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经济建设是农村工作的重点,而农民的思想政治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新时期的农民思政意识薄弱,农民本身条件和其它客观条件都是影响思政教育结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新时期加强农民的思政教育愈发紧迫。
[关键词]农民;思政教育;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G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1-0238-02
一、新时期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国民整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农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新时期必须要加强农民的思政教育,这关乎中华民族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的稳定。
第一,加强农民思政教育,为新时期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思想保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农村经济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各方面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人是农村建设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给建设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只有强化思想政治素质,才能以正当手段获取财富,不走歪路,不走邪路,保证社会主义方向的健康发展。
第二,加强农民思政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农民的精神文明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层面。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1]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必然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需要人民的认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输送民族自尊与自信,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净化农民的思想,建设农村精神文明。
第三,加强农民思政教育,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农村居民为6.74亿人,占总人口的50.32%,农民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从整体上决定了人民的满意度。农民的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物质基础不够雄厚,如果国家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就会走上颠覆政权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农民。而如今,在党的领导下,需要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农民的思想进一步向党的要求靠拢,在全国拧成一股整体的力量,团结中华民族,社会才能够稳定而繁荣。
第四,加强农民思政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农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农村,农民通过生产粮食保障国家的物质基础建设;在农闲之际进入城市,作为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农民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以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内容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我国封建时期思想不会轻易剔除,再加上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农思想仍部分残留在农民思想中,与之伴随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会阻碍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新時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民的思政素质亟需提高,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1、农民的思想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包产到户政策,加剧了农民小家庭之间的距离。每个家庭只需要做好每个家庭自身的农活,以实现自家农作物的产量最大化为目标。尤其是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作物的耕种与收割向机械化、半机械化发展,就进一步减少了农民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如此一来,传统的集体主义思想淡化,谋求小家庭利益的最大化成为农民的新追求。再加上市场经济逐步渗入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之风在农村地区盛行。近年来,农村地方发展迅速,有些农村地区已经远远超越了国民人均收入水平,但是精神文明却没有跟上物质的发展脚步。政府对于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视是在逐步进行的,广大农民难以感受到国家对其切实的关怀,有些地区政府工作人员不仅不能及时解决农民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且贪污腐化、欺压百姓现象严重,因而,农民在思想上对政府的依赖性减小,爱国主义意识衰弱。
2、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据统计,从文化程度方面看,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0.5%,高中文化程度占10.9%,初中文化程度占58.1%,小学文化程度占22.4%,平均每100名劳动力文自半文自占6.1%。从数据上看来,农民的文化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甚至有些地区不识字的文盲农民仍占有一定比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知识素养为基础的,大部分农民没有学习思想政治的文化基础,这就给思政教育的实施造成了一定困难。
3、农村地区的封闭落后环境
相对而言,农村地区发展落后,只有少数比例的农民拥有汽车等远行代步工具,广大农民远距离的出行仍以公共汽车为工具,农村地区交通也不发达,公共汽车在落后地区的农村一般只通行到乡镇,居于村落之中的大部分农民要先到乡镇上才能乘坐公共汽车,这在时间和空间上多有不便。农村地区的网络普及率也较低,不少农民接触外界事物仍以电视为主要媒介。在互联渗透的社会,不会使用互联网、不能使用互联网就会阻碍个体对社会的认知度和了解度。
4、教育者素质参差不齐,对农民的思政教育重视程度欠缺
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有效结果有直接的联系。从农民的思政教育施教主体上来看,以农村的基层领导干部为主。在新时期,基层领导干部的经济发展意识得到强化,但是思想政治意识却相对淡化。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的评价以经济发展程度为主要标准,这就让他们过度以“发展是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为依赖,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就是做好了基层的工作,就完成了作为一名基层领导的任务,这样的结果是经济的过度重视与思政教育的忽视。对思政教育的不重视,会减少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关注度,不能让农民群众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让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使群众远离了党,党脱离了群众。 5、思政教育实施内容的不完善、形式陈旧落后
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关系着教育对象对思政教育的接受程度。目前的思政教育内容陈旧落后,一方面是不能够及时联系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不能解决农民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没有落实宣传党关于农民的热点问题。单纯从发展经济角度出发,忽视了最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农民产生一种“唯经济是从”的思想,更加抛弃思想政治意识。目前的思政教育形式单一化,以基层领导干部下发党的思想政治学习文件、开大会、喊口号的方式为主。村里的广播、电视、宣传栏等设施不能充分利用,以这种下达命令、强制灌输的形式实施思政教育,不仅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反而会使农民产生逆反心理。
三、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针对农民思政出现的不足之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逐步改善:
首先,将思政教育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相结合。“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民劳),自古以来,小康社会都是农民阶层追求的目标。农民的基本追求就是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解决他们当前的基本需要,就无法使农民阶层自愿地接受思政教育。因而,要想达到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结果,就必须把其与农民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也就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开展思政教育。
