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点儿好的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xiangzhuce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常常这样说:“最近压力很大,不开心,走,我们去吃点儿好的。”“请你吃点儿好的。”偶尔我也会如此说。近些年由于工作原因,跑了很多地方,吃过不少当地美食,但每当我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心里总会问:于我而言,究竟吃什么才算是“吃点儿好的”?
  小時候极少有机会下馆子,好在母亲厨艺了得。放学回到家中,厨房里饭香扑鼻,一闻便知道今天能吃上最爱的红烧肉。也常遇到母亲翻炒辣椒,呛人无比,我一边抱怨一边打喷嚏,却仍止不住地去嗅饭菜香。夏日里,母亲将西瓜皮清炒,爽口宜人,非常适合佐饭。童年的每个暑假都美好而漫长,美好的还有午餐前的一碗汤。母亲几乎日日炖汤,冬瓜排骨汤、香菇鸡汤、丝瓜蛋汤、豆腐油渣汤、葫芦(瓠瓜)汤……汤里的蔬菜都是母亲在菜园里现摘的,新鲜美味。汤只要煮熟,母亲立马就给我盛上一小碗。我捧着那一小碗热乎乎的汤跑到露台上,用白瓷勺子舀着,边喝边看天。天空瓦蓝,云朵洁白,日子悠长绵远。
  幼时鲜能吃外食,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在5岁时,我首次跟随母亲回乡省亲。绿皮火车在轰鸣声中缓缓前行,那一趟旅程历经两天三夜,格外漫长。火车中途在某个站台停靠时,母亲给我买了份快餐。快餐里有些什么现如今全忘了,只记得是从没尝过的新奇味道。另一次是在小学四年级时,母亲难得带我去镇上吃早餐,点了份大排面。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吃酱大排,我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肉。我问母亲这肉叫什么,母亲跟我说是“砣肉”,“用秤砣压出来的,所以才会这么扁”。我自然是相信的,想来这也是母亲想当然的说法。她虽不知,却用这样的“智慧”来回应我。再说那面条,相比于酱大排就逊色多了,滚水里烫一下就捞出来,半生不熟的感觉。但因为有那块酱大排,这碗大排面在我人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多年后依然回味无穷。后来我曾多次试图去找寻那家店,但始终未寻得。
  童年时,我最好的朋友是电视机,每个假期我都沉迷于各种武侠剧。几乎所有武侠剧中都有这样一幕:几位武林高手围坐林中空地,点燃火堆烤野味,野味通常是兔子,又或者用荷叶包裹一只鸡埋进土中,做一道“叫花鸡”。我每每垂涎于电视中那热气腾腾的烤兔和鸡腿,恨不能将手伸进屏幕中与他们一起大快朵颐。


  也许我对“吃”确有执念,这执念在冥冥之中让我“裸辞”后与同学一起做了一段时间餐饮。我们一边幻想着能拥有一间美好的茶餐厅,让下午茶带来幸福,一边在烟熏火燎中烧烤食物、做奶茶、调制冰沙。但很快,所有的美好想象都在现实中成为幻影与笑话。熟悉我的朋友都觉得匪夷所思—在他们的印象中,我根本不是下厨的料,事实也是如此。但回想起来,我之所以选择做餐饮,也许是因为食物一直在给我温暖,我也试图把这份温暖传递出去。
  有一年我处于“双城工作”状态。在另一座城市里常入住的快捷酒店附近只有一家“沙县小吃”,我便成了那里的常客。我总是会点上一盅茶树菇鸡汤或者乌骨鸡汤,一笼蒸饺。店里通常也只有我一个客人,偶尔与老板娘闲聊几句。而后我搬进公司宿舍,晚间无事,便常去小食堂买一份热腾腾的馄饨吃。偶尔工作压力大时、想家时或孤单时,吃着馄饨,蒸汽氤氲,眼睛也觉得有些湿润,我便允许自己多加一个荷包蛋,边吃边对自己说:“今晚吃点儿好的。”心里如此默默念着,仿佛也就有了更多的勇气。一笼蒸饺,一碗馄饨,都极为平常朴素,却给独在异地的我很多安慰。
