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与对策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ang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壮族学生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文化、经济、语言环境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英语上有很多障碍,这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极为不利。针对这些不利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着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壮族;英语;障碍;对策
  
  广西是少数民族壮族人口的聚居地,绝大多壮族人以壮语为母语,其中超过半数的人兼通汉语。影响壮族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语发音习惯的影响
  大多数的壮族学生从小就在母语的环境中生活,上小学前,他们已习得了一套母语的发音系统。上了初中,又学一门新的语言——英语。由于英语与壮语分属不同的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壮语属汉藏语系,两者的发音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壮族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的时候,常受到母语发音习惯的影响,这种习惯对后来的汉语和英语的学习形成了极大的干扰。壮族学生一般是进入小学后才开始学习汉语,虽然壮汉同属汉藏语系,但毕竟有差别。在学汉语拼音时,壮族学生普遍难以区分舌尖后音zh、ch、sh、r。因为广西的所有方言中都没有翘舌音,而容易将它们发成z、c、s、y或j、q、x。特别明显的错误就是发送气和不送气音,常把送气音读成不送气音,所以在讲普通话时,经常把“片”读成“变”、把“猜”读成“栽”、把“汤”读成“当”。而他们在讲英语时送气音也会读成不送气音,如,把[P]、[t]、[k]读成[b]、[d]、[g],把“to”读成“do”。在壮语中没有音和调的变化。壮语中的每一句的语音和语调都是差不多的,声调多为平调,且节奏感和重音、轻音的区别不大。但在英语中,单词有重读、弱读,句子有降调和升调之分。因此,发音不准是壮族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
  二、语言转换的影响
  汉族学生从小讲汉语,他们学英语只经过一个语言转换环节:汉语——英语。而壮族学生从小讲的壮语,进入小学后才开始学习汉语,进入初中之后,才又进一步学习英语。壮族学生习惯于用壮语交流和思维,学英语时往往先用壮语去理解汉语,再用汉语去理解英语。因此他们理解英语的流程是:壮语—汉语—英语,比汉族学生多了一个语言转换环节亦即多了一种干扰,这就影响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理解速度,这是壮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又一障碍。
  三、文化差异的影响
  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语言不仅仅是学讲几句话,而是学习包括语言在内的该民族的文化。而且语言也只有放在整个民族文化的背景和氛围中才能学好。壮族地区大部分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文化圈子。这种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与西方的英美文化距离更远。壮族学生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缺乏来自书刊、电视、网络、演出、文化活动的信息输入,缺乏像发达地区那样的汉文化乃至外国文化的熏陶。英国、美国对他们来说是遥远而陌生的国度,英文在他们的眼里如同天书。对大多数来壮族学生来说,英语的学习是零起点的,而且英语词汇的音、形、义和语法与本族语、汉语的词汇和语法差异很大。这种陌生感、距离感增加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心理适应难度。于是,文化跨度大,成了壮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又一个劣势。
  四、语言环境的影响
  壮族聚居区相对闭塞,与英语国家的人交往有限,大多数来自壮乡农村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从未见过外国人,更谈不上通过与外宾交谈的方式接触真正的英语。有机会阅读外文报刊的人也寥寥无几。可以说,壮族大部分学生接触英语信息的渠道局限于英语教师和英语教科书。而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一般仍沿袭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注重语言结构形式的分析讲解,忽略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根据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足量的”、“可理解的”的语信息的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目前,壮区学生在英语课堂内外均不可能接触到大量的目的语信息的输入,而且,应试教学使学生注重语言形式多于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因而即便学到一些语言知识,也难以将之转化为语言能力而产生习得。
  五、心理素质的影响
  英语学习本身是一种语言学习,语言只有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由于没有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只有通过多读、多听、多说、多写来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语言氛围,才能使自己尽快地学会英语、掌握英语,这是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壮族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自尊心强,对自己的举止和别人的关注极为敏感。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母语习惯、母语发音等各种各样条件的限制,特别是母语发音的影响,使他们有些音发不准,或是辨不清,在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不敢参与课堂活动,常常出现沉默、回避、退缩等行为,进行自我保护。课后,生怕同学笑话,不敢与同学交流。他们不仅错过一次次练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们忽视了英语学习中最必要的环节之一即说,久而久之,拉大了与同学的差距,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日减,继而感到焦虑,最后,对学好英语完全失去自信心。
  六、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影响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都普遍存在不良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死记硬背单词、词组,不会利用音节或发音规则来记,不会音、形、义结合起来记,单词记忆零碎,有的甚至在单词下注上汉字读音。有的学生上课认真,但不注重课前预习,不注重参与,不善于做笔记,不善于质疑。还有的学生由于缺乏语言学习听和说的基本技能,因此,上课听不懂,无法理解教师对句子或课文的陈述和讲解,因而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学过的内容,不善于归纳和总结,不懂得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和归纳起来,造成课内时间利用率低、效率差,课内学课外忘的现象。
  针对以上障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个对策:
  (1)纠正发音。壮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主要是发音不准,因此首要任务就是攻克顽音。首先,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模仿英语本族人的标准发音,利用多媒体设备作为教学辅助手段,选用原版的影音资料作为教学材料,实施模仿法教学。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其次,通过示范,适当利用描述法,对发音要领进行描述,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他们对语言的理性认识。最后,运用拟声和面部表情的变化等形象、直观的手段,如手势等将发音的动作或状态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容易接受。
  (2)直接用壮语来教学。根据壮族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适当地用壮语来教学,使学生直接用壮语去理解英语,这样思维的转换环节便减少了。如解释词语,讲解语法都可以跟壮语中相应的词语、语法做比较。教师一方面适当使用壮语教学,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创造条件推广汉语普通话,改变壮族学生用母语思维的习惯,逐步学会用汉语进而用英语作为思维语言,这样就可以减少思维环节,提高学习效率。
  (3)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针对壮族学生对西方文化比较陌生,心理适应难度大的状况,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创设英语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这样的渠道是很多的,如给学生放一些介绍英美文化的影音资料;教唱英语歌曲;介绍一些英语读物给他们阅读;成立英语兴趣小组,开设英语角,有条件的还可以带他们与外国人交流;组织英语竞赛活动,举行英语文艺晚会,出版英语板报等。这些都可以为英语学习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大大增加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缩短他们与英语文化的心理距离,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4)加强语言输入的训练。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足量的”、“可理解的”目的语信息的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对语言的输入,主要以听和读为主。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听力课和阅读课的比重,经常给学生听英语录音带,并置身于英语环境中;鼓励学生多参加英语角。同时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但是所给的材料要既不太容易也不太难,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并乐意去学。