其次,加强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当前我国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还比较低,这无论是对于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结果来说都是不利的。加强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培育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农民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因而,一国家要增加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善农村学校的基本设施,夯实九年义务教育,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扩展义务教育范围。同时,从小学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培育思想政治意识,提高人文道德素质。二要让农民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进行农业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双管齐下。三要完善农村基本文化设施,如在行政村建立图书室,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再次,完善思政教育内容,将思政教育与时事政治相结合。新时期农民的思政教育必须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扩展时事政治内容。第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的前提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农民的政治思维意识较弱,要多加推进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普及宣传,让农民懂得党始终把农民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第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资本主义的腐朽文化在农村盛行,要加强农民的集体主义教育,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培育新时期有文化有道德的好农民。
再者,加强农民的思政教育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民思政教育工作资金投入。
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是对农民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人员,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广大农村的基层领导干部大多数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思政教育培训,在对农民施教的过程中不能够满足基本的施教任务。因而,要提高农民的思政教育结果一方面要定期系统培训基层领导干部,增强他们的思政理論水平,在开展思政工作时能够有效进行。另一方面,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对农村思政教育工作的认识,把农村思政教育作为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奖罚制度、层级对比制度,把农民的思政效果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部分。此外,加大扶植政策,鼓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到乡村任教,使农民的思政教育队伍走向正规化、专业化、科学化。
最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利用大众文化开展思政教育。农村思政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离不开教育资源的配套设施。根据我国农村的现状,大部分农村设有文化站、宣传栏、电视、广播等基本设施,但这些设施却没有被思政教育工作利用起来,只是作为开会的场所、播报通知的渠道、甚至空放的摆设。既然具备基本设施,就要充分利用起来。村镇的文化镇应订阅相关报纸、刊物,宣传栏及时更新张贴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任务,还可以利用广播每天播报政治新闻、国家宣传口号、思想政治歌曲等。视觉结合听觉,进行感官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此外,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可以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文娱活动,如国家形势政策趣味问答赛等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融入活动中,寓教于乐。
农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思政教育关乎农民对党和国家的支持与拥护,只有从精神层面抓紧农民队伍,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编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156页.
[2]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张津京.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初探[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第33卷第4期.
[4] 李乐,郭庆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 2013年7月刊(总第362期).
[5] 张红霞.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社会科学家2008年5月(第5期,总第133期).
[6] 邱秋云.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局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7期.
[7] 杜君,张学凤.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8] 张怀璧.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第23卷第1期.
[9] 于江,钟玉海.论“认同”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J].求实(思想政治工作论坛)2010年12月.
[10] 何文毅.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当代构建[J].中青年学者论坛2011年6月
[11] 史红心,严顺枝.灌输教育在农村思政工作中的合理运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
[关键词]农民;思政教育;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G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1-0238-02
一、新时期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国民整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农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新时期必须要加强农民的思政教育,这关乎中华民族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的稳定。
第一,加强农民思政教育,为新时期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思想保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农村经济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各方面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人是农村建设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给建设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只有强化思想政治素质,才能以正当手段获取财富,不走歪路,不走邪路,保证社会主义方向的健康发展。
第二,加强农民思政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农民的精神文明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层面。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1]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必然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需要人民的认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输送民族自尊与自信,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净化农民的思想,建设农村精神文明。
第三,加强农民思政教育,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农村居民为6.74亿人,占总人口的50.32%,农民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从整体上决定了人民的满意度。农民的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物质基础不够雄厚,如果国家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就会走上颠覆政权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农民。而如今,在党的领导下,需要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农民的思想进一步向党的要求靠拢,在全国拧成一股整体的力量,团结中华民族,社会才能够稳定而繁荣。
第四,加强农民思政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农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农村,农民通过生产粮食保障国家的物质基础建设;在农闲之际进入城市,作为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农民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以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内容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我国封建时期思想不会轻易剔除,再加上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农思想仍部分残留在农民思想中,与之伴随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会阻碍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新時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民的思政素质亟需提高,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1、农民的思想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包产到户政策,加剧了农民小家庭之间的距离。每个家庭只需要做好每个家庭自身的农活,以实现自家农作物的产量最大化为目标。尤其是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作物的耕种与收割向机械化、半机械化发展,就进一步减少了农民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如此一来,传统的集体主义思想淡化,谋求小家庭利益的最大化成为农民的新追求。再加上市场经济逐步渗入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之风在农村地区盛行。近年来,农村地方发展迅速,有些农村地区已经远远超越了国民人均收入水平,但是精神文明却没有跟上物质的发展脚步。政府对于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视是在逐步进行的,广大农民难以感受到国家对其切实的关怀,有些地区政府工作人员不仅不能及时解决农民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且贪污腐化、欺压百姓现象严重,因而,农民在思想上对政府的依赖性减小,爱国主义意识衰弱。
