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技术与教学的不断融合改变着传统教学的形态和过程。借助数字教材等资源与教学相结合,构建智慧课堂下的教学策略,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过程,启迪和促进智慧发展。本文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电源 电压》这一节课尝试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互动,凸显个性化与多元的理解,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性化理解和智慧共享。
【关键词】数字教材 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209-0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交互式数字教材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青睐。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从二期课改至今,教学目标更加倾向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字化教材的引入不仅可以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以其事物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来引发学生对学习本体知识的兴趣,学生不再是从纸质的书本中学习到知识,而是从网络、移动终端获取知识,并且有了网络的辅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需求获取不同的信息,课堂教学更加自主化、分层化、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从而使课堂充满智慧。笔者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电源 电压》这一节课尝试将现代数字化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活用数字教材,构建智慧课堂。
一、“现实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中阅读教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自主认知活动。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但现在,许多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为淡薄。因此,教学实施环节中,教师必须安排得当,指导及时,引导得法,监控到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例如,初中物理《电源 电压》一节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压。知道电压是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知道电压的单位、符号和不同情况下电压大小。
(2)学会用电压表测电压。
2.过程和方法
(1)经历“电压”与“水压”类比的过程,感受类比的科学方法。
(2)经历用电压表测电压的过程,认识科学测量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交流废旧电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感悟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人体安全电压,关注安全用电问题,懂得珍爱生命。
例如,理解电压这一部分内容的解读,学生在生活和科学课中已经知道了电压,,但电压这个概念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班级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采取四人小组形式开展自主阅读合作学习环节。课上让每位学生用平板观看事先制作好的数字教材,通过类比电流概念和电流表使用方法,建立起电压概念并制作电压表使用说明书。最后,学生互动互学,以小组为单位,建立思维导图,形成小组成果汇报,在课堂上选派组员进行展示。
教师借助“数字教材”对这一部分的设计进行了优化,借助投屏技术可视化的呈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学习成果,让所有人可见,引导学生比较异同、相互借鉴、深度思考、充分交流,进而修改完善自己的学习结果,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合作”实现互助学习
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合作学习,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性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充满民主氛围的教学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利用数字教材,运用平板电脑开展“实验探究,小组互助”式协作学习,学生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形成清晰的概念,掌握正确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
在《电源 电压》这一节内容中对于“用电压表测电压”这一环节,教师特地选用果蔬电池这一类拓展内容知识作为依托进行分组实验,该实验是正确使用电压表的一个应用,同时也为后续交流废旧电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一内容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纷纷利用手中的平板填写实验数据,拍照上传,并对每组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研讨,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具体情景进行设问,例如“如何回收水果电池”等。学生可以在观看数字教材中《废旧电池如何回收》的视频后进行交流归纳将实际问题解决。
积极活跃的互动氛围中,感性与理性的认识,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老师将继续探究以及拓展阅读的相关数字材料以二维码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下将多种资源引入初中物理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依据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使知识呈现多样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现代教育理论和规律,着力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渗透性培养,助力中学物理有效开展。
三、从“延时评量”到“实时评量”实现学教同步
要想让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必须明确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二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利用数字教材的及时反馈特点,可以快捷、全面、精准地了解学情。根据数据分析及时选择适切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察觉,学教同步。
本节课中,教师使用“数字教材”,有条理的设计了分层测试题,有基础型、提高型、拓展型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数字教材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题型进行课堂反馈,平时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可选择基础型,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选择提高型,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挑战拓展型。各自选择好并完成答题后可以点击检查答案,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出错的题目,当堂思考讨论并完成订正。这个环节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避免了传统课上统一题目统一讲解导致的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的学习现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选择并完成与自己情况相符合的任务,积极参与反馈自己的问题,提高了课堂习题巩固的有效性。学生直接在线上递交作业,教师及时批改,然后通过系统统计结果,及时获取学生答题情况。
学生以实时得到来自教师的教学反馈,具体直观地了解自身的课堂学习情况,准确查漏,并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在课后有针对性的利用微视频或者数字教材随时随地进行多次在线学习,及时补缺,利用互动平台与同伴进行交流探讨,协作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字教材”的实时统计功能对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成果进行实时评量,及时调整目标,合理推进教学,按需补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为物理学习和教学提供了无数的可能和无限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尝试和把控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帮助学习者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因人而异的提供个性化指导和人文关怀,打造智慧课堂,进行深度的“育人”。