  (5)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游戏、演讲、朗诵、故事竞赛等课内外活动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直接兴趣;恰如其分地运用表扬和批评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学习竞赛,激励学生的进取心;采用多样化教学法,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以鼓励表扬为主,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的评价;授课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并明确具体的学习内容;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获得成功的机会。
  (6)重视学法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获得知识,仅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法的指导,传授一些学习技巧,如课堂笔记法、阅读法、逻辑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等。“授之以渔”使学生终身受益。许多研究表明,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必须具有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感。因此,在教学中除了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郭林花.壮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文化障碍及其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1,(2):87—93.
  [2]张正东.论双语教学[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7)
  [3]黄国芳壮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及应对策略[J].百色学院学报2007(4):133—136.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艺术。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更是科学的艺术。面对学生的种种表现,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以一个法官自居,这样的做法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甚至伤害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收不到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从做好学生的律师做起,当好学生的辩护人,与学生换位思考,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气氛,才能真正收到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教育;班级;法官;律师;换位思考    教育是一门科学,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这对推进高校的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建设强大国防,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为了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抵御外来侵略, 对全体公民进行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增强公民的国防观念, 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使人民
期刊
【摘 要】校风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为落实我校三年发展规划制定的工作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加快我校内涵发展的步伐,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切实达到“作风硬、教风正、学风浓”的目标追求,学校决定在全校师生员工中深入开展校风建设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关键词】校风建设;推动发展    一、
期刊
【摘 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测验、辅导、课外活动几个环节有机地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学习各种知识的能力,学会思考问题。当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他就可以独立地、有创造性地学习所需要的有关知识,并独立、自觉地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教学过程是这样,那么备课过程就不
期刊
【摘 要】本文将建构主义理论与英语课堂的基本理念相结合,从师生地位、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设计三个方面浅谈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英语教学;师生地位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师生地位  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教师比作为“活字典”、知识的“储存器”,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将知识全面灌输和倾倒于学生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则为机械、被动的吸收教师灌输的信息的过程。然而,“授之以鱼,
期刊
【摘 要】时代环境的变化对大学教育有了更新的要求,大学语文是中国文化传承的必要途径。本文论述了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理论,阐述了树立新时代中教学理念的方法,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高校语文;教学理念;模式创新    大学是我国高级专业型人才输出的基地,语文教学则是提高人才人文素质的根本途径。教学理念是教学模式在思想高度的理论性研究,培养模式是人才能力获取的方式和方法
期刊
【摘 要】高校自主办学,在西方称作大学自主权或者大学自治。西方的大学自治始于中世纪,虽然中世纪的大学为原型的大学,并且这种自治仅限于宗教范围内的自由,但它为大学的发展确立了一种理念,即学术的自由、大学的自治。作为一种理念的大学自治,强调高等教育机构办学的独立性,其办学不受国家、教会及其它官方的或非官方的团体或任何个人的干涉。随着大学的发展,大学自治这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权利。作为
期刊
【摘 要】独立学院作为新兴的办学模式,在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办学时间短,社会认可度普遍不高,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所面临的挑战较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更大。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教学模式,推动毕业生就业,成为独立学院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独立学院;以人为本;就业指导;教学模式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一)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社会认可度低  独立学院部分学生因高考
期刊
【摘 要】 商务英语是一种特殊用途英语, 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与普通英语相比它在目标、评估、教材、大纲、教学法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本文对商务英语的特点以及其与普通英语的区别进行了讨论和比较, 旨在使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这一特殊用途英语。  【关键词】商务英语;普通英语;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 以后,商务英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高校纷纷开设商务英语
期刊
【摘 要】本文在明确职业指导工作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拟就高职院校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更好为学生的就业工作服务。  【关键词】高职;高质量;职业指导    近几年,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用人单位找不到适合的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可见,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是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