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既熟悉又模糊的概念,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职业环境的变化迫切呼吁我们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关键词】中等师范学校;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18-01
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种将职业生涯概念纳入教与学活动的教育策略,通过职业生涯认知、职业生涯探索、职业生涯定向、职业生涯准备、职业生涯熟练等步骤的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职业生涯能力,建立个人的职业生涯形态。更完整的说,就是通过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课程教学为主线的职业指导体系和以社会市场服务为主导的就业服务体系,对中职生讲授关于社会职业和中职生个性发展特点的基本知识,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发展高职生的职业选择和决策的技能。
一、目前中等师范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受國情和经济形势的影响,富余劳动力多,就业岗位少所造成就业压力加大;
1.2 部分企业用人单位盲目追求用工的高消费,中学生年龄小,层次低、专业窄、思想不成熟,在与大学生的竞争中不占优势,由此导致中学生就业难;
1.3 大部分学生就业观念尚未从根本上转变;目光还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
1.4 部分学生业务不娴熟、工作质量不高,在工作单位使表现欠佳。
1.5 学校自身原因,有的学校办学条件较差,专业设置意性大,管理不规范,课程教学仍然沿袭旧的模式,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新的市场要求。使中职学校和中职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整体形象下滑。在重多原因中中职学生的本身问题和中职学校自身原因更为关键。就中职学生的生源来讲学生基础差,知识层次不同,学习兴趣不强,对学好的自信心不足,加上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对自己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将来的职业生涯如何规划缺乏了解,直接影响了学习的动力和效果;就学校而言,对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开展较少,特别是我们边远西部的学校起步更晚,就是开展了也只是流于形式,只是增设了这门课程可以应付检查而已;老师方面几乎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教学停留在课本上讲,黑板上写,学生作业上画表格的老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本身多是直接从“大学门”进“学校门”,可以说是没有在企业、商场上进行专业工作和商场创业磨砺的实践经历的,教学中往往不能将市场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企业用人是以能力论英雄的,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是看你有没有这个“金钢钻”。而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满足受教育者就业的需要,直接为受教育者就业的需求服务,职业教育除了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外,必须反映“职业”这一限制词的本质特征。职业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从一开始进入职业学校的大门,就开始认真选择要学的专业,知道市场对所学专业的具体要求,在老师、专家的指导下早早开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在以后的择业就业过程中少走弯路,目标明确,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主要有课程介入、专题辅导和教学渗透,并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各校应向新生介绍专业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结合职业指导课或开设选修课,在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同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教学与方法指导。通过该课程教学,学生完成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三是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通过技能训练,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明确学习努力方向。四是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可以就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交流会或咨询会、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
三、工作开展建议
3.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就业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职业生涯指导领导小组;各系(专业科、专业组)应成立由系(专业科、专业组)主任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各班指导成立职业规划小组。这样形成学校领导,各系 (专业科、专业组)实施,各班具体开展各项工作的梯形组织机构。
3.2广泛宣传,全面动员,提高师生的认识。 要利用广播、校园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职业生涯指导的重大意义、内容、方法及效果。可在校园、教室、食堂、宿舍等地悬挂和张贴激励学生拓展素质、高效学习、敬业建功、创业奉献的标语口号,时时提醒学生、处处激励学生学好专业、拓展素质、提高就业与创业意识。要定期分年级召开职业生涯指导工作会议,向学生讲述就业形势及职业生涯指导的意义及工作内容。教师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才能收到实效。
3.3 加强专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专业。 加强与企业联系,准确预测学校各专业市场需求情况,让学生正确选择专业。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和咨询活动,让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激发学习积极性。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
3.4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组织学生观看职业生涯成功英才录像,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成功典型,激发学生立志树标、进行正确的人生定位。引导学生自我测评素质,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特长、爱好等基本情况,建立学生素质测评档案库,为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提供依据。激发学生自学职业规划方法,根据自身素质、学习情况,拟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组织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展评活动。
3.5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 学校可筹建学生职业规划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素质自助训练,如健美自助训练,增强青春活力和自信,奠定事业成功基础;智力自助训练,积累大量知识,创造事业成功条件。团队合作自助训练,增强团队精神,适应社会需求。 要强化文化、技能培训,根据社会和企业对学校的要求,强化实用技术,掌握就业技能。协同有关部门组织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熟悉工作、积累经验,奠定准确择业的基础。
3.6开展择业、就业、敬业、创业指导。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训练,了解和收集当前职业发展方向,使学生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对职业进行恰当分析,逐步树立合理的择业目标。引导学生按照兴趣、爱好等自身素质和社会需求选择职业,发挥特长,激发自学热情。讲述当前就业形势、政策及就业方法,使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开展应聘技巧、专业培训和岗前培训,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实现准确、稳妥就业。组织学生学习敬业建功的典型事迹,增强敬业精神,促使毕业生上岗快速适应、敬业实干、团结合作、展才建功。组织毕业生学习创业成功典型事迹,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向学生介绍创业方法与技巧,力所能及地提供创业项目和场所,帮助推荐人才,努力确保创业成功。
开展职业生涯指导涉及面广、.时间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职业与就业指导中心、企业人力资源部与市场服务机构共同承建,更需要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学生自觉积极地行动。为此,职业生涯指导必须采用指导、自学、辅导、研讨、模拟、实际操作、实习、案例引导等相结合的综合指导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这样经过长期潜移默化,逐步形成正确的就业态度和敬业、创业意识。做到学校开发,市场导向,企业参与,家长支持,教师尽力,学生行动,让学生掌握就业竞争主动权,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压力,让学校办学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能力,推动学校迈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中等师范学校;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18-01
