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本文从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方面,提出提高教师素养,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切合学生实际,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关键词:中职学生;语文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7)06—0088—029
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似乎与语文的重要地位构成了反比关系。由于教材、教师以及学生自身等原因。本来就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我想就如何提高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作以下探讨:
一、提高教师素养
首先,语文教师应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吸引学生。语文是富有美感的课程,学生对美的人或美的事有本能的兴趣。语文教师应有整洁的仪表,饱满的情绪,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辅以得体的教态。学生易于接受。新时代的学生喜欢有个性的人,老师当然要有个性,但不要偏执。有些学生自己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叛逆期,但他未必希望自己的老师满目灰暗,满腹牢骚。渗透于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应符合国家的主旋律,但同时也不要远离社会,过于理想化。一位与时俱进、富有魅力的语文老师必定会增强他的语文课堂的吸引力。
其次,教师当然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一名停留于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创新、不能灌注进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老师,或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我讲你听”的专制型老师,非但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或许还会因为其课堂的枯燥让学生“谈语文色变”。反之,如果老师有丰厚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教学内容,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让语文课堂充满文化的光辉,学生或许有参与语文学习的愿望。
针对职高语文现状,如果学生不喜欢语文学科本身,能因为他比较接受这位老师而产生或多或少的移情作用,这也不失为一条可供参考的途径。
二、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教材内容是丰富、广泛的。本文所说的教材取其狭义,即语文教科书。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语文教科书(人教版),各个单元所选内容不同,切入点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不同角度的挖掘,激发学生的兴趣。新教材的单元设置主题明确、科学合理、人文性强。以职高语文(人教版)第一册为例,该册包括“自然之景”、“人生之行”、“时空之谜”、“文化之旅”、“历史之思”、“时尚之苑”几个板块,主题的设定为每个板块所选课文内容的挖掘作出了很明确的提示。“文化之旅”中的《浪漫的灵魂》、《胡同文化》等篇目就是一幅幅风土人情画,学生有了解北京胡同的兴趣,也对富有魅力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充满了期待;“时空之谜”中《空间和时间旅行》、《宇宙的边疆》给学生展现了一片科学幻想的天空;“历史之思”中《史蒂芬娜的选择》不仅情节引人入胜,史蒂芬娜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也能引起学生自觉的反省。我们只要紧扣这些教学内容,不脱离语文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细水长流地教,“是金子总会发光”,学生会逐渐爱上这块“金子”的!
三、切合学生实际,组织课堂教学
过去的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学当然也有自己的特点与策略。
首先,正确实施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这些都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教学策略。但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在职高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针对国防、机械等几乎全是男子的专业班,你让他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他也许会调皮地问“老师,我可不可以不学”;你分了合作学习小组让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场面也许会很冷清,也有可能教室里会热闹异常,走进一听,原来与探究内容无甚关系。
也就是说,实施这样的教学策略,中职语文教师必须有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难度较低的教学目标,比如进行自主性学习,学生读过一篇课文后,能有一定的感悟并能用语言简单表述,无论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都是难能可贵的,应给予真诚的赞美与鼓励,让他们有点成就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职高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发挥好。讲得过多,学生听得索然无味;太过放手,学生无所适从。中职学生思维活跃,但积淀普遍不厚,又缺少思考方法。有时他们将思绪放得很远,最后却成了一些断断续续的意识流。难以理清并进行表达。这就需要教师既充分相信学生,多给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在必要的时候又要多引导与点拨,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整理思路,得到自己的思维成果,体验或多或少的思考乐趣,并慢慢形成思考的习惯。
再次,适时适度评价。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在心理上比较重视老师的评价,学习兴趣的激发也需要在教学中适时评价、适度评价,一般说来,肯定的评价当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但注意方式方法的否定性评价同样可以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差距,及时纠正。
四、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中职语文教师会经常感叹学生的底子薄、知识面窄。的确。学生的知识积累实在是太少了。这与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语文素养的提高必须依靠大量的语文实践,因为缺少积累。他们对老师所说的许多知识不了解,不能产生熟悉的感觉,学习起来满河是滩。与此同时,大量生僻的知识也毁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久而久之,难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老师应想办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切实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语文课总会涉及到课外知识的迁移,也许学生会因为老师引用的某个诗句而对该诗人及其诗作感兴趣。因为老师讲述的某个动人的情节而产生对该书的阅读愿望。因为老师提及的某个有趣的科学小知识而对科普读物有了兴趣……所以,老师可以在迁移拓展时涉及较广的知识面,引起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
在我的学生的课桌上,摆放得比较多的课外读物有《读者》、《青年文摘》、《世界博览》等,当然也包括时下流行的漫画书、网络图书。我要求他们在这些书中进行遴选,每堂课的前五分钟用来交流课外阅读成果。包括朗读一篇优美的散文、讲成语故事、向老师和同学推荐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等等。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健康的书,给学生一个正确的阅读导向。
我相信。当学生从课外书获得了足够的乐趣后,学语文的主动意识会长久保持。有了自觉主动的意识,我们的语文课堂自然也就有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希望!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教学目标容易达成,课堂管理难度大大降低。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这样的探究是有价值的。结合现状,任重而道远,需一直努力!
