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iantiff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的提出,促使高中音乐教育职能发生转变。普及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发展鉴赏能力。从目前情况来看,现行方法过于陈旧,无法获得预期效果。为推动学生的良性发展,需要教师积极思考革新之法。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研究,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鉴赏能力
  前言:近些年,我国大力推动高中教育的创新发展。音乐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理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但事实并非如此,教师一心抓进度,无暇开展创新工作。长时间使用一种方法,会让学生内心产生厌倦感,不利于鉴赏能力的形成。要想打開这个局面,需要教师从理论中汲取思路,从实战中积累经验,归纳出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现状
  (一)教学定位不清晰
  高中教育已经历几轮改革,教学定位逐渐清晰,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对于音乐学科而言,培养鉴赏能力是主要任务。从实践角度来看,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教师不多,大多数教师只知道灌输知识,忽视能力培养。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或交头接耳,或左顾右盼。可以看出,学生对传统教学手段并不感冒,致使学习动力不足。此时,不光教师“教”的艰辛,学生“学”的辛苦。长此以往,就连最基础的目标都无法达成。
  (二)教学方法不新颖
  时至今日,高中音乐教育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课堂上,教师主导一切,学生只需按照指令行事。在这期间,师生之间很少开展互动。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学生情况,自然无法开展针对性教学,结果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就会有所欠缺。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当学生面对一部音乐作品时,无法独立思考,自然不能了解其内涵。无法把握内涵,自然不无法实现自我创造。
  (三)教学缺乏趣味性
  目前,学生在音乐课上的表现并不积极。究其原因,教学缺乏趣味性。一般来说,教师会采用“三板斧”策略,即简单介绍作品、播放作品、分析作品。只要达到目标,教师就会推进下一步工作。新时期的高中生,喜新厌旧的特点比较显著。如果教师不适当做出改变,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少。一旦学生丧失兴趣,必然不愿配合教师的工作。要想唤醒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创设情景、积极互动、鼓励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情景,导入新知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情景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导入是第一个环节教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是导入工作做得好,教学已经成功一半。以《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一课为例,阐述如何营造情景。上课之初,在大屏幕上播放《命运》的音乐动画片,出自《幻想曲2000》。这段视频的特点比较明显,将交响乐与动画艺术相结合,实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考虑到部分学习听过命运的敲门声,所以视频选自第二主题。视频播出后,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激发。见铺垫完成后,就可以实施下一步计划。
  (二)巧设问题,引发思考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不仅能够激发课堂活力,还能提升教学实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插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自主探究,能够增强体验,积累经验。譬如,在进行《捷克的原野和森林》教学时,就可使用问题引导法。教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部作品,不光要听,还要回答问题,即记忆主题一共出现了多少次?”一开始,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为增强学生的,教师要带领学生演唱作品。唱过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给出正确答案,即三次。教师:“这三个主题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特点是什么?”允许学生进行讨论。一段时间后,学生意见达成统一,即变化重复。教师:“你们真棒,给出了正确答案。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有学生说乐器不同,有学生说力度不同。教师:“归纳出音乐的情绪表达。”有学生说道:“随着作品的演绎,色彩愈发明亮,以此表现出大地苏醒。”可以看出,采用问题引导法,能够一步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通过对比,促进探究
  音乐教学是否有效,取决于方法选取是否得当。在鉴赏课上,教师要多用比较法,这对促进思维发展、提高审美能力大有益处。需注意的是,教师要将精力放到关注过程上,确保全员参与,这样才能达成教学目标。譬如,在进行《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学时,就可这样组织教学。分辨播放《第四十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要求学生说出乐队编制的区别。经过积极思考后,学生给出这样的答案,前者由弦乐和木管乐两部分构成,后者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铜管乐和打击乐。由此可见,学生听得很认真。接着,教师呈现背景资料,让学生明晰两部作品的创作时间。随后,教师深情演绎旋律,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听过后,让他们对比旋律特点、作品风格等方面的不同。代拿到任务后,先会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最终给出答案。《第四十交响曲》采用下行旋律,以此表现出作者虽然眼含热泪,却依然在微笑。《第九交响曲》的旋律比较简单,但却充分凸显出英雄气息。
  总结: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新问题如影随形。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弊端较为明显,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对教育教学进行革新。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一切资源创设教学情景,以此降低新知识的接受难度。再巧妙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最后实施对比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理解。在积极探索后,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一定会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淞元.论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措施[J].品位经典,2021(01):166-168.
  [2]张淑贤.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07):161.
  [3]刘凤琴.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J].戏剧之家,2020(36):131-132.
  (作者单位:安徽省野寨中学,安徽  潜山  246300 )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学中,教材插图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充分利用教材插图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语文教材插图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着重探究了语文教材中插图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插图;作用与应用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就是力求在课堂上通过对教材的剖析达到理解课文、掌握知识点的教学行为。而大部分
期刊
摘 要:围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专门设置了学习任务群,其中整本书阅读和研讨是贯穿必修与选修课程的三个任务群之一。项目学习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是指师生就语文核心素养围绕着整本书的内容开展一系列的项目学习活动。本文将以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为例,分析提高高中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性及具体策略。  关键词:项目学习;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苏东坡传》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考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建设,许多农村的青壮年都进城务工,将孩子留在农村,导致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在农村幼儿园中,有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在幼儿园时期,培养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工作。本文将简要阐述影响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的因素,并探究留守儿童行为教育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留守儿童;行为习惯  一、影响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的因素  首先,家庭教育的缺失,
期刊
摘 要:初中化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知识。它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理念,掌握基本的化学原理以及各种公式,为高中更深一步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讲,初中化学就是一门发现与研究自然规律的学科。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是通过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进行的,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反思错误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作为深化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重要科目,不仅是对教育政策理论的深入研究,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需要将法治教育纳入高中政治课程,以培养具有法治观念和正确三观的优质人才。因此,本文探讨了高中思想政治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对策,希望为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高中政治;法治意识;策略  对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多年来,小学语文各级各类比赛中,鲜少见到关于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三学段提出了新要求,学生要能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从此大家开始关注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  随着社会的
期刊
摘 要:特殊学校的教育与其他普通学校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区别,这使得在进行教学时,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常规的学校不同。如何克服学生的的缺陷,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语文教育,是很多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将基于特殊学校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对特殊学校教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特殊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引言:特殊学校的学生通常都存在着一定的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这使得学
期刊
一、背景分析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2018年1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课程以提升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为学科核心素养。公共参与是指公民在公共生活中主动有序参与社会事务、公共事务和国家管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活动课是课程设置时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从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而得到直接经验的一种实践活动。作为核心素养中最具有实践性要求的公共参
期刊
摘 要: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整个体系当中,音乐教育始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尤其是在如今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时代背景下,节奏教学以及全新的科技已经更为广泛的应用于音乐教学工作当中。就以目前中等学校音乐教学而言,多媒体已经得到十分广泛利用,而节奏教学在提升音乐教学整体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过程当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节奏教学  前言:对于节奏教学而言,在我国小学音乐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