  关于“吃”带来的安慰,父亲也曾与我说起一件往事。父亲儿时读书时,由于家中无米,冬日早晨空着肚子去同学家等同学一起去学校。同学母亲问他有没有吃早餐,看父亲沉默不语的样子,她很快便从厨房盛了一碗热腾腾的粥给他。那不过是一碗薄粥,但在那样的冬日清晨中,对于饥肠辘辘的父亲来说弥足珍贵。那碗粥让父亲惦记了很多年,每次提起来都觉得感动。
  大学舍友有段时间沉迷追剧,常去网吧,清早出去夜半才归。为了省下钱去网吧,她便周一到周五都吃煮白菜。学生时代,伙食费自然是花销的大头。我尝试过学她那样省钱,却发现根本做不到,即便囊中再羞涩,若是中午只吃一顿煮白菜也未免太过委屈。再穷的日子里,我也不愿在吃上克扣自己,为了省钱,“吃差点儿”这种行为我是断然做不到的。有段时间沉迷“二次元”,我对《火影忍者》中鸣人最喜欢的“一乐拉面”相当痴迷:白色鱼肉卷切片,热气腾腾的拉面,带给漩涡鸣人安慰之余,也带给我无尽的美好遐想。我总想象着那样一碗诱人的拉面该有多么美味。我到上海工作后,楼下就有一家设计成沿街铺子模样的日式餐厅,门口挂着各色帘子,食客可在帘子下就座。我很快便成了常客,也常去点一碗豚骨拉面,只是前一段时间它不幸倒闭了。
  我在儿时就已经确信,未来自己肯定要离开故乡。但真正离乡这么多年,忆起故乡点滴,仍最忆故乡滋味。我总和朋友说起故乡的滋味,不管在哪里我都能即刻辨识出。朋友也吃过我故乡的食物,但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他认为我能“即刻辨识出”不过是心理作用,我心底却有声音在呼唤:“不,真的不一样。”


  我对于食物其实没有太高要求,喜欢吃的也就那几种,都极为平常、简单。出于健康考虑,现在我也无法再接受路边摊儿食物或者垃圾食品。但若是“一人食”,我仍旧会远离那些装潢极为精致的餐厅,只愿觅一家平常无名的街边小馆,来一份馄饨或者苏式汤面,浇头上添个荷包蛋或是大排,找一个僻静的角落慢慢吃完,如此足矣。每当我开心或者不开心的时候,心里想着要去吃点儿好的,我搜罗脑海里所有的角落,也无法回答出什么才算得上是“好的”。也许我也的确没有真正吃过什么上好的食物。每想及此,记忆渐渐清晰,勾勒出来的仍旧是5岁那年的火车盒饭,10岁时的一份大排面,15岁时的兰州拉面,20岁时的一碗麻辣烫、一碗鸭血粉丝汤,23岁时的一碗凉皮……我知道时光再也回不去了,即便回去,那些味道其实也平平无奇。但我想,一定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怀念着来自心底的味道。我似乎也终于明白所谓“人间滋味”,其真正意义远不止食物带来的饱腹感,还有来自心底的温暖与满足。这温暖浸润了成长的岁月,而满足,催促我们收拾行囊,再次上路。
其他文献
看纪录片,采访诗人周梦蝶,他说话很慢,一字一句,每吐一个字都十分慎重:“你以为我有书店,你以为我坐拥‘书城’,错了。我只有一个高三尺七寸、宽二尺五寸的书架子。”  这么精确,我在脑子里迅速描绘它的样子—书架很小。  他继续说:“架子上的书,我刚才一本一本地数了两遍,也只有421本而已。”  我想象得出他的动作、神态,“一本一本地数了两遍”,得出一个准确数字—421本,不算多。  他继续说:“还不说
期刊
一  父亲将我从河里拽出来的时候,正是一个湿漉漉的下午。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的水汽,河水不断从我同样湿漉漉的头发里滴落下来,滑过我被太阳晒得黝黑的瘦削胸膛,再顺着我的腿一路流到地上。  潮湿的空气被父亲的怒火烤干,四十出头的庄户汉子手里拿着不知从何处捡来的枯树枝,一枝子抽到他不成器的儿子的背脊上。  我倒吸一口气,跳脚躲开父亲手中那甩起来呼呼生风的树枝,大喊道:“疼!”  “疼就对了!”父亲怒火不减,
期刊