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种将职业生涯概念纳入教与学活动的教育策略,通过职业生涯认知、职业生涯探索、职业生涯定向、职业生涯准备、职业生涯熟练等步骤的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职业生涯能力,建立个人的职业生涯形态。更完整的说,就是通过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课程教学为主线的职业指导体系和以社会市场服务为主导的就业服务体系,对中职生讲授关于社会职业和中职生个性发展特点的基本知识,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发展高职生的职业选择和决策的技能。
一、目前中等师范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受國情和经济形势的影响,富余劳动力多,就业岗位少所造成就业压力加大;
1.2 部分企业用人单位盲目追求用工的高消费,中学生年龄小,层次低、专业窄、思想不成熟,在与大学生的竞争中不占优势,由此导致中学生就业难;
1.3 大部分学生就业观念尚未从根本上转变;目光还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
1.4 部分学生业务不娴熟、工作质量不高,在工作单位使表现欠佳。
1.5 学校自身原因,有的学校办学条件较差,专业设置意性大,管理不规范,课程教学仍然沿袭旧的模式,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新的市场要求。使中职学校和中职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整体形象下滑。在重多原因中中职学生的本身问题和中职学校自身原因更为关键。就中职学生的生源来讲学生基础差,知识层次不同,学习兴趣不强,对学好的自信心不足,加上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对自己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将来的职业生涯如何规划缺乏了解,直接影响了学习的动力和效果;就学校而言,对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开展较少,特别是我们边远西部的学校起步更晚,就是开展了也只是流于形式,只是增设了这门课程可以应付检查而已;老师方面几乎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教学停留在课本上讲,黑板上写,学生作业上画表格的老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本身多是直接从“大学门”进“学校门”,可以说是没有在企业、商场上进行专业工作和商场创业磨砺的实践经历的,教学中往往不能将市场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企业用人是以能力论英雄的,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是看你有没有这个“金钢钻”。而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满足受教育者就业的需要,直接为受教育者就业的需求服务,职业教育除了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外,必须反映“职业”这一限制词的本质特征。职业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从一开始进入职业学校的大门,就开始认真选择要学的专业,知道市场对所学专业的具体要求,在老师、专家的指导下早早开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在以后的择业就业过程中少走弯路,目标明确,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主要有课程介入、专题辅导和教学渗透,并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各校应向新生介绍专业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结合职业指导课或开设选修课,在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同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教学与方法指导。通过该课程教学,学生完成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三是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通过技能训练,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明确学习努力方向。四是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可以就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交流会或咨询会、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
三、工作开展建议
3.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就业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职业生涯指导领导小组;各系(专业科、专业组)应成立由系(专业科、专业组)主任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各班指导成立职业规划小组。这样形成学校领导,各系 (专业科、专业组)实施,各班具体开展各项工作的梯形组织机构。
3.2广泛宣传,全面动员,提高师生的认识。 要利用广播、校园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职业生涯指导的重大意义、内容、方法及效果。可在校园、教室、食堂、宿舍等地悬挂和张贴激励学生拓展素质、高效学习、敬业建功、创业奉献的标语口号,时时提醒学生、处处激励学生学好专业、拓展素质、提高就业与创业意识。要定期分年级召开职业生涯指导工作会议,向学生讲述就业形势及职业生涯指导的意义及工作内容。教师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才能收到实效。
3.3 加强专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专业。 加强与企业联系,准确预测学校各专业市场需求情况,让学生正确选择专业。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和咨询活动,让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激发学习积极性。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
3.4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组织学生观看职业生涯成功英才录像,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成功典型,激发学生立志树标、进行正确的人生定位。引导学生自我测评素质,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特长、爱好等基本情况,建立学生素质测评档案库,为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提供依据。激发学生自学职业规划方法,根据自身素质、学习情况,拟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组织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展评活动。
3.5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 学校可筹建学生职业规划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素质自助训练,如健美自助训练,增强青春活力和自信,奠定事业成功基础;智力自助训练,积累大量知识,创造事业成功条件。团队合作自助训练,增强团队精神,适应社会需求。 要强化文化、技能培训,根据社会和企业对学校的要求,强化实用技术,掌握就业技能。协同有关部门组织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熟悉工作、积累经验,奠定准确择业的基础。
3.6开展择业、就业、敬业、创业指导。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训练,了解和收集当前职业发展方向,使学生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对职业进行恰当分析,逐步树立合理的择业目标。引导学生按照兴趣、爱好等自身素质和社会需求选择职业,发挥特长,激发自学热情。讲述当前就业形势、政策及就业方法,使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开展应聘技巧、专业培训和岗前培训,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实现准确、稳妥就业。组织学生学习敬业建功的典型事迹,增强敬业精神,促使毕业生上岗快速适应、敬业实干、团结合作、展才建功。组织毕业生学习创业成功典型事迹,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向学生介绍创业方法与技巧,力所能及地提供创业项目和场所,帮助推荐人才,努力确保创业成功。
开展职业生涯指导涉及面广、.时间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职业与就业指导中心、企业人力资源部与市场服务机构共同承建,更需要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学生自觉积极地行动。为此,职业生涯指导必须采用指导、自学、辅导、研讨、模拟、实际操作、实习、案例引导等相结合的综合指导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这样经过长期潜移默化,逐步形成正确的就业态度和敬业、创业意识。做到学校开发,市场导向,企业参与,家长支持,教师尽力,学生行动,让学生掌握就业竞争主动权,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压力,让学校办学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能力,推动学校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