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素养是建立在职业信念、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这四大核心基础上,在进行职业工作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品质,体现在爱岗、敬业、乐观等关键方面,而这与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不谋而合,可见工匠精神的培养正式解决眼下职业教育所有的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是把职业素养提升到极致的表现。
关键词:技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也是“工匠精神”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强调。什么是工匠精神?在我看来工匠精神就是建立在职业信仰上的认真和踏实,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在职业教育支撑的基础上,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一、工匠精神的定义和内涵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職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二、技工学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三个转变”,那就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大量心怀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是这“三个转变”能够快速实现的坚固基石,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才能为国家造就更多的工匠。
(一)是推动国家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其内容的核心就是在经济发展增速越来越依靠信息化、智能化、产业化的今天,必须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提高质量、增加效率,从而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目标。工匠精神的大力弘扬,技工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不断培养像高凤林一样的超级“工匠”,才能加速中国高端制造产业的发展和转变。
(二)是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方。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针对工作岗位的专业教育,也承担着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技术、技能的推广,就业、创业水平提高的艰巨任务,而工匠精神的而培育就是职业教育能够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并完成自身肩负任务的重要手段。目前,仍有许多学校对工匠精神的培养缺乏重视,必须及时进行纠正,推进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的参天大树,推动职业教育的新时代发展。
(三)是提升学生职业水平的精神支柱。技工院校学生目前主要存在难就业、难适应、难提升三个问题,同样,用人单位也存在难招聘、难选优、难重用三个问题,而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职业水平、职业素养不足,还不具备TK精神。职业素养是建立在职业信念、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这四大核心基础上,在进行职业工作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品质,体现在爱岗、敬业、乐观等关键方面,而这与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不谋而合,可见工匠精神的培养正式解决眼下职业教育所有的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是把职业素养提升到极致的表现。
三、技工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探索
(一)提升观念,转变认识。改革开放以来,蓝领工人的地位一直没能得到充分的认识,职业教育一直无法脱离低等教育的范畴,社会、学生、家长都认为就读于技工院校是没有选择的选择,目前社会也普遍存在学历大于能力,白领高于蓝领的错误观念,这都阻碍着工匠精神的养成。新时代技工院校的教育中,要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同步培养,在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企业文化与工匠精神的高度融合,从而让社会能够重新评估蓝领工人的价值,充分展现工匠精神这一主观能动性对劳动者的升华能够提供的重要作用。
(二)达者为师,信者为范。“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这是法国作家卢梭曾经很喜爱的一句话,中国也有一句古话:“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这都表达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重要性,教师除了要将自己供应的专业水平展现给学生,还应该将自己爱岗、敬业的精神带给学生,由此可见,没有教师的言传身教,工匠精神的培育便无从谈起。
(三)注熏氛围,替移默化。众所周知,教育环境在教育效果的展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的培育,要求技工院校必须讲工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持续起效的隐性教育模式。大到校园环境,小到教室布置,都应该充分体现工匠精神和榜样的力量,如名人名言、励志短语,优秀学生、榜样力量,这都可以作为学校文化的建设重点。并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方式,如互联网、微信订阅号、服务号、微博等作为信息发布的重点,从而无时无刻的像学生推广榜样的力量和工匠精神。
(四)丰富选择,铸就自信。只有喜欢的,才是最好的,技工院校只有为学生开设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才会用工匠的精神来激励自己去奋斗。新时代的技工教育,必须将专业课和选修课结合起来,打破班级的限制,实现多选择性的教学形态,学生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的变化来进行专业的选择,只有学到了自己爱好的专业,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搭建一个坚实的自信堡垒,这样才能保证工匠精神培养的持久,长效。
关键词:技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也是“工匠精神”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强调。什么是工匠精神?在我看来工匠精神就是建立在职业信仰上的认真和踏实,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在职业教育支撑的基础上,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一、工匠精神的定义和内涵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職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二、技工学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三个转变”,那就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大量心怀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是这“三个转变”能够快速实现的坚固基石,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才能为国家造就更多的工匠。
(一)是推动国家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其内容的核心就是在经济发展增速越来越依靠信息化、智能化、产业化的今天,必须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提高质量、增加效率,从而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目标。工匠精神的大力弘扬,技工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不断培养像高凤林一样的超级“工匠”,才能加速中国高端制造产业的发展和转变。
(二)是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方。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针对工作岗位的专业教育,也承担着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技术、技能的推广,就业、创业水平提高的艰巨任务,而工匠精神的而培育就是职业教育能够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并完成自身肩负任务的重要手段。目前,仍有许多学校对工匠精神的培养缺乏重视,必须及时进行纠正,推进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的参天大树,推动职业教育的新时代发展。
(三)是提升学生职业水平的精神支柱。技工院校学生目前主要存在难就业、难适应、难提升三个问题,同样,用人单位也存在难招聘、难选优、难重用三个问题,而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职业水平、职业素养不足,还不具备TK精神。职业素养是建立在职业信念、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这四大核心基础上,在进行职业工作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品质,体现在爱岗、敬业、乐观等关键方面,而这与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不谋而合,可见工匠精神的培养正式解决眼下职业教育所有的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是把职业素养提升到极致的表现。
三、技工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探索
(一)提升观念,转变认识。改革开放以来,蓝领工人的地位一直没能得到充分的认识,职业教育一直无法脱离低等教育的范畴,社会、学生、家长都认为就读于技工院校是没有选择的选择,目前社会也普遍存在学历大于能力,白领高于蓝领的错误观念,这都阻碍着工匠精神的养成。新时代技工院校的教育中,要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同步培养,在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企业文化与工匠精神的高度融合,从而让社会能够重新评估蓝领工人的价值,充分展现工匠精神这一主观能动性对劳动者的升华能够提供的重要作用。
(二)达者为师,信者为范。“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这是法国作家卢梭曾经很喜爱的一句话,中国也有一句古话:“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这都表达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重要性,教师除了要将自己供应的专业水平展现给学生,还应该将自己爱岗、敬业的精神带给学生,由此可见,没有教师的言传身教,工匠精神的培育便无从谈起。
(三)注熏氛围,替移默化。众所周知,教育环境在教育效果的展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的培育,要求技工院校必须讲工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持续起效的隐性教育模式。大到校园环境,小到教室布置,都应该充分体现工匠精神和榜样的力量,如名人名言、励志短语,优秀学生、榜样力量,这都可以作为学校文化的建设重点。并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方式,如互联网、微信订阅号、服务号、微博等作为信息发布的重点,从而无时无刻的像学生推广榜样的力量和工匠精神。
(四)丰富选择,铸就自信。只有喜欢的,才是最好的,技工院校只有为学生开设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才会用工匠的精神来激励自己去奋斗。新时代的技工教育,必须将专业课和选修课结合起来,打破班级的限制,实现多选择性的教学形态,学生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的变化来进行专业的选择,只有学到了自己爱好的专业,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搭建一个坚实的自信堡垒,这样才能保证工匠精神培养的持久,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