要说世上有什么事情是付出了一定会有进步的,運动肯定是其中之一。那种虽然缓慢但肉眼可见的进步所带来的成就感,不是一句理性的“运动可以分泌内啡肽”就能全然概括的。真正让人着迷的,是在运动中自己战胜自己所带来的成就感。  在虹珊窘迫的青春里,“颇具运动天赋”是这个乡村少女为数不多的闪光点之一。即便发生了裤子裂开的尴尬事件,差点儿被选入县举重队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也足以使她心中绽放出漫山遍野的花。  对于幼
期刊
我家里有一棵爱喝浓茶的“橘树”。  嘉陵江和长江交汇的西南腹地,缭绕于此的山雾遮罩着独有的砂质红土地。这种土虽然质感湿润,但手握不能成团,是红砂岩经长久风化碎裂后形成的,粗粝又贫瘠。因此,家乡的田间地头向来种不出什么金贵、优质的蔬果粮食,倒是会时不时地冒出一两棵小橘苗。它们是在田间地头干活的农民、上蹿下跳的小毛孩儿随意吐下果核,机缘巧合之下长成的,但人们也从未期待过它能成树结果。可这些小小的果核默
期刊
一  故事发生在我们从珀斯到墨尔本的自驾路上。  移居澳大利亚的第一年,被“地广人稀,无车寸步难行”的形势所迫,我迅速考取当地驾照,并且买了一辆质量不错的二手车。几个月下来,以收到6张罚单为代价,我和妻子也能够在“右驾左行”的澳大利亚游刃有余地开车出行了。  母亲和妹妹申请了3个月的旅游签证来墨尔本看我们,于是我们计划带着她们来一次自驾之旅—从澳大利亚西部城市珀斯出发,在当地租一辆车,沿着南海岸开
期刊
最近又看了一遍《海街日记》,四姐妹间的日常琐碎简单且温馨。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每隔两三年都想翻出来重看一遍,像一首读不腻的散文诗。  但我第一次看《海街日记》的时候,居然觉得这部电影“不过如此”。  那时,我还是家里的独女,家族中虽有表姐、堂姐,可是毕竟没在一起生活过,彼此相距遥远,仅有的见面不过是在逢年过节时的聚会上。因此,我不懂姐妹间的微妙情感,只觉得电影平淡冗长,只是性格迥异的四个姑娘一起生
期刊
2002年我去北京出差,听宾馆大堂经理介绍,附近的大雅宝胡同甲2号是众星云集的宝地。这里曾经是徐悲鸿重组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宿舍,后来改建为中央美术学院家属院,叶浅予、李苦禅、李可染、吴冠中、程尚仁、黄永玉、侯一民等书画大师在此居住过。大堂经理建议我们有空去看看。  离开北京那天,因为火车出发时间较晚,于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按图索骥,我找到了位于东城区金宝街与二环路交会处的这处大杂院。  大杂院
期刊
一  那是1987年6月30日下午,一天中的最后一节课,操场上的每个人都兴奋得如同头顶上那颗盛大而炽烈的太阳,连黑老师也不例外—他居然只让我们列了个队就转身跑开了,还异常慷慨地把一切权力都交给了体育委员。我们两个班60来个人齐刷刷地瞪大眼睛,集体目送他跑过教室,跑過食堂,跑过一棵又一棵的水杉,直至跑出了学校大门。最先反应过来的是体育委员,他左手抱着起毛的篮球,挥挥右手喊道:“今天是本学期最后一节体
期刊
来,炕上坐  现在,应该很少有年轻人知道“火炕”。在庆阳环县八珠乡李志玉的家里,我们见到了真实的火炕。李志玉年过八旬,在带着我们参观“八珠革命纪念馆”之后,招呼我们去他家“炕上坐”。我们坐在炕上,听他讲过去的故事。  在李志玉家旁边还有几孔土窑洞,那是他的爷爷李凤存亲手挖的。1931年11月,陕甘宁边区游击队进入庆阳环县八珠乡一带,李凤存有幸结识了这支革命队伍,此后,他亲手挖的这几孔窑洞便成了秘密
期刊
“盛开的玫瑰是给业余爱好者观赏用的,园丁的快乐则是另一种更深层次的、类似于接生的快乐。园丁死后不会因为吸了太多花香而变成蝴蝶,他们只会变成蚯蚓,一点点地啃着黑乎乎的、含氮的、略带苦味的泥土。”我知道,你一定和我一样,深深地被卡雷尔·恰佩克的《一个园丁的一年》中的这段话打动—那些“蚯蚓”,多么像平凡、普通的我们,因为奉献而闪耀光芒。  园丁是令我艳羡的职业。一颗亲近草木的灵魂必然是芬芳的。与其说他在
期刊