2、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据统计,从文化程度方面看,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0.5%,高中文化程度占10.9%,初中文化程度占58.1%,小学文化程度占22.4%,平均每100名劳动力文自半文自占6.1%。从数据上看来,农民的文化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甚至有些地区不识字的文盲农民仍占有一定比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知识素养为基础的,大部分农民没有学习思想政治的文化基础,这就给思政教育的实施造成了一定困难。
3、农村地区的封闭落后环境
相对而言,农村地区发展落后,只有少数比例的农民拥有汽车等远行代步工具,广大农民远距离的出行仍以公共汽车为工具,农村地区交通也不发达,公共汽车在落后地区的农村一般只通行到乡镇,居于村落之中的大部分农民要先到乡镇上才能乘坐公共汽车,这在时间和空间上多有不便。农村地区的网络普及率也较低,不少农民接触外界事物仍以电视为主要媒介。在互联渗透的社会,不会使用互联网、不能使用互联网就会阻碍个体对社会的认知度和了解度。
4、教育者素质参差不齐,对农民的思政教育重视程度欠缺
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有效结果有直接的联系。从农民的思政教育施教主体上来看,以农村的基层领导干部为主。在新时期,基层领导干部的经济发展意识得到强化,但是思想政治意识却相对淡化。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的评价以经济发展程度为主要标准,这就让他们过度以“发展是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为依赖,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就是做好了基层的工作,就完成了作为一名基层领导的任务,这样的结果是经济的过度重视与思政教育的忽视。对思政教育的不重视,会减少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关注度,不能让农民群众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让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使群众远离了党,党脱离了群众。 5、思政教育实施内容的不完善、形式陈旧落后
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关系着教育对象对思政教育的接受程度。目前的思政教育内容陈旧落后,一方面是不能够及时联系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不能解决农民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没有落实宣传党关于农民的热点问题。单纯从发展经济角度出发,忽视了最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农民产生一种“唯经济是从”的思想,更加抛弃思想政治意识。目前的思政教育形式单一化,以基层领导干部下发党的思想政治学习文件、开大会、喊口号的方式为主。村里的广播、电视、宣传栏等设施不能充分利用,以这种下达命令、强制灌输的形式实施思政教育,不仅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反而会使农民产生逆反心理。
三、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针对农民思政出现的不足之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逐步改善:
首先,将思政教育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相结合。“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民劳),自古以来,小康社会都是农民阶层追求的目标。农民的基本追求就是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解决他们当前的基本需要,就无法使农民阶层自愿地接受思政教育。因而,要想达到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结果,就必须把其与农民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也就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开展思政教育。
其次,加强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当前我国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还比较低,这无论是对于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结果来说都是不利的。加强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培育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农民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因而,一国家要增加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善农村学校的基本设施,夯实九年义务教育,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扩展义务教育范围。同时,从小学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培育思想政治意识,提高人文道德素质。二要让农民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进行农业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双管齐下。三要完善农村基本文化设施,如在行政村建立图书室,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再次,完善思政教育内容,将思政教育与时事政治相结合。新时期农民的思政教育必须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扩展时事政治内容。第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的前提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农民的政治思维意识较弱,要多加推进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普及宣传,让农民懂得党始终把农民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第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资本主义的腐朽文化在农村盛行,要加强农民的集体主义教育,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培育新时期有文化有道德的好农民。
再者,加强农民的思政教育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民思政教育工作资金投入。
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是对农民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人员,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广大农村的基层领导干部大多数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思政教育培训,在对农民施教的过程中不能够满足基本的施教任务。因而,要提高农民的思政教育结果一方面要定期系统培训基层领导干部,增强他们的思政理論水平,在开展思政工作时能够有效进行。另一方面,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对农村思政教育工作的认识,把农村思政教育作为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奖罚制度、层级对比制度,把农民的思政效果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部分。此外,加大扶植政策,鼓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到乡村任教,使农民的思政教育队伍走向正规化、专业化、科学化。
最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利用大众文化开展思政教育。农村思政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离不开教育资源的配套设施。根据我国农村的现状,大部分农村设有文化站、宣传栏、电视、广播等基本设施,但这些设施却没有被思政教育工作利用起来,只是作为开会的场所、播报通知的渠道、甚至空放的摆设。既然具备基本设施,就要充分利用起来。村镇的文化镇应订阅相关报纸、刊物,宣传栏及时更新张贴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任务,还可以利用广播每天播报政治新闻、国家宣传口号、思想政治歌曲等。视觉结合听觉,进行感官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此外,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可以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文娱活动,如国家形势政策趣味问答赛等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融入活动中,寓教于乐。
农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思政教育关乎农民对党和国家的支持与拥护,只有从精神层面抓紧农民队伍,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编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156页.
[2]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张津京.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初探[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第33卷第4期.
[4] 李乐,郭庆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 2013年7月刊(总第362期).
[5] 张红霞.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社会科学家2008年5月(第5期,总第133期).
[6] 邱秋云.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局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7期.
[7] 杜君,张学凤.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8] 张怀璧.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第23卷第1期.
[9] 于江,钟玉海.论“认同”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J].求实(思想政治工作论坛)2010年12月.
[10] 何文毅.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当代构建[J].中青年学者论坛2011年6月
[11] 史红心,严顺枝.灌输教育在农村思政工作中的合理运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