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择业标准与用人单位“不兼容”等原因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因此改变办学理念,提升广大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各大院校生存和发展所面对的重大课题。其中,作为培养具有化工实践操作技能的化工类高职院校,笔者认为学院应立足市场,把握化工行业的就业特征,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首先,制定与创业教育的相关规定,从制度上给予创业教育提供保障。制定的规定中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纳入高职教育的内容,切实解决学生创业与素质拓展的关系、创业与考核管理等问题,突出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围绕市场转变培养模式,实施课程改革。化工类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前化学工业生产行业的特点:生产规模相对分散,企业资本实力不足,科研创新能力较弱,营销网络尚未健全,从化工职业分析入手,确定化工人才培养目标(知识和能力),转变培养模式,实施具有能力指向性和针对性的课程改革。及时更新教材,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标准、新规范、新规程等,为学生的自学、探索、拓展嵌入接口,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另外,调整实验、实训环节、 技能培养和顶岗实习等职业性实践环节内容,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校企合作平台,运用好实训教学项目化模式, 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运行机制,让他们在学习和直接参与的过程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加深工作情感的体验。
再次,创建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团队。1、目前,化工类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从事常规化学化工专业课程的教育,对企业、市场、管理、风险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对薄弱,学校应根据需要配备相关专业的专职教师,增设相关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通过聘请社会成功创业人士开展讲座、组织化工专业教师走进企业等途径,提高专业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指导水平,从而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更好的结合。3、提高创业教育团队中教师对化学教育资源网络技术的开发能力,加强高职化学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在组织实施高职化学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安排学生围绕学习项目,利用化学网络资源进行识别、收集、加工、处理、利用,解决实际化学问题。该举措将对发展化工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化工技术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产生重要作用。4、创业教育团队还需强化就业指导队伍建设,配备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一方面,他们要对学生实施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通过择业形势与政策、择业准备、择业技巧、择业礼仪、择业途径、模拟招聘等专题的讲解,给予学生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使学生对就业形势、政策方针有全方位的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使他们的择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另外一方面,职业指导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外的联系,建立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开发机构的合作,使教育与市场、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形成合力,帮助和促进广大学生创业与就业。
此外,丰富第二课堂,完善创业教育体系。1、通过院刊、宣传栏树立创业典型,宣传创业先进事迹,促进和推动广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拓宽他们的就业思路,挖掘他们创业潜能。2、积极开展各类化工职业技能培训和比赛,一方面,使学生们通过证书和资格认定增加就业筹码,另外一方面,学校可以凭借在省级、国家级化工类技能操作大赛的排名,不断扩大学校的品牌效应,提升院校学生的就业优势。3、成立创业社团,催生并挖掘广大学生的创新才智。创立的社团形式可以结合市场,紧扣化工专业:(1)设立化工产品的销售代理社团,该社团要求从业人员对相关化工产品、以及与消费者和营销商的沟通等方面均有所了解,所以社员们平时不仅要加强对各类化工产品的物化性质、毒性、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而且要兼顾资金和规避市场风险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增强创业技能。(2)成立分析测试社团、生物化工社团、精细化工社团、节能减排社团、环境监测社团等与专业相关的社团,强化对社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挖掘他们的科技创新潜质,并以专业社团的建设为契机,完备创业教育的硬件设施,重视他们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对他们应用能力的挖掘。另外,制定社团导师负责制,导师要为社员提供指导和实践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创业。4、定期聘请优秀的企业家、杰出创业校友开展专题讲座,在给学生们传授创业心得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创业指导。5、引导学生用寒暑假的时间开展以创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锻炼能力。6、设立专门的“创业基金”,鼓励和表彰在自主创业中有突出贡献的同学,在学院上下掀起创业风潮。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大高校加强创业就业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背景下,化工类高职院校一定会迎着挑战和竞争,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强化内功,突出技能训练和素质教育,以企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转变培养模式,办出品牌,办出特色,探索出一条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共同进步的办学之路。
首先,制定与创业教育的相关规定,从制度上给予创业教育提供保障。制定的规定中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纳入高职教育的内容,切实解决学生创业与素质拓展的关系、创业与考核管理等问题,突出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围绕市场转变培养模式,实施课程改革。化工类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前化学工业生产行业的特点:生产规模相对分散,企业资本实力不足,科研创新能力较弱,营销网络尚未健全,从化工职业分析入手,确定化工人才培养目标(知识和能力),转变培养模式,实施具有能力指向性和针对性的课程改革。及时更新教材,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标准、新规范、新规程等,为学生的自学、探索、拓展嵌入接口,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另外,调整实验、实训环节、 技能培养和顶岗实习等职业性实践环节内容,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校企合作平台,运用好实训教学项目化模式, 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运行机制,让他们在学习和直接参与的过程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加深工作情感的体验。
再次,创建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团队。1、目前,化工类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从事常规化学化工专业课程的教育,对企业、市场、管理、风险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对薄弱,学校应根据需要配备相关专业的专职教师,增设相关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通过聘请社会成功创业人士开展讲座、组织化工专业教师走进企业等途径,提高专业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指导水平,从而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更好的结合。3、提高创业教育团队中教师对化学教育资源网络技术的开发能力,加强高职化学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在组织实施高职化学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安排学生围绕学习项目,利用化学网络资源进行识别、收集、加工、处理、利用,解决实际化学问题。该举措将对发展化工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化工技术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产生重要作用。4、创业教育团队还需强化就业指导队伍建设,配备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一方面,他们要对学生实施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通过择业形势与政策、择业准备、择业技巧、择业礼仪、择业途径、模拟招聘等专题的讲解,给予学生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使学生对就业形势、政策方针有全方位的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使他们的择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另外一方面,职业指导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外的联系,建立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开发机构的合作,使教育与市场、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形成合力,帮助和促进广大学生创业与就业。
此外,丰富第二课堂,完善创业教育体系。1、通过院刊、宣传栏树立创业典型,宣传创业先进事迹,促进和推动广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拓宽他们的就业思路,挖掘他们创业潜能。2、积极开展各类化工职业技能培训和比赛,一方面,使学生们通过证书和资格认定增加就业筹码,另外一方面,学校可以凭借在省级、国家级化工类技能操作大赛的排名,不断扩大学校的品牌效应,提升院校学生的就业优势。3、成立创业社团,催生并挖掘广大学生的创新才智。创立的社团形式可以结合市场,紧扣化工专业:(1)设立化工产品的销售代理社团,该社团要求从业人员对相关化工产品、以及与消费者和营销商的沟通等方面均有所了解,所以社员们平时不仅要加强对各类化工产品的物化性质、毒性、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而且要兼顾资金和规避市场风险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增强创业技能。(2)成立分析测试社团、生物化工社团、精细化工社团、节能减排社团、环境监测社团等与专业相关的社团,强化对社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挖掘他们的科技创新潜质,并以专业社团的建设为契机,完备创业教育的硬件设施,重视他们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对他们应用能力的挖掘。另外,制定社团导师负责制,导师要为社员提供指导和实践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创业。4、定期聘请优秀的企业家、杰出创业校友开展专题讲座,在给学生们传授创业心得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创业指导。5、引导学生用寒暑假的时间开展以创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锻炼能力。6、设立专门的“创业基金”,鼓励和表彰在自主创业中有突出贡献的同学,在学院上下掀起创业风潮。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大高校加强创业就业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背景下,化工类高职院校一定会迎着挑战和竞争,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强化内功,突出技能训练和素质教育,以企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转变培养模式,办出品牌,办出特色,探索出一条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共同进步的办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