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目标:1.通过用小棒摆一摆,移一移,加减小棒的数量,来变换数字或形状,训练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转换能力。
2.通过课堂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小组的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变换小棒的具体操作,为学习图形与几何、奥数做铺垫。
关键词:神奇小棒,教学,小学生
教学主题:神奇小棒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教学工具:小棒
教学学情:
1.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研究,结合具体的情景有相应的获取能力和酿成能力。
2.能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和实践操作,得到课堂预期目标。
3.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能够把直觉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建立空间导图模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趣味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吗?你们觉得唐憎的三个徒弟中,最厉害的是谁?
生:孙悟空
师:虽然我们没有孙悟空的如意精箍棒,但是我们有什么呀?
生:小棒
师:那你们想看孙悟空用小棒变魔术吗?
生:想
2.孙悟空变魔术
师:看,孙悟空来了,他要给我们表演魔术呢!
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孙悟空把1变成了7.
师:你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哦!那你们知道他是怎样变的吗?
生:孙悟空在1的上面又添上了一根小棒。
师:你能给我们展示一下孙悟空的魔术吗?
(学生上台展示)
3.引出课题
师:你们觉得孙悟空的表演有趣吗?
生:有趣
师:神奇吗?
生:神奇
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为什么小棒这么神奇!
板书课题:“神奇的小棒”。
二:教学过程
师:你能像孙悟空一样变魔术吗?
生:能!
师:那就来看一看,谁是小小孙悟空!
1.小小孙悟空!
(出示数字)
师:老师说一个数字,看谁变的又快又准,请快速的用小棒摆出“3”这个数字。谁能快速的把“3”变成数字“6”,怎样变呢?
学生自主探究,集体展示
生:把3上部分右边的一根小棒移到左边,再在左下角的位置加上1根小棒,就变成了6。
师:真是个小魔术家。
接下来,请快速的用小棒变出数字“8”,怎样变呢?
学生自主探究,集体展示
生:在6的上面加上一根小棒,就变成了数字8。
师:你变的真快。
请快速的用小棒变出数字“9”,怎样变呢?
学生自主探究,集体展示
生:在9的下面减去一根小棒,就变成了数字8。
师:大家都这么会变了,看来你们已经快练成了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啦。
接下来,我们来一场智商大爆炸。
2.智商大爆炸
(1)出示12+2=20
师:请你添上2根小棒,让这个算式成立。请在座位上用你们手中的小棒变一变。
学生自主探究,集体展示
生:把12中的2添上2根小棒,变成18,18+2=20。或者把加数2添上2根小棒,变成8,12+8=20。
(2)出示37+8=43
师:请你去掉1根小棒,让这个算式成立。
学生自主探究,集体展示
生:把8去掉1根小棒变成6,37+6=43。
师:还是37+8=43这个算式,请你们移动1根小棒,让这个算式成立。
学生自主探究,集体展示
生:把43中的3移动1根小棒变成45,37+8=45。
师:通过变换37+8=43这一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我们通过减少和移动小棒的数量,可以让37+8=43这个算式变成不同的等式。
师: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接下来,我们小组之间来一场大比拼。
3.小组大比拼
(1)智力比拼
①出示18-4=8。
师:请你们小组合作,通过去掉2根小棒,或者去掉5根小棒,让这个算式成立。
小组合作探究,集体展示交流。
生:18去掉一根小棒变成10,8去掉一根小棒变成6,10-4=6。
生:18去掉2根小棒变成8,8去掉3根小棒变成4,8-4=4。
师:你们真是一个爱合作的小组。
②出示图形
师:请在小组内交流,最少减去几根木棒,可以将5个小正方形变成3个小正方形。
小组合作探究,集体展示交流。
生:减少图形下面中间的一根小棒和图形右上角的两根小棒。
4.创作我在行
请你们自己用小棒摆出一个算式或者一个图形,通过增加、减少或者移动小棒的数量,让算式或图形成立。
三、课堂大丰收
1. 你们喜欢这节课吗?
2. 从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呢?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利用小棒快速的摆出数字和图形变换,数学很奇妙,在数学王国中,我们都是孙悟空,需要我们不断在挖掘中去发现真理,转变思维,你就能够快速的解决问题。
活动反思
1.通过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作为课堂的趣味导入,让学生既觉得神奇,亦会对课堂的内容心存期待,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2.本节课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挖掘知识,通过动手发现“真相”,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现的心理积极感。
3.课堂内容以一系列的操作发现为课堂教学导向,极大程度的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参与性极高,教学氛围浓厚。
参考文献:
[1] 宋丽娟.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3(12):46-47.