参考文献:
[1]張民生.上海市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加德纳著.沈智隆译.智力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数字教材 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209-0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交互式数字教材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青睐。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从二期课改至今,教学目标更加倾向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字化教材的引入不仅可以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以其事物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来引发学生对学习本体知识的兴趣,学生不再是从纸质的书本中学习到知识,而是从网络、移动终端获取知识,并且有了网络的辅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需求获取不同的信息,课堂教学更加自主化、分层化、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从而使课堂充满智慧。笔者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电源 电压》这一节课尝试将现代数字化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活用数字教材,构建智慧课堂。
一、“现实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中阅读教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自主认知活动。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但现在,许多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为淡薄。因此,教学实施环节中,教师必须安排得当,指导及时,引导得法,监控到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例如,初中物理《电源 电压》一节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压。知道电压是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知道电压的单位、符号和不同情况下电压大小。
(2)学会用电压表测电压。
2.过程和方法
(1)经历“电压”与“水压”类比的过程,感受类比的科学方法。
(2)经历用电压表测电压的过程,认识科学测量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交流废旧电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感悟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人体安全电压,关注安全用电问题,懂得珍爱生命。
例如,理解电压这一部分内容的解读,学生在生活和科学课中已经知道了电压,,但电压这个概念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班级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采取四人小组形式开展自主阅读合作学习环节。课上让每位学生用平板观看事先制作好的数字教材,通过类比电流概念和电流表使用方法,建立起电压概念并制作电压表使用说明书。最后,学生互动互学,以小组为单位,建立思维导图,形成小组成果汇报,在课堂上选派组员进行展示。
教师借助“数字教材”对这一部分的设计进行了优化,借助投屏技术可视化的呈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学习成果,让所有人可见,引导学生比较异同、相互借鉴、深度思考、充分交流,进而修改完善自己的学习结果,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合作”实现互助学习
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合作学习,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性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充满民主氛围的教学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利用数字教材,运用平板电脑开展“实验探究,小组互助”式协作学习,学生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形成清晰的概念,掌握正确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
在《电源 电压》这一节内容中对于“用电压表测电压”这一环节,教师特地选用果蔬电池这一类拓展内容知识作为依托进行分组实验,该实验是正确使用电压表的一个应用,同时也为后续交流废旧电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一内容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纷纷利用手中的平板填写实验数据,拍照上传,并对每组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研讨,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具体情景进行设问,例如“如何回收水果电池”等。学生可以在观看数字教材中《废旧电池如何回收》的视频后进行交流归纳将实际问题解决。
积极活跃的互动氛围中,感性与理性的认识,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老师将继续探究以及拓展阅读的相关数字材料以二维码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下将多种资源引入初中物理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依据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使知识呈现多样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现代教育理论和规律,着力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渗透性培养,助力中学物理有效开展。
三、从“延时评量”到“实时评量”实现学教同步
要想让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必须明确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二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利用数字教材的及时反馈特点,可以快捷、全面、精准地了解学情。根据数据分析及时选择适切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察觉,学教同步。
本节课中,教师使用“数字教材”,有条理的设计了分层测试题,有基础型、提高型、拓展型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数字教材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题型进行课堂反馈,平时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可选择基础型,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选择提高型,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挑战拓展型。各自选择好并完成答题后可以点击检查答案,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出错的题目,当堂思考讨论并完成订正。这个环节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避免了传统课上统一题目统一讲解导致的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的学习现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选择并完成与自己情况相符合的任务,积极参与反馈自己的问题,提高了课堂习题巩固的有效性。学生直接在线上递交作业,教师及时批改,然后通过系统统计结果,及时获取学生答题情况。
学生以实时得到来自教师的教学反馈,具体直观地了解自身的课堂学习情况,准确查漏,并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在课后有针对性的利用微视频或者数字教材随时随地进行多次在线学习,及时补缺,利用互动平台与同伴进行交流探讨,协作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字教材”的实时统计功能对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成果进行实时评量,及时调整目标,合理推进教学,按需补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为物理学习和教学提供了无数的可能和无限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尝试和把控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帮助学习者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因人而异的提供个性化指导和人文关怀,打造智慧课堂,进行深度的“育人”。
参考文献:
[1]張民生.上海市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加德纳著.沈智隆译.智力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