关键词:中职学生;语文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7)06—0088—029
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似乎与语文的重要地位构成了反比关系。由于教材、教师以及学生自身等原因。本来就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我想就如何提高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作以下探讨:
一、提高教师素养
首先,语文教师应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吸引学生。语文是富有美感的课程,学生对美的人或美的事有本能的兴趣。语文教师应有整洁的仪表,饱满的情绪,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辅以得体的教态。学生易于接受。新时代的学生喜欢有个性的人,老师当然要有个性,但不要偏执。有些学生自己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叛逆期,但他未必希望自己的老师满目灰暗,满腹牢骚。渗透于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应符合国家的主旋律,但同时也不要远离社会,过于理想化。一位与时俱进、富有魅力的语文老师必定会增强他的语文课堂的吸引力。
其次,教师当然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一名停留于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创新、不能灌注进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老师,或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我讲你听”的专制型老师,非但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或许还会因为其课堂的枯燥让学生“谈语文色变”。反之,如果老师有丰厚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教学内容,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让语文课堂充满文化的光辉,学生或许有参与语文学习的愿望。
针对职高语文现状,如果学生不喜欢语文学科本身,能因为他比较接受这位老师而产生或多或少的移情作用,这也不失为一条可供参考的途径。
二、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教材内容是丰富、广泛的。本文所说的教材取其狭义,即语文教科书。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语文教科书(人教版),各个单元所选内容不同,切入点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不同角度的挖掘,激发学生的兴趣。新教材的单元设置主题明确、科学合理、人文性强。以职高语文(人教版)第一册为例,该册包括“自然之景”、“人生之行”、“时空之谜”、“文化之旅”、“历史之思”、“时尚之苑”几个板块,主题的设定为每个板块所选课文内容的挖掘作出了很明确的提示。“文化之旅”中的《浪漫的灵魂》、《胡同文化》等篇目就是一幅幅风土人情画,学生有了解北京胡同的兴趣,也对富有魅力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充满了期待;“时空之谜”中《空间和时间旅行》、《宇宙的边疆》给学生展现了一片科学幻想的天空;“历史之思”中《史蒂芬娜的选择》不仅情节引人入胜,史蒂芬娜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也能引起学生自觉的反省。我们只要紧扣这些教学内容,不脱离语文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细水长流地教,“是金子总会发光”,学生会逐渐爱上这块“金子”的!
三、切合学生实际,组织课堂教学
过去的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学当然也有自己的特点与策略。
首先,正确实施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这些都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教学策略。但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在职高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针对国防、机械等几乎全是男子的专业班,你让他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他也许会调皮地问“老师,我可不可以不学”;你分了合作学习小组让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场面也许会很冷清,也有可能教室里会热闹异常,走进一听,原来与探究内容无甚关系。
也就是说,实施这样的教学策略,中职语文教师必须有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难度较低的教学目标,比如进行自主性学习,学生读过一篇课文后,能有一定的感悟并能用语言简单表述,无论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都是难能可贵的,应给予真诚的赞美与鼓励,让他们有点成就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职高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发挥好。讲得过多,学生听得索然无味;太过放手,学生无所适从。中职学生思维活跃,但积淀普遍不厚,又缺少思考方法。有时他们将思绪放得很远,最后却成了一些断断续续的意识流。难以理清并进行表达。这就需要教师既充分相信学生,多给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在必要的时候又要多引导与点拨,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整理思路,得到自己的思维成果,体验或多或少的思考乐趣,并慢慢形成思考的习惯。
再次,适时适度评价。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在心理上比较重视老师的评价,学习兴趣的激发也需要在教学中适时评价、适度评价,一般说来,肯定的评价当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但注意方式方法的否定性评价同样可以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差距,及时纠正。
四、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中职语文教师会经常感叹学生的底子薄、知识面窄。的确。学生的知识积累实在是太少了。这与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语文素养的提高必须依靠大量的语文实践,因为缺少积累。他们对老师所说的许多知识不了解,不能产生熟悉的感觉,学习起来满河是滩。与此同时,大量生僻的知识也毁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久而久之,难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老师应想办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切实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语文课总会涉及到课外知识的迁移,也许学生会因为老师引用的某个诗句而对该诗人及其诗作感兴趣。因为老师讲述的某个动人的情节而产生对该书的阅读愿望。因为老师提及的某个有趣的科学小知识而对科普读物有了兴趣……所以,老师可以在迁移拓展时涉及较广的知识面,引起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
在我的学生的课桌上,摆放得比较多的课外读物有《读者》、《青年文摘》、《世界博览》等,当然也包括时下流行的漫画书、网络图书。我要求他们在这些书中进行遴选,每堂课的前五分钟用来交流课外阅读成果。包括朗读一篇优美的散文、讲成语故事、向老师和同学推荐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等等。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健康的书,给学生一个正确的阅读导向。
我相信。当学生从课外书获得了足够的乐趣后,学语文的主动意识会长久保持。有了自觉主动的意识,我们的语文课堂自然也就有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希望!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教学目标容易达成,课堂管理难度大大降低。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这样的探究是有价值的。结合现状,任重而道远,需一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