[2] 亓云峰. 神奇的火柴(二年級)教学设计[J].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5(12):6-7.
2.通过课堂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小组的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变换小棒的具体操作,为学习图形与几何、奥数做铺垫。
关键词:神奇小棒,教学,小学生
教学主题:神奇小棒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教学工具:小棒
教学学情:
1.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研究,结合具体的情景有相应的获取能力和酿成能力。
2.能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和实践操作,得到课堂预期目标。
3.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能够把直觉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建立空间导图模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趣味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吗?你们觉得唐憎的三个徒弟中,最厉害的是谁?
生:孙悟空
师:虽然我们没有孙悟空的如意精箍棒,但是我们有什么呀?
生:小棒
师:那你们想看孙悟空用小棒变魔术吗?
生:想
2.孙悟空变魔术
师:看,孙悟空来了,他要给我们表演魔术呢!
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孙悟空把1变成了7.
师:你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哦!那你们知道他是怎样变的吗?
生:孙悟空在1的上面又添上了一根小棒。
师:你能给我们展示一下孙悟空的魔术吗?
(学生上台展示)
3.引出课题
师:你们觉得孙悟空的表演有趣吗?
生:有趣
师:神奇吗?
生:神奇
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为什么小棒这么神奇!
板书课题:“神奇的小棒”。
二:教学过程
师:你能像孙悟空一样变魔术吗?
生:能!
师:那就来看一看,谁是小小孙悟空!
1.小小孙悟空!
(出示数字)
师:老师说一个数字,看谁变的又快又准,请快速的用小棒摆出“3”这个数字。谁能快速的把“3”变成数字“6”,怎样变呢?
学生自主探究,集体展示
生:把3上部分右边的一根小棒移到左边,再在左下角的位置加上1根小棒,就变成了6。
师:真是个小魔术家。
接下来,请快速的用小棒变出数字“8”,怎样变呢?
学生自主探究,集体展示
生:在6的上面加上一根小棒,就变成了数字8。
师:你变的真快。
请快速的用小棒变出数字“9”,怎样变呢?
学生自主探究,集体展示
生:在9的下面减去一根小棒,就变成了数字8。
师:大家都这么会变了,看来你们已经快练成了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啦。
接下来,我们来一场智商大爆炸。
2.智商大爆炸
(1)出示12+2=20
师:请你添上2根小棒,让这个算式成立。请在座位上用你们手中的小棒变一变。
学生自主探究,集体展示
生:把12中的2添上2根小棒,变成18,18+2=20。或者把加数2添上2根小棒,变成8,12+8=20。
(2)出示37+8=43
师:请你去掉1根小棒,让这个算式成立。
学生自主探究,集体展示
生:把8去掉1根小棒变成6,37+6=43。
师:还是37+8=43这个算式,请你们移动1根小棒,让这个算式成立。
学生自主探究,集体展示
生:把43中的3移动1根小棒变成45,37+8=45。
师:通过变换37+8=43这一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我们通过减少和移动小棒的数量,可以让37+8=43这个算式变成不同的等式。
师: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接下来,我们小组之间来一场大比拼。
3.小组大比拼
(1)智力比拼
①出示18-4=8。
师:请你们小组合作,通过去掉2根小棒,或者去掉5根小棒,让这个算式成立。
小组合作探究,集体展示交流。
生:18去掉一根小棒变成10,8去掉一根小棒变成6,10-4=6。
生:18去掉2根小棒变成8,8去掉3根小棒变成4,8-4=4。
师:你们真是一个爱合作的小组。
②出示图形
师:请在小组内交流,最少减去几根木棒,可以将5个小正方形变成3个小正方形。
小组合作探究,集体展示交流。
生:减少图形下面中间的一根小棒和图形右上角的两根小棒。
4.创作我在行
请你们自己用小棒摆出一个算式或者一个图形,通过增加、减少或者移动小棒的数量,让算式或图形成立。
三、课堂大丰收
1. 你们喜欢这节课吗?
2. 从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呢?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利用小棒快速的摆出数字和图形变换,数学很奇妙,在数学王国中,我们都是孙悟空,需要我们不断在挖掘中去发现真理,转变思维,你就能够快速的解决问题。
活动反思
1.通过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作为课堂的趣味导入,让学生既觉得神奇,亦会对课堂的内容心存期待,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2.本节课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挖掘知识,通过动手发现“真相”,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现的心理积极感。
3.课堂内容以一系列的操作发现为课堂教学导向,极大程度的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参与性极高,教学氛围浓厚。
参考文献:
[1] 宋丽娟.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3(12):46-47.
[2] 亓云峰. 神奇的火柴(二年級)教学设计[J].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5(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