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组团考察黄土高原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黄土高原民俗风情、黄土成因、黄土地貌建型、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等内容,掌握认知区域的方法,培养人地协调观念、地理实践力等地理素养。
  关键词:黄土高原;考察;地理探究
  本课时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由“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黄土风情”“黄土地貌与黄土形成原因”“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措施”四部分组成。本课时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并配套设计5个活动内容:①读中国地形图及黄土高原的地形图,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②结合图文材料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③运用图文材料,引导学生归纳黄土形成的原因与黄土地貌;④结合图文材料及活动题,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⑤课外活动:长泰吴田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活动主要采取分组讨论,以6人为一个考察组,按小组分配科考任务,进行合作探究,最后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探究成果。
  本课时“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是福建统考的高频考点,近年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引起世界的关注,如何协调好人地关系是世界的重大挑战。本部分知识常与黄河结合考查,即考查黄河中游含沙量增加的原因,就涉及黄河中游流经了黄土高原,进一步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危害及解决措施等。在组织教学时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语言的组织能力,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通过黄土高原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活动主题1:引导学生阅读图文材料,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活动内容】 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黄河与黄土高原”视频。提问:黄土高原曾经林草繁茂,环境宜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而今变成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的原因。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和“黄土高原地形图”,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并带领班级8个考察组进入黄土高原考察。
  【重点知识】 通过读图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图2),与黄河的关系。
  【活动过程】观看视频和提问导入,激发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学习兴趣,通过读图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引导学生进入黄土高原考察,并分配任务。分组考察:第1、2组考察黄土高原的民俗风情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3、4组考察黄土形成及黄土地貌;第5、6、7、8组考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活動主题2:结合图文材料,举例说明黄土高原特色文化习俗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内容】 本题活动由第1、2组考察,可以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图片来进一步补充教材内容,并结合课本活动题“文明的摇篮”,探讨窑洞与黄土特有的属性及当地气候的关系,信天游与高原环境及地形特点的关系。
  【重点知识】 了解黄土高原的窑洞、信天游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掌握分析地方特色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图3)。
  【活动过程】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有利于培养查找信息、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探讨教材活动题窑洞、信天游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指导学生从读图文获取信息,进一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构建,及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
  活动主题3:结合图文材料及活动题,归纳黄土形成的原因与黄土地貌
  【活动内容】 本活动由第3、4组考察,主要通过阅读教材P26的阅读材料、P27活动题“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探讨黄土形成的原因,结合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图,掌握黄土地貌及演变过程,构建思维导图(图4),进一步分析黄土高原的人口、农业主要集中分布在黄土川的原因。
  【重点知识】 了解黄土形成的原因,理解“风成说”的证据;掌握黄土地貌类型、演变过程、黄土高原人口、农业的分布及原因。
  【活动过程】 通过黄土形成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黄土地貌、演变过程及分析黄土高原的人口、农业主要集中分布在黄土川的原因。该活动设计以递进的形式提问,由现象到原因逐层展开,学生自主读图、探究,问题设计主要围绕人地关系,引领学生思考,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提高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图素养、空间素养及综合思维能力,
  活动主题4:运用图文材料、“水土流失”实验,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及治理对策
  【活动内容】 本活动由第5、6、7、8组考察,主要通过现场的“水土流失”实验展开探讨。第5小组操作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关系的实验,课前准备A、B两份一样的土壤、坡度和降水的道具,其中A份在土壤表层盖上湿纸巾(代表植被),判读结果:B份的含沙量大于A份,实验可知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第6小组操作土质与水土流失关系的实验,课前准备A、B两份一样坡度、降水的道具,其中A为黏土,B为沙土,判读结果:B份的含沙量大于A份,可知沙土土质比黏土土质的水土流失严重;第7小组操作坡度与水土流失关系的实验,课前准备A、B两份一样土壤、降水的道具,其中A为缓坡,B为陡坡,判读结果:B份的含沙量大于A份,可知陡坡比缓坡的水土流失严重;第8小组操作降水与水土流失关系的实验,课前准备A、B两份一样土壤、坡度的道具,其中A为小降水,B为强降水,判读结果:B份的含沙量大于A份,可知降水强度大的水土流失严重,并请小组代表分析、归纳实验结果。依据实验结果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讨论治理措施。
  【重点知识】 理解植被、土质、降水、地形等自然要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能够举例说明区域内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
  【活动过程】 通过学生自主操作“水土流失”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判读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植被、土质、坡度及降水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综合分析及归纳能力。在分析水土流失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综合治理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拓展活动:长泰吴田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活动内容】 指导学生查阅长泰吴田山的背景、现状、开发、生态问题及治理措施等相关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吴田山过去的自然环境概况;为什么今天的吴田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目前吴田山主要的生态问题和危害;进一步探讨吴田山的明天要如何治理。
  【重点知识】 通过对黄土高原的学习,掌握分析区域自然要素的方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影响。
  【活动过程】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利用网络、图书馆、国土局、林业局、水利局等,查阅吴田山的相关资料,并举一反三,应用黄土高原的学习方法,把吴田山的自然环境背景、现状、生态问题、危害及治理措施等整理成报告提交。通过课外拓展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发展,符合新课程理念,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及人地观念。
  参考文献:
  [1] 刘明炼,陈道华.“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活动教学建议[J].地理教育,2018(11):15-17.
