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05-01我校开设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始于2008年,现在已有四届学生。从专业申报到后期的专业建设,几年来,我是同这个专业一起成长。正因为爱之深,所以急之切。我一直希望我们的会展专业能同中国会展行业的起步共同前进。通过这几年的教学与改革实践,我想把在会展专业建设方面的一点所得,拿来与热爱会展行业,愿意为会展教育工作奋力的同仁们分享共勉。
我们在会展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经历了,行业市场调研(特别是就业市场)——岗位能力要求调研——课程环节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四个阶段。
首先,通过行业市场调查,我们发现多数开设有会展专业的院校都面临一个问题:一方面会展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缺口大,导致全国不少院校都相继开设会展专业。但另一方面,会展专业的毕业生在会展企业的就业率却并不高。这种“供需不通”的情况让一开始信心满满,充满热情的大家都有点始料未及。
我通过调研后分析了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
1. 专業定位与初入职岗位间的延迟性
我们目前在教育部下发的《高校专业目录》中,只能看到“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但是无论是对本科生还是大专生而言,策划项目与管理的工作都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能胜任的工作。所以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仅仅强调策划的部分,会造成学生在就业时的认识误区。以为一入职就是干策划的,而不愿从一线的岗位锻炼起。在一般的组展公司,要想做到项目策划,至少是项目经理以上级别的职务者。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没有个几年到十几年的历练是不会有公司敢委以重任的。即使是在做活动策划的公司,也是由执行督导做起。所以,一个学策划的学生,必须经历一些初级岗位的锻炼,才有可能在熟悉了行业运作的基础上进入策划岗位。因为做策划的人,必须是一个对行业非常熟悉和了解,并且具备一定洞察力的职业人。
因此,我们在学生的专业引导上,也应该为他们树立从初级技能型岗位入职的思想准备,养成脚踏实地的职业素养。
2. 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尚需得到强化。
既然我们的毕业生是要从初级的技能岗位入职,那么对于他们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就成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经过调研,我们将职业入口定位在展会销售、客户信息整理、现场服务、执行督导和参展咨询等几个岗位上。
3. 目前整个国内会展行业尚处于标准未明的状态,企业分工也正在形成中。以致我们的学生在求职时摸不到门朝哪边开。
其次,针对行业调研的结果,我们对会展行业入职的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将这些技能划分到各门课程中进行学习和训练。主要有:销售能力、电话营销能力、平面与3D设计软件的初步使用能力、简单预(决)算能力、英语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第三,在课堂教学环节,结合高职高专的学习特点,我们在改革中鼓励每门课的教师都以案例,实训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才会对接下来讲述的理论知识要点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这样一来课堂氛围也会活跃很多。当然,这样的课堂对授课教师的“双师型”素质要求也更高。只有在企业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才能驾驭得住这样充满疑问和变数的课堂。绝对不是勾勾书,备备课就能应付的。
最后,我们改革的力度还拓展到了考核领域,力求探索一条完善的配套考核体系,来检验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我院考试改革的步骤经历了如下的过渡:
1.逐步建立“技能题库”,将各门课程的技能点细分理清,成为技能考核的重要出处和考试题的衍生源。
2.在考核中融入技能考核,强调对课程知识点的系统应用。
以《商务谈判》为例,考核是以全班同学的分组商务谈判模拟为形式。
老师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后,提前一个月让同学们分好组,抽取谈判主题案例,再由同学们自行做好谈判准备。这期间,各小组都可以把遇到的问题随时跟老师交流。在评判的现场会请各位专业老师来进行打分和点评。
3.进一步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考核标准,试探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反馈。
以《会展项目策划》的课程为例:先是以一个学期的项目策划过程为线索,每学到一个阶段,学生就以小组为单位,出一个阶段的成果(如选题策划、展会市场调查等)。最后到学期末,成为一个完整的策划案。每个小组大概也是预留一个月的时间,来结合策划准备一份PPT演示文稿。考试时各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上台,分工进行策划案的讲解介绍。我们请来的是各会议、展览和节事活动策划公司的负责人做评委,让学生的策划案经历现实市场的撞击。而且在每个小组汇报项目后还有专家提问环节,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接受更刺激的考验。
其实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企业了解我们学生的水平,给他们一个向企业展示的平台,同时,也让学生能和企业一线的管理者和领导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同学们因为知道要接受企业的考核,也在准备过程中比较紧张和慎重,这样一来,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就在压力下加强了。
由于考核是建立在学生对本门课程所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上的,所以在考试过程中甚至会涉及到原来学过的其它知识。如《商务谈判》考核中,我们的学生就灵活运用了“商务英语”、“涉外经济法”、“公共关系”及“商务谈判”等知识。《会展项目策划》的考核中,也是综合运用了“会展文案写作”、“广告创意”、“财务基础”、“平面设计”等课程的知识。这对学生也说,也算是一种对知识的大综合运用。
从目前的两届会展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专业对口就业率在上升。毕业生对专业的兴趣与热爱也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反馈。不少毕业生在毕业实习答辩的时候,都主动热情地跟我谈工作情况,提供资料,希望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能从中获得一些经验。我认为这种心态上的良性循环也是与我们在专业上的日常交流与培养是分不开的。
