小儿患者情绪有不安表现;⑤小儿患者情绪难以被安抚安慰。上述5项,项的评分分作5个层次:没有被评为4分、仅有一点被评为3分、很多被评为2分、十分多被评为1分、一直是被评为0分;④⑤项评分分成4个层次:没有被评为0分、仅有一点被评为1分、很多被评为2分、十分多被评为3分、一直是被评为4分。各项评分相加,得分越高表示小儿的躁动发生越强烈。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运用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均以百分数表示,使用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麻醉苏醒躁动情况比较
两组小儿患者体重、手术时间以及苏醒躁动(PAED)情况评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1所示。
2.2 不良反应
七氟烷组同异氟烷组两组的比较研究中,七氟烷组出现轻微咳嗽的患儿1例。异氟烷组出现低血压患儿2例。呕吐、恶心、过敏及休克等方面不良反应均没出现。
3.讨论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临床上小儿麻醉相关新药应用过程中,均有小儿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相关报道,七氟烷及异氟烷同样难以避免。尽管麻醉师们对引起小儿麻醉苏醒躁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不断进行探讨研究,但至目前尚不能阐明其机理,也许同年龄、疼痛、低氧血症、性格、麻醉时间和环境改变等原因相关[3]。没能充分镇痛诱使其快速苏醒与小儿患者苏醒躁动相混淆。由于一些小儿患者无语言表达能力,医生不能对苏醒期躁动和疼痛进行有效区分,因此,可能会误认为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高。相关研究表明[4],吸入类麻醉药都具有一定肝毒性,氟烷类药物的肝毒性最为典型,但通过同工酶代谢氧化之后肝毒性可以降低很多,若在高氧环境中,患者的肝损害将不太明显。七氟烷对呼吸道的刺激小,诱导快,恢复迅速,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对肾、肝功能没用影响,且血气分配系数低,小儿患者能够快速苏醒,术后不良反应较低。应用七氟烷进行吸入诱导,能够使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苏醒质量好,术后呕吐、恶心及躁动等反应率较低,同异氟烷诱导无差异。本研究说明:七氟烷和异氟烷在小儿患者麻醉苏醒躁动中无明显差异,且临床不良反应率低。综上所述,七氟烷和异氟烷均能够有效运用小儿手术麻醉中,同时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随晓;王汝.七氟烷用于小儿麻醉150例临床分析 [J] 现代医药卫生.2014.(24) :3775-3776
[2] 张亚东;张侃.七氟烷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09). 2054-2055
[3]李俊明,邵建林,衡新华 .七氟烷与异氟烷对治疗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比较.[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 (01):77-78+107
[4]蒋明.七氟烷与异氟烷对治疗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比较. [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2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