  [2] 魏少华,姚秀元.“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活动设计(人教版)[J].地理教育,2018(09):15-16.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中图版“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为例,从要素的综合,全面解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状态;从时间的综合,动态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展;从地方的综合,系统把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实质这三个维度,通过德国鲁尔区兴起条件的分析、发展过程的梳理和综合整治的实施等案例,探讨了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综合思维;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全面、 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
编者按:时至今日,淘宝的商业模式已然运作的相当成功,但是,在如此成功的模式下,仍然寄生着一个庞大的犯罪体系,我们叫它“职业差评师”。  拍东西写差评,不给钱就不撤……小陈在入驻淘宝商城不久后便遭遇了可怕的差评师。  噩梦初始  钟爱网上淘宝的小陈在大学毕业后做起了淘宝网店,“考察”一番后,筹资、注册账号……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小陈的淘宝小店终于开张迎客了。由于等级低,知名度不高,刚开始几天,他的
有效教学,即高质量的教学。高质量的教学应是教师轻松地指导,学生愉快地学.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的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地理课堂教学要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新模式,处理好师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关系,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诱导、引导、指导学生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有效地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有效地培养地理能力,提高素质。    一、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在新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主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那么,怎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相信学生 敢于放权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老师总是说:“学生基础这么差,一直讲还不会,如果不讲,让他们自己去学,肯定不行,恐怕连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教学中片面强调教师的说,不敢相信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
网购在近些年的发展势头迅猛,相比实体店来说越来越流行,并且收益额呈现连年增长的态势,有些网店甚至直接取代了实体店而继续发展。据相关数据调查表明,截止到2014年6月,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8万亿元,同比增长34.5%。其中B2B交易额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32.4%。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达1.08亿元,同比增长43.9%。究其原因,与传统零售渠道相比较,网购除了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方便、快捷的购物
昨天,这位从艺六十多年的说书先生单田芳,在中日友好医院因病去逝,享年84岁。从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开始,他表演录制了包括 《白眉大侠》 《三侠五义》在内的100多部、15000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他让评书飞入寻常百姓的耳朵,  甚至令听书成为几代人的生活方式。通俗而不庸俗:千军万马、人生百态全在嬉笑怒骂间  单田芳生于1934年12月17日。他的家庭可以说是十足
生活一般情况下是按照常态运行的,所谓“狼行千里要吃人”。不少作家在体察生活、塑造人物时,充分地注意到了这一情理,给予了相当到位的表现。   与惯常相对的是反常。假如惯常属于情理之中,那么反常就是意料之外了。生活中的反常虽不多见,却格外值得关注;作品中的反常假如出现,必定意味深长。这是人生的宝贵经验,也是文学艺术的辩证法则。   黑旋风李逵是梁山泊的第一没心眼,莽撞勇猛,天真烂漫,其形象深入人心,但
近日,有机会重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重温“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我饱受启发,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不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嘛!那么如何变知识为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在学生学习中培养兴趣很重要。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之一,激发得好,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那么,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让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这是语文教学在窘境中苦苦探索的话题,笔者认为,轻松的、诙谐的幽默教学最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审美需求。幽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能事半功倍地调节课堂气氛,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当然,教师要有较好的教学机智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平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喜好,才能让幽默恰如其分地融入课堂,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幽默起
摘 要:课程以生为本是课程育人价值实现的关键。文章认为研学旅行作为新兴的课程样态,要推动育人模式转变,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做到课程开发指向学生核心素养,课程设计立足学生诉求,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课程实施交由学生主导,课程效果接受学生评价,并以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课程为例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生本化  研学旅行是当今教育热词:国家政府提倡以期转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