作者简介:肖敏,女,1982年2月出生,籍贯湖北,本科学历,系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会展专业教研室主任。年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教师”的称号。
我们在会展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经历了,行业市场调研(特别是就业市场)——岗位能力要求调研——课程环节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四个阶段。
首先,通过行业市场调查,我们发现多数开设有会展专业的院校都面临一个问题:一方面会展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缺口大,导致全国不少院校都相继开设会展专业。但另一方面,会展专业的毕业生在会展企业的就业率却并不高。这种“供需不通”的情况让一开始信心满满,充满热情的大家都有点始料未及。
我通过调研后分析了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
1. 专業定位与初入职岗位间的延迟性
我们目前在教育部下发的《高校专业目录》中,只能看到“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但是无论是对本科生还是大专生而言,策划项目与管理的工作都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能胜任的工作。所以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仅仅强调策划的部分,会造成学生在就业时的认识误区。以为一入职就是干策划的,而不愿从一线的岗位锻炼起。在一般的组展公司,要想做到项目策划,至少是项目经理以上级别的职务者。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没有个几年到十几年的历练是不会有公司敢委以重任的。即使是在做活动策划的公司,也是由执行督导做起。所以,一个学策划的学生,必须经历一些初级岗位的锻炼,才有可能在熟悉了行业运作的基础上进入策划岗位。因为做策划的人,必须是一个对行业非常熟悉和了解,并且具备一定洞察力的职业人。
因此,我们在学生的专业引导上,也应该为他们树立从初级技能型岗位入职的思想准备,养成脚踏实地的职业素养。
2. 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尚需得到强化。
既然我们的毕业生是要从初级的技能岗位入职,那么对于他们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就成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经过调研,我们将职业入口定位在展会销售、客户信息整理、现场服务、执行督导和参展咨询等几个岗位上。
3. 目前整个国内会展行业尚处于标准未明的状态,企业分工也正在形成中。以致我们的学生在求职时摸不到门朝哪边开。
其次,针对行业调研的结果,我们对会展行业入职的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将这些技能划分到各门课程中进行学习和训练。主要有:销售能力、电话营销能力、平面与3D设计软件的初步使用能力、简单预(决)算能力、英语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第三,在课堂教学环节,结合高职高专的学习特点,我们在改革中鼓励每门课的教师都以案例,实训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才会对接下来讲述的理论知识要点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这样一来课堂氛围也会活跃很多。当然,这样的课堂对授课教师的“双师型”素质要求也更高。只有在企业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才能驾驭得住这样充满疑问和变数的课堂。绝对不是勾勾书,备备课就能应付的。
最后,我们改革的力度还拓展到了考核领域,力求探索一条完善的配套考核体系,来检验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我院考试改革的步骤经历了如下的过渡:
1.逐步建立“技能题库”,将各门课程的技能点细分理清,成为技能考核的重要出处和考试题的衍生源。
2.在考核中融入技能考核,强调对课程知识点的系统应用。
以《商务谈判》为例,考核是以全班同学的分组商务谈判模拟为形式。
老师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后,提前一个月让同学们分好组,抽取谈判主题案例,再由同学们自行做好谈判准备。这期间,各小组都可以把遇到的问题随时跟老师交流。在评判的现场会请各位专业老师来进行打分和点评。
3.进一步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考核标准,试探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反馈。
以《会展项目策划》的课程为例:先是以一个学期的项目策划过程为线索,每学到一个阶段,学生就以小组为单位,出一个阶段的成果(如选题策划、展会市场调查等)。最后到学期末,成为一个完整的策划案。每个小组大概也是预留一个月的时间,来结合策划准备一份PPT演示文稿。考试时各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上台,分工进行策划案的讲解介绍。我们请来的是各会议、展览和节事活动策划公司的负责人做评委,让学生的策划案经历现实市场的撞击。而且在每个小组汇报项目后还有专家提问环节,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接受更刺激的考验。
其实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企业了解我们学生的水平,给他们一个向企业展示的平台,同时,也让学生能和企业一线的管理者和领导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同学们因为知道要接受企业的考核,也在准备过程中比较紧张和慎重,这样一来,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就在压力下加强了。
由于考核是建立在学生对本门课程所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上的,所以在考试过程中甚至会涉及到原来学过的其它知识。如《商务谈判》考核中,我们的学生就灵活运用了“商务英语”、“涉外经济法”、“公共关系”及“商务谈判”等知识。《会展项目策划》的考核中,也是综合运用了“会展文案写作”、“广告创意”、“财务基础”、“平面设计”等课程的知识。这对学生也说,也算是一种对知识的大综合运用。
从目前的两届会展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专业对口就业率在上升。毕业生对专业的兴趣与热爱也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反馈。不少毕业生在毕业实习答辩的时候,都主动热情地跟我谈工作情况,提供资料,希望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能从中获得一些经验。我认为这种心态上的良性循环也是与我们在专业上的日常交流与培养是分不开的。
作者简介:肖敏,女,1982年2月出生,籍贯湖北,本科学历,系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会展专业教研室主任